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计算机网络安全身份认证技术

计算机网络安全身份认证技术

浅谈计算机网络安全的身份认证技术
摘要: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进步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更加明显,网络技术得以迅速发展和普及,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和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中国,网络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1],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64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2.1%,保持低速增长。

如何应对网络快速普及、网民数量迅速膨胀带来的网络安全问题,如何保证网络上数据传播的机密性、可认证性、完整性和不可否认性,如何更好的保障网民个人信息安全应该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

本文对身份认证常用的方法和技术进行分析,对网络安全系统中的身份认证技术进行简单的探讨。

关键词:网络安全;身份认证;口令
中图分类号:tp393.08
网络技术的普及和发展、信息的共享和应用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深远的影响。

在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网络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而且越来越复杂。

据《半月谈》社情民意调查中心2012年5月通过半月谈网进行的一项3046人参与的在线调查发现,有七成网民曾遭遇过个人信息泄露。

其中,有30%的网民表示曾多次遭遇此类情况。

网络的安全和可靠性逐渐成为人们共同关注的焦点,计算机网络必须采取更加安全的措施,才能够把计算机网络安全做到实处。

身份认证是指计算机及网络系统确认操作者身份是否合法的过
程,计算机身份认证技术是保护网络信息安全的第一道防线,是最基本的安全服务。

本文从介绍身份认证在计算机网络安全保护中的重要地位出发,探讨计算机网络安全身份确认技术的常用方法和发展趋势。

1 身份认证在计算机网络安全保护中的重要地位
身份认证技术在信息安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网络安全中最直接、最前沿的一道防线,是鉴别合法用户与非法用户,允许并监督经过授权的操作同时防止非法操作,防止黑客入侵和计算机病毒破坏的重要手段。

用户在登陆网络安全系统之前,首先必须向身份认证系统表明自己的身份,经过身份认证系统识别确认身份后,根据用户身份、权限级别决定能否访问某个资源或者进行某项操作。

同时检测系统,包括审计和报警系统等,记录用户的请求和行为,并检查检测安全系统是否存在入侵行为。

可见,身份认证是最基本的安全服务,其它安全服务都要依赖于其所提供的登陆用户的信息。

而正是由于身份确认系统的特殊作用和
重要地位,黑客攻击的首要目标也是身份确认系统,一旦身份确认系统被黑客或者病毒攻破,[2]其它安全措施将形同虚设。

也正是由于身份确认的重要性,其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近年来也得到快速发展。

根据层次和先后出现的顺序,包括一般常用的静态口令、一次性口令、数字证书和生物特征技术等等。

2 身份确认的常用方法
身份认证的基本方式就是由被认证方提供登陆用户独有的具有
保密性难以伪造的信息来表明自己的合法身份和权限。

身份确认常用的方法有,数字证书、智能卡、静态口令、动态口令、生物特征等,本文主要从生物特征和非生物特征两个角度进行归类分析:2.1 生物身份认证技术
生物特征是指人体本身固有的生物物理特征和行为特征,常见的生物特征主要有指纹、掌纹、虹膜、视网膜、语音、步态、签名等。

生物特征认证是指根据每个人独一无二的生物特征来验证识别用
户身份的技术。

从理论上来讲,基于生物唯一生物特征的认证方式具有唯一性、可靠性、稳定性的特点,是最可靠的身份认证方式,几乎不可能被仿冒。

生物特征认证的运行模式一般是,系统通过抓图和特征抽取,采用计算机强大的计算功能和图像处理功能,将捕捉到的生物特征样品的唯一特征转化成数字的符号,存入用户个人的特征模版,[3]在用户重新登录网络安全系统时,通过比较和匹配确定用户的身份是否合法以及权限。

生物身份认证技术虽然具有唯一性、可靠性和稳定性的特点,但是由于生物认证技术相对复杂,需要昂贵、特殊的硬件设施等条件,特别是视网膜等先进的认证技术现在使用还不普遍,只能用在比较少的需要高度级别安全的环境中。

这种适用范围的有限性也就决定了其人机和谐的有限性,复杂的操作还不成熟。

同时,生物特征也是绝对静止和相对运动的结合体,同一的生物特征在不同条件下可能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比如签字和语音等,没有两个签字是完全相同的,语音也容易受到当时身体条件的影响。

生物身份认证技
术的普及推广和人机友好方面仍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2.2 非生物认证技术
2.2.1 基于口令的认证方式
传统的身份认证技术主要采用的就是口令的认证方法。

这种认证方法简单、可操作性强,首先要求请求认证者必须要有一个用户账号id,而且该账号在认证者的用户数据库里是唯一的。

系统保存的用户的二元信息组(id,pw),进入系统时,由请求认证者输入id 和pw,系统根据保存的用户账号信息和个人信息,来缺人用户身份是否合法。

这种认证技术的优点在于系统适用性强、简单可操作性强,口令认证方法最关键的是保证口令使用和储存时的安全性。

但是由于很多用户习惯选择姓名、生日、电话号码、门牌号等容易被猜测破解的口令,使得这种技术存在很大的不稳定性,很容易受到黑客或者恶意用户、计算机病毒的攻击。

基于口令的认证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静态口令,是指经过用户设定、系统保存后,在某一特定的时间段内没有变化、可以反复使用的口令。

这种口令是静态的、不变的,容易记忆但也容易泄密,一般用于不太重要的场合或者保密性质不高的环境中。

另一种是动态口令,是指用户每次进入网络安全系统,认证时输入的口令都是变化的,不会重复,一次一变,即使这次输入的口令被他人知晓,下次输入时此口令即无法再次使用。

动态口令是用户身份数字化的一种凭证,是安全系统识别用户身份是否合法以及权限的依据。

2.2.2 基于物理证件的认证方式
顾名思义,基于物理证件的认证方式是一种利用用户拥有的某种东西进行认证的方式,现阶段,主要的物理认证方式有智能卡、数字证书(电子文档)等。

持证认证方式作为一种实物的认证方式,其作用类似于钥匙,用于启动电子设备。

智能卡是一个带有集成电路芯片的具有标准规格的卡片,携带有微处理器和存储器。

智能卡的认证技术是指利用卡片存储的用户的信息特征进行身份识别。

数字证书是基于pki(public key infrastructure)技术的权威性的电子文档,提供作用类似于身份证的在网络上验证身份的方式。

持证认证方式基于物理证件的安全属性,不易伪造和不能直接读取数据的特点,即使物理证件丢失,没有用户口令也不能访问用户系统。

当然,物理证件仅仅是为身份认证提供了一个硬件基础,安全性方面仍然存在不足,要想得到安全的认证,应该运用硬件保护措施和加密算法,并且与安全协议配套使用。

3 身份认证的发展趋势
随着网络安全技术的发展,网络身份认证技术也朝着更高安全性、更高速度、更高稳定性、更高易用性和实用性以及认证终端小型化等方向进一步发展。

通过上述介绍可以知道,各种身份认证技术都有不足之处,在实际的应用中,应该从用户实际需求和认证方式的安全性能两个方面来综合考虑,能满足用户需求的才是最好的,而这不一定和安全性能成正比。

未来身份认证技术应该从解决怎么样减少身份认证机制的计算量和通信量,节省计算和设备成本同事又能高效率的提供较高的安全性能出发,综合运用生物认证技
术,提高硬件水平和改进识别方法已提高正确率,运用多因素认证方法,改变单一因素认证的弊端,运用属性认证技术,把属性证书的授权方案和认证技术相结合,解决分布式网络环境中身份认证与权限分配问题。

4 结束语
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现实存在并将在今后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存在,如何堵塞网络安全漏洞,保护用户信息安全是一个不断深化、不断取得新成绩的课题。

相信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计算机身份认证技术的不断成熟,未来会出现更多、更安全、效能更高的身份认证技术,计算机安全和用户信息的安全会得到更加周密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刘建良.浅谈网络安全与身份认证技术的研究分析[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2(11):45-47.
[2]张庆青.网络安全与身份认证技术探究[j].信息与电脑,2011(05):28-29.
[3]李俊林.身份认证技术在网络安全中的应用[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3(02):34-35.
作者简介:于慧勇(1979.9-),男,汉族,吉林松原长岭县人,本科,工程师,从事信息网络技术研发的工作,研究方向:网络安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