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南客家围屋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一章项目概述 (1)第一节项目背景 (1)第二节项目概况 (2)第三节研究过程 (5)第四节主要结论 (6)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9)第一节区域概况 (9)第二节现状及问题 (11)第三节旅游产业客源市场分析 (21)第四节龙南围屋文化旅游规划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节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8)第三章工程方案拟定 (30)第一节工程设计原则 (30)第二节工程设计方案拟定 (32)第三节道路工程其它内容 (35)第四节集散广场与停车场工程 (39)第五节餐饮、商业、医疗服务区建设 (41)第六节展示陈列场馆设施建设 (42)第七节供水、供电管网设施建设 (43)第八节环境卫生设施建设 (44)第九节消防设施建设 (45)第四章实施方案 (47)第一节建设项目分阶段划分 (47)第二节进度安排 (48)第三节项目建设的质量保证体系 (49)第五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51)第一节主要工程数量估算 (51)第二节项目投资估算 (51)第三节资金筹措 (53)第六章效益评价与分析 (55)第一节工程效益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经济效益分析 (56)第七章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 (62)第一节沿线环境现状 (62)第二节设计采用的环境保护标准 (62)第三节建设项目工程环境影响分析 (63)第三节减少工程环境不利影响的对策.............................................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八章节能分析与评价 (67)第九章结论与建议 (69)第一节结论 (69)第二节建议 (69)第一章项目概述第一节项目背景1、项目名称:龙南客家围屋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建设单位:龙南县旅游局、龙南县文化局法人代表:徐成、钟乐耕3、可行性报告研究编制依据(1)、龙南县文化局《工程可行性报告研究委托书》(2)、龙南县城市建设发展规划(2003—2020年)(3)、龙南县国民经济统计资料(2007年)(4)、龙南县客家围屋保护工程三年规划(2008-2010年)(5)、龙南县旅游发展规划(6)、《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7)、江西省文物保护中心《江西龙南县关西新围保护规划》(8)、江西省文物保护中心《江西龙南县燕翼围保护规划》(9)、《城市道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组成规定》(10)、业主提供的其它基础资料4、编制原则(1)遵循龙南县客家围屋文化旅游总体规划的布局,以科学的发展观,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方案比选,优化技术路线,力求方案合理;(2)在龙南县客家围屋文化旅游总体规划指导下,结合小城镇综合开发建设工程的要求,根据项目所在地的特点,主要建设工程的开发时序和地区开发规划进行本报告的编制工作;第二节项目概况一、项目建设范围项目由“三个线区”构成。
根据龙南县的地理区位、交通条件和围屋公布情况,把龙南县围屋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分为三个“线区”:1、龙关线区:覆盖龙南镇、里仁镇、关西镇等乡镇,代表性围屋有关西围、西昌围、沙坝围、渔仔潭围、猫柜围、隘背围、栗园围等十多个围屋;2、龙小线区:覆盖桃江乡、渡江镇、程龙镇等乡镇,代表性围屋景点包括龙江围、曾屋围、马头岭围、新太水围、象塘荷恩堂围、红星(上、中、下)围等围屋建筑群;3、横黄线区:覆盖105国道至九连山沿线乡镇,代表性围屋景点有大坝田心围、南亨昌萌围、临塘黄竹陂圆围、杨村乌石围、杨太围、燕翼围、蔡屋围、坳下围等围屋建筑群。
二、项目主要建设内容项目建设内容为6类:本项目主要考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不涉及对围屋本身的修理整治,基本内容为6个方面:1、集散广场:主要包括各围屋点的游客中心、停车场;2、道路:交通线至围屋景点的连通道、围屋步行观景道路;3、服务区:医疗卫生和餐饮服务区;4、陈展场馆;客家文化陈列展示场馆和活动线路设施;4、管网:供电线路、供排水管线;5、环卫:旅游公厕及污水、垃圾处理设施;6、消防:消防设施。
三、建设规模与技术标准1、道路建设:道路建设根据交通量预测结果,参照《城市道路设计规范》与《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中的规定,对本项目涉及的道路,分别按如下标准建设。
(1)、改造进入关西路段道路,新标准按城市次干Ⅱ级道路、计算行车速度30km/h技术标准设计,采用一块板型断面,中间动机车道为15米,两侧人行道各3.5米。
目前为8米宽公路标准。
改造线路全长3000米。
(2)、新建渡江象塘荷恩堂道路1400米。
按7米宽三级公路标准建设。
(3)、进入其它围屋道路。
均从国道、省道接入,按按7米宽公路标准建设。
(4)、各围屋和围屋间设置旅游步道,道宽2米,采用卵石、青石、麻条石铺砌。
2、集散广场、停车场在关西新围、杨村燕翼围、杨村乌石围、里仁粟园围和渡江象塘水围设置较大规模的人流车流集散广场(停车场),沟通附近诸围屋旅游线路。
其它围屋附近建设小型集散广场,具有组织人流、停车功能。
集散广场建设总面积18700平方米。
3、餐饮、商业、医疗服务区餐饮、商业和医疗服务区一般设置在集散广场周边,其中餐馆、商业服务区为游客提供餐饮服务,以及销售地方土特产品、旅游纪念品等小商品;医疗服务为游客提供急诊救治和常见病诊治,也为当地合作医疗的一个组成部分。
本项目在为游客提供服务的同时,也为当地居民提供了较好的就业场所,改善地方社会经济构成。
项目餐饮区建筑面积5600平方米,旅游商品市场建筑面积7700平方米,医疗建筑面积1700平方米。
4、展示陈列馆区项目在关西新围、栗园围、乌石围、燕翼围、桃江龙光围、渡江荷恩堂等设置展示陈列馆,以展示客家民俗文化等内容。
展陈场馆一般在围屋内部选择条件合适的场地,进行修缮整理后用。
展陈场馆投资分二部分:场馆建筑和设备。
5、水电管网:旅游景区水电管网按如下标准设计:供电:景区供电采用附近乡镇供电系统。
在中心景点的进电线附近设一10KV高压开闭所。
电力线路采用电力电缆埋地供电方式,所有室外杆上变压器均由箱变或室内变配电室取代。
供水:供水系统就近采用镇自来水厂供水,给水管为DN100的镀锌钢管。
如远离自来水厂的景点,有条件的引入山泉供水,无条件的采用机井抽取地下水供水,供水水质达到国家有关饮用水标准。
排水:景区结合和保护围屋原有建筑结构风格分别采用雨污分流体制、雨污合流体制。
排污干管为d400混凝土管,连接管为d200混凝土管。
雨水排放采用明沟方式,排入附近的河道水体,远期埋雨水管,道路上设雨水井。
6、环境卫生设施旅游区的环卫设施有四类:公厕、垃圾箱、垃圾中转站和污水处理设施。
建设旅游公厕28处,垃圾箱275处,垃圾中转站5处,小型污水处理站3处。
7、消防设施项目消防设施按如下标准配置:本项目共设消火栓72处,灭火器444个。
烟感报警系统80个,监控系统48个。
三、项目投资估算第三节研究过程根据项目委托书的要求,公司成立了工程项目组。
项目组收集了各种有关资料,并在现场进行了踏勘。
在龙南县旅游局、文化局及有关部门的大力协助下,对拟建设的三条旅游线路沿线及集散广场、服务区、展陈场馆等拟建场所的各种情况进行了详细了解,并就重点围屋基础设施建设听取了有关市政建设方面专家意见,于2008年7月完成本报告。
研究的主要内容为:(1)调查研究项目所在地区的社会经济现状与发展规划;(2)分析社会经济和旅游的发展趋势,进行客源量预测;(3)研究建设项目等级、建设规模和主要技术标准;(4)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客家围屋文化旅游开发的影响,项目建设的合理时序诸因素;(5)计算主要工程量、估算工程投资;(6)经济评价,综合分析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可行性;(7)根据资金筹措的可能,研究实施方案及工期安排;(8)工程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第四节主要结论一、建设的必要性客家围屋是中华民族民居建筑中的一枝奇葩,是研究明清时期赣南及龙南社会历史极其宝贵的载体,是客家文化艺术的综合载体,是研究传承中原优秀远古文化和客家文化形成发展的宝贵资料,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研究中有着极其重要作用,是认识和了解客家民俗文化不可替代的实物资料,是建筑史上不可多得的珍贵遗产。
370多座风格迥异的客家围屋犹如一颗颗镶嵌在赣粤边陲龙南热土上熠熠生辉的明珠,吸引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和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游览,考察研究。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强调:“保护和发展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村庄治理要突出乡村特色、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保护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村落和古民宅。
”龙南古围屋承载着地域文化,是新农村建设的必要元素。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并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推进文化创新。
保护和开发好龙南客家围屋,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体现和需要。
项目建设有利于改善景区现有面貌,扩大旅游区环境容量,为旅游经济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
项目建设是搞好客家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需要,是将赣州建设成为客家旅游地区的需要;是赣州市实施客家旅游精品的需要,是精神文明建设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的需要,是人民群众赖以生存的环境建设的需要,通过建设旅游基础设施,将带动其他旅游设施的完善。
项目的建成将带动一大批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城镇待业人员和农村剩余劳力提供就业机会,从而缓解就业压力,为建设安定团结的社会义新农村作出贡献。
项目建设有利于整体推进江西省红色旅游、绿色生态旅游,同时与周边客家旅游特别是围屋文化旅游相关联,形成红色旅游客源南进,绿色生态旅游客源东流,周边客家文化旅游客源汇聚的良性互动。
提升江西省特色旅游品牌在全国乃至世界的知名度。
二、建设的可行性根据沿线工程地质条件调查,沿线地势起伏不大,地基承载力适中,场地和路段中无不良地质地段。
本项目符合城市规划和发展的要求。
按照龙南县围屋文化旅游的近期建设规划,该项目是近期建设的主要项目之一。
道路施工所需的各种材料,诸如水泥、砂、碎石等当地均能生产,运距在几公里范围以内。
施工的水电供应可由沿线接出,极为方便。
龙南县近年来城镇建设发展较快,当地建设部门积累了十分丰富的建设经验,为工程建设的运作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本项目符合国家对市政建设的有关政策,国家提倡加强对市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