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年全国新课标高考语文第二次模拟试卷

2017年全国新课标高考语文第二次模拟试卷

2017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温馨提示:亲爱的同学,如果把这份试卷比作一片蔚蓝的海,那么,现在我们启航,展开你智慧和自信的双翼,乘风破浪,你定能收获无限……第Ⅰ卷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每小题3分)“国学”如何“新视野”陈平原随着“国学热”的勃兴,其边界及内涵不断拓展,连我这样的门外汉,也都有机会凑热闹,贡献几句大白话。

以下五点——国学不是口号、国学并非学科、国学吸纳西学、国学兼及雅俗、国学活在当下——权当迟到的祝福与期许。

国学是好东西,但不该是震天响的口号。

因为,一旦成为口号,犹如漫天翻卷的大旗,必定旗下鱼龙混杂,招来很多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江湖骗子。

当下中国,“国学大师”的头衔似乎比物理学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等要好听得多。

可我对于后者基本信任,对于前者则敬畏之余,不无几分疑虑——主要是搞不清楚其研究对象、工作方式及努力方向,因而不好评价其得失成败。

国学是大学问,但不该汲汲于晋升“一级学科”。

几年前,若干出身经济学或自然科学的校长们联袂,振臂疾呼,希望国家将“国学”确定为一级学科,并授予专门学位。

理由是,现有的文学、史学、哲学、数学、化学、耢理学等分科方式,属于西方体制,无法容纳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

这里不想正面立论,单说这“一级学科”与“博士学位”,同样也属于西方体制。

除非恢复“六艺”、“四部”的分类方式,或干脆回到秀才、举人、进士的科举考试,否则很难摆脱这种“影响的焦虑”。

应某大报之邀,我正想参与讨论,一听说是反对设“国学博士”的,主事者当即表示,这文章可以不写了。

国学博大精深,但不该画地自牢。

时至今日,我还是相信王国维的话:“学无新旧也,无中西也,无有用无用也。

凡立此名者,均不学之徒,即学焉而未尝知学者也。

”硬要将“国学”与“西学”做彻底切割,不说理论上不够圆融,实际效果也不佳。

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如何看待新旧与中外,有过很激烈的争论,而日后对中国文化研究及建设作出更大贡献的,是《新潮》诸子,而不是《国故》诸君。

谈论国学,其视角有广狭之分,在“固守五经”与“兼及雅俗”之间,我倾向于后者。

照理说,前者边界清晰,且渊源有自,容易做成“大学问”,只是因不接地气,很难茁壮成长。

后者则“无往而不在”,兼及精神与物质、殿堂与市井、书斋与田野,更容易为广大民众接纳。

说到底,热衷于谈“国学”的,更多动力来自政界、商界及大众媒体,而币是学院派。

国学必须活在当下。

世人所理解的国学,大都是“中国固有的或传统的学术文化”。

而晚清以降的中国文化,因其接受了西学的洗礼,很容易被剔除出去。

这也是很多大学的国学院在确定研究对象时,将边界划到辛亥革命的缘故。

这么一束,国学也就成了“博物馆文化”——很优雅,也很美丽,但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

这是我最担心的。

如何让中国文化重新“血脉贯通”,是每一个关心国学命运的读书人都必须认真考虑的。

在这个意义上,“国学”确实需要有“新视野”。

(选自《文汇报》2015年9月30日)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国学一旦成为口号,就会被一些江湖骗子利用,他们在没有搞清楚其研究对象、工作方式及努力方向之前,我们不好评价其得失成败。

B谈论国学,其视角有广狭之分,“兼及雅俗”因接地气而“无往而不在”,那些热衷于谈“国学”的,其实并不能得到学院派的支持。

C.国学博大精深,不能画地自牢,如果硬将“国学”与“西学”做彻底切割,不仅理论上不够圆融,就连实际效果也不佳。

D.国学是大学问,其内容极为丰富,很优雅,也很美丽,可是它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成为了一种“博物馆文化”。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我国应该恢复“六艺”“四部”的分类方式,或干脆回到秀才、举人、进士的科举考试,否则很难摆脱那种“影响的焦虑”。

B.当下中国,“国学大师”的头衔似乎比物理学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等要好听得多,“我”对于“国学大师”的头衔则敬畏之余,不无几分疑虑。

C.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如何看待新旧与中外,有过很激烈的争论,而日后对中国文化研究及建设作出更大贡献的,是《新潮》诸子。

D.在“固守五经”与“兼及雅俗”之间,后者则“无往而不在”,兼及精神与物质、殿堂与市井、书斋与田野,更容易为广大民众接纳。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因搞不清楚当下中国的“国学大师”的研究对象、工作方式及努力方向,因而不好评价国学的得失成败。

B.世人说起国学都认为是“中国固有的或传统的学术文化”,而对晚清以降的中国文化,则很容易被剔除出去。

C.几年前,若干出身经济学或自然科学的校长们联袂疾呼,希望国家将“国学”确定为一级学科,作者对此不赞同。

D.“国学”需要有“新视野”,每一个关心国学命运的读书人都必须认真考虑如何让中国文化重新“血脉贯通”。

二、古代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19分)宇文士及,字仁人,京兆..长安人。

父述,为隋右卫大将军。

开皇末,以述勋封新城县公。

文帝引入卧内,与语,奇之。

诏尚①炀帝女南阳公主,为尚辇奉御....,从幸江都,以父丧免,起为鸿胪少卿。

其兄化及谋弑逆,以主婿忌之,弗告。

已弑帝,乃封蜀王。

初,士及为奉御,而高祖②任殿中少监,雅自款结。

及从化及至黎阳,帝手书召之。

士及亦遣家童间道走长安,通谆勤,且献金环。

帝悦曰:“我尝与士及共事,今以此环献,是将来矣。

”化及兵日蹙,士及劝归命,不从,乃与封德彝诡求督饷。

俄而化及败,与德彝等自归。

帝让之曰:“汝兄弟率思归之人为入关计,尔得我父子,尚肯相假③乎?今欲何地自处?”士及谢曰:“臣罪当死,但臣往在涿郡,尝与陛下夜论世事,顷又奉所献,冀以此赎罪。

”帝笑谓裴寂曰:“彼与我论天下事,逮今六七年,公等皆在其后。

”时士及女弟为昭仪,有宠,由是见亲礼,授仪同三司。

从秦王④平宋金刚,录功,复隋旧封,以宗室女妻之,迁王府骠骑将军。

从讨王世充等,进爵郢国公。

武德八年,权检校侍中,兼太子詹事。

王即位,拜中书令,以本官检校凉州都督。

时突厥..数入寇,士及欲立威以镇耀边鄙,每出入,盛陈兵卫,又痛折节下士。

或告其反,讯无状,召为殿中监,以疾改蒲州刺史。

政尚宽简,人皆宜之。

擢右卫大将军。

……太宗延入阁..语,或至夜分出,遇休沐,往往驰召。

士及益自谨,其妻尝问遽召何所事,士及卒不对。

帝尝玩禁中树曰:“此嘉木也!”士及从旁美叹。

帝正色曰:“魏征常劝我远佞人,不识佞人为谁,乃今信然。

”谢曰:“南衙群臣面折廷争陛下不得举手今臣幸在左右不少有将顺虽贵为天子亦何聊”帝意解。

又尝割肉,以饼拭手,帝屡目,阳若不省,徐啖之。

其机悟率类此。

久之,复为殿中监。

卒,赠左卫大将军,陪葬昭陵。

(选自《新唐书》卷一百,有删改) 【注】①〔尚〕娶公主为妻。

②〔高祖〕指唐高祖李渊。

③〔假〕宽恕,饶恕。

④〔秦王〕与后文的“太宗”均指李世民。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南衙群臣/面折廷争陛下/不得举手/今臣幸在/左右不少有将顺/虽贵为天子/亦何聊/ B.南衙群臣/面折廷争/陛下不得举手/今臣幸在/左右不少有将顺/虽贵为天子/亦何聊/ C.南衙群臣/面折廷争/陛下不得举手/今臣幸在左右/不少有将顺/虽贵为天子/亦何聊/ D.南衙群臣/面折廷争/陛下不得举手/今臣幸在左右/不少有将顺/虽贵/为天子亦何聊/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京兆,指京畿地区。

唐代的国都为长安,在长安城周围的京畿地区,设京兆尹来管辖。

B.尚辇奉御,专管御用车辆的长官,炀帝始建尚辇,为殿内省六局之一,后改为奉御,唐、宋沿置。

C.突厥是北方一个以狼为图腾的游牧部落,最早游牧于叶尼赛河上游,后迁徙到高昌北山,以从事锻铁而著名。

D.古代置殿阁大学士,以阁在宫内,谓之内阁;大学士入直文渊阁,称为入阁预机务,省称“入阁”。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宇文士及担任奉御时与时任殿中少监的高祖交往密切。

高祖亲写诏书邀请宇文士及,宇文士及公开派家童赴长安进献金环表明心迹。

B.宇文化及和宇文士及兄弟俩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宇文化及谋逆弑杀隋帝,不肯投靠李渊而失败;宇文士及却成为唐高祖和唐太宗的得力助手。

C.宇文士及曾经跟随秦王李世民征战,先后平定宋金刚和王世充。

李世民即位后,更加重视宇文士及,经常将他请到寝宫里谈话。

D.太宗皇帝曾经赏玩宫中嘉树,宇文士及在旁边随声附和,太宗用魏征的话暗指宇文士及是谗佞之人,宇文士及经过一番辩解,皇帝终于消了气。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时士及女弟为昭仪,有宠,由是见亲礼,授仪同三司。

(5分)(2)或告其反,讯无状,召为殿中监,以疾改蒲州刺史。

(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唐多令惜别吴文英①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

纵芭蕉不雨也飕飕。

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怕登楼。

年事梦中休,花空烟水流。

燕辞归、客尚淹留。

垂柳不萦裙带住,漫②长是、系行舟。

【注】①吴文英,号梦窗,唐代诗人。

一生未第,游幕终身,晚年困踬以死。

②漫:空,徒劳。

8.“燕辞归、客尚淹留”这一句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请具体分析。

(5分)9.结合全诗,请简要概括诗人的“愁”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出师表》中陈述作者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

(2)《道德经》里提及的“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与《论语》中的“,”有异曲同工之妙。

(3)歌德说:“善于捕捉机会者为俊杰。

”杜牧在《赤壁》中说周瑜的获胜是机遇所致,其中表达这种看法的诗句是:“,。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

(25分)宫崎骏:留下的都是梦宋石男当宫崎骏讲述梦境的时候,就连废弃壁炉里的灰烬也会重燃。

但就在9月初,这个72岁的白胡子老人、日本动画电影史上最伟大的造梦师宣布不再造梦,隐退江湖——龙猫踯躅彷徨,狸猫放声痛哭,千与千寻返乡,移动城堡驻足,幽灵公主成绝响,世间再无风之谷。

作为一个很出色的故事创作人,宫崎骏很自然地便能把心中的故事告诉大家,这种才华使他成为一个让人难以忘怀的导演,他的动画如同造梦,众多的幽灵,会走动的城堡,会飞的拖把、小人等等,像魔法一样令人欲罢不能。

每个人的梦境都是独一无二的,但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完美地把它讲出来,就像宫崎骏做到的那样。

在许多人看来,宫崎骏的谢幕并不完美。

他的最后一部作品《风起了》由梦幻叙事转向现实析述,冒犯甚至伤害了他的追随者。

有评论人认为:“这是一个讲述明治维新以来,为了追赶西方而拼命富国强兵,结果国未富兵未强,破绽百出的故事。

”媒体用“威尼斯电影节宫崎骏颗粒无收”一类的标题暗示这位动漫之神在退休之际已经跌下云端,却完全不顾他曾获奥斯卡动画长片奖并拒绝领奖的往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