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取、创新、实践”
——浅读《第五项修炼》有感
为响应公司创建学习型组织的号召,我粗浅的读了《第五项修炼》一书。
该书由当代最杰出的新管理大师彼得·圣吉撰写,被誉为21世纪的管理圣经、20世纪屈指可数的几本管理经典、世界上影响最深远的管理书籍之一,并被《哈佛商业评论》评为过去75年最具影响力的管理类图书,还荣获世界企业学会最高荣誉的开拓者奖!因为时间和水平的关系得到些不成熟的想法。
事实上,刚拿到这本书,看到“第五项修炼”这个书名有点莫名的感觉,“名字很玄幻”;“何为第五项修炼?”“这对我到底有用没用?”类似问题不断的涌向脑海。
这使我迫不及待的打开这本书。
看完第一章,给我最大的体会就是“整体思维、顺应规律、中西合璧”。
这并不是一本简单的工商管理巨著,特别的是书中的很多论点竟然与我们中国人的传统思想、行为伦理、日常生活的体验不谋而合。
大约作者也借鉴了东方文化的精粹,再结合西方先进的管理学方法论而创造出的“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践”。
做事情要有全局感,做到未雨绸缪——整体思维;顺乎自然的规律——顺应规律;博彩众家之长,在团队中互相学习——中西合璧。
不断的从自身或他人的实践经验中汲取营养,找寻实现的更佳方法,不折不扣、勇于实践。
在我看来,如果能做到这样的良性循环,那成功应该是早晚的事吧。
“系统思考”——为纲为领。
在五项修炼中,作者把它列在第五,
但为什么又冠之以书名呢?系统思考应是贯穿于整个项目、事件总纲领性指导思想。
少了系统思考,就无法探究各项修炼之间如何互动。
系统思考强化其他每一项修炼,它不断提醒我们,融合整体能得到大于各部分总和的效力。
脑海里时刻有系统思考的概念可以使我们不至偏离方向。
书中强调以系统思考代替机械思考和静止思考,并通过了解动态复杂性等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高杠杆解”。
易经中“履霜,坚冰至”告诉我们任何事件之间都有关联性,并相互影响,所以做事情一定要有前瞻性、要有大局观,这样才能运筹帷幄而不至临时抱佛脚。
公司推行的科学化项目管理中项目综合管理也要求从全局出发,对其他管理进行协调和统一。
“自我超越”——人生的第二次定位。
《第五项修炼》说:“自我超越是不断澄清和加深我们个人愿景的修炼,是持续集中我们能量、增强我们的毅力,并客观地观察现实的修炼,是学习型组织的重要基石。
”对于一个团队、部门、公司乃至社会,都是由一个个的基本元素——人构成的,而每个人的都有自己的想法和习惯,环境和发展造就了不同的个性。
我们经常在孩童时期都有自己的理想,渐渐长大却越来越迷惘,迷惘现实和理想的差距,我们不断努力的学习、探寻,到后来所谓“三十而立”,大约这时才能明确自己人生的方向、以后会干什么、该干什么。
我觉得这就是我们人生的第二次定位,亦是最大的自我超越。
是碌碌而为还是找准方向、积极进取,而《第五项修炼》告诉我们“不断澄清和加强我们个人愿景的修炼”,深刻的体会这句话将使我们收益匪浅。
“心智模式”——用眼睛看外在和内在。
《第五项修炼》对心智模式的描述更像是我们看待自然、看待世界的一种方法论。
它根深蒂固于心中,影响我们了解这个世界以及如何采取行动的许多假设、对事物作出价值评价。
我们应经常审视自己是不是客观、理性。
用一双敏锐的眼睛从事件的表象中挖掘出深层次的本质,并加以正确的审查、判断。
在有效表达自己思想的同时,也一定要开放自己的思想。
打开自己的心扉,接纳别人,这会让我们变得更加睿智。
所以从现在开始,我们就把自己工作组织看成学习的场所,把自己工作组织看作是转向自己的镜子。
“共同愿景”——未来的蓝图。
共同愿景指的是一个组织中各个成员发自内心的共同目标,在一个团体内整合共同愿景,并有衷心渴望实现的目标和内在的动力,将自己与全体共有的目标、价值观与使命紧密联系在一起,主动而真诚地奉献和投入。
组织需要共同的愿景而把大家凝聚。
这个未来的蓝图也是实现自己个人理想和价值的灯塔。
苹果公司的共同愿景是“为其余人设计的电脑”这一愿景造就了辉煌的苹果帝国。
但我经常在想,随着现时苹果公司产品的不断普及这一大众化趋势,加上售后的缺陷、厂商竞争造成的同质化威胁。
苹果是否还能屹立不倒?苹果人是否忘记了他们共同的愿景?我们将拭目以待!书上也通过不少案例描述了各组织共同愿景的作用,虽然类别和内容相差甚远,但这些组织无一例外地用共同的身份和命运归属感把人们成功的凝聚在一起。
大家力行卓越、用心学习、积极向上,未来的蓝图将逐渐变为现实。
“团队学习”思想的碰撞必将点燃心灵的火花。
这让我联想到古老的氏族部落,远在原始社会,我们人类已经把团队精神发挥到了极高水平。
大家围坐一团,唱歌跳舞、互相学习生存的技巧。
正是因为这样的体验让我们人类不断的进步,造就了今天的文明。
这是一个把原石琢磨成玉的过程,是一个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过程。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是论语的开篇,早在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子就告诉我们学以致用的道理。
我们对这五项修炼不能是浮于表面,而是要把理念落实到实践中去。
修炼重在自身的体会,重在创新,是集体智慧的升华,是整体大于局部的定律。
我们应该以放松、接纳的心情看待《第五项修炼》、看待学习,相信我们在持续的学习中,会有不一样的感觉,不断的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这就是我一些粗浅的想法有待于继续阅读而改进。
工程招标张明
2013年4月20日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