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园林苗木的栽植及养护措施

园林苗木的栽植及养护措施

园林苗木的栽植及养护措施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园林绿化优点,意识到园
林苗木养护的重要性。

苗木管理涉及内容众多,在园林绿化施工中的应用,能够
结合地区气候条件以及树木习性出发,采取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促进苗木成活
率的提升,保证园林绿化施工整体质量。

关键词:园林苗木;栽植;养护措施
引言
园林施工对象大多数为活体,由于园林施工作业易受外界环境影响,苗木栽
植后管理工作逐渐暴露出一些缺点,病虫害问题频发,很难保证栽植成活率,严
重影响园林绿化工程的整体发展。

因此,苗木栽植后的水分与养分管理工作不容
忽视,为保证新栽植苗木能健康、正常地生长,需要做好各种栽植前期准备工作,同时注意栽植后的养护管理,根据不同品类苗木生长状态、环境条件等,合理安
排水分与养分管理措施,使其能够在园林绿化工程中更好地发挥植物的形态与生
态功能,达到美化社区、洗涤环境的作用,从而使园林建设工作持续发展,为美
化城市做出贡献。

1苗木的栽植
①概述。

园林苗木的栽植应该结合不同树种的习性以及当地的气候条件,合
理选择栽植季节。

树木栽植前应该做好准备工作,包括挖坑以及树种土球保留以
及树枝的修剪工作。

在栽植过程中,需要将土球以及根系全部放置在种植坑内,
并及时将树木扶正,将丰满的一面朝向可观赏的方向。

在填土之前需要取出草绳,避免影响树木的扎根生长。

必要时可以通过剪断草绳的方式处理,之后做好回填
土的踩实工作。

栽植完成后需要进一步检查树木的形态,保证树木的长势情况良好。

②栽植的质量要求。

对于园林苗木的种植应该以平衡对称为主要原则,确保树木处于直立状态,避免倾斜,根据不同树种的形态进行调整,改善植株的可观
赏性、对于绿篱的栽植应该保证总体种植的均匀性,避免土球发生松散,影响成活。

对于珍贵的树种在栽植的过程中需要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并在种植之前使
用生根粉或者喷雾刺激植物生长,确保总体的成活率。

2园林苗木的养护措施
2.1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机构
为了保证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相关部门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机构,严
格管理、控制园林绿化工程。

对机构中各个部门的责任、权利加以明确,使各个
部门可以各司其职,减少对养护工作造成影响的不利因素,大幅度提升管理效率,从而提高园林质量。

与此同时,在选择管理人员时需要综合考量,选择高素质、
高技术、创新意识强、经验丰富的员工,才能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更好
地保证城市园林质量。

2.2及时灌溉及松土除草
在园林绿化苗木栽植之后,就需要专业的苗木养护人员来展开养护工作。


护工作非常复杂,其中不可缺少的就是苗木的灌溉和松土除草工作。

灌溉施肥需
要根据当地天气和具体的土壤特性来予以合理展开,每年最适合灌溉的时间为3月、6月和9月。

这3个月份也是绿化苗木生长的关键时期,因此需要格外重视。

一般对苗木的灌溉主要采用河水、井水和塘水等。

在前3次灌溉时都要浇足水。

加之栽植的苗木本身就缺乏一定的储水能力,所以就需要采用不同的灌溉方式来
展开实际操作。

最常见的方式就是持续性灌溉,确保土壤有较多水分,满足苗木
的生长需求。

反之,如果苗木栽植之后正逢雨季,也需要注意其排水工作。

另外,在展开松土除草工作时也可以观察苗木的实际需水量,避免出现水分大量流失而
导致苗木出现生长不良的情况。

2.3病虫害管理技术
在苗木生长过程中极易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为确保苗木生长过程中的危险
得到有效预防和处理,必须要高度重视病虫害管理的重要性。

在园林绿化施工中
对于苗木病虫害的管理,要深入研究分析苗木周围病虫种类,通过物理防治或者
化学防治的方法来根除病虫,对病虫灾害发生进行抑制。

园林绿化施工中苗木病
虫害率不可超出5%,为苗木种植提供优良条件,促进园林绿化施工的有序进行,降低病虫害对于园林苗木的不利影响。

实际苗木管理过程中可使用农药或者化学
剂品,对病虫害的不良影响进行预防,应当注意的是,要对苗木施药次数进行合
理控制,降低农药所造成的危害,为苗木生长创造优良条件。

2.4自然灾害的预防
园林绿化养护工作也会受到自然灾害的威胁,尤其是大规模种植。

这种现象
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将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地域性有
着密切的练习,因此在预防过程中需要结合当地的实际特点,聘用专业的养护人员,及时对环境温度、湿度进行检测,并采用人工干预的方式进行妥善处理,从
而不断提升园林苗木的养护水平。

在园林种植的过程中,由于不同种类对于同一
种病虫害的防御能力存在差异,因此不同品系的植物防御能力存在差异。

需要在
对种植区域了解的基础上,有限选择壮苗进行培育,通过多种树种的壮苗培育模式,可以有效改善总体的抗病能力,同时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通过混合培育,
还能有利于生物的多样性发展,扩大生态效益。

2.5养分管理
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需要阳光,空气,水分,如果缺少任何一种养分,都有可
能对生长质量造成影响。

苗木在生长时会吸收土壤中养分,随着生长,土壤中的
营养会逐渐缺乏,土壤微生物水解会带走大量的氮元素,磷元素虽然供大于需,
但被利用的只有少部分,并且在碱性土壤中,磷与其他矿物会生成不溶化合物,
而pH值<7时,磷会与土壤中的一些金属元素反应。

钾是最容易被根系吸收的矿物质元素,苗木从土壤中的阳离子交换区或有机物中吸收钾,从而改善自身生长
情况,若缺少这些元素,苗木生长速度会变慢。

不同土壤的酸碱度不同,苗木生
长对土壤酸碱度也有一定的要求,在种植前需要测量土壤养分,大多数树种都易
存活于酸性土壤中,因为某些营养更容易溶解在酸性溶液中,北方树种则喜欢在pH值>7的土壤中生长。

为了满足苗木在生长中不同营养的需求,需要根据植物
生长阶段改良土壤,科学合理地添加各种有机肥料,优化施肥方式,采用水溶肥,加快苗木的营养吸收,避免苗木因营养不良而生长缓慢,发育不良。

园林绿化苗
木在生长阶段对养分需求极高,施肥可以促进新栽苗木根系的生长恢复和地面枝
叶的茁壮生长。

苗木栽植后,在养护期间,应定期给苗木施用有机肥料,合理把
控施肥量,充分腐熟并稀释后施用。

安全有效的施肥措施能提高土壤性能,丰富
土壤中营养成分,增加土壤肥力。

苗木缺乏养分会出现坏死,难以成活。

苗木根
部吸收养分后,可以增强抵抗力,免疫病虫害。

充足的营养能让苗木枝叶和根茎
更富有生命力,枝叶更加肥大,加速苗木生长,扩大绿化面积,使城市园林绿化
带更加美丽宜人。

2.6确保水分充足
在园林苗木的种植以及养护过程中,首先需要保证水分的供应。

对于新栽植
的苗木需要结合土壤的墒情控制浇水量。

通常情况下,浇水养护应该按照一次性
浇透、定期浇水的原则。

浇水时间的选择通常实在傍晚或者清晨,对于规模较大
的浇水工程提前做好调度工作。

在浇水前还需要留意天气情况,科学控制浇水量。

需要做好土地的规划使用工作,结合目标区域的气候、土壤以及地形植被等自然
因素,对整个种植中涉及到的规格、施肥情况、苗木种类、间距以及施工技术等
内容进行全面规划,从而实现苗木的目标。

我国幅员辽阔,不同的地理位置自然
环境有所差异,因此苗木的形态需要遵循因地制宜的规律。

在一定的条件下,应
该尽量选择土地肥沃、地势平坦的地区开展苗木工作。

结语
园林绿化施工中对于苗木管理技术的应用,需要结合地区实际情况出发,做
好土壤与水质选择、苗木采购工作,做好栽植准备工作。

针对灌木类与乔木类苗木,在采取差异化的栽植管理技术,并采取有效的养护管理技术,全面提升园林
绿化施工质量,促进园林绿化整体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艳.浅谈园林苗木栽植过程中病虫害原因及防治措施[J].现代园
艺,2019,42(23):173.
[2]朱胜娟.浅谈园林苗木的种植与养护[J].现代园艺,2018(8):167-168.
[3]赵聪聪,李晓鹏.试析园林绿化施工中提高植树成活率的有效措施[J].决策与
信息旬刊,2015(11):12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