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工程概况及编制说明第一节工程概况工程名称:2013年XXXX小流域工程建设地点:XXXXX建设容:新建梯田、栽植水土保持林、经济林、蓄水池、堰坝、谷坊、修田间道路等,具体工程项目及数量详见图纸和工程量清单;资金来源:财政拨款(资金已落实);工程质量:符合水土保持技术规和相关标准要求,达到一次性验收合格;计划工期:180日历天。
(具体开工日期,以监理工程师发出开工令日期为准)。
第二节编制依据一、编制依据1、依据《2013年XXXXXX小流域工程》的招标文件(含招标设计图纸)的要求。
2、依据建设部、水利部及市现行的相关技术规、标准及规程。
3、根据工程特点、工程施工其它参考资料及施工现场实际情况、施工环境、施工条件和对自然条件的分析。
4、本企业现有的劳动力、技术、机械设备能力和施工管理经验。
5、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有关文件。
6、本工程的施工总体目标。
二、编制适用围及容本施工组织设计适用围为《2013年XXXXXX小流域工程》标段一的各项招标施工项目。
具体容包括施工现场临时设施的布置和各分部分项工程为保证工程顺利进行而必须采取的各类施工措施及施工工艺、安全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等措施。
三、施工总目标1、工程质量:达到合格等级标准,质量评定以水利工程水利质量检测部门评定为准。
2、工期要求:招标文件施工总工期180日历天,本公司拟定工期180日历天。
3、安全生产:达到《JGJ59-201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合格等级标准,杜绝发生重大安全事故。
4、文明施工:创建文明施工工地,通过做好现场规划管理,使场容场貌达到文明施工标准化工地。
5、降低成本:通过优化方案,使本工程总体投入最少,通过成本划分、分析、控制管理,使本工程最大限度地合理用工、用料,进而达到有效控制施工成本的目的,把管理效益通过投标回报给社会。
第二章施工准备工作与施工总平面布置第一节施工准备工作一、技术准备技术工作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的好坏,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抓好技术方面的工作。
技术准备主要有:1、现场配备项目总工及专业工程师。
2、认真学习施工图纸,会同、建设单位及监理单位进行图纸会审,做好图纸会审记录,作为施工依据,并根据现场收集到的情况、核实的工程数量,按工期要求、施工难易程度和人员、设备、材料准备情况,编制实施性的施工组织设计,在施工审定的基础上,技术人员要将工程概况、施工方案、技术措施及特殊部位的施工要点、注意事项等向全体施工人员作详细的技术交底,并对现场进行核对和施工调查,发现问题及时根据有关部门程序提出修改意见报设计变更。
做到按设计施工图、规和施工方案施工。
3、备齐技术规、验收标准。
根据施工图纸,现场备齐与本工程有关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质量验收规》系列、《施工技术规》系列、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标准图集系列、施工手册等技术规、验收标准。
4、培训施工人员掌握新工艺、新技术,重要工种和特殊工种施工人员需经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二、物质条件准备施工材料的供应及时与否对于工程施工进度非常重要,我们将在施工过程中根据施工进度安排组织好材料的进场与检验工作(其中包括进场前的样品等送检)。
对主要材料,应根据实际情况做好采购计划,分批分期进场,对各种材料的入库、检验、保管和出库应严格遵守公司质量的规定,同时加强防盗、防火管理。
三、施工班组准备我公司拥有各种专业班组,可满足工程施工需要。
同时为加强各项管理,提高工程质量,有效降低成本,项目中标后,我司将在企业外选择有同类工程施工经验并有较强施工组织能力、工作效率高、机械设备先进有良好声誉的队伍作为专业施工班组。
四、施工现场准备根据临水、临电设计方案,搞好施工现场临时用水、用电管线敷设工作;修建并硬化场地临时道路,修建办公、生活、生产临时设施,搞好工程通信工作。
做好施工现场道路、水、电、通讯,设置围墙,并进行美化装饰,做好邻近建筑物、道路等安全防护工作。
(1)本工程各项准备工作计划见下表《准备工作计划》准备工作计划表:(2)按施工平面布置图搭设临时设施、布置施工机具,做好"三通一平"工作,做好各种施工机械的维护保养工作,确保施工设备、材料、生活用品的供应,设立必要的安全标志。
并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全面质量管理及安全教育。
(3)加强材料检验,及时提供材料合格证试验报告和混凝土配合比。
(4)土建与设备安装等各专业要互相协调、紧密配合,按计划完成各项施工任务,做到互不影响,确保施工总进度。
第二节施工总平面布置一、施工总平面布置原则为确保质量目标和创优规划的实现,优质、高效、安全、按期完成本标段施工,施工总体安排原则为:合理安排影响全局的关键工程的施工顺序,确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充分考虑地形条件、自然环境对施工的影响,确保施工顺序与施工方法相协调,施工机具与施工方法、工期要求相匹配,并有富余;优化施工工艺方案、组织精兵强将,确保工程质量、安全、文明施工和环保要求;确保工程的连续性、协调性、均衡性和经济性,确保工程优质、高效、安全、按要求工期竣工验收,交付使用。
二、临时工程布置原则临时工程的施工安排,根据施工总体规划以及我们对工程沿线的周边环境、施工条件的调查了解,在保证工期、质量及安全的前提下,有步骤的进行。
临时工程布置遵循以下原则:1、本工程现场布置本着尽量少占用耕地、节省投资、方便施工、便于管理的原则设置。
2、临时工程以不影响当地居民和群众正常生产、生活为前提,尽可能为当地居民正常生产、生活提供方便,并满足环境保护、水土保持要求。
三、施工总平面布置措施1、施工道路:进场后,按照平面图中,组织好临时施工道路的布置,该道路将作为本工程施工材料、机械等运输的主要通道。
2、周转材料堆场:周转材料堆场需堆放在有防护措施的场地。
3、其它临时设施:加工棚、仓库等生产性用房在施工围搭设简易工棚;办公室、宿舍、食堂、厕所等生活用房租用民房。
4、电源点设在场地外线接驳最有利位置。
5、水源点设在最有利位置。
施工用地计划具体布置详见附图六四、平面管理为了减少各种材料的运距,避免无效劳动,有效地组织现场作业,确保做到文明施工,施工平面管理工作设有专人负责,分工负责统一管理。
1、设立现场领导小组。
现场领导小组是现场施工生产的指挥中心。
2、工程进度控制横道图、设备、劳动力调配图,气象统计表及质量控制图等要求全部上墙。
做到现场施工有条不紊,高质量、高速度、高效率地运转。
3、现场所有施工道路(永久性的和临时性的)均应做好交通组织管理工作,要加强对排水沟的管理,保持排水沟排水功能畅通。
不得任意挖沟阻塞交通和排水通道。
确实需要损坏这些设施时,要征得现场负责人同意,然后集中组织力量,突击施工,并迅速采取措施恢复使用功能,管理人员要经常检查督促,及时解决问题。
4、施工现场的水准点和轴线控制桩应有明显的标志,并加以妥善保护,任何人不得损坏。
5、砂、石及其它材料,应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安排,分批分期进场,场地要统一规划,严格控制堆放地盘,切实贯彻落实科学管理,严禁随心所欲,造成浪费、或堵塞交通运输等事故发生。
6、所有临时设施必须按照施工平面图规划要求布置,按质量标准执行,不能够马虎凑合,降低标准,对整个现场的布置和保持,管理人员要经常督促检查并落到实处。
具体布置详见附件五:施工总平面图第三章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第一节主要施工技术与措施一、施工测量本工程将作为我公司的重点工程之一,施工测量控制工作将由经验丰富的专业测量工程师全面负责。
(一)测量准备:1、与建设单位办理交桩交点手续,共同进行桩点具体位置的确认,填制"施工测量控制点交桩记录表"作为施工测量放线的依据。
2、了解设计意图,掌握工程总体布局、工程特点、施工部署、进度情况、周围环境、现场地形、定位依据、定位条件,做好业计算工作。
3、进行测量仪器的检定,检校专用仪器的配备,准备测量资料和表格。
4、建立定位依据的桩点与管网平面控制网、标高控制网及平面设计图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核算。
5、为保证施工测量的连续性和一致性,在施工现场设置足够数量的互相通视的坐标控制点及高程水准点。
根据设计图坐标控制点,用全站仪敷设三级坐标控制点并与已交底坐标控制点联网做闭合测量,闭合角度差在允许围平差分配得各控制坐标点。
这些桩点设置在施工现场并浇灌砼保护。
桩点用钢筋桩面刻十字丝保存。
此外,每60-100米设一水准点并作闭合导线测量,闭合差在允许围平差分配得各水准点。
设置的坐标控制网及各水准点每隔一段时间做一次复核测量,防止各点的沉降或碰动。
(二)测量工作总体安排及仪器设备根据工程的总体布置,项目部设置技术部,测量工作具体由技术部负责,负责整个项目测量工作的协调;项目部配备全站仪1台、水准仪2台。
(三)测量放线首先进行本工程围原始地貌的测量工作,详细掌握现有设施等的位置、标高,并绘制出详细的成果图,为以后土方施工等提供依据。
当发现图纸中某些地面标高有错误或变化需重新调整时,应及时向监理工程师提交一份详细资料,报监理工程师核查确认。
工程开工前,根据发包人提供的平面控制网点及水准点建立现场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并按照《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量规》的有关规定进行测量定位。
(四)测量技术标准(五)测量保证措施1、坚持先整体后局部和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工作程序,先测设场地整体的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再以控制网为依据进行各局部结构物的定位,放线和标高测设,做到依据正确,方法科学,严谨有序,步步校核,结果正确。
2、在测量精度满足工程需要的前提下,力争做到简便、快捷、测设合理、科学。
3、测量记录做到原始、正确、完整、工整,坚持测量作业与计算工作步步有校核。
二、土方开挖(一)施工方法土方开挖采用机械与人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土方的机械开挖采用挖掘机、装载汽车机等机械化施工设备进行联合作业。
土方开挖的顺序由浅到深分层进行,分层厚度20㎜左右,且基坑机械开挖和基坑护壁交叉同步进行,挖至基坑底部设计标高上300mm停止开挖,进入人工修边捡底,这样可大大加快土方开挖的进度。
开挖完成后,用全站仪、水准仪间隔10m测量开挖断面。
(二)开挖注意事项1、开挖前,要做好各级安全交底工作。
根据本工程施工机械多,配合工种多,以及运土路线复杂等特点,制订安全措施,组织职工贯彻落实,并定期开展安全活动,同时了解地质、水文、道路、附近建筑物、民房等情况,做好记录,开挖过程经常观测变化情况,发现异常,立即采取应急措施;2、开挖边界周围地面应设排水沟且应避免漏水、渗水进入坑,开挖时应采取降排水措施;3、开挖采取自上而下分层开挖,不准碰损边坡,防止坍塌;4、开挖时注意保护测量控制桩、轴线桩、水准基点桩,防止被挖土和运输设备碰撞损坏;并建立监测系统,保证建筑场地和周边环境的安全。
5、夜间施工设足够的照明,防止地基边坡超挖,危险地段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和护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