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作文素材与积累优秀教案

高考作文素材与积累优秀教案

作文素材的积累与运用
一、故事导入新课
从前有个国王,为了庆祝自己的七十大寿,请来了不少画师为他画像。

但这个国王相貌丑陋,瞎了一只眼,瘸了一条腿。

第一位画师将国王画得身材高大,双目炯炯有神,国王看了勃然大怒:“这画的是我么?推出去斩了!”第二位画师一看战战兢兢地给国王画像,他如实的将国王的相貌画了下来,国王看了十分生气,当即就把他杀掉了。

第三个画师认真地将国王看了几眼,思索了一番,很快就画好了。

国王看了连声叫好,并重重地赏了这个画师。

大家猜画师是怎样画得?
原来第三个画师画的是《国王打猎图》,只见国王一条腿跪着,一条腿弯着,闭着一只眼睛,另一只却炯炯有神,皑皑白雪映衬着国王黑色的脸,显得庄严又威风。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同一事物,从不同角度观察,就会有不同的效果,正如苏轼的一句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大家想不想写作文时既有内容也能像第三个画师一样得到阅卷老师的连声叫好呢?今天我们继续写作系列二,探讨祖文素材的积累与多角度的运用。

二、明确学习目标
三、作文素材的来源
前几天期中考试之后,我们班一位同学跟我说:“老师,我发现背诵政治对写作文用处可大了!以后得好好学习政治!”其实我想告诉大
家,不仅可以从政治教材里面寻找写作素材,其他各科教材里都有写作素材,①从各科教材中找: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诗词作品等,。

②从自己的生活经历中找,内容情感真实。

③从平时的阅读资料中找,比如作文素材等历史典故、名人逸事都可以通过阅读获得。

④网络、电视中的精彩热点栏目,甚至手机微信等都是写作材料的来源之处。

罗丹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写作也是如此“我们不是缺乏写作材料,我们缺乏的是发现材料的眼力。


四、课文中的作文素材有哪些?
1、经典的文言文、诗词歌赋、名言名句、典故成语。

2、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历史事件、故事情节、典型环境。

3、作者的生平经历、典型事迹。

可能有同学会说:“既然如此,我们就应该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吧!”其实,现在时代不同啦,我们不仅要读好圣贤书,还要关注社会热点,尤其关注反应社会问题的视频以及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正能量的素材。

同学们特别喜欢《朗读者》,《朗读者》第八期的主题词是勇气,岳飞的三十功名尘与土,文天祥的留取丹心照汗青;贝多芬的扼住命运的咽喉,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些勇气都彪炳在史册上,流传在故事里;勇气有时候是一瞬间的闪念,有时候是一辈子的执念。

勇气是在你看清了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临危不惧是一种勇气,视死如归更是一种勇气,历史如果没有勇气,就会失去了改写的英雄。

有勇气的人生是苍白无力的孤行,没有勇气的生活是暗淡无光的虚度。

人生苦短,唯梦想和勇气不可辜负!一起为勇气干杯,它是世界改变的力量!
下面我们来认识一位年轻人(投影)对,他是扫雷英雄杜富国,这个年轻帅气的小伙子在面对雷场上复杂的不明爆炸物时,勇敢的喊出了“你退后,让我来”!感动中国组委会给他的颁奖词是“你退后,让我来!六个字铁骨铮铮,以血肉挡住危险,哪怕自己坠入深渊,无法还给妈妈一个拥抱!无法再见妻子明媚的笑脸!战友们拉着手趟过雷场,你听,那嘹亮的军歌,是对英雄的礼赞!”(投影并齐读)我们从他的身上看到了勇敢和舍己!
五、素材的整理和运用
讲到这儿,可能有同学会问,我的写作材料也不少,可是怎么就用不上呢?接下来,我来告诉大家整理和运用素材的方法。

(一)素材的整理
1、按体裁分类梳理(军事、体育、文艺、科研等)
2、按立意分类:感恩、责任、选择、宽容、爱国、执着等,紧扣时代脉搏,彰显社会主题。

3、按内容分,如下
1.哲理故事:指一些寓含了人生哲理的小故事如龟兔赛跑、坐井观天、和尚挑水等
2.历史典型:指我们熟知的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

如霸王别姬、苏武
牧羊、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苏轼、文天祥、陆游、谭嗣同、鲁迅、毛泽东、爱迪生、贝多芬、梵高等
3、现实热点典型:指发生在我们周围的事件。

如2018感动中国人物杜富国的舍己奉献情怀,《我是演说家》《朗读者》《经典咏流传》等节目中好多典型人物和事件等等。

(二)素材的运用
1、直接引用
2、巧妙化用
3、多角度运用(发散思维)
4、不同材料求同思维
举例:1、直引诗句根据行文需要,直接引用课本中的诗词。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这是曹孟德的诗文《短歌行》中的诗句。

我们何不以此自问,“何枝可依?”问自己什么是适合自己的,找准自己的位置,找到自己的归属。

2、巧妙化用:有机融入,演绎意境。

我心目中的大自然,美好而宁静。

那里会有桃花源的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那里会有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那里会有河畔的金柳,如同夕阳中的新娘;
那里会有明月在松间映照,清泉从石上流过;
我疲惫的心灵啊,想要在这样的大自然中憩息。

3、合作探究
阅读项羽的相关材料,任选一个角度审题立意,写一个150字左右的片断。

要求通过联想和创意,找到素材与主题之间的契合点
1.学万人敌,胸怀大志2.巨鹿奏捷,歼灭敌军
3.鸿门之宴,刘邦脱险4.楚汉交兵,垓下之战
5.被困垓下,众叛亲离6.人心背楚,天下归刘
7.冲出重围,乌江自刎
成果展示:评价标准:满分20分,立意准确、语句通顺、论证严密。

满分例文展示(投影并齐读)
小结,对同一个材料,我们可以选取它的不同角度应用于不同的话题之中。

怎么把现有的材料转化成高考作文的材料呢?六字真诀:拉一拉,扣一扣。

但要拉、靠得自然,不露痕迹。

如果“扣”过来别扭,那就是失败了。

方法: 1、找准材料与论点的契合点。

2、通过合理想象和扩充来强化和突出这个契合点,从而有力地证明论点。

3、“只抓一点,不计其余”,对材料中无关的内容大胆舍弃。

四)求同思维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思考这两则材料可以用于哪些方面的立意?
1、王继才王仕花守岛卫国32年的夫妇颁奖辞:
浪的执着,礁的顽强,民的本分,兵的责任。

岛再小也是国土,家未平要国先安。

三十二年驻守,三代人无言付出,两百面旗帜,收藏了太多风雨。

涛拍孤岛岸,风颂赤子心。

2、程开甲--两弹一星功勋的颁奖辞:
空投、平洞、竖井,朔风、野地、黄沙。

戈壁寒暑成大器,于无声处起惊雷。

一片赤诚一生奉献,一切都和祖国紧紧相联。

黄沙
百战穿金甲,甲光向日金鳞开。

六、沙场练兵素材回放
近日,西安奔驰事件上了热搜,研究生学历的高知女性遇上一台还未开出4S店发动机就漏油的奔驰,还有三番五次看她好欺负就得寸进尺的4S店工作人员,女车主被逼无奈爬上了引擎盖维权。

对于这件事你怎么看?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观点?
在视频中可以看到,即使在非常激动的情绪下,女车主也保持着十分清晰的思路,将整个事情的经过和道理讲得清清楚楚,她自嘲是“撒泼”“泼妇”“丢脸”,但是行为虽然泼,言语上一点也不泼,坐在奔驰车上的每一句话都打在了关键点上,引发网友点赞:“姑娘学没白上,吵架有理有据的,支持!”
立意参考:1、维权,本不应如此之难2、维权等于要闹?
3、理性维权,合法权利不容侵犯
4、丰满的钱袋,冰冷的良心
5、油漏了,别把良心也“漏”了
6、不能让消费者维权这么难
7、别等到哭诉才重视,别等到曝光再调查
8、不读书,你连吵架都吵不赢
9、读书和不读书的人生差别到底有多大
七、总结
积累素材用慧眼,活用课本证观点。

两耳要闻窗外事,文采斐然美文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