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装修施工技术方案及技术措施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施工技术方案及技术措施(一)、拆除部分〈一〉、砖墙拆卸1、在拆卸之前检查需拆卸的墙是否稳定,注意找好工作位置,以免砖头砸伤人。
对于拆卸下来而未能及时运走的砖,要堆放好。
2、检查拆墙机具是否性能良好,安全设施和防护用品是否齐全,经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拆卸。
3、拆卸下来的砖,摆放在一定的位置,并及时运走,不可随意乱丢。
〈二〉、余泥外运装卸运载要求1、装运各种材料,物件时严禁超载、超高、超宽、超长;2、车辆未停稳,严禁人在车辆上操作或上下扒车,物件堆放要平稳,车辆行驶时,禁止人坐在栏板上或车顶高处,更不准站在运载物的顶头,防止急刹车动载物突然移动而轧伤人;3、密切配合驾驶员,车辆进出照顾前后,倒车、转弯、领车、正常行驶时应注意前后左右马路上的动态。
〈三〉、原有天花拆除用美工刀或者是起子从扣板边缘部分轻轻剔开,然后逐步取下扣板。
拆除的注意事项:1.原有吊顶装饰物拆除时,应注意尽量拆除干净,不保留原吊顶装饰结构。
尤其是原吊顶内的吊杆、挂件等承载吊顶重量的结构必须拆除,这主要是从今后的安全考虑的。
2.拆除时要先切断电源,原有的吊顶内电路管线尽量拆除,不要再考虑继续使用,因为原吊顶内电路已经基本没有利用价值。
3.拆除时要考虑原吊顶内的设备和设施的安全,很多老房吊顶内都有暖气管路,还有一些住宅是中央空调系统,要避免因拆除时不注意损坏管线和设备。
4.厨房和卫生间拆除原吊顶时要避免损坏通风道和烟道。
(二)、地面工程1. 石材楼地面、质量要求石材板块地面的允许偏差要满足GB50210-2001的要求,同时还要满足下表规定。
、创优策划、过程控制电脑排版→材料准备→基层处理→弹线→铺标准行→刷粘结剂,随铺砂浆→石材铺贴→擦缝→成品保护。
(1)首先刷二个板块背面,并使石板背面保持湿润。
(2)在基层地面刷一道水灰比为左右的素水泥浆结合层。
(3)根据水平线,十字线按预排编号铺好每一开间及走廊左右两侧的标准行后(按设计和大样图铺好标准行列),再进行拉线满贴。
(1)踢脚板铺贴前石板材的背面除要作清洁处理,并刷水湿润外,阳角接口板要割成45°角,基层不可空鼓,边刷素水泥浆边贴。
(2)在墙两端先各贴一块其上口高度应在同一水平线上,突出墙面厚度应一致,然后沿两埠踢脚板上楞拉通线,用1:2水泥砂浆逐块依顺序镶贴踢脚板,应注意检查所贴踢脚板的平顺和垂直,板间缝隙应与地面缝贯通。
2.块料地砖楼地面铺贴、地砖铺贴工艺流程弹线安放标准块养护、施工要点“十”字中心线,拉好纵横麻线,定出中心第一块饰面板位置,再按设计排块图逐块进行分派,弹出设计图案框线,然后铺设。
(三)、墙面工程1、乳胶漆涂料施工工艺1.1、施工要点1.2、喷涂施工注意项:2、墙砖施工工艺施工工艺流程图:翻样图→厂家加工→切割编号→进场材料检验→隐蔽工程验收挂线→浸砖和湿润墙面→墙砖粘贴→勾缝墙砖施工要求表面平整不大于2MM,洁净,色泽协调一致,接缝填嵌密实,平直接缝高低不大于,立面垂直不大于2MM,阴、阳角方正小于等于2MM,接缝宽度正负2MM。
粘贴面砖,接缝宽度一般为1~,横竖缝宽一致或按设计要求。
背面粘结层厚度应满抹灰浆,厚度约5MM,四边刮成斜面,用橡皮锤或灰匙木柄轻击砖面,使之压实与邻面齐平。
粘贴5-10块靠尺板检查表面平整。
用灰匙拨缝,阴角拼缝,阳角用切割机将面砖边沿切成45度斜角,保证接缝平直、密实。
面砖粘贴完后应进行清缝,扫光表面灰,用竹签划缝棉丝拭净,用白水泥浆对墙面砖勾缝,待嵌缝材料硬化后,清洗表面,温度宜在5摄氏度以上施工。
3、墙柱面饰面板施工、施工工艺流程封面成板、质量要求:(四)、吊顶工程本工程的吊项采用石锦板天花。
基本施工方法如下:1、龙骨安装、根据吊顶的设计标高要求,在四周墙上弹线,弹线应清楚,其水平允许偏差±5mm。
、根据设计要求定出吊杆的吊点坐标位置。
、主龙骨端部吊点离墙边不应大于300mm。
(五)、给排水工程1.卫生器具安装、材料要求:按设计选用,材料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和质量等级证书等质量证明资料,材料进场必须进行检验,符合质量要求方可使用。
小便斗安装:挂式小便斗沿口离光地坪600M,单独器具安装座标10、标高15、垂直度3、水平度2。
成排器具座标5、标高10、垂直度3、水平度2。
地漏安装:地漏应安装在地坪最低外,其标高不应超出地面,最低不得低于-5MM。
(六)电气部分安装电缆敷设1.施工流程桥梁选择→外观检查→支、吊架安装→桥架组装→电缆敷设室内电缆桥架的安装宜在管道及空调工程基本施工完毕后进行,并在电缆桥架全部安装毕后,再进行电缆敷设。
2.桥架安装一般情况下,可用有孔托盘或梯架。
电缆桥架与各种管道平行敷设时,其净距应符合规定;电缆桥架水平敷设时,支撑跨距一般为~3m,电缆桥架垂直敷设时,固定点间距不宜大于2m。
由托盘、梯架引出的配置应使用钢管,当托盘需要开孔时,应用开孔机开孔,严禁用气、电焊割孔。
电缆桥架应良好接地。
3. 电缆敷设电缆敷设前,应对电缆的规格型号、截面、电压等级检查,对于1KV以下电缆,用1KV摇表摇测量线间及对地的绝缘电阻,应不低于10MΩ。
电缆敷设前,为防止电缆排列交叉,应事先将电缆排列好,划出排列图表,再按图表进行施工。
电缆敷设时,应在电缆终端头与电缆接头处留有备用长度。
电缆敷设时,电缆应从盘的上端引出,避免电缆在支架上及地面摩擦拖拉,当电缆敷设路径较长时,应将电缆放在滚轮上(每隔2~处放好滚轮),引导电缆向前移动。
电缆沿桥架设时,应单层敷设,并敷设一根整理一根,卡固一根,垂直敷设时电缆每隔~2m•处加以固定,水平敷设的电缆,在电缆的首尾两端,转弯及每隔5m~10m进行固定。
电缆桥架内的电缆,应在首端、尾端、转弯及每隔50m处,设置标志牌,标志牌上应标明线路编号、型号及起止点。
电缆在桥架上可以无间距敷设,在桥架内电力电缆的总截面不应大于桥架横截面的40%,控制电缆不应大于50%,,电缆的弯曲半径应符合规定(聚氯乙烯绝缘电力电缆为10D)。
4.电缆穿管线路工程电缆保护管的内径与电缆外径之比不得小于倍。
一根电缆保护管有直角弯时不应超过2个,并且弯曲半径不应小于所穿入电缆的最小允许弯曲半径。
保护管连接时,应采用大一级短管套接或采用丝扣连接,并在管接头两端焊跨接地线。
保护管敷设好后应将两端管口堵严。
5. 配管线工程配线工程中非带电金属部分的接和接零应可靠。
在系统中,当金属电线保护管、金属盒(箱)、塑料电线保护管、塑料盒(箱)混合使用时,金属电线保护管和金属盒(箱)必须与保护线地线(PE线)有可靠的电气连接。
钢管的连接应符合下列要求:采用螺纹连接时,管端螺纹长度不应小于管接头长度的1/2;连接后,其螺纹宜外露2-3扣。
螺纹表面应光滑、无缺损。
镀锌钢管和薄壁钢管应采用螺纹连接或套管紧定螺钉连接,不应用熔焊连接。
钢管的接地连接应符合下列要求:镀锌钢管或可挠金属电线保护管的跨接接地线宜采用专用接地线卡跨接。
安装电器的部分应置接线盒。
金属软管应可靠接地,且不得作为电气设备的接地导体。
保护电线用的塑料管及其配件必须由阻燃处理的材料制成,塑料管外壁应有间距不大于1M的连续阻燃标记和制造厂标。
塑料管管口应平整,光滑;管与管,管与盒(箱)等器材应采用插入法连接;连接处结合面应涂专用胶合剂,接口应牢固密封,并符合下列要求:剖开导线绝缘层时,不应损伤芯线;芯线接后,绝缘带应包缠均匀紧密,其绝缘强度不应低于导线原绝缘层的绝缘强度;在接线端子的根部与导线绝缘层的空隙处,应采用绝缘带包缠严密。
瓷夹、瓷柱、瓷瓶、塑料护套线和槽板配线在穿过墙壁或隔墙时,应采用经过阻燃处理的保护管保护;当穿过楼板时应采用钢管保护,其保护高度与楼面的距离不应小于,但在装设开关的位置,可与开关的高度相同。
当配线采用多相导线时,其相线的颜色应易于区分,相线与零线的颜色应不同,同一建筑物、构筑物内的导线,其颜色选择应统一;保护地线(PE线)应采用黄绿颜色相间的绝缘导线;零线宜采用淡兰色绝缘导线。
对穿管敷设的绝缘导线,其额定电压不应低于500V。
不同回路、不同电压等级和交流与直流的导线,不得穿在同一根管内但下列情况或设计有特殊规定的除外。
同类照明的几个回路,可穿同一根钢管内,但管内导线总数不应多于八根。
同一交流回路的导线应穿于同一钢管内。
导线在管内不应设有接头和扭结,接头应设在接线盒(箱)内。
管内导线包括绝缘层在内的总截面积不应大于管子内空截面积的40%。
导线在槽板内不应设接头,接头应置于接线盒或器具内,盖板不应挤伤导线的绝缘层。
塑料线槽须经阻燃处理,处壁应有间距不大于1M的连续阻燃标记制造厂标。
导线的规格和数量应符合设计规定;当设计无规定时,•包括绝缘层在内的导线总截面积不应大于线槽横截面积的60%。
在可拆卸盖板的线槽内,包括绝缘层在内的导线接头处所有导线总截面积之各,不应大于线槽横截面积的75%;在不易拆卸盖板的线槽内,•导线的接头应置于线槽的连接线内。
金属线槽应可靠接地或接零,但不应作为设备的接地导体。
盘、柜的安装1. 一般要求基础型钢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基础型钢安装后,其顶部宜高出抹平地面10mm;手车式成套柜按产品技术要求执行。
基础型钢应有明显的可靠接地。
基础型钢安装的允许偏差盘、柜安装在震动场所,应按设计要求采取防震措施。
盘、柜及盘、柜内设备与各构件间连接应牢固。
主控制盘、继电保护盘和自动装置盘等不宜与基础型钢焊死。
盘、柜单独或成列安装时,其垂直度、水平偏差以及盘、柜面偏差和盘、柜间接缝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盘、柜安装的允许偏差盘间接缝<2模拟母线应对齐,其误差不应超过视差范围,并应完整,安装牢固。
端子箱安装应牢固,封闭良好,并应能防潮、防尘。
安装的位置应便于检查;成列安装时,应排列整齐。
盘、柜、台、箱的接地应牢固良好。
装有电器的可开启的门,应以裸铜软线与接地的金属构架可靠地连接,成套柜应有供检修用的接地装置。
成套柜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机械闭锁、电气闭锁应动作准确、可靠。
动触头与静触头的中心线应一致,触头接触紧密。
二次回路辅助开关的切换接点应动作准确,接触可靠。
柜内照明齐全。
盘、柜的漆层应完整,无损伤。
固定电器的支架等应刷漆。
安装于同一室内且经常监视的盘、柜,其盘面颜色宜和谐一致。
2. 盘、柜上的电器安装电器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电器元件质量良好,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外观应完好,且附件齐全,排列整齐,固定牢固,密封良好。
各电器应能单独拆装更换而不应影响其它电器及导线束的固定。
发热元件宜安装在散热良好的地方;两个发热元件之间的连线应采用耐热导线或裸铜线套瓷管。
熔断器的熔体规格、自动开关的整定值应符合设计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