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

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

探讨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
在公路建设中,我们只有保护建设环境的责任,不能也无权恣意消费。

良好的生态和独特的资源是自然风景区发展的优势,也是最大的资本。

公路建设;环境保护
【中图分类号】f540.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500(2012)12-0024-01
随着西部开发战略的逐步实施,公路建设进入了前所未有的飞速发展时期。

环境保护成了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保护人类的生存和健康,所采取的各项措施的总称。

在公路建设中,我们只有保护建设环境的责任,不能也无权恣意消费。

良好的生态和独特的资源是自然风景区发展的优势,也是最大的资本。

发展生态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表现。

设计良好的公路能同时满足人、车、路环境及景观的要求,富有行车诱导性,将人、车、路、环境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不仅使公路本身形成一个行车迅速、舒适、清洁、安全的环境,还要创造一个沿线地区经济发展的绿色生态环境。

1存在问题
我国公路沿线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仍存在大量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公路建设不可避免出现高填深挖的情况,一条公路越长,通过地区的生态系统越复杂,其对自然生态
的影响破坏程度就越大。

如植被破坏、通道阻隔、生境隔离、改变自然群落演替方向、个别珍稀濒危植物受损、外来种和林业病虫害侵入等。

修筑路基产生裸露坡面或不稳定边坡通常路基建设或开挖路堑或修筑路堤,需要挖土填方。

因此,许多路基边坡为裸露坡面,或为堆积边坡,这些人为裸露坡面或堆积边坡,造成地质不稳定。

挖方取土对土地造成毁灭性破坏由于大量挖方取土进行路基填方,局部土地受到大规模的机械开挖、翻动和取土,岩土层受到移动、变形,改变了原有土体的自然结构,土壤植被系统几乎遭到毁灭性破坏。

临时设施及活动场所破坏地表自然生态系统施工设备及材料堆
放场、弃渣场、工棚、临时加工场、仓库、便道、施工单位临时驻地等施工用地因压实、分隔、挖损或践踏等,表土层与植被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地表自然生态系统退化。

噪声污染公路施工期间,作业机械种类较多,如路基填筑时有推土机、压路机、装载机、平地机、风钻等;桥梁施工时有柴油打桩机、卷扬机等;公路面层施工时有铲运机、平地机、压路机、振动棒等。

2新建公路与环境保护
公路建设必须要经过工可研、设计、施工三个主要环节,对环保认识不足都可能在公路建成后,对路线周围造成难以想象的破坏,必须要引起高度重视。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公路建设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评估势在必行,工可研阶段应该把环保与效益分析等论证放在同等程度,尽可能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以指导后期
的测设、施工。

测试阶段对环境保护的影响公路测设是在工可研的指导下,具体确定路线的布局。

线位的具体设置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公路建成后的使用情况以及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所以公路测设在满足技术等级要求前提下,不但要考虑线形指标,还要考虑环境保护,尽可能地优化方案,力求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少破坏自然环境,减少水土流失,无论永久性占地、还是临时性占地,都应有合理的环保设计。

对于在建设中破坏的植被应提供恢复措施设计,防护工程应优先考虑植物防护。

这样,虽然初期投资可能大一些,但从长远看,无论对公路本身的发展还是对自然环境的保护都十分有益。

3在公路建设中采取的环保措施
在公路建设中环境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公路环境保护是基于生态可持续发展原则调节与控制“公路工程与路域环境”对立统一关系的发生与发展。

公路环境保护由两项基本工作组成:首先根据修建公路对环境产生的各种影响采取专门的环境保护措施,积极开展环境保护的有关工作;其次在公路的设计、施工及运营管理过程中,注意突显公路各组成部分的环保功能,使公路在运输功能发挥的同时,对沿线环境的负影响最小。

3.1生态环保。

在设计过程中合理选线,避免大填大挖,做到填挖平衡,少占耕地。

在土方开挖回填时避开雨季,雨季来临前将开挖回填、弃方的边坡处理完毕。

废弃土石方要进行妥善处理,不能就地乱堆乱放造成新的环境破坏。

最好的做法就是选择农田耕地少,不易引起水土流失的山洼作弃土场,把废弃的土运往填土场堆
放,用压路机分层碾压达到一定压实度,然后进行植树、种草、绿化美化,恢复生态环境。

重视排水、防护设计,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边坡防护和绿化,可以有效地保护水土流失。

减少公路的水毁,保证公路的安全。

沥青、油料、化学物品等不堆放在民用水井及河流湖泊附近,并采取措施,防止雨水冲刷进入水体。

施工驻地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粪便等集中处理,不直接排入水体。

3.2大气污染防护。

在施工过程中,采用多种措施防止扬尘污染,如边洒水边开挖爆破,粉状物体运输加以遮盖等。

公路施工堆料场、拌合站采用全封闭式且设在空旷地区,相距200 m范围内,不应有集中的居民区、学校等;施工便道定时洒水降尘。

对于汽车尾气污染,一些城市已相继制定了新的尾气排放标准。

如我国现行的相当于欧ⅲ和欧ⅳ的汽车排放标准——中国ⅲ号标准,它的尾气污染物排放限值比第ⅱ阶段标准降低了30%。

3.3噪声防治。

在噪声敏感点和噪声污染超标的地段修建隔音墙,将公路修建在远离环境敏感点的地区。

施工期问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减少施工机械的噪声扰民问题。

当施工路段距住宅区距离小于150 m时,为保证居民夜间休息,在规定时间内禁止施工。

附近有学校的路段两端设置禁止鸣笛标志。

注意机械保养,使机械保持最低声级水平;安排工人轮流进行机械操作,减少接触噪声的时间;对在声源附近工作时间较长的工人,发放防声耳塞、头盔等,对工人进行自身保护。

在当今世界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和生存质量的今天,建生态公路
设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代表着和谐公路建设的发展方向。

生态公路与公路生态环境建设重在实践,公路建设如何实现与环境的有机统一,需要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