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交叉路口施工方案设计

交叉路口施工方案设计

*****工程交叉路口施工方案编制人:审核人:审批人:编制单位:编制日期:年月日目录1 编制依据 (2)2 编制原则 (2)3 工程概况 (2)4 重点、难点分析 (7)5 施工组织 (7)6 平面布置 (7)7 工期计划及措施 (9)8 资源配置计划 (10)9 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10)10 交叉口处改造部位恢复措施 (11)11 应急预案 (12)12.质量、安全、环境控制措施 (13)涉路工程交叉路口施工方案1编制依据(1)依据设计施工图纸、施工组织设计及设计相关文件;(2)施工现场勘查及调研资料;(3)国家及有关部委颁布的标准、规、规程、政策及质量验收评定标准,主要包括:1、《涉路工程安全评价规》 DB34/T 790-20082、《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GB5768-2009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 B01-20144、《公路路线设计规》 JTG_D20-20065、《道路作业交通安全标志》 GA-182-19986、《公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 JTG D82-20097、《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 JTG D81-20068、《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 JTG/T D81-20069、《道路交通安全法》10、《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4)与本工程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市相关部门有关规定;2编制原则(1)涉路工程交叉路口施工方案遵循地方交通主管部门相关规定,尽最大努力将交通影响程度降至最低,在确保道路通畅、通行安全的前提下,满足工程施工机械、材料运输需求。

(2)通过实地充分调研、考察并咨询有关部门相关规定、要求后再进行施工方案编制。

方案编制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和坚持“经济适用”的原则,秉承科学性、安全性、实用性、可靠性。

(3)充分考虑工程施工期间所涉及的交通运输需要,合理进行交叉路口布置。

(4)工程所涉及的国道为当地重要交通枢纽,充分考虑施工期间不可预见的突发情况(如:交通事故、抗洪救灾运输等情况),制定完善的应急方案。

3工程概况3.1工程地理位置及交叉路段详述工程位于,根据现有施工图纸与现场实际施工现场勘查,该国道将作为本工区施工对外交通的重要通行道路,施工机械设备及材料均通过这条道路运至施工现场。

为满足施工期间机材运输,经初步勘察、规划,对交叉路口进行设计后,需要在与210国道交叉部位进行开通支路口作业。

施工期间,因场地地形限制,施工车辆、人员需从210国道通行,本项目在位于设计图中地下车库进出口处作为施工车辆通行出入口便道,并划分施工人员进入施工场地路线,将车辆与人员通道分离,保证作业期间,施工现场人员安全。

因本项目工程量大,涉及材料设备较多,需要大量工程车辆运输材料、设备进场,安排大批作业人员进场作业,因此,位于G210国道桩号K1122+310至K1122+431段,将影响过往车辆行驶速度,对过往车辆与行人造成安全隐患。

为保证施工期间安全,消除安全隐患,我单位针对实际情况采取相关安全措施。

3.2单体工程概况架抗震等级:四级;3.3工程与公路交叉桩号本次拟建工程与210国道交叉处:起点桩号为K1122+276,终点桩号为K1122+431通道全长155米;消防通道交叉处桩号:起点桩号为K1122+276,终点桩号为K1122+280,通道全长4米;地下出库出入口通道交叉处桩号:起点桩号为K1122+356,终点桩号为K1122+364,通道全长8米;宾馆入口通道交叉处桩号:起点桩号为K1122+425,终点桩号为K1122+431,通道全长 6 米;3.4被交叉公路基本情况1、公路行政等级:G210国道2、公路设计等级:三级3、设计速度:40km/h4、路面结构形式:混凝土路面5、路基宽度:9.6m6、路面宽度:7.4m7、路基填土高度:6.6m8、道路两侧边沟形式:矩形边沟,宽度为65cm9、拟位于G210国道北面处许设置排水沟,排水沟宽度为65cm,排水沟起始位置为K1220+276至K1220+425 经酒店出入通道引至城市管网。

(详见施工平面图)3.5现场图片3.6交通组织平面图4重点、难点分析涉路工程交叉路口施工重点:(1)合理设计交叉路口布置形式,以满足现有公路通行需要及工程施工运输需要;(2)合理设置交通警示标识,确保施工期间施工段交通安全,避免交通事故发生;(3)制定完备的应急方案,确保突发情况下及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

涉路工程交叉路口施工难点:G210国道为当地重要交通枢纽,通行车流量较大。

本工程在该国道边规划客运站,难免对交通通行造成一定影响。

经分析本项目交叉通行主要为施工期间材料、设备的运输,以及作业人员的进出。

为确保交通安全,施工运输,每个施工现场进出口与国道交叉路口设置一名经验丰富的专职交通指挥人员,负责交通指挥,确保通行安全。

5施工组织为确保道路交叉口设计合理,设计施工前向当地交通主管部门进行详细咨询,明确相关要求及规定。

通过设计、规划方案讨论,最终确定施工方案。

组织机构见下框图。

图1 交叉路口施工组织机构框图6平面布置6.1平面布置规划施工现场车辆、人员进出口与国道形成垂直交汇形式,为保证交通安全通行,施工期间在交叉口路段设置施工警示标识,以对过往车辆、行人进行警示。

施工警示牌标志主要设置在国道沿路两侧,分别距离进出路口1km、300m处设置标示容为“前方施工1km”、“前方施工500m”、“有车辆出入请慢行”的告示标志牌各2个。

沿国道两侧距离进出路口300m、150m处设置单柱式禁令标志的限速30km/h和限速20km/h标志牌各2个。

为加强夜间警示行车安全,国道每侧在15m设置太阳能爆闪灯1座,共2座。

施工进出口与国道交汇口路段,沿进出口道路两侧边缘设置反光警示柱,间距为2m,均匀对称布置。

距离国道路口15m设减速让行禁令标志牌一个。

各安全标志的设置位置见附图。

另外,在施工进出口位置布置若干移动反光锥,辅助疏导。

每个道口安排专职安全员指挥交通。

6.2安全设施式样表安全设施式样表容 尺寸(cm )样式容尺寸(cm )样式前方施工1.6km 90*70左道变窄 100*100前方施工300m 90*70右道变窄 100*100 前方施工300m 90*70道路 封闭 150*45向左 导向 150*45 向右 导向 150*45向左绕行 100*100 向右绕行 100*100 向左 改道 150*45向右 改道150*45车辆 慢行150*45隔离墩 高58cm ,长58cm ,宽40cm ,重5kg锥型交通路标底40*40,高70cm ,重3kg反光 背心限速30码 100*100 限速20码 100*1007 工期计划及措施涉路工程交叉路口施工计划于2016年6月5日开始进场施工。

施工前与地方交通主向左改道向右改道慢 车辆慢行道路封闭管部门协商确定各种警示标识设置位置、形式等。

施工期间投入施工经验丰富的现场管理人员,统筹管理,合理组织施工。

选派专职技术人员、质检人员、测量人员及交通指挥人员常驻现场,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根据施工强度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段,夜间施工期间做好照明工作;8资源配置计划根据该工程的工程量、现场实际情况和施工进度要求,拟定机械及人员配置见下表。

表1施工机械及测量设备表表2单班劳动力计划表9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9.1施工前准备(1)交叉路口施工前与地方交通主管部门申请、协商,确定施工方案可行性。

(2)施工前对施工现场进行充分调查,明确地上、地下现有管线及埋藏物,并提前与相关部门协商确定保护方案;(3)施工前完善各方面手续、避免和当地村民产生纠纷;(4)根据涉路工程交叉路口施工方案,做好技术、安全交底工作;(5)提前按要求制作施工警示标志,合理规划交通,避免交通事故发生;(6)完成原始地形联合测量等前期测量工作。

9.2交叉路口施工涉路工程交叉路口施工容主要包括:施工交通警示标识安设、便道填筑、排水涵管埋设、施工便道进场路段硬化等施工容。

9.2.1施工交通警示标识安设交通警示标识一般不侵入公路建筑限界以,标志边缘距路面或土路肩边缘不得小于25cm;本项目施工区标志“前方施工1km”、“前方施工300m”标志牌采多柱式,其它标志牌均采用单柱式,标志牌下缘距路面的高度为200cm。

交通标识安设前由测量人员按设计图纸进行放样,放样完成后人工开挖土坑,埋设警示标识。

对于部分填石路段采用胶轮式挖掘机进行基坑开挖,人工埋设立式标识。

警示标识安设同时利用经纬仪矫正,避免埋设后,警示标识倾斜。

埋深不小于1m,回填时人工分层夯实。

9.2.2夜间施工1)一般情况下,不允许夜间作业;若遇抢险等紧急情况,经交警、路政、业主等单位同意后方可施工。

2)夜间作业的作业控制区布置必须设置施工警告灯号,所设置的交通标志均必须具有反光功能,所有作业人员都必须穿反光背心。

3)在施工路段后方设置500米左右灯光照明区,灯光的设置不可直射来车方向。

4)在施工区要架设足够的照明设施,使作业区照明条件符合施工要求;施工作业所有机械设备、车辆的照明、信号、制动系统要齐全和完好。

10交叉口处损毁部位恢复措施在施工完成后,对该路段损毁处按原道路设计要求进行还原处理。

施工现场的道路要保持畅通,运输车辆及行驶道路根据需要增设必要的防滑措施(例如沿路覆盖草袋,铺洒防滑砂石料);11应急预案应急预案主要包括交通事故应急预案和专线交通运输应急预案。

11.1预案组织机构项目部成立安全预案小组,负责组织指挥全体项目部应急工作。

表3各道口负责人联系表11.2交通事故应急预案的启动和分工实施(1)组长赶赴现场进行现场指挥,成立现场指挥部,批准现场应急方案,组织现场抢救。

(2)副组长具体负责实施项目部制定的事故抢险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

(3)副组长负责向有关部门汇报事故情况和事故处理进展情况。

(4)副组长负责组织救援小组和提供在抢险过程中善后处理工作的物资和车辆供应按照预案路线实施救援。

(5)组员负责保证现场的戒严和救援秩序等工作。

11.2.1交通事故报告与调查处理发生交通事故的车辆必须立即停车,当事人必须保护现场,努力抢救伤者和财产(必须移动时应当标明位置),并迅速报告公安机关或执勤的交通警察,听候处理。

当事人应当如实向交警述交通事故发生经过,不得隐瞒交通事故真实情况,更不得肇事后逃逸。

根据事故的等级不同,事故的报告与调查处理应分级进行。

11.2.2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应急预案实施发现交通事故或车辆故障,立即向交警、路政部门报告,启动应急处置预案,协助交警、路政人员迅速实施交通管制,疏导车辆,救护伤员,避免二次发生事故。

若清障车无法及时到达现场时,配合交警、路政部门管理,利用施工现有机具协助将事故车辆拖带至安全地点。

因事故现场短时间难以完成、警卫任务等原因,造成公路塞车严重时,由交警、路政在上游进行分流,必要时将开放施工作业区的施工便道进行交通分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