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调剂如何找适合自己的调剂方法考研调剂如何找适合自己的调剂方法
校外调剂。
记住一个原则:别挑肥拣瘦,既想去好学校又想找好专业。
一般鱼与熊掌不能兼得,就自己拿主意。
此外,有几点小经验:
1)有些学校对外宣称没有调剂名额了,实际上都还有不少;一来
是准备自己人校内调剂的,二来是给一些有关系的人预备的。
如果
你有人脉,记得挖挖看。
2)调剂申请可以同时申请多个,因此要广撒渔网。
我去年是先地毯式搜索,找到了所有这个专业和类似的专业院校,列了一个500
多名目的大单子;再在其中选择可能开通调剂、或者有可能接受我的
名单,也有几十个;最后再给他们的招办一一打电话,不要害怕被拒绝,天无绝人之路,总会有几家表示可以开通调剂的,然后就是添
申请表了~~同时,对于其余的院校,也要跟进,不能放弃。
做到了
这个苦功夫,才能从中选到最适合自己的。
3)千万不要没有目标,在某些网站上发布消息“任何学校任何专业”,你指望有老师来顶礼膜拜并接走你这个任何地方都能去的
“旷世奇才”么?
5)别以为在网站上随便发个帖子,就能让人家来找你。
你要主动一些,去搜集你中意的和可能接受你的院校,去他们的研究生网站,下载“调剂申请表”。
(这个步骤至关重要)
6)你的本科老师如果关系好,他手上会有不少好资源,装得可怜一点、上进一点,找他们帮帮忙吧。
1.知名高校云集
像上海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交通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山东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同济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知名院校,也经常需要调剂考生方能完成招生计划。
2.可供调剂专业覆盖面广
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度有200多所研招单位接收调剂考生,接收的专业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历史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各学科门类,基本上所有专业都有可以接收调剂考生的研招单位。
3.接收调剂分数线要求低
4.调剂单位待遇优厚
去年调剂高校中,有100所高校向调剂考生提供全额奖学金,另有30所高校提供每年最高10000元、最低3000元的助学金。
因此,过线却无缘复试或者复试却未被录取的考生不必过分纠结于第一志愿报考单位与专业,在可能的情况下可以选择调剂。
研招单位会在本单位网站上公布有关调剂信息,并统一汇总到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需要调剂的考生要注意关注近两年发布过接收调剂生源信息的研招单位,第一时间取得联系。
部分研招单位采取预调剂的形式向最早提出调剂申请的考生提供调剂名额。
1.考研调剂更要拼实力
许多同学在调剂的时候,会抱着侥幸的心理,认为学校会因为报考人数过少等原因,扩大调剂生的名额,实则不然。
许多名校不仅不会因此增加调剂名额,更不会因此来降低分数线。
很多时候招调剂生或者是让更多同学参加复试只是为了精挑细选适合的生源。
因此,换个角度说,调剂真正在拼是实力。
一般情况下,部分名校的招收调剂生,要求调剂生本科出身为“211”院校,或一般院校的重点专业,但更多的高校则没有此限制。
比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就是一所“985”高校,科研经费充足、科研水平很高,只是由于地理位置比较偏僻,对考生的吸引力不足,才会对调剂情有独钟。
另外,
像是西部地区的一些高校,有不少专业的实力强劲。
如云南大学的
生物学专业被成为“小清华”,对调剂生的要求之一就是要有很强
的专业知识。
2.调剂失败的最大原因是“等”和“慢”
有些考生把调剂看得过于简单,从不积极主动的去搜集信息,只等着学校公布调剂信息,然后再去选择合适的学校寄出调剂申请表。
更有些同学在某些网站上发布调剂信息之后就不管不问,等着学校
和导师来联系自己。
这两种做法都是考研调剂失败的直接原因。
另外,有些院校的调剂信息是不对外公布的,这就更需要考生主动联
系学校,积极的去打听。
首先,要在通话中了解到今年有没有调剂
名额。
如果老师的回答是让你留意网上信息。
此时,不要过早地挂
电话,你可以侧面问问往年有没有调剂的情况,并以此来判断今年
的形势。
其次,要注意与校方沟通时的语言,要尽量给校方留下好
印象。
介绍自己时要实话实说,不可夸夸其谈,要向招生老师表明
你求学的决心和热情,希望对方能给你复试的.机会。
3.调剂成功,关键在于锁定目标范围
4.调剂中的两个平行志愿很重要
5.调剂不能太“专一”
有些同学在选择调剂的时候,只找与自己所考专业完全相符的学校去调剂,这样可选择的范围就相对小了一些。
如果,考生对自己
所报考专业的相关专业不是很排斥,那么可以适当放宽选择的条件。
另外,有的学生在调剂的时候,看好了一个目标学校,就将自己的
材料给校方邮寄过去,而不再关注其他的院校了,这样的做法也是
万万不可的,除非你只认准了这一所院校,别无他选。
还有一点需
要提醒的是,考生可以同时接受两个院校的“复试通知”,互相不
会有影响,并且接受了一个志愿,也不会影响其他志愿,但是招生
单位可以看到考生收到复试通知的历史记录。
如果对方没有特殊要求,考生可以多联系几个学校,这样调剂成功的可能性才会更大。
不过也不建议考生奉行广种薄收的原则,给所有认为可能的学校打
电话发申请,这样不仅耗费精力,效果也不好。
一句话,确定目标院校有名额有调剂的需求,才是成功的前提。
6.工学专业调剂缺口最大
专业无好坏,但是有冷门热门之分。
其中,一些基础学科调剂的缺口就很多。
例如,2011年考研,在13个学科门类中调剂专业,其中调剂最多的专业是工学占46.1%,理学占14.51%。
其余专业分别是:哲学可调剂专业的数量百分比为0.79%;经济学可调剂专业的数量百分比为3.73%;法学专业可调剂专业的数量百分比5.51%;教育学可调剂专业的数量百分比为4.38%;文学可调剂专业的数量百分比为4.71%;历史学可调剂专业的数量百分比为0.87%;农学可调剂专业的数量百分比为6.79%;医学可调剂专业的数量百分比为6.29%;军事学可调剂专业的数量百分比为0.25%;管理学可调剂专业的数量百分比为6.07%。
7.专业硕士调剂名额多
8.名校“钟情”于调剂生
在许多调剂生看来,院校并不欢迎他们,只是迫于政策才接受调剂考生,而且需要调剂生的名校也少得可怜。
以上均为大众对调剂的认识盲区造成的。
调剂的名额虽然没有第一志愿录取的多,但是形势也绝不像很多考生所想的那样悲观。
真实的情况是,接受调剂的院校并非仅是实力一般的普通院校。
由于在招生中存在冷门专业不佳、招生信息流通不畅和特殊招生单位知名度不高等原因,导致名校为调剂广开大门。
资料显示,2012年北京地区接受调剂生的高校和研究所就有115所,仅山西一省就有44所高校和研究所接受调剂考生。
由此看来,考研调剂,并不一定是退而求其次的选择,也许是一次带有惊喜的转折。
9.西部高校调剂多
在很多考生的眼里,西部就是调剂的天堂。
如广西师范大学、贵州大学、广西大学、云南大学等,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西部调剂大校。
尤其是二区的西部院校,会有更多的缺额。
不过西部调剂大校也有很多自身的优势,好多的专业也是名声在外。
比如,广西师范
大学东南亚小语种专业,由于学校位于东盟国家的桥头堡,自然有着得天独厚的发展空间和就业前景。
10.特殊研招单位是考研调剂又一村
除了传统名校、西部高校,还有一些特殊的研究生招生单位大量招收调剂生,包括各大科研院所,各地的党校,以及具有硕士点的民办院校。
以上这些不同与大学的特殊研招单位,往往具有大学不具备的资源,比如补助津贴高、就业前景好、参与项目的机会多、出国交流的机会多等。
但由于这些研招单位往往不做招生宣传,或者仅仅在很小范围内做招生宣传;或是考生误以为科研院所、党校等招生单位报考门槛高,不敢报考;再或是考生的“名校情结”等种种因素,造成了考试不知道能报、不敢报和不想报,最终导致报考人数少,调剂需求也就相应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