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单元教学设计心得

单元教学设计心得

单元教学设计心得
主题单元教学是根据课程实施的水平目标,确立若干个教学主题,教师遵循学生身心的一般规律,以主题为线索,开发和重组相关的教学内容,进行连续课时单元教学的教学方式。

开展主题单元教学时为了体现学习领域水平目标达成的针对性、知识技能教学的连贯性和开放性、生活化等特性,将整个教学置于具体的生活情境之中,有利于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意义建构,重视学生技能的综合运用的实践体验,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和意识。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我发现主题单元设计可以帮助我清晰地解析主题单元教学的学习内容,归纳学习内容。

它可以:
1、帮助我指导学生仔细读单元主题,带着单元主题走进每个环节。

2、老师在指导学习每个环节时,紧扣单元主题,让学生从模块中构建思路。

3、学完内容要进行梳理总结时,围绕单元主题,抓住内容引导学生巩固与综合运用。

4、同时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创造性能力,构建创新思维模式,为学生学习、研究及自主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通过此次的学习,我了解了单元学习规划的重要性,使我对如何利用好本资源,做个优秀的引导者更有信心了。

单元教学设计心得(2):
1.什么是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指教师在对课程标准,教材等教学指导性资源进行深入地解读和剖析后,根据自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以及学生的情况和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整合、重组,形成相对完整的教学主题,并以一个完整的教学主题作为一个单元的教学。

这里的单元是一个教学主题,由若干节具有内在联系的课所组成。

这些具有内在联系的若干节课相互间形成一个有机的教学过程,其知识、方法、态度等内容也集合成了一个统一的板块,不能简单理解为单元就是“教材的单元”。

一个教学单元应该有多大,并没有严格的规定。

要根据目标、内容、学生发展的需要等方面来确定。

2.为什么要进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目前,老师们的教学设计大多拘泥于单课时内容的就课论课,一方面缺少了整体上的把握,另一方面对各种教学要素的选择和应用缺乏回旋余地。

因此,“单元教学”跟传统的单课时教学的一个明显的区别在于,前者是系统教学,后者是先分散后总结式的教学。

化学新课程提出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课程目标,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整体,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实现科学素养提升的多个侧面。

从一般意义上说,教师的每一堂课都应当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因为这些目标是难以分割地融合于一体的。

但是,就一堂具体的课堂教学而言,又有一个更需要突出什么目标的问题。

有的课程内容宜通过“亲历过程”获得方法的启示,就可以突出“过程与方法”目标;有的课程内容蕴含丰富的思想道德因素,就可以着重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

那种将三维目标不加分析机械地套用在每一堂课上的做法,并不是很妥当的。

笔者认为,在实际教学中,要全面关注三维目标并将它们整合于统一的教学过程之中;落实三维目标的基本单位不应当是一节课,而应该是一个单元。

3.如何实施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23
2、通过对kmno4跟h2o2和mno2制取氧气的对比,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时设计发生装置的一般思路;
3、懂得气体的收集方法与气体的性质的关系
4、学生熟悉基本实验技能
5、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及严谨的工作作风。

引出气体的制取→了解气体制取的一般思路和方法→探究用kmno4制取氧气的仪器装置及操作注意事项→制取并收集一瓶氧气→检验氧气。

探究h2o2生成氧气的条件,同时引导学生从药品的状态及反应条件两方面与kmno4生成氧气对比,尝试设计其他的制氧装置。

第3课时
1、使学生初步掌握二氧化碳的性质,学会鉴别二氧化碳
2、使学生理解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的概念
3、了解二氧化碳的用途,同时树立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用途的观点。

教学思路:
问题情景:自然界里二氧化碳总在不断地消耗、生成。

你知道二氧化碳消耗、生成的某些变化吗?
归纳小结:二氧化碳在自然界碳循环中的地位和作用,对自然和人类的影响。

提出问题:意大利北部的一个山谷被当地人称为“死亡之谷”。

当人们牵着小狗穿越山谷时,小狗便会莫名死亡,而人却无妨。

当人蹲下去想要抱起小狗时,便也会倒地身亡。

知道其中的奥秘吗?
探究实验: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
分析概括:二氧化碳的性质、用途,联系已学的反应实例,归纳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的特点。

交流讨论:二氧化碳与人健康的关系。

第4课时
1、能根据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设计实验;
2、理解为什么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药品选择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
3、能根据药品与反应原理设计发生装置;能根据气体的性质选择收集、验证及验满的方法;
4、学生自己动手制取并收集一瓶二氧化碳;
5、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及热爱科学的精神。

1、回忆并写出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2、讨论有哪些方法能生成二氧化碳?同时演示石灰石与稀盐酸、石灰石与稀硫酸及碳酸钠与稀盐酸的反应,通过分析讨论确定药品;
3、引导学生设计发生装置、收集、验证及验满的方法;
4、学生动手制取并收集一瓶二氧化碳,完成各项操作。

4.实施“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实践体会
有助于学生构建知识
单元教学的着眼点是“单元”。

从教学内容看,单元教学以一个“单元”为相对独立的教学单位,强调从单元这个整体出发设计教学,突出内容和过程的联系性和整体性。

从教学目标看,单元教学是一个相对完整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三维目标的有机融合和有效落实问题逐步得以实现。

从教学方法看,单元教学不是对单元内各课题平均使用力量,而是依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某个单元的教学内容,设计合理的、有一定思维梯度的科学学习过程,注重学习的阶段性和层次性,避免了传统课时教学的随意性与盲目性。

有助于教师不断完善自身的智能结构
对化学教师而言,显然单元教学设计比传统的单课时教学设计更具有挑战性,通过单元教学,教师的教学设计视野从单课时的微观范畴转向更为宽阔的单元宏观范畴,能够从单元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有利于使宏观层面的课程目标落到实处,同时又能使单元内的课时教学变得更加富有弹性,有利于优化教学效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