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八章 光学系统成像质量评价
第八章 光学系统成像质量评价
L 符号规则:由理想像点计算到实际光线交点
最小弥散圆
l :近轴(理想)像点位置
存在球差 时的像点 形状
Ⅰ Ⅱ Ⅲ
对应孔径角U入射光线的高度h
hmax
-Umax A
h
-U L’ l’
A’
-δL’
-δT’
垂轴球差是过近轴光线像点A’的垂轴平面内度量的球 差。用符号δT’ 表示 它表示由轴向球差引起的弥散圆的半径
一、子午像差
子午光线对交点 B'T 子午光线对交点与理想像平面不重合
同样,子午光线对交点与主光线不重合
• 子午场曲: 子午光线对交点到理想像面的距离
' XT
• 子午彗差:子午光线对交点到 ' 主光线的距离 K T 子午光线对交点 B'T 离开主光线的垂直距离KT’用来表示此光 线对交点偏离主光线的程度
一定物距l成像时,因各色光的焦距不同所得到的像距l’也不同。 按色光的波长由短到长,其相应的像点离透镜有近到远地排列 在光轴上,这种现象称为位置色差。
lF '
F
lC '
d C
F'紫
F'黄
F'红
通常用C、F光像平面的间距表示轴向色差
lF lC lFC
l' FC 0
称为色差校正不足 称为色差校正过渡
正负透镜组合,总的光组为正透镜; 其中正透镜用低色散、低折射率材料,负透 镜用高色散、高折射率材料; 组合后具有校正球差和色差能力;
(2)垂轴色差(倍率色差) 光学材料对不同色光的折射率不同,对于光学系统对不 同色光就有不同的焦距 y '
y f tg
C
yF '
yd '
y'FC yF ' yC '
若h/hmax=0.7,则称为0.7孔径或0.7带(带光球差)
通常的带光划分:0; 0.3;0.5;0.7071;0.85;1.0
二、球差的表示方法
不同孔径光线对理想像点的位置之差
可在沿轴方向和垂轴方向来度量分别称为轴向球差和垂轴球差。 它是沿光轴方向度量的球差,用符号δ L’ 表示 L :边缘光线对距离系统最后一面的距离 L L l
3、非球面透镜
4、变折射率透镜:
中间折射率大
大孔径产生的球差
加发散透镜消除球差
球差
§8-4 轴外像点的单色像差
• 子午面:主光线(轴外物点)和光轴决定的平面
子午平面内的光束称子午光束
• 弧矢面:过主光线和子午面垂直的平面
弧矢平面内的光束称弧矢光束
彗差
轴上点:由于是共轴球面系统,通过光轴的任意截面内的光束 结构均相同;轴外点:只存在一个对称平面。为简化问题,用 两个平面光束的结构近似代表整个光束的结构。 彗差:是轴外物点发出宽光束通过光学系统后,由于球差的影 响而不再对称,不能会聚到一点,相对于主光线失去对称性而 产生的。
不同孔径的光线在像平面上形成半径不同的相互错开的圆斑。 距离主光线像点越远,形成的圆斑直径越大。 Y
慧尾形的弥散像
P
X
光斑的尖端较亮,尾部亮度逐渐减弱,称为彗星像差,简称彗差。 彗差通常用子午面上和弧矢面上对称于主光线的各对光线,经系 统后的交点相对于主光线的偏离来度量,分别称为子午彗差和 弧矢彗差
就有不同的像高,这就是垂轴色差 一般也用C、F 光在同一基准像面的像高之差表示。
y FC yZF yZC
结果使像的边缘呈现彩色 影响成像清晰度
A
BC’ BD’ BF’
yz ’
F
yz ’
D
yz ’
c
BF’ B BD’ BC’ A
yzc’
yz ’
D
yz ’
F
B
倍率色差校正方法: 对称式结构;利用光阑在球心处或物 在顶点处。
n1-n2
色散
色散: 介质对两种不同颜色光线(用波长 1 和
2 表示)的折射率之差
n12 n1 n 2
中部色散: 某一种介质对F(486.13nm)光和C光(656.28nm)的折 射率之差
nFC nF nC
像差谱线的选择 ——主要取决于接收器的光谱特性
进行像差校正时,只能校正某一波长的单色像差,对于不 同的接收器件像差谱线的选择有很大的区别。 1、目视光学系统:一般选择D光或e光校正单色像差,对C、F 光校正色差。 2、普通照相系统:一般对F光校正单色像差,对D、G校正色 差。 3、近红外和近紫外光学系统:一般对C光校正单色像差,对d、 A校正色差。, 4、对特殊光学系统:只对使用波长校正单色像差。
彗差的方向有两种:
尖端指向视场中心的称为正彗差 尖端指向视场边缘的称为负彗差
彗差对成像的影响:
影响像的清晰度,使成像的质量降低。彗差对于 大孔径系统和望远系统影响较大。 彗差的大小与光束宽度、物体的大小、光阑位 置、光组内部结构(折射率、曲率、孔径)有关 对于某些小视场大孔径的系统(如显微镜), 常用“正弦差”来描述小视场的彗差特性。
1
分辨率检验时所采用的图案:
分辨率检验
线条宽度 b;平行光管物镜 f1′;待测物镜f2′ 待测物镜可分辨线宽 b′=bf2′/f1′ 分辨率 N=1/2b′
星点检验 衍射受限系统的夫朗和斐衍射图
衍射受限系统的艾里斑的三维光强分布
§8-2 介质的色散和光学系统的色差
一、介质的色散 波长 λ 红色光 紫色光 速度v T 速度快 速度慢 折射率 n c v 折射率小 折射率大
• 细光束弧矢场曲:弧矢细光线对交点到理想像面的距离
x
' ' L'S X S xs
' s
• 轴外弧矢球差 :弧矢宽光束交点到细光束交点的距离
• 孔径选取:(± 1,± 0.85, ± 0.7071, ± 0.5, ± 0.3)hm • 视场选取:(± 1,± 0.85, ± 0.7071, ± 0.5, ± 0.3)ω
轴外像差由 xt ' , xs ' 决定
3、像散
轴外点细光束成像,将会产生像散和场曲,它们是互相关联的像差。
轴外物点光束成像时形成两条相互垂直且相隔一定距离的短线像 的一种非对称性像差被称为像散。
3、像散
由子午光束所形成的像是一条垂直子午面的短线t称为子午焦线。 由弧矢光束所形成的像是一条垂直弧矢面的短线 s称为弧矢焦线。 这两条短线不相交但相互垂直且隔一定距离
第八章
光学系统成像质量评价
§ 8- 1 概
述
实际光学系统中只有平面反射镜能成完善像,其 它的系统成完善像的条件: (1)近轴区 (2)细光束 (3)小物体 (4)单色光
实际光学系统都有一定大小的相对孔径 合视场,远远超出近轴区所限定的范围。 与近轴区成像比较必然在成像位置和像 的大小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被称为像差 指在光学系统中由透镜材料的特性或折 射(或反射)表面的几何形状引起实际像与 理想像的偏差。
几何光学方法:几何像差、波像差、点列图、光学传递函数等; 物理光学方法:点扩散函数,相对中心光强,物理光学传递函数
分辨率检验: 分辨率:光学系统成像时所能分辨的最小间隔δ 空间频率:δ的倒数 星点检验: 一个物点通过光学系统成像后,根据弥散斑的大小和能 量分布的情况,可以评判系统的成像质量
,单位:lp/mm 5m 200lp/mm
nD
二、色像差
1 1 1 (n 1) f' r r 2 1
1、什么叫色差? 白光是由各种不同波长的单色光所组成的 复色光成像时,由于不同色光而引起的像差称为色差。
色差分为:位置色差和倍率色差
(1)位置色差(轴向色差、纵向色差)
1 1 1 (n 1) f' r1 r2
• 细光束子午场曲:子午细光线对交点到理想像面的距离
x
' t
• 轴外子午球差 :子午宽光束交点到细光束交点的距离
L X x
' T ' T
' t
• 孔径选取:(± 1,± 0.85, ± 0.7071, ± 0.5, ± 0.3)hm
• 视场选取:(± 1,± 0.85, ± 0.7071, ± 0.5, ± 0.3)ω
影响因素: 与视场大小有关 与孔径有关
与光阑位置有关
二.弧矢像差
弧矢光线对 弧矢光线对交点 B' S 弧矢光线对交点与理想像平面不重合 弧矢光线对交点与主光线不重合
• 弧矢场曲: 弧矢光线对交 点到理想像面的距离 X '
S
• 弧矢彗差:弧矢光线对交点到主光线的距离
' KS
• 孔径选取:(± 1,± 0.85, ± 0.7071, ± 0.5, ± 0.3)hm • 视场选取:(± 1,± 0.85, ± 0.7071, ± 0.5, ± 0.3)ω
彗差
小视场大孔径
正弦差: 定义为彗差与像高的比值在像高趋于零时的极限. 用SC’ 表示 K ' sinU 1u ' l 'l z ' SC' lim S SC' 1 y ' 0 y ' sinU ' u1 L 'l z ' 小孔径
LT ' , KT ' , LS ' , K S ' ~ 0
单透镜的球差与焦距、相对孔径、透镜的形状及折射率有关。 对于给定孔径焦距和折射率的透镜,通过改变其形状可使球差达到 最小。 1、加光阑; 2、采用复合透镜,如正负透镜组合、球面曲率及折射率 的配合等; 这种组合δ L’ =0光组被称为消球差光组
利用正负透镜组合可以消除球差,但也只是在某个孔径消球差, 其余孔径仍有一定球差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