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资金—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处于货币形态的那部分资金。
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
财务会计规范—指制约财务会计实务的法律、法规、准则和制度的总称,它既是约束财务会计行为的标准,也是对财务会计工作进行评价的依据。
借款费用—指企业发生的与借入资金有关的利息的其他费用,包括:因借入资金而发生的利息(包括因发行债券而发生的折价或溢价的摊销),与外币借款有关的汇兑损益。
企业在借款过程中发生的辅助费用,如:手续费、佣金等不包括在借款费用中。
固定资产的无形损耗—固定资产由于科学进步而引起的在价值上的损失,如由于出现新的高效身背而导致旧设备的经济寿命减少或必须予以提前报废等。
先进先出法—是假定“先入库的存货先发出”,并根据这种假定的成本流转次序确定发出存货成本的一种方法。
P86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
P231现金等价物—是指企业持有的期限短、流动性强、易于转换为已知金额现金、价格变动风险很小的投资。
507会计报表注释—是为帮助理解会计报表的内容,而对会计报表本身无法或难以充分表达的内容和项目所作的补充说明和详细解释。
会计信息质量的相关性—是指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
P26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指交易双方主要以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等非货币性资产进行的交易,该交换不涉及或只涉及少量的货币资产。
P83完工百分比法—是指按照提供劳务交易的完工进度确认收入与费用的方法。
P430财务报告—是指企业对外提供的反应企业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本、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的文件。
469 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等。
具体包括原材料、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商品等。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
混合投资—是指同时具有权益性和债权性的双重性质的投资,往往表现为混合性证券投资。
投资性房地产—是指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
主要包括:已出租的建筑物、已经拿出租的土地使用权、并持有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等。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指企业初始确认时即被指定为可供出售,而且没有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的金融资产。
P151职工薪酬—是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给予各种形式的报酬以及其他相关支出。
P275利得—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
P402毛利率法—是根据本期销售净额乘以前期实际(或本月计划)毛利率匡算本期销售毛利。
P 89持有至到期投资—是指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且企业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资产。
P142或有事项—是指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其结果须由某些未来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才能决定的不确定事项。
P393实收资本—是指投资者作为资本投入到企业中的各种资产的价值,可以是货币资金,也可以是非货币的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
P393会计利润—是指企业按照会计核算的原则计算出来的利润总额或亏损总额。
P451实际利率—是指将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在于其存续期间或适用的更短期内的未来现金流量,折现为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当前账面价值所使用的利率。
P145长期待摊费用—是指企业已经支出,但摊销期限在1年以上(不含1年)的各项费用。
P261职工薪酬—是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给予各种形式的报酬以及其他相关支出。
P275现金等价物—是指企业持有的期限短、流动性强、易于转换为已知金额现金、价格变动风险很小的投资。
商业汇票—是出票人签发的,委托付款人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
P49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指企业初始确认时即被指定为可供出售,而且没有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的金融资产。
P151投资性房地产—是指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
P254债务重组—指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法院的裁定作出让步的事项。
P364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入和流出的报表。
P504 P378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
投资性房地产—指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成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
P254可变现净值—指在日常活动中,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
P126或有事项—指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其结果须由某些未来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才能决定的不确定事项。
P28谨慎性原则—亦称“稳健性原则”,或称“保守主义”,是指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P28实地盘存制—“实地盘存制”又称“定期盘存制”,是指企业平时只在账簿中登记存货的增加数,不记减少数,期末根据清点所得的实存数,计算本期存货的减少数。
P121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指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
P27暂时性差异—指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包括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P456现金折扣—又称“销货折扣”,是指企业为了鼓励客户在一定时期内早日付款而给予的价格优惠,折扣多少由客户付款的早晚决定。
P64总价法—指在销售业务发生时,应收账款和销售收入以未扣减现金折扣前的实际售价作为入账价值,实际发生的现金折扣作为对客户提前付款的鼓励性支出,计为财务费用的会计核算方法。
P64 其他货币资金—指企业除现金、银行存款以外的其他各种货币资金,包括外埠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存出投资款等。
P55利得—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
P402投资性房地产—指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
主要包括:已出租的建筑物、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权、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P254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指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表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的,对资产负债表日已经存在的情况提供了新的或进一步证据的事项。
P581债务重组—指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法院的裁定作出让步的事项。
P364预计负债—是因或有负债产生的符合负债确认条件的时间或金额不确定的现时义务。
P357毛利率法—是根据本期销售净额乘以前期实际(或本月计划)毛利率匡算本期销售毛利。
P 89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是指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核算,如实际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以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P25 库藏股—是指公司收回发行在外,但尚未注销的本公司股票。
P400 商业折扣—是指商品交易时从价目单所列售价中扣减的一定数额。
暂时性差异—是指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包括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P456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
谨慎性原则—又称“稳健性原则”,或称“保守主义”,是指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P28成本与可变现值孰低法—是指对期末存货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两者之中较低者计量的方法。
会计主体—又称会计实体,是会计为之服务的特定单位。
公允价值—是指资产和负债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价值。
交易性金融资产—是指企业为了近期出售而持有的投资。
双倍余额递减法—又称“加倍递减余额法”,它的折旧率是按净残值为零时直线折旧率的两倍计算的,当每期计提折旧时,使用该折旧率乘以固定资产的折余价值(净值)。
借款费用—是指企业借入资金而发生的利息及其他相关成本,包括因借入资金而发生的利息、因发行债券而发生的折价或溢价的摊销、辅助费用和外币借款发生的汇兑差额。
或有事项—是指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其结果须由未来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才能决定的不确定事项。
债务重组—是指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法院的裁定作出让步的事项。
资本公积—是企业收到投资者出资超出其注册资本或股本所占的份额以及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等。
暂时性差异—是指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包括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会计估计变更—是指由于资产和负债的当前状况及预期未来经济利益和义务发生了变化,从而对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或者资产的定期消耗金额进行调整。
前期差错—是指由于没有运用或错误运用以下两种信息,而对前期财务报表造成遗漏或误报。
会计信息质量可靠性—之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预计负债—是指因或有负债产生的符合负债确认条件的时间或金额不确定的现时义务。
长期股权投资的权益法—指投资最初以初始投资成本计价,以后根据投资企业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的变动对投资的账面价值进行调整的方法。
会计政策变更—是指企业对相同的交易或事项由原来采用的会计政策改用另一会计政策的行为。
现金折扣的总价法—是在含有现金折扣条件的销售业务中,应收账款和销售收入以未扣减现金折扣前的实际售价作为入账价值的会计处理方法。
职工薪酬—是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给予各种形式的报酬以及及其他相关支出。
投资性房地产—是指企业为赚取租金或为了是资产增值,或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
辞退福利—是指企业由于分离办社会、实施主辅业分离、辅业改制、分流安置富余人员、实施重组或改组计划、职工不能胜任等原因,在职工劳动合同到期之前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或者为鼓励职工自愿接受裁减而提出补偿建议的计划中给予职工的经济补偿。
收入—是指企业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移动加权平均法—是指在每次收货后,立即根据库存存货数量和总成本,计算出新的平均单位成本的计算方法。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是指参与合并的企业在合并前后均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且该控制非暂时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