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质量监督管理会议记录6 我院药品质量监督管理小组围绕“加强药品质量院管理,提高服务质量,保证药品质量安全,维护群众利益”的主题,通过集中和分散的形式组织全体人员展开药品质量管理,从根本上去严格执行,不断地查找存在的问题和隐患,严格把守药品医疗质量关。
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医疗机构药品监督管理办法》的通知中的要求,于2011年12月22日在四楼会议室召开关于第四季度药品质量管理检查总结会议。
1具体检查情况:对药库、药房药品进行了多次抽检,共抽检药品380个品种,463个批次,抽检合格率100%。
在检查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安全隐患,比如:(1)冷藏药品的冰箱未及时除冰,导致药物冻粘在冰箱内壁上;(2)药品出入库记录有缺项现象,归档不及时;(3)药库药品没有实行色标管理,分类存放。
每月对各临床科室备用药品(包括急救药品、麻精药品和本科室治疗常规药品)的管理进行了检查,总体情况良好,药品分层分类摆放,并详细目录。
但在检查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比如:(1)高危药品没有单独存放,缺少明晰的警示标志;(2)麻醉药品空瓿没有及时还回药房;(3)手术室麻精药品的管理未体现专人负责,缺少使用记录的签名。
2、采取的主要整改措施如下:(1)对冷藏设备定期进行维
护,保证药品储存条件符合相关要求;(2)全院临床科室存放的高危药品单独存放,并统一警示标志,提醒相关医务人员注意;(3)采取控制措施,确保麻醉药品空安瓿及时还回药房,避免丢失,药房工作人员要进行督导。
(4)药库的药品要实行色标管理,分类存放(包括高危药品、易混淆药品、易制毒药品及特殊管理药品等);(5)督促手术室麻精药品的负责人按照麻精药品的制度管理,定期检查麻精药品的使用记录本。
会议还就2011年度药品质量管理的工作进行了总结,为规范药品的管理和使用,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了教育培训,培训内容包括:药品验收管理制度和高危药品分级管理。
(见附录)
附录一:
药品验收管理制度
1、为确保购进药品的质量,把好药品的入库质量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等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制度。
2、药品质量验收应由专职质量验收人员负责。
3、验收员应根据购货合同及随货同行单内容,对到货药品进行逐批验收。
4、验收药品应在待验区内进行,在规定的时限内及时验收。
一般药品应在到货后1个工作日内验收完毕,特殊管理药品及需冷藏药品应在到货后1小时内验收完毕。
5、特殊管理药品和贵重药品应由双人进行验收。
6、验收时应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药品的包装、标签、说明书以及有关证明文件进行逐一检查
①药品包装的标签和所附说明书上应有生产企业的名称、地址,同时标有药品的通用名称、规格、批准文号、产品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等。
标签或说明书上还应有药品的成份、适应症或功能主治、用法、用量、禁忌、不良反应、注意事项以及贮藏条件等;
②验收整件药品包装中应有产品合格证;
③验收特殊管理药品、外用药品,其包装的标签或说明书上要有规定的标识和警示说明。
处方药和非处方药按分类管理要求,标签、说明书有相应的警示语和忠告语;非处方药的包装有国家规定的专有标识;
④验收中药饮片应有包装,并附有质量合格的标志,每件包装上,中药饮片应标明品名、生产企业、生产日期等内容,实施批准文号管理的中药饮片还应注明药品批准文号;
⑤验收进口药品,其内外包装的标签应以中文注明药品的名称、主要成分以及注册证号,其最小销售单元应有中文说明书。
进口药品、港、澳、台药品应凭加盖供货单位质管部门原印章的《进口药品注册证》、《医药
产品注册证》、《进口药品检验报告书》、《生物制品进口批件》、《进口药材批件》复印件验收;
⑥验收首营品种,应有与首批到货药品同批号的药品出厂检验报告书。
7、验收药品应按规定进行抽样检查,验收抽取的样品应具有代表性。
对验收抽取的整件药品,验收完成后加贴明显的验收抽样标记,进行复原封箱。
8、验收药品时应检查有效期,一般情况下有效期不足8个月的药品不得入库。
9、对验收不合格的药品,应填写药品拒收报告单,按规定程序上报。
10、应做好“药品质量验收记录”,记录内容包括供货单位、数量、到货日期、品名、剂型、规格、批准文号、批号、生产厂商、有效期、质量状况、验收结论和验收人员等项目。
并将验收记录保存至超过药品有效期一年,但不得少于三年。
(11)验收合格的药品,验收员注明验收结论。
(12)验收完毕后,填写入库通知单,与仓库管理员交接,入库。
附录二:
高危药品分级管理
A级高危药品是高危药品管理的最高级别,是使用频率高,一旦用药错误,患者死亡风险最高的高危药品,医疗单位必须重点管理和监护。
B级高危药品是高危药品管理的第二层,包含的高危药品使用频率较高,一旦用药错误,会给患者造成严重伤害,但给患者造成伤害的风险等级较A级低。
C级高危药品是高危药品管理的第三层,包含的高危药品使用频率较高,一旦用药错误,会给患者造成伤害,但给患者造成伤害的风险等级较B级低。
A级高危药品管理措施
1.应有专用药柜或专区贮存,药品储存处有明显专用标识。
2.病区药房发放A级高危药品须使用高危药品专用袋,药品核发人、领用人须在专用领单上签字。
3.护理人员执行A级高危药品医嘱时应注明高危,双人核对后给药。
4.A级高危药品应严格按照法定给药途径和标准给药浓度给药。
超出标准给药浓度的医嘱医生须加签字。
5.医生、护士和药师工作站在处置A级高危药品时应有明显的警示信息。
B级高危药品管理措施
1 药库、药房和病区小药柜等药品储存处有明显专用标识。
2. 护理人员执行A级高危药品医嘱时应注明高危,双人核对后给药。
3. B级高危药品应严格按照法定给药途径和标准给药浓度给药。
超出标准给药浓度的医嘱医生须加签字。
4. 医生、护士和药师工作站在处置B级高危药品时应有明显的警示信息。
C级高危药品管理措施
1. 医生、护士和药师工作站在处置C级高危药品时应有明显的警示信息。
2. 门诊药房药师和治疗班护士核发C级高危药品应进行专门的用药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