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市西山区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二一、单选题(育萃教师招考与你一路相随!)1、同一心理机能特性在发展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发展速率,这是指心理发展的()A.阶段性B.顺序性C.不平衡性D.差异性2、有机体发展过程中最易习得某种行为的时期为该行为的()A.发展期B.童年期C.关键期D.特殊期3、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和认知结构的重要性,认为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对学科基本结构的掌握。
持这种观点的是()A.布鲁纳B.奥伯尔C.加涅D.桑代克4、下列属于有意义接受学习的是()A.背乘法表B.明确概念之间的关系C.应用公式解决问题D.科学研究10、数学老师在教应用题时,一再强调要学生审清题意,必要时可以画示意图。
这样做的目的是()A.牢记题目容B.很好地完成对心理问题的表征C.有效地监控审题过程D.熟练地使用计算技能11、准备对某对象作出反应的意向或意图称为态度的()A.认知成分B.评价成分C.情感成分D.行为成分12、学生原本是去劝架,但很快也变成了斗殴者,这主要是他的哪种道德情感被激起的表现?()A.直觉的道德情感B.想象的道德情感C.伦理的道德情感D.集体主义情感13、一个测验答对或通过该项目的人数百分比是()A.信度B.效度C.区分度D.难度14、采用同一份量表,在相同的环境中,对同一班的学生进行测量,所测的结果与三个月前的测量结果基本一致,这表明此量表有较高的测验()A.信度B.效度C.区分度D.难度15、对一个插班的新学生进行个别辅导,教师就同一容连续讲了10遍,学生还没有掌握好。
若要改变这种教学状况,此时教师最需要反思的是自身的()A.表达能力B.知识水平C.诊断学生学习困难的意识D.组织能力16、在师生关系中,“亲其师而信其道”反映了教师哪项特征对学生的影响?()A.知识B.认知C.人格D.技能二、填空题1、高中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已由经验型向________型转化,并开始出现辩证思维。
2、学生者在从事新的学习时,其身心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________,称为________ 。
3、建构主义学习观把学习看成是建构过程,以新旧知识经验的________来解释知识建构过程。
4、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现,只是一种解释或假设,具有________性。
5、知识的获得是知识学习的第一个阶段,通过知识直观和_________两个环节来实现。
6、在实际教学中主要使用实物直观、________和________三种形式。
7、_________是对认知的认知,是关于个人自己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
8、资源管理策略主要包含_______,学习环境管理和努力管理等。
9、根据认知心理学的特点,将问题解决的过程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四个阶段。
10、在问题解决中常用的两种一般问题解决策略是 ________和________。
11、皮亚杰认为,道德教育的目标就是使儿童达到________道德,使他们认识到道德规是在相互尊重和合作的基础上制定的。
12、柯尔伯格将道德发展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阶段,其中,前习俗阶段主要包括惩罚服从取向和________。
习俗阶段包括寻求认可取向阶段和 ________,后习俗阶段包括社会契约取向阶段和________。
13、与教师自编测验相比,高考则是一种______测验。
14、对于道德行为表现和情感领域的成就,最常见的评价手段是______的评价手段。
15、影响教师职业成就的因素有______ 、______ 。
16、教师人格特征中有两个特征对教育的影响最显著,即______;教师富于______ 。
三、简单题1、如何评价建构主义学习理论?2、小蒙是某校初三学生。
他上课总是全神贯注,作业也总是认真完成。
但是,他的成绩并不很理想。
在考试前,他经常会告诉同学,自己学习了多长时间,他对学习容掌握有多么好。
可是考试结果总是与他的努力成反比。
他的工程师母亲发现他不存在智力方面障碍,动机也不存在问题。
请你从学习策略的角度加以分析。
3、试运用品德心理的有关观点分析:为什么有时对学生进行“苦口婆心”的品德观念教育,但收效甚微?【育萃专家解析】(1)指出“苦口婆心”实质上只是重视说道理,即道德认识教育;(2)运用品德结构的观点,阐述品德结构及关系,并指出品德教育应该重视品德教育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不能只重视某一方面;(3)指出还应采用多种方法、手段以提高品德结构的各方面都整体的参与、受影响。
四、论述题1、试论述非测验的评价技术。
2、结合教学实际阐述建构主义的知识观3、如何科学地组织复习?五、案例分析题1、绿色的启示为了提高作业批改的反馈效果,我问同学们:“大家喜欢什么颜色来批改你们的作业?红色代表火焰和热烈,黄色代表宝贵和权力,黑色代表刚、坚强,蓝色代表大海、希望,绿色代表自然、生命……”同学们几乎异口同声地说:“我们喜欢绿色!”“老师,你用绿色给我们批改作业吧!”“好!就这样决定了。
那么,在作业批改中,你们喜不喜欢用打叉的符号?”“最好不用!”于是,在高中三年中,我一直坚持用绿色来批改作业、改考卷。
在批改中,我不用叉号,改用“?”和批语。
绿色的批语起了不小的激励作用,同学们非常喜欢我批改的作业,学习的反馈效应很好。
同学们不仅纠错能力得到了加强,学习成绩也有了显著的提高。
问题:这个案例中教师教育为什么会取得成功?2、一位学生档案袋中的老师评语有一位学生在课堂上总是默默无言,老师为他写道:“在老师的眼里,你是一个聪明文静的孩子,每一次作业,你总是那么认真,每一节课上,你是那么专心,什么时候,能让老师听到你甜美的声音。
”亲切的语言像漫漫春风,不仅让老师和学生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消失了,而且把学生的兴趣吸引到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良好的心理体验之中。
问题:请你分析一下这位老师评价的成功之处。
254545533参考解答一、单选题1、【育萃专家解析】C。
表现为不同心理发展速度不同,也表现为同一心理在不同时期发展速度不一样。
2、【育萃专家解析】C。
这一时期,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
3、【育萃专家解析】A。
4、【育萃专家解析】B。
A有可能机械学习;CD是发现学习。
5、【育萃专家解析】A。
6、【育萃专家解析】C。
变式。
变换的是非本质“可食”,突出的是本质“种子”这一属性。
7、【育萃专家解析】A。
精细加工策略。
关键词法是一种记忆术,属于精细加工策略。
8、【育萃专家解析】D。
9、【育萃专家解析】C。
10、【育萃专家解析】B。
对问题的准确表征。
理解问题就是借助于个在的具体的形式对问题进行表征。
11、【育萃专家解析】D。
12、【育萃专家解析】A。
直觉的。
指身临其境而产生的。
13、【育萃专家解析】D。
14、【育萃专家解析】A。
15、【育萃专家解析】C。
16、【育萃专家解析】C。
二、填空题1、【育萃专家解析】理论型。
2、【育萃专家解析】适合性(适应性);学习准备。
3、【育萃专家解析】相互作用。
4、【育萃专家解析】相对性。
5、【育萃专家解析】知识概括。
6、【育萃专家解析】模象直观、言语直观。
7、【育萃专家解析】元认知。
8、【育萃专家解析】学习时间管理。
9、【育萃专家解析】发现问题、理解与表征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
10、【育萃专家解析】启发式、算法式。
11、【育萃专家解析】自律。
12、【育萃专家解析】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相对功利取向阶段;遵守法规取向阶段;普遍伦理取向阶段。
13、【育萃专家解析】标准化成就测验。
14、【育萃专家解析】非测验。
15、【育萃专家解析】教师认知特征、教师人格特征。
16、【育萃专家解析】热情和同情心;激励和想象的倾向性。
三、简单题1、【育萃专家解析】建构主义是当代学习理论的一场革命,是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心理学后的进一步发展。
它更加强调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社会性与情境性,强调学生主动地选择加工与建构知识,强调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并从原有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强调知识的相对性与主观性。
这些对于当代教育教学以及教育改革有非常深远的意义。
2、【育萃专家解析】可能是学习策略的不当使用。
学习策略有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与资源管理策略。
小蒙可能学习策略水平较低,应对他进行学习策略的训练。
训练时应遵循主动性原则;化性原则;特定性原则;生成性原则;有效的监控;个人自我效能感。
可采用指导教学模式、程序化训练模式、完形训练模式、交互式训练模式以及合作学习模式来进行。
3、【育萃专家解析】(1)指出“苦口婆心”实质上只是重视说道理,即道德认识教育;(2)运用品德结构的观点,阐述品德结构及关系,并指出品德教育应该重视品德教育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不能只重视某一方面;(3)指出还应采用多种方法、手段以提高品德结构的各方面都整体的参与、受影响。
四、论述题1、1,案卷分析.例如根据学生家庭作业,课堂练习,论文,日记,手工制作等作品,对学生的认知活动等进行判断和决策.2,观察.通过教学过程中的非正式的观察也能够得到大量的关于学生的学业成就的信息.其中包括: ⑴行为检查单填写⑵轶事记录.⑶等级评价量表.3,情感评价.针对学生的情绪,学习动机,个人观点等进行评价.2、1建构主义者一般强调,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它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相反,它会随着人类的进步而不断地被“革命”掉,并随之出现新的假设.2知识并不能精确概括世界的法则,在具体问题中,我们并不是拿来知识便用,一用便灵.而是需要针对具体问题情境进行再创造.3建构主义者认为,知识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具体个体之外,尽管我们通过语言符号赋予了知识一定的外在形式,甚至这些命题还得到了普遍认可,但这并不意味着学习者会对这些命题有同样的理解.因而这些理解只能由个体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它取决于特定情境下的学习历程.3、1.及时复习.即根据遗忘曲线的原理,在所学习的知识大面积遗忘之前进行复习.2.分散复习优于集中复习.如把一个材料分成若干小块材料.3.反复阅读与尝试背颂相结合,如适当考一考自己.4.多种感官参加学习活动,如读,听,说,写等综合进行.五、案例分析题1、参考答案:要改变只让学生适应教育、适应教师的状况,要努力造就适合学生成长的良好情境和氛围。
为学生服务,是教师应该尽到的责任。
2、[参考答案]教师用评语的形式给予学生评价,这是充分发挥质性评价的功能,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闪光之处,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和鼓励,使评价成为学生走向成功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