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港口泊位增加货种作业安全现状评价报告****安全评价有限公司资质证书编号:年月某港口泊位增加货种安全现状评价报告法定代表人技术负责人评价项目负责人年月安全评价工作人员组成类别姓名职业资格证书号签字项目负责人项目组成员报告编制人员报告审核人员过程控制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前言某港口泊位(以下简称11#泊位)于年月日投入试运行,年吞吐量为万吨,年上半年吞吐量达到万吨,主要装卸货种为原油、燃料油、汽油、柴油等。
为了满足港口发展需求,该泊位拟增加石脑油、甲基叔丁基醚、混合芳烃、组分汽油、动力煤油、正构烷烃、苯、甲苯、二甲苯、溶剂油、轻循环油、苯乙烯货种作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港口安全评价管理办法》、《福建省港口条例》、《福建省安全生产条例》等相关法律的要求,受****公司的委托,****安全评价有限公司承担了某港口泊位增加货种的安全评价工作。
****安全评价有限公司接受****公司的委托后,组成了该项目的安全评价项目组进行安全评价。
评价组在进行了现场考察、调研及收集相关资料的基础上,依据国家、地方、行业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运用安全系统工程的理论方法,对项目中潜在的各种危害因素及引发事故的基本事件进行了综合分析和评价,提出安全技术对策措施建议和整改意见,根据《安全评价通则》的要求编制完成项目的安全评价报告。
评价工作中得到****公司领导和管理人员、现场工作人员的大力支持,谨表示衷心的感谢。
****安全评价有限公司年月目录1编制说明 (1)1.1评价目的 (1)1.2编制依据 (1)1.2.1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1)1.2.2国家标准、规范 (4)1.2.3行业标准 (6)1.2.4其它依据 (7)1.3评价范围 (7)1.4评价程序 (7)2项目概况 (9)2.1企业简介 (9)2.2地理位置 (9)2.3自然条件 (9)2.3.1气象 (9)2.3.2水文 (11)2.3.3地震 (13)2.4周边环境 (13)2.5总平面布置 (13)2.5.1水域布置 (13)2.5.2码头布置 (13)2.6装卸工艺及设备、设施 (14)2.6.1装卸货物情况 (14)2.6.2装卸工艺流程 (14)2.6.3设备、设施 (16)2.7货物吞吐量 (16)2.8设计船型 (17)2.9配套设施 (17)2.9.1供电及照明 (17)2.9.2给排水 (17)2.9.3防雷、防静电设施 (18)2.9.4通信 (18)2.9.5控制 (19)2.10消防 (20)2.11安全管理 (22)2.11.1安全管理机构 (22)2.11.2安全管理制度 (23)2.11.3安全培训及持证上岗 (23)2.11.4事故应急预案及演练 (24)2.11.5装置、设备检验及维护 (25)3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 (26)3.1货物危险有害性分析 (26)3.1.1依据《危险化学品名录》、《高毒物品目录》(卫法监发2003 第142 号)、及《易制毒化学品条例》辨识结果 (26)3.2.2依据《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名录》辨识结果 (27)3.2主要危险有害性分析 (38)3.2.1火灾、爆炸 (44)3.2.2中毒和窒息 (47)3.2.3高处坠落 (48)3.2.4淹溺 (49)3.2.5灼烫 (49)3.2.6船舶靠离泊危害 (49)3.2.7车辆伤害 (50)3.2.8机械伤害 (50)3.2.9触电 (50)3.2.10噪声 (51)3.2.11物体打击 (52)3.3泄漏溢油危险 (52)3.4自然条件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52)3.4.1突发阵风、台风及风暴潮 (52)3.4.2高低温 (53)3.4.3雷电 (53)3.4.4雾 (53)3.4.5地质因素 (54)3.5重大危险源辨识 (54)3.5.1重大危险源辨识过程和结果 (55)3.6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55)大连新港码头一储油罐输油管线爆炸事故 (56)3.7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和分析结果 (57)4评价单元划分及评价方法的选择 (58)4.1评价单元划分 (58)4.2评价方法选择 (58)4.3评价方法简介 (58)4.3.1安全检查表法 (58)4.3.2事故树分析法 (59)5定性定量评价 (61)5.1总平面布置单元 (61)5.1.1安全检查表法评价 (61)5.1.2评价小结 (67)5.2装卸工艺及设备、设施单元 (67)5.2.1安全检查表法评价 (67)5.2.2事故树分析 (70)5.2.3评价小结 (73)5.3配套设施单元 (74)5.3.1安全检查表法评价 (74)5.3.2评价小结 (77)5.4消防单元 (77)5.4.1安全检查表法评价 (77)5.4.2评价小结 (79)5.5安全管理单元 (79)5.5.1安全检查表法评价 (79)5.3.2评价小结 (85)6安全对策措施建议 (87)7安全评价结论 (89)7.1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和分析结果 (89)7.2安全评价结论 (90)附录主要危险化学品危险特性表 (91)附件 (115)附图 (116)1编制说明1.1评价目的本次评价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福建省港口条例》、《福建省安全生产条例》等法律法规,切实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真正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保障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通过对某港区11#泊位增加货种作业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辨识和分析,对其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现状进行客观评价,并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以期提高公司的安全管理水平,创造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同时可以作为政府相关部门进行监管的依据之一。
1.2编制依据1.2.1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2002年11月1日起施行;(2)《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号,2004年1月1日起施行;(3)《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号,2009年5月1日起施行;(4)《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3号,2000年1月1日起施行;(5)《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号,1984年1月1日起施行;(6)《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2号,2011年12月31日起施行;(7)《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49号,2009年5月1日起施行;(8)《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91号,2011年12月01日起施行;(9)《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45号,2005年11月1日起施行;(10)《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93号,2007年6月1日起施行;(11)《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7号;(12)《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0号,2010年7月1日起施行;(13)《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2010年7月19日起施行;(14)《危险化学品名录》(2002版)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公告2003年第1号;(15)《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名录的通知》安监总管三[2011]95号;(16)《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原则的通知》安监总厅管三[2011]142号;(17)《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严格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指导意见》安监总办[2010]139号;(18)《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 56号;(1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0号,2011年12月1日起施行;(20)《港口危险货物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令第9号,2004年1月1日起施行;(21)《港口经营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令2009年第13号,2010年3月1日起施行;(22)《关于加强港口危险货物作业安全管理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水运港口函字[2010]414号;(23)《关于进一步明确水路危险货物运输岸上人员培训问题的补充通知》,交通部厅水字[2003]145号;(24)《关于明确危险货物运输岸上人员培训有关问题的函》,交通部厅水字〔2003〕38号;(25)《关于开展危险货物运输岸上人员培训有关问题的通知》,交水发〔2002〕501 号;(26)《关于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及其他从业人员安全生产培训考核工作的意见》,安监管人字[2002]123号;(27)《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号,2005年9月1日起施行;(28)《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号,2006年3月1日起施行;(29)《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7号,2012.4.27);(30)《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8号,2012.6.1);(31)《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9号,2012.6.1);(32)《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51号,2012.6.1);(33)《高毒物品目录》卫法监发2003 第142 号;(34)《防雷减灾管理办法》中国气象局令第20号,2011年09月01日起施行;(35)《港口安全评价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交人劳发[2004]462号,2004年10月1日起施行;(36)《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规范》,鲁安监发[2009]126号;(37)《关于加强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销售危险化学品发货和装卸环节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鲁安监发[2005]81号;(38)《福建省港口条例》福建省人大常委会第35号,2010年4月1日起施行;(39)《福建省安全生产条例》福建省人大常委会第80号,2006年6月1日起施行;(40)《落实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暂行规定》,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鲁政办发[2007]54号,2007年8月16日起施行;(41)《福建省工业生产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监督管理办法》福建省人民政府令213号,2009年8月1日起施行;(42)《福建省港口管理办法》福建省人民政府令第166号,2004年7月1日起施行;(43)《关于进一步加强港口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福建港航[2010]193号;(44)《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鲁政办发[2008]68号);(45)《关于在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中开展安全培训活动的通知》(福安监[200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