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运动会管理系统

运动会管理系统

运动会管理系统软件工程课程分析报告班级:学号:姓名:指导老师:目录1.确定课题 (1)1.1 选题依据 (1)1.2 设计目标 (1)2. 系统需求分析 (2)2.1 可行性分析 (2)2.2 运动会管理系统主要有以下几个功能模块: (2)2.3 系统模块的子模块功能分析: (3)2.4 用户体系分析 (4)2.5 数据字典 (4)2.6 系统主要功能流程图 (5)2.7 数据流图 (7)3 建立系统用例模型 (9)4.建立系统静态模型 (11)4.1 类图 (11)5.建立系统动态模型 (11)5.1 状态图 (12)5.2 活动图 (12)5.3 顺序图 (13)5.4 协作图 (14)6.建立实现模型 (14)6.1 配置图 (14)7. 设计 (15)7.1 数据库结构设计 (15)7.2 E –R图设计 (15)7.3 输入输出 (16)8.总结 (16)运动会管理系统1.确定课题1.1 选题依据当今时代是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

在各行各业中离不开信息处理,这正是计算机被广泛应用于信息管理系统的环境。

计算机的最大好处在于利用它能够进行信息管理。

使用计算机进行信息控制,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大大的提高了其安全性。

尤其对于复杂的信息管理,计算机能够充分发挥它的优越性。

管理信息系统是进行信息的采集、存储、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

它是随着管理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发展而形成的。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计算机科学日渐成熟,其强大的功能已为人们深刻认识,它已进入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作为计算机应用的一部分,使用计算机对运动员成绩信息进行管理,具有着手工管理所无法比拟的优点.例如:检索迅速、查找方便、可靠性高、存储量大、保密性好、寿命长、成本低等。

这些优点能够极大地提高运动员档案管理的效率,也是企业的科学化、正规化管理,与世界接轨的重要条件。

信息管理是现代运动会管理工作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适应现代运动会管理尺度的要求、推动运动会管理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的必要条件。

只有信息管理规范了,才能在其他方面更好的发展。

为了适应现代运动会发展的需要,信息管理也从以前的手工管理逐渐被规范化的管理信息系统所代替。

现在各大高校都已普及千兆校园网,开发出依托校园网的“高校运动会管理系统”已经成为可能。

当前许多高校也开发了各自的“高校运动会信息综合处理系统”。

但是,这些系统大多是一种封闭的、局域的、功能较为单一的简单信息处理系统。

运动会管理系统系统提供了强大的系统管理功能,方便管理员对运动员成绩等信息的添加.修改.删除.查询.汇总.统计等操作。

1.2 设计目标(1)管理员能够方便的对信息进行添加.修改.删除.查询.汇总.统计等操作。

(2)可以将数据库发布到网上,进行资源共享。

(3)运动员可以在自己的权限内对信息进行访问,即时查询相关信息。

2. 系统需求分析2.1 可行性分析(1)技术可行性:硬件方面:本系统要求硬件条件不是很高所以很容易满足要求;软件方面:我们可以在Windows 98以上操作系统进行操作,以SQL Server作为后台数据库,ASP 作为前台进行开发。

(2)经济可行性:开发价格低,实用性好。

与人工处理相比,会节省许多人力物力,而且准确性高,从长远角度考虑经济上较为合算(3)操作可行性:由于系统有非常友好的界面,使用者无须具备很多计算机知识,只需对原有的人员进行短期指导即可熟练掌握本系统,直接进行上机操作。

2.2 运动会管理系统主要有以下几个功能模块:(1)用户登录用户输入用户名和权限密码,权限不正确则弹出否认对话框,正确则进行用户需求操作。

(2)系统管理系统管理功能模块包括用户管理系统维护和系统帮助。

(3)赛前处理运动员及比赛项目的处理,进行统计继而分组分道,并安排赛程表。

(4)信息处理进行成绩的录入、统计、排序,生成报表,即发布成绩信息。

(5)信息查询根据用户输入的查询条件输出相应的查询结。

综上所述,系统的总体功能需求图如下所示:2.3 系统模块的子模块功能分析:(1)用户登录模块用户登录包括管理员登录和普通用户登录,输入用户名和权限密码,权限不正确弹出否认对话框,不同权限的用户可以访问的内容不同,继而进行相应的操作。

(2)系统管理模块系统管理模块包括三个子模块:用户管理、系统维护和系统帮助。

1)用户管理:用户管理子模块用于管理各类用户的基本信息,添加、修改、删除用户名和密码。

包括用户名和密码的管理。

不同权限的用户可以实现的操作也是不同的。

2)系统维护:是管理员用于维护系统的工具,包括数据库部分表的数据的添加、修改、删除和系统安全性管理等。

数据添加主要完成赛会纪录的数据输入功能。

修改功能可以对数据库中所有基本表中的错误纪录进行修整。

删除功能可以初始化报名表和所有成绩表,即在每届运动会开始之前清空报名表和所有成绩表中原有的数据纪录。

系统安全性管理可以设定系统的操作权限,以及数据的备份。

3)系统帮助:帮助用户熟悉操作此管理系统。

(3)赛前处理模块赛前处理模块包括基本信息处理、分组分道、赛程表处理三个子模块。

1)基本信息处理:包括运动员信息的录入、删除、修改和比赛项目的录入、删除、修改。

运动员信息录入包括班级、姓名、性别、参赛项目。

一旦接受某位运动员的报名信息后,会根据相应的组别进行编号,自动生成运动员编号,并将报名信息送至后台数据库中处理。

2)分组分道:统计报名情况后,每个项目的人数已基本确定,在此模块中可以进对各个项目的分组分道工作。

3)赛程表处理:包括竞赛规程、大会须知、组委会及各工作组名单、裁判员名单、竞赛时间表、还包括运动员检录表等重要信息。

用户可以根据需求调阅或打印相关的信息。

(4)信息处理模块信息处理模块包括成绩录入,决赛名单、数据处理、成绩公告四个子模块。

1)成绩录入:要求将各比赛项目成绩及时录入数据库。

录入时用户选择年份、目编号。

成绩录入子模块又分为初赛成绩录入和决赛成绩录入。

2)决赛名单:根据赛会期间成绩的录入结果,对成绩按照竞赛规程进行加工,并成各个项目的决赛名单。

3)数据处理:要求能按各类加分方案为个人、团体统计总分、名次,并实现排序产生团体总分报表。

4)成绩公告:将每次比赛成绩统计完毕发布到成绩公告上,可供查看。

也包括破录名单项目(当全部比赛成绩都录入系统后,即可以对成绩进行统计,并与相对应项目的校纪记录进行比对,如有新记录的诞生,即更新原来的记录数据库,并发布破纪录的公告)。

(5)信息查询模块信息查询模块包括成绩查询和运动员信息查询两个子模块。

1)成绩查询:要求根据用户输入的查询条件输出相应的查询结果。

该功能可以被有用户使用。

产生各班的成绩单,内容包括各班所取得的每项成绩的项目号,名次(成绩),姓名和得分,产生团体总分报表,内容包括班号、男子团体总分、女子团体总分和团体总分。

可查询每个项目的名次(姓名、班级,编号)。

可查询每个人的成绩(注意重名情况),用运动员编号查询。

2)运动员信息查询:根据输入的条件(如输入运动员姓名或编号即可查询运动的基本信息和参赛项目)2.4 用户体系分析2.5 数据字典名称:管理员信息作用:验证管理员登录组成:管理员信息=用户名+密码名称:用户信息作用:验证用户登录组成:用户信息=用户名+密码名称:项目信息作用:记录项目数据组成:项目信息=编号+类型+成绩名称:运动员信息作用:记录运动员数据信息组成:运动员信息=运动员编号+姓名+班级+成绩+参赛类型名称:成绩信息作用:记录成绩数据组成:成绩信息=运动员编号+姓名+项目+成绩+班级2.6 系统主要功能流程图(1)登录在系统登录中,用户必须提供正确的登录信息,才能启动系统。

用户需要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并可以请求验证或退出登录,如图所示登录流程图。

(2)添加系统中需要添加管理的数据包括用户登录数据、运动会信息数据,项目信息数据,成绩数据。

用户登录又包括用户名、密码数据。

(3)查询查询功能是在用户完成登录后,在信息查询的文本框中输入要查询的信息,实现查询,如图所示查询流程图。

2.7 数据流图本系统的顶层DFD图:对顶层的DFD图的一个加工“信息管理”进行展开,如图所示的一层数据流图:对一层DFD图的一个加工“查询”进行展开,如图所示的二层数据流图:3 建立系统用例模型(1)确定角色执行者是对系统外的对象描述,是用户作用于系统的一个角色,它有自己的目标通过系统的交互来实现,交互包括信息交换和与系统的协同。

执行者可以是人,也可以是一个外部系统。

确定本系统的角色:系统管理员,普通用户,运动会组委会,裁判员。

(2)确定用例用例是对系统的用户需求(主要是功能需求)的描述,用例描述了系统的功能和提供的服务。

本系统用例:1)系统管理员:用户登录、系统管理、退出系统、信息查询、信录入、信息发布、成绩处理2)普通用户:用户登录、信息查询3)运动会组委会:赛程编排4)裁判员:现场成绩统计、成绩查询退出系统成绩查询运动会管理系统用例图修改项目基本信息处理用例团体总分报表统计团体总分成绩信息处理用例图4.建立系统静态模型任何建模建模语言都以静态建模机制为基础。

所谓静态建模是指对象之间通过属性相互联系,而这些关系不随时间而改变。

类和对象的建模时UML建模的基础。

UML的静态建模机制包括:用例图、类图、包图、对象图、构件图和配件图。

在这里我们主要分析运动会管理系统的类图。

4.1 类图类图是描述系统静态特征的一种图式,类图是构建其他图的基础,因此,类图是面向对象技术的心脏和灵魂。

5.建立系统动态模型动态模型主要用于描述系统的动态行为和控制结构。

动态行为包括系统中对象生存周期内可能的状态、事件发生时状态的转移及对象之间的动态合作关系,显示对象之间的交互过程及交互顺序,同时描述了为满足用例要求所进行的活动及活动之间的约束关系。

动态模型包括:状态图、活动图、顺序图、协作图。

5.1 状态图状态图用来描述一个特定对象的所有可能的状态及其引起状态转移的事件。

一个状态图包括一系列的状态以及状态之间的关系。

用户管理状态图5.2 活动图活动图是由状态图变化而来。

构成活动图的模型元素有活动、转移、对象、信号、泳道等,其中活动是活动图的核心元素。

裁判员管理员决赛名单处理活动顺序图用来描述对象之间动态的交互关系,着重体现对象消息传递的时间顺序。

在运动会管理系统中,每个用例都可以建立一个顺序图,将用例执行中各个参与的对象之间的消息传递过程表现出来。

运动员信息查询顺序图管理员成绩管理顺序图协作图也称为合作图,用于描述相互合作的对象间的交互关系和链接关系。

虽然顺序图和协作图都用来描述对象间的交互关系,但侧重点不一样,顺序图着重体现交互的时间顺序,协作图则侧重体现交互对象的静态链接关系,即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