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师执业管理法律制度与培训制度

医师执业管理法律制度与培训制度


• 【案例】在职医师擅自在无证场所行医案
• 2006年12月14日,北京市海淀区卫生局卫生监督 所根据举报者提供线索,对某场所进行监督检查,现 场执业人员有李某、胡某、刘某,正在给患者陈 某针灸治疗。经调查核实:李某为北京某公立医院 的在职执业医师,因在医院找其就诊的病人较多,遂 于下班后利用业余时间租赁某地址继续诊治病人, 李某所租赁的该场所并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 可证》。胡某、刘某为实习学生,仅观摩并未参与 诊疗活动。监督员收集到包括现场照片、收费登 记本、针灸针等多项证据。
(二)行政法意义上的非法行医 • 行政法意义上的非法行医主要是指违反《执业医
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机构管 理条例实施细则》等相关卫生法律、法规、规章 从事诊疗活动但尚未构成犯罪的行为。 • 行政法意义上的非法行医的行为既包括自然人主 体的非法行医行为,如无任何行医资格的游医、 假医非法行医行为,医师在《医师执业证书》原 注册事项已被变更,未完成新的变更事项许可前 从事医疗活动的行为;也包括单位的非法行医行 为,如有些组织和单位没有获得《医疗机构执业 许可证》而从事医疗活动的行为,医疗机构聘用 非卫生技术人员行医的行为,医疗机构非法出租 承包科室的行为。
• 2000年9月14日,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发布了《中国人民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放军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办法》;
• 国务院2003年8月5日发布了《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
第二节 执业医师准入制度
一、医师资格考试制度 • 医师资格考试分为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和执
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具有重要意义:
– 把住关口,提高素质 – 促进医学办学改革,提高办学质量 – 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需要 – 提供和国外医学技术交流的平台
• 注销注册的情形:
– 死亡或被宣告失踪的 – 受刑事处罚的 – 受吊销执业证书行政处罚的 – 考核不合格被暂停执业活动期满,再次考核仍
不合格的 – 中止执业活动满两年的 – 卫生部规定的其他情形
• 个体行医的规定:应注册后在医疗单位执 业满五年,并办理相关审批手续
三、非法行医问题解析
• 非法行医是指一切违反法律规范从事诊疗 活动的行为。
• 《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考试暂行办 法》(1999年7月23日施行);
• 《医师外出会诊管理暂行规定》(05年7月1日施行);
• 《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考试办法》 (07年2月1日施行);
• 《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医师在内地短期行医管理规定》 (09年3月1日施行)。
2、1979年:国家卫生技术人员职务名称和职务晋升 条例(试行)
3、1982年:医院工作人员职责
4、1988年:《医师、中医师个体开业暂行管理办法》
• 中华人民共合国执业医师法:1998年6月26日, 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通过并公布自 1999年5月1日起施行。
• 配套文件:
• 1999年7月卫生部: 《医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医师 执业注册暂行办法》
(一)刑法意义上的非法行医
• 刑法第336条的规定,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 非法行医,情节严重的构成犯罪。
• 根据该规定,凡是取得医生执业资格(通常认为, 医生执业资格是执业医师资格和医师执业证书的 统一)的人均不可成为非法行医罪的主体。
• 为了统一司法实践中对何谓“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 的人非法行医”的认定,最高人民法院于2008年4 月28日通过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行医 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 了“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非法行医”的五种情 形:①未取得或者以非法手段取得医师资格从事 医疗活动的;②个人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 证》开办医疗机构的;③被依法吊销医师执业证 书期间从事医疗活动的;④未取得乡村医生执业 证书,从事乡村医疗活动的;⑤家庭接生员实施 家庭接生以外的医疗行为的。
• 执业医师的必备条件:
• 1、须“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或者执业助理 医师资格”。
• 2、必须“经注册”。
• 3、必须是“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执业 的专业医务人员”。
• 实行执业医师资格制度的意义:提高素质、 加强管理、规范活动
• 执业医师的职责和社会地位
• 立法概况
1、1951年:医师暂行条例、中医师暂行条例、牙医 师暂行条例
• 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条件
– 医学本科以上学历+试用期满一年 – 执业助理医师执业证书取得后+医学专科学历
+工作满两年 – 执业助理医师执业证书取得后+中等专业学校
学历+工作满五年
• 参加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的条件
– 医学专科学历+试用期满一年 – 中等专业学校学历+试用期满一年
• 师承方式学习传统医学满三年的
• 不予注册的情形:
– 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 刑事处罚执行完毕之日起未满两年的 – 被吊销执业证书处罚决定之日起未满两年 – 其他不宜从事医疗、预防、保健业务情形
• 变更注册:地点、类别(临床、中医、口 腔、公共卫生)、范围(内科、外科等) 的变更应当到卫生行政部门办理变更手续
• 重新注册:中止执业或注销注册后
医师执业管理法律制度和培训制度
第一节 概述
• 执业医师法:是规范医师执业行为,调整医师执 业活动中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 适用范围: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工作的依 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或者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经 注册取得医师执业证书,从事相应的医疗、预防、 保健业务的专业医务人员。
• 执业医师:取得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资格, 经注册取得医师执业证书后,在医疗、预防或保 健机构(含计划生育技术务服机构)中执业的专 业医务人员。
• 根据刑法的规定并结合最高院的司法解释,刑法 意义上的非法行医罪的主体只能是自然人,并且 必须要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才能构成犯罪。从解 释所规定的第②种情形可以看出,非法行医罪的 主体既可以是未取得医师资格的人,也可以是取 得医师资格的人,取得医师资格的人如果未取得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开办医疗机构的,同样 可以成为非法行医罪的主体。最高院的司法解释 和《执业医师法》第39条较好的进行了衔接,同 时明确界定了非法行医罪的适用情形,便于司法 实践中法律适用的统一。
二、医师执业注册制度
• 医师注册的条件和程序
– 申请人是取得医师资格的人员 – 受理部门:县以上卫生行政部门
• 应当提交的材料:申请书;医师资格证明;健康证 明;身份证明;单位的执业许可证明;有关部门的 技能和道德状况考核证明
– 审查决定期限:30日 – 可以集体办理
• 注册医师执业要求:地点;类别;范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