2019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中考四模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忖.度(chǔn)媲.美(pì)翘.首以待(qiáo)B.筵.席(yàn)纠葛.(gé)风雪载.途(zài)C.愤懑.(mèn)绮.丽(qǐ)叱咤.风云(zhà)D.绯.红(fēi)羸.弱(yíng)鲜.为人知(xiǎ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恣情诘责举事无双B.暗然骄奢无足挂齿C.聒燥洋溢乐此不疲D.嫌恶险峻左右逢源3.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随着社会的发展,使古村落居民的居住环境已不能满足现代人对居住条件的需求。
将“使”删去。
B.给自己一个希望,就能活出一份精彩,命运之神青睐的是勇于进取、勇于拼搏。
在“拼搏”后面加上“的人”。
C.内地电影导演曹保平拍的青春题材的影片《狗十三》,在全国引起了观影热潮。
将“引起”改为“掀起”。
D.数学老师运用交通事故统计数据进行教学,使学生不仅增强了安全意识,还学会了计算方法。
将“增强”改为“提高”。
4.下面名著中的人物和情节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A.李逵——大闹五台山(《水浒传》)B.曹操——乌巢烧粮草(《三国演义》)C.格列佛——游历飞岛国(《格列佛游记》)D.猪八戒——智激美猴王(《西游记》)5.下面情境下,语言表达最准确、得体的一项是()(情境)某足球比赛中,运动员虽然非常努力,但还是输掉了这场比赛,作为球迷的你,这时候要给这位运动员发个短信,你会说:A.“输了也是正常的,人家练习也是很刻苦的,输要输的心服口服啊。
”B.“胜败乃兵家常事,不要灰心,我永远支持你们。
”C.“输就输吧,我们不会怪您们的。
”D.“你们付出了艰苦的努力,下次也要继续努力。
”6.下列对《钱塘湖春行》一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
生动地描绘了诗人早春漫步西湖所见的明媚风光,抒写了对西湖美好春光的喜爱。
B.三、四句中,诗人抓住了“谁家”极具表现力地写出诗人心理活动。
使读者产生丰富的联想。
C.五、六句,作者看到的是一派百花开到极致、姹紫嫣红的繁盛景象,而浅浅的小草,翠绿如茵,刚刚能把马蹄淹没。
D.结尾处以“行不足”,说明自然景物美不胜收,诗人对美景依依不舍。
二、句子默写7.按课文原文填空。
(1)________________,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2)阡陌交通,________________。
陶渊明(《桃花源记》)(3)________________,往来无白丁。
(刘禹锡《陋室铭》)(4)山河破碎风飘絮,________。
(文天祥《过零丁洋》)(5)________________,白云千载空悠悠。
(崔颢《黄鹤楼》)(6)黄梅时节家家雨,________________。
(赵师秀《约客》)(7)________________,佳木秀而繁阴。
(欧阳修《醉翁亭记》)三、课内阅读阅读《送东阳马生序》选段,回答各题。
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现,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观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现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镇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佘立待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8.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假:(2)俟: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2)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10.从本段看,作者最终能够学业有成的原因是什么?四、现代文阅读阅读《生物钟》,回答各题。
①在生物进化中,脊椎动物大脑两半球中间生成了特殊的生理调节器——松果体。
它与动物的昼夜活动节律密切相关。
而人们通常把生物体内激发生物节律并使之稳定维持的内部定时机制称为生物钟。
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每到夜晚,身体各器官的活动相对减缓,产生的热量变少,体温也跟着下降,人就变得迷糊起来。
到了清晨,器官系统的活动加快,体温开始升高,精神随之振奋。
这就是生物钟调节的结果,如果人的活动经常不按生物钟的节律运行,就会感到身体不适。
②那么,能否像拨动时钟一样调节生物钟,重新安排人的活动节律呢?这正是生物学家一直在研究的课题。
③例如,15年前,有人把小鼠的松果体暴露在12小时黑暗与12小时光亮交替的条件下,褪黑激素(松果体的分泌物质)的数量便随着黑暗与光亮交替上升或下降,这说明生物钟对生物节律的调节与褪黑激素密切相关。
1987年,美国科学家阿尔利维用大约相当于日出后1小时的阳光强度的光治疗“季节性失调症”,不但缓解了病人的抑郁症状,还改变了褪黑激素的分泌。
④经过广大科研人员的不断努力,现在已初步搞清,生物钟改变的量和方向取决于每天光脉冲照射的时间,人体温达到最低点前后(约早晨5点)是关键,紧随最低点之后照射可使生物钟提前,在最低点之前照射则使生物钟推后,在体温接近峰值时(16—17点之间)照射,对生物钟不产生影响。
光线与生物钟之间是怎样相互作用的呢?一般认为光线通过视网膜与松果体之间的神经直接调节生物钟的活动,光照可以通过调节褪黑激素的分泌,使生物钟周期朝光线影响的相反方向变化。
⑤但是,目前很多科学家认为事情并不那么简单,因为人的生活环境十分复杂,一年有季节变化,一天有阴晴雨雪,各种人造光的刺激随处可见,生产、科研、社交活动丰富多彩,都可能对生物钟的运转产生影响,因而对生物钟的理论还必须深入探讨。
11.根据第①段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什么是生物钟?12.生物钟对人体有什么作用?13.指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
(一个括号只能填写一种说明方法)例如,15年前,有人把小鼠的松果体暴露在12小时黑暗与12小时光亮交替的条件下,褪黑激素(松果体的分泌物质)的数量便随着黑暗与光亮交替上升或下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根据文章第⑤段内容概括对人的生物钟的理论“还必须深入探讨”的原因。
阅读《父爱》回答各题。
父爱厉彦林①父亲是个老实巴交、憨厚地道的农民。
他年轻的时候,正在解放区的学校读书,因奶奶突然病逝,不得不中途辍学。
后因家境所困,最终父亲再也没有重返那充满笑声、歌声和美好憧憬的校园。
即使这样,当时比起斗大的字识不了两箩筐的乡亲们,父亲也算是“秀才”啦。
②沉言寡语的父亲,对我很疼爱,也很严厉。
那年代贫瘠的山地,稀疏的庄稼,远远填不饱肚皮。
但家长们勒紧腰带,从口里省出来给我们吃。
有时一个锅里,老人竟能做出两种饭菜。
日子虽然清苦,但我长得自由自在。
儿时经常骑在父亲的肩头上,是那样的风光和得意。
那时的冬天奇冷,山里人衣服单薄,除了筒子棉袄和棉裤,里边没有什么毛衣、衬衣,因而寒冬腊月常常冻得打哆嗦。
有时父亲把他那厚棉袄披在我身上,只感到很沉,但很暖和,嗅到一种很熟悉、很亲切的汗味。
③后来,到县城上学。
麦假,我赶回去帮着收小麦。
当空的烈日,就像粘在背上一样,割不上几垄小麦,就感到那镰迟钝了,腰也要断了。
汗水搅拌上尘土、沙粒,流进被麦芒划破的小血口子里,钻心地痛痒。
父亲割八行,我割五行,我拼命地挥舞镰刀往前赶,但仍然被越拉越远,腰痛得难以忍受,只好直直腰,喘口气,手心也被镰把磨出了血泡。
我割着割着,竟然觉得越来越省力,很快赶上了父亲。
这时,我陡然发现,实际上我只割了三行,那几行父亲早已替我割了。
我望着父亲那黝黑的脸庞和累得直不起的腰,一时间难以言表....。
④那年冬天,天气格外寒冷。
校园里的树木被北风吹得吱吱作响,不时有冰凌和雪块从树上掉下来,让人有一种冷到骨头的感觉。
一句熟悉且亲切、沙哑却真切的问话,惊醒了正坐在被窝里读书的我。
我一边不自觉地应答着,一边蹭地下床打开了宿舍的门。
只见父亲提着一捆煎饼和煮熟的鸡蛋,脸冻得发紫,帽子和棉袄上挂满了雪花,口呼的热气在胡子上结了一层霜。
我赶忙给父亲倒了一杯白开水。
父亲双手捂着杯子,望望我,巡视一下我们室内的摆设,摸摸我的被子,伸手摸出了散发着体温的五十元钱。
父亲是跟着村里那台12马力的拖拉机来县城的。
现在已经很少见到那种拖拉机了,它是没有顶篷的。
在那样寒冷的天气里,迎着飘舞的雪花和凛冽的寒风,在蜿蜒崎岖的山路上奔波上四五个小时,全身肯定冻麻木了,下拖拉机时腿一定站不起来。
父亲没跟我说几句话,就要走了。
望着父亲迈着蹒跚的步子,爬上那拖拉机消失在寒风中,我的泪水涌上了眼眶。
⑤记得我第一次拿到工资,先给母亲买了一块布,又给爷爷和父亲买了一塑料桶烈性的瓜干酒。
我母亲异常高兴和忙活,专门做了几个好菜,其中有炒鸡蛋和炒芹菜。
我给爷爷和父亲各倒上了一杯,那酒香立刻溢满了屋子。
父亲端起酒杯,向地下奠了几滴,然后细心品了几口,“哦,好,这酒味道纯正。
”我发现父亲说话时手竟然有些颤抖,“终于喝上孩子买的酒了,来,干!”父亲硬是劝我也干了一杯。
我放下杯子,发现父亲的眼圈有些红润,父亲忙说:“这酒还真辣。
”我知道,父亲是有些酒量的,度数再高的酒也不会嫌辣,那分明是难以掩藏内心的激动。
我赶忙再给父亲倒上一杯,沙哑着嗓子哽咽地说:“来,爸,咱再干一杯。
”⑥几十年过去,父母都老了,岁月的风霜染白头发,脸上刻满沧桑,他们风里来雨里去共同支撑起一个家,平安祥和、相濡以沫地享受着晚年生活。
这几年母亲身体不太好,为了让我母亲少操心、少劳作,多年来不善家务的父亲也开始做起了拿柴草、烧火、喂鸡、喂狗等家务活。
刚强、善良、勤劳、能干的母亲变得好絮叨,沉默少语的父亲总是默默地听着,宽厚地忍让着。
⑦而今,我虽然已经走出那山坳,可永远走不出故乡的真情和父母那期待的目光。
凌晨,听着窗外淅淅沥沥的雨声,又惦记起家乡的父母。
父爱正如沂蒙山的清茶一般,不很清澈却也透明,虽含苦涩却清香,虽淡然却深刻。
其实父爱的深沉与厚重就蕴涵在平淡如水的现实生活中,只有用心去品味才能感受到,并由此真正读懂人生。
15.请简要概括:文章通过哪几件事来表现“父爱”的?16.第③段加点的“难以言表”有什么深层含义?17.第④段画线句子属于________描写,对后文的情节发展有何作用?18.从第⑤段中的相关内容来看,“发现父亲的眼有些红润”的真正原因是什么?从中能够体现父亲什么样的性格特点?19.对文章结尾“父爱的深沉与厚重就蕴涵在平淡如水的现实生活中,只有用心去品味才能感受到,并由此真正读懂人生”你是怎样理解?请简单谈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