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主题教案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主题教案

人教版课标本教材小语第9册第2单元主题单元教学设计
主题单元教材解读表
单元主题浓浓的乡情。

主题概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远离家乡的人,总会思念自己的故土,这是人世间最美好的感情。

让我们走进这组课文,看看哪些漂泊在外的游子是怀着
怎样的一颗赤子之心,怀念和赞美故乡的吧。

课文题目课后作业
(或连接语)生字词

教学目标课

每课重点(主题联系)单元共同点
5 古诗三首1、背诵;
2、理解诗句意思。

3、默写两首古诗
4、资料袋:相关古
诗词。

认4个
写4个
在诵读过程中体
验情感,领悟内容。

(思乡之情)
1、高度重视
感情朗读;
2、生字词语、
优美词语、精
彩句段的积
累、感悟和运
用。

3、借助工具
书,联系课文
和生活积累
理解生词的
意义。

4、渗透默读
习惯的培养,
养成边读边
思的习惯。

5、注重课外
知识的积累,
补充以及拓
展练习。

6、注重课前
参与,做好充
分的预习准
备。

2
2
2
6梅花魂1、感情朗读;
2、体会外公的心
情;
3、抄写句子。

选做:交流描写心
情的词语。

资料袋:乡情故事
认12个
写14个
1、体会老人对家乡
对祖国的眷念的之
情。

2、感悟梅花的高尚品
格,学习这种品格。

3、了解课文“前后
照应、首尾连
贯”的特点。

7*桂花雨1、感情朗读;背诵
喜欢部分;
2、交流从哪几方面
写了作者对桂花的
喜爱?
3、抄写句子。

课外:观察桂花,
收集描写桂花的词
语和美文。

认2个
写2个
1、了解课文内容,
体会作者所表达的
思想感情。

2、启发学生谈谈自
己难忘的事和人,训
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和语言表达能力。

3、有感情地朗读课
文。

8*小桥流水人家1、感情朗读,展开
想象,交流体会;
2、鼓励练笔。

1、认识6个生字。

读读记记“婀娜、舞
姿、粼粼、波纹、干
涸、点缀、涌现、潮
湿、流通、舒服、印
象”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
文。

3.理解课文,体会
作者是怎样表达思
乡之情的。

1
语文园地口语交际:“浓浓的乡情”回顾单元收获;讲述具体生动,打动
他人;倾听认真,主动交流。

1 习作:《二十年后回故乡》
1、要引导学生充分展开想像,
2、要引导学生注意学习本组课文表
达感情的方法,适当运用在自己的习
作当中。

2
交流平台:本组的课文是通过哪些
人、事、景、物来表达思想之情的?
引导学生体会抒发感情的表达方法
1 日积月累:思乡的诗句感受古诗词表达的情感,积累语言
几点说明:
(一)主题单元教学实施总思路:了解单元主题——分课教学,关注主题关联,突出语文意识——回顾收获,拓展练习。

(以主题组织的单元教材仅仅是教材组织形式而已,教学时不能仅从“主题与内容”方面来把握。

文本涵盖语言、情意、审美不同要素,应从“三维目标”
把握教材,结合语文课程总目标和阶段目标,深入把握语文学科的本质,这才是教学的重中之重。


(二)单元主题关联处理方式:
1、单元导语在第5课第一课时处理。

2、第5课教学中比较3首诗表达的情感相同处:同在异乡,思乡,思念亲
人。

3、第8课结束,鼓励学生开展爱爱家乡,爱亲人的活动,为“语文园地和
口语交际”做准备。

4、口语交际之中引入单元回顾,回顾内容、情感、语言积累等方面的收获。

(三)单元作业处理方式:课后题力求在课堂上完成;课外作业务必落实;单元检测题仅供评价参考。

主题单元教学设计:
一、题单元教材解读
家乡,在游子的心里,永远是最温馨、最难以割舍、最令人梦绕魂牵的地方。

本组选编的一首首诗词,一篇篇散文,可以说,都是游子们思乡怀乡的绝唱。

《古诗词三首》中,《泊船瓜洲》写诗人在瓜洲随船停留时遥望家乡不知何时能回到
家乡的惆怅,《秋思》写了诗人在洛阳城写信给家人,无奈信短情长,无法尽诉,《长相思》写到戍边打仗的南方将士,在北方的风声雪声里因思念家乡,辗转反侧,夜不成寐;《梅花魂》写了远在异国他乡的老人,把他的相思寄托在梅花身上,表达了对祖国、对家乡矢志不渝的眷恋;《桂花雨》写作者对童年的摇花乐的美好回忆和深深的怀念;《小桥流水人家》则深情地写了留在记忆中的美好的
故乡生活。

款款的思乡情,浓浓的恋乡意,如一杯茗茶,飘着悠悠茶香,越品味
越醇香,越品情越浓烈。

二、学情分析:
一是让学生通过读书体会作者对家乡的思恋、挚爱的思想感情;二是通过
对比阅读,使学生领悟到,思乡的情是一样的,思乡的方式、寄托的对象却是因
人而异的,引发乡思的事物也是各不相同的,从而体会到作者的感情是通过一些
景物或事情表达出来的;三是通过读书,引导品味语言,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五年级学生应该培养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所以识字不应成为教学的重点,在课文教学时,应将重点放在对文章的理解及感悟上,在作文训练中,应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大胆表达。

要引导学生充分读书,用心体会,积累书中美好的语言,感受
人物美好的情感。

配合本组专题,“口语交际?习作”安排了让学生策划题为“浓浓的乡情”的活动和以“二十年后回故乡”为内容的想象作文,“回顾?拓展”的“交流平台”,安排了交流表达方法的内容,并引导学生积累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展示
学生表达爱家乡的个性习作。

教师教学时,应整体关照本组的编排特点,把体会
感情与领悟写法、读书与表达、语言积累与语言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5 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1.会写“洛、榆、畔、帐”4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洛阳、榆关、那畔、
千帐”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泊船瓜洲》《秋思》。

3.学习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
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

4.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感知诗词大意,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法。

课前准备:回顾以前学过的有关乡情的古诗,了解作者及诗歌写作背景,预习课文。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同学们,还记得李白的《静夜思》吗?我们一起来背一背好不好?(背诵《静夜思》)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呢?(表达了作者思念家乡的情感。

那么是什么勾起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呢?(是月亮。


月亮象征着团圆之意,所以诗人写的思乡诗中,常常提到月亮。

但并不是所
有人的乡愁,都是月亮引起的,熟悉的景物,特殊的节日,都会勾起游子的
思乡之情。

今天,我们再来读三首表达思乡之情的诗词,体会一下,是什么
勾起作者的乡愁呢?
二、朗读三首古诗,注意读准字音。

本课出现了几个多音字,本课的多音字有:
“间”
读jiàn;“万重山”和“意万重”的“重”读сhóng;“还”读huán;“风一更”的“更”读gèng。

三、根据下面的注释理解诗意。

先自主学习,然后与同桌一起交流一下自己的理解。

四、全班交流,教师巧妙点拨,体会情感
1、刚才小组同学交流了关于诗句的理解,能谈一谈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