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少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手印指印变变变》教学设计附反思

苏少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手印指印变变变》教学设计附反思

师:
原来小小指印经过联想和添画就能变成我们熟悉的物体,多神奇呀。
3
、学生尝试表现
师:老师看到小朋友们已经迫不及待了,
老师也很期待看到你们的成果,请大家先印出自己的手印或指印然后用水彩笔把你刚才印出来的手指印也来变一变吧!
(学生尝试表现、教师适当评价)
五、展评添信、体验成功:
1
、师:哪个小朋友到前面来介绍一下自己的画,告诉大家你画的什么,是怎样画的?
生介绍
画展
六、拓展延伸、促进提高:
1
、欣赏手印图案在生活中的运用。
(课件展示:花布、墙面)
(提示:漂亮的手指印可以用于花布的设计,墙面的装饰
……

2
、师:看了小朋友们这么多漂亮的作品,老师觉得小朋友们的双手真的是太了不起了,我们有这样的双手多幸福啊,来吧,挥挥我们的小手!
3
、师:小朋友们,你们为有这样的一双灵巧的手而感到快乐、自豪吗?那就用你们这双能干的手去描绘我们灿烂的明天吧!
2
、引导学生观察教师作品。
(课件展示:教师手印画作品)
师:
小朋友们仔细看看,告诉老师你从画中发现了什么?
(
——学生回答
)
师:这幅画是老师用手印出来的,神奇吧?
那就请跟老师一起走进

神奇的手印世界

学习
13
课手印、指印变、变、变。
(课件展示:课题《手印、指印变变变》)
二、
手印尝试、体验乐趣
1
、认识手
师:小朋友们,伸出你们的小手,我们来仔细观察一下,手是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的?有什么特点呢?
教学准备:教具:课件、白纸、水粉颜料、大号水粉笔、调色盒、水彩笔。
学具:水粉颜料、水粉笔、调色盒、水彩笔、抹布、水桶、一份作业纸(书签一枚、
8K
画纸一张)。
教学过程:
一、
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们,看,这是什么?
(手)
师:这就我们一双灵巧的手,大家一起来说说我们的手能干什么?
生:
师:它还具有一项特异功能呢,不信,你们看!
.
生:
师:你想把颜料涂在手的哪个部位?
生印
1
、引导学生想象
师:
通过刚才的小练习,手的不同部位能印出不一样的形状,
你们知道吗,这些小手印还会变魔术呢!
师:大家一起来喊“变”看看它们都变成了什么?(学生作品欣赏)
欣赏同时,老师适当提问:手印变成了什么?找一找手印在哪里?添加了哪些部分?用什么材料添加的?
当学生愉悦地进入自我学习中时,自身感受将变得很丰富,极大地满足了学生抒发内心情感的需要,又迎合了学生之间的精神交往的需要;既使学习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得到了结合,又实了学生对现实生活的不断超越。
应该说在本课的导入部分,我试着从如何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方面来考虑设计教学内容的,因此,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展体验感悟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教学反思:
美术课程标准指出:

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

我在设计本课教学环节时,始终牢记这一点。



是儿童的天性,让学生有的玩,他们才会有兴趣。教学中孩子们和老师一起演手影戏,激发学生以手影游戏来引起对生活中相关事物的联想。孩子们在玩中思维变得更加活跃了,同时也无拘无束地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我还通过非常有质量的动物手印效果图,按层次的教学生如何去手印出完整的美术效果。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鼓励了学生大胆想象创作,尝试用不同的表现手法将手形进行变化组合。
(
课件展示:我们的小手
)
(——学生回答)
师总结:我们的小手有手心、手背,还有手指。就是靠这双手,老师才能施展魔力,印出自己喜欢的画。
2
、老师示范手印
师:
下面老师准备用手去印了,那你想看到师用手的哪个部位去印呢?
生:(指头、拳、手掌)
(老师示范手印)
师:小朋友们,你想来试试吗?谁来用你小手的不同部位印出和老师不一样的形状
手印指印变变变
黄桥小学
丁平
教学目标:
1
、了解学习指印、手印画,展开联想,进行适当添画。
2
、培养学生丰富的联想能力和造型能力,培养与人合作的情感。
3
、在有意无意的拓印中,从不同角度对手印指印进行联想添画。
重点难点:重点:引导学生放松地玩,在玩中掌握手印、指印及随形联想的方法。
难点:根据自己印的形状,大胆地联想,大胆地变化,大胆地表现。
但也有几点值得我思考和改进的问题。虽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方面很强,但是对于部分学生的课堂纪律还有待加强意识,还有激发学生产生不同想法方面可以引导下。
新课程不断地促使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拥有者转向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提示者、帮助者、合作者。今后,我将在自己的教学中根据新课程精神,更好的钻研美术教学,让教学方法多元化,有效化,不断改进完善美术课堂的有效性。
(——学生回答)
神奇吧,你们想让你们的手印变一变吗?
(——学生回答)
你想把它变成什么?先想一想你想把它变成什么,然后再用你的手在纸上比划一下,最后告诉你的同桌。
(学生交流讨论)
师:你想把它变成什么?怎样变?
(——学生回答)
2
、老师添加示范
师:大家想不想看老师是怎样变的?
(教师示范添加)添加背景,完成一幅完整的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