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小学六年级语文“标点符号”用法
小学六年级语文“标点符号”用法
2.夹引:引文已成为说话人句子的一个组成部分
,分两种情况。
( 1 )引文结束前不需停顿 ,那么其后不能有任何点号。
如: “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儒子牛 ”是鲁迅先生的行动写照。
( 2 )引文结束时刚好需要停顿 ,那么点号应在引号后。 如:黑格尔曾指出过 , 错误本身乃是 “达到其理的一个必然的环节
”,这是很有见解的。
(3 ) 引文末了是问号、感叹号的 如:他看她脸上泪浸浸的便说:
,无论直引、夹引均放在引号内。 “你哭了? ”
引号和句末点号的位置要分清
:
引文独立成句 ,意思又完整 ,句末点号放在引号里面。引文不完整或引文作为自己话的
一部分 ,句末点号 ( 问号、感叹号除外 )放在引号外面。
如: a、自然之美是一切艺术美的源头活水
,原则上不加标点。
如:老汉抓起扁担 , 提起水桶 , 走上台阶 ……
并列的词语三个以上才能用省略号。
如 : 李白、杜甫 ……都是唐代著名的大诗人 .本句应去掉省略号或再加一个人名
.
(四)顿号
1. 表概数的地方不能用顿号 , 但表确数的地方必须有顿号。
如:他三十六七岁。 距这里二三里
这个小孩有四五岁
2.句内点号 逗号 [,] 表示句子内部的一般性停顿。 例: ① 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 ,我很悲痛。 ② 自此以后 ,又长久没有看见孔乙己。
顿号 [ 、 ] 表示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 例: ① 有很多战士用脸盆、饭盒子、茶缸煮粥吃。 ② 亚马逊河、尼罗河、密西西比河和长江是世界四大河流。
标明语句的性质和作用
表示词句的停顿和语气
1.句末点号 句号 [ 。 ] 表示陈述句末尾的停顿。 例 ① 两千年来 ,我国修建了无数的石拱桥。 ② 世界上没有打不开的门。
问号 [? ] 表示疑问句末尾的停顿。 例 ①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他可以说明一下吗 ? ② 你知道这朵花的名字吗 ?
叹号 [! ] 表示感叹句末尾的停顿。 例 ① 我们顶着天啦 ! ② 野豆角花 ,谁不认识 ! ③ 好像出乱子了 ,长官 !
我们走过贫穷 ,走过幼稚 ,走过光荣 .这句话去掉省略号或去掉 “等等 ”.
2. 注意省略号前后标点的使用。一般来说 完了 ,说明这个句子已经是个完整的句子
,在省略号的前面 , 如果句子的意思已经表达 ,那么应在句子的末尾加上句末点号。
如: “真是人民的法庭啊! ……”她感动地说。
如果省略号前面的句子不是一个完整的句子
如:亚马逊河、尼罗河、密西西比河、
② 古代有一个穷人 ,饿得快死了 ,有人丢给他一碗饭 , 说: “嗟 ,来食 ! ” ( 喂 ,来吃 !) 穷人拒 绝了 “嗟来 ”的施舍 ,不吃这碗饭 ,后来就饿死了。
破折号 [ —— ]标明行文中解释说明的语句等。 例: ①“哦 ,您 ,您就是 ——”我结结巴巴的 ,欢喜得快要蹦起来了。
省略号 [ ……标]明行文中省略了的话等。 例: ① Ade ,我的蟋蟀们 !Ade, 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 ! …… ② 晚报的《古城纵横》栏 ,里边有一条: “三日 ,去河南饭庄吃饭 有两个黑东西 ,竟是两只死苍蝇 ! ……” ③“窃书不能算偷 ……窃书 ! ……读书人的事 , 能算偷么 ?”
今天做值日的是四、五组。
2. 太短的并列成份间 (尤其是一约定俗成的词语 ,无须停顿也不会产生歧义 号。 如:中小学生 省市领导 城乡交流 工 ”、“与 ”、“及 ”等连词 ,连词前不再用顿号。 (顿号不能和 “和 ”“或 ” 同用 ) 我国科学、文化、艺术、卫生、教育和新闻出版业有了很大发展。
3、书名与篇名连用时 ,先写书名 , 后写篇名 ,中间用间隔号 ,然后加上书名号。 例如:《荀子 ·劝学》
(三)省略号
使用省略号应注意 :
1.省略号就表示 “等 ” ,等“等 ”所,以省略号后面不必再用 “等 ”,“等等 ”。
如:中国新闻史上无法抹去这些名字
: 焦裕禄、王进喜、吴吉昌 ……等等 ,他们伴随着
又有引文 , 又要用双引号 ,依此类推 。
,里面的一层用单引号;若单引号之内
(二)书名号 主要用于标明书名、篇名、报刊名、文件名、戏曲名、歌曲名、图画名等
1、书名号之间可用顿号。 “激流三部曲 ”——《家》、《春》、《秋》。
2、书名内还有书名时 ,外面用双书名号 ,内用单书名号。 例如:《读 <石钟山记 >有感》
引号 [ “”标]明行文中直接引用 ,着重强调 ,特殊称谓 , 讽刺否定等的话。
例:
① 我赶忙回答: “没事儿 ! 没事儿 ! ”
② 这个报纸就照例把我叫做 去。
“蒙大拿的小偷吐温 ”。③ 在 “之 ”字形的路上一步一步地上
④ 他又指着花园一角堆起的假山石说:
“……那是我们家的 ‘北海 ’。 ”
括号 [( )] 标明行文中注释的话。 例: ① 轻捷的叫天子 (云雀 ) 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强不知以为知 ”。句中引文是独立引用 ,应该将句末的句号放在引号之内。
( 4 )若引文连着好几段 后引号。
,每段开头都应该用一个前引号
,直到最后一段的末了才用一个
4、表示特定称谓。 例如: “芦柴棒 ”着急的要将大锅子里的稀饭烧滚。
5、有时用来引用成语、谚语、歇后语等。
6、引文之内又有引文时
,外边的一层用双引号
,刚吃几口;发现菜里
书名号 [ 《》 ]标明书名、篇名、报刊名等。 例: ① 最成片段的是《荡寇志》和《西游记》的绣像 ② 今天我们学习《〈孟子〉二章》这篇课文。
,都有一大本。
考试重点
(一)引号 表文中引用等的标号 1.表直接引用 , 一般引号冒号都用。(引号内的内容必须忠实于原文) 如:毛泽东教导我们说: “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 转述大意时不用引号 , 冒号改成逗号。如: 如:他说过 , 没有人的时候是一定要关门的。
,正如古人所云 “天地有大美而无言。 ”天地
之美 ,在风景名胜 ,也在 “溪头荠菜花。 ”平中见奇 , 淡里显味 ,更是一种不事雕琢的天然之
美。
(句中引文已作为引用者自己话的一部分
,不是独立引用 ,所以引号中的句号移到引号
外面。)
b、李老教导他的学生说: “一定要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
,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