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扰和回收实验
允许总误差(Tea,%)
期望 32.1 15.2 15.7 9.5 30.3 22.2 11.7
TP
ALB T-BIL D-BIL UA UREA CREA GLU T-C
1.4
1.6 12.8 18.4 4.3 6.2 2.2 3.3 3
1.2
1.3 10 14.2 4.8 5.5 3.4 2.3 4.1
―准确度(accuracy)
―精密度(precision)
―可报范围(reportable range) ―参考区间(reference interval) 对非配套系统,验证更为广泛,除上述指标外: ―分析特异性 ―分析灵敏度 ―任何其他必要指标
---陈文祥
[The U.S. CLIA]
建立被评价方法的干扰标准 确定被测量的实验浓度 列出可能干扰物清单 确定干扰物的实验浓度 仪器、试剂、人员的准备 干扰物筛查实验 干扰物剂量效应评价实验
患者样本(serum, plasma, whole blood, cerebrospinal fluid,urine, and most other body) 混合患者样本; 标准溶液或者其它制备物; 需确认测试样本同临床样本具有相似的反应性。 计算样本量:测量程序所需样本量、实验所需样本 数量、重复测定次数。 调整分析物浓度。
获取纯的干扰物质;物质能够实现准确定量,如称重、使用标准物质 或标准液; 选择能获得足够溶解度的溶剂;且溶剂本身不能是干扰物质。 为避免稀释样本基质,储备液的浓度至少应该是干扰浓度的20倍, 即加入体积不能超过总样本的5%(10%)。
根据被评价方法的检测原理和预期用途列出可能引起干扰 效果的物质清单。 常见的可能产生干扰作用的物质:
异常标本:如溶血、黄疸、脂血,等
处方及非处方药; 异常生化代谢:糖尿病、多发性骨髓瘤、肾病 样本添加剂,如抗凝剂(肝素、EDTA、柠檬酸盐、 草酸盐,等),防腐剂(氟化钠、碘乙酸、盐酸,
等)
instruments have been calibrated and maintained according to the manufacturer’s instructions; the analytical system is in control and performing as expected; all operators have been trained and demonstrate acceptable proficiency; and laboratory safety procedures are being followed。
饮食:咖啡因、β-胡萝卜素、罂粟籽等。
干扰物的实验浓度确定原则
可能干扰物 样品类型 干扰物实验浓度 至少三倍于治疗药物浓度或最高预期浓 度
血清、血浆与全血
药物与代谢物
尿液 内源性干扰物
抗凝剂与防腐剂 尿液
至少三倍于24小时尿清除率 目标病人群体中预期最高浓度
五倍于添加浓度 五倍于24小时尿清除率
样本中的异常物质:溶血、黄疸、脂血。
药物:常见处方与非处方药,接受某项目检测的特定病人群体中常用的药物。
代谢物:在特定病人群体中可能出现的异常生化代谢物与药物代谢物。 样品添加剂及在样品采集与处理过程中可与之接触的物质:抗凝剂(肝素、EDTA、 柠檬酸盐、草酸盐等)与防腐剂(NaF、HCl、碘醋酸盐等),血清分离胶,样品采集 容器及胶塞、导管、导管冲冼液、皮肤消毒剂、手部清洁剂、玻璃清洗液、手套粉未 等。 文献中提及的对与被评价方法类似的其他方法有干扰作用的物质。
的误差取决于它在标本中的浓度。
通过与检测试剂竞争或抑制指示反应;
干扰物具有与被测物相似的性质,(如荧光、颜色、
光散射、电极反应等;)
干扰物可以改变样本基质的物理性状,(如粘度、
表面张力、浊度、离子强度,等)
干扰物可通过屏蔽金属离子(激活剂)、结合活性 位点、氧化巯基等改变酶(被测物或试剂)的活性, 也可在竞争酶反应过程中的关键底物。 干扰物发生与被测物相似的反应。 在免疫化学反应过程中,干扰物结构与抗原类似, 而与相应抗体发生交叉反应。
干扰物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可通过一些方法进行补偿或 修正,使干扰效果在特定病人群体中减小。对于常见 的内源性干扰物(如胆红素、血红蛋白、脂类等), 可通过样品前处理、样品空白、血清基质校准或数学 修正等方法减少干扰效果。
从评价的角度看,干扰既可造成系统误差,也可造
成随机误差。 对于一个特定的病人群体,样本中干扰物的平均浓 度可以造成系统偏差,而对个体病人,干扰物带来
血清、血浆与全血
血清、血浆与全血
样品采集与处理设备
血清、血浆、全血、尿液
样品与设备接触24小时,样品体积应与 实际使用相同,需注意防止样品蒸发与 不稳定分析物的丢失,同时应准备一份 与实验样本相同的对比样本,此样本除 了不与实验设备接触外其余处理过程均 与实验样本相同。
胆红素:标准溶液; 溶血:血红蛋白溶液; 脂血: Vit C: 样本管添加剂干扰:
实验样本:基础样本+干扰物储备液(体积不超过5%);一般加入的 浓度接近病人样本中可能出现的最大浓度水平; 对照样本:基础样本+与实验样本加入量相等的溶剂;以保证样本基 质的一致性。 所有样本应该进行双份测定。
临床可接受标准 基于生物学变异的标准; 基于分析变异的标准; 基于临床实验的标准; 统计学标准
回收实验
干扰实验 方法学对比
1 病理条件下产生的代谢物
如:糖尿病、多发性骨髓瘤,等
2 由治疗过程引入的化合物
3 病人本身原因引入的物质 4 标本处理过程中的添加物 5 操作过程对样本的污染
如:药物、非肠道营养物、血浆扩 充剂,抗凝剂,等。
如:饮酒、滥用药物、补品、不同 饮食习惯,等 如:抗凝剂、添加剂、稳定剂,等。 如:护手霜、手套粉、血清分离器、 采血管盖,等
对照样本 序号 1 2 3 4 0.9ml样本+ 0.1ml生理盐水 206 220 299 169 213 228 287 171 223 223 297 167 215 210 297 178
干扰样本 0.9ml样本+ 0.1ml 胆红素标准 结果4 229 237 296 183 221 233 306 186 222 241 304 184 230 228 302 181
8.5% 1mg/dl或4.5% 0.15mg/dl或7.5% 3mg/dl或5% 5.0%
17% 2mg/dl或9% 0.3mg/dl 或15% 6mg/dl或10% 10%
TG
LDL-C HDL-C Apo A1 Apo B K Na Cl Ca
10.5
4.2 3.6 3.3 3.5 2.4 0.4 0.6 1
3.4
3.9 31.1 44.5 11.9 15.7 6.9 7.9 9
5.2
5.8 46.6 66.8 17.9 23.5 10.4 11.8 13.6
3.33%
3.33%
5.0%
5.0%
10%
10%
5.67% 0.33mg/dl或4.5% 0.1mg/dl或5% 2mg/dl或3.3% 3.33%
张传宝 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 zhangcbcn@
干扰实验 回收实验
试验:为了察看某事的结果或某物的性能而从事某种活动。 如:试验新机器。 实验:为了检验某种科学理论或假设而进行某种操作或从事 某种活动。如:做科学实验。 《现代汉语词典》
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 (CLSI). Interference Testing in Clinical Chemistry; Approved Guideline—Second Edition. CLSI document EP7-A2 ; 《临床检验方法确认与性能验证》P240;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干扰实验准则》;
基于生物学变异的质量规范 分析 项目 ALT AST AMY LDH CK GGT ALP 允许CV% 12.2 6 4.8 4.3 11.4 6.9 3.2 允许的偏倚 (%) 2 5.4 7.8 4.3 11.5 10.8 6.4
CLIA’88中的质量规范 最低 48.1 22.8 23.5 14.2 45.5 33.3 17.5 10.0% 15.0% 30% 允许变异 6.67% 6.67% 10.0% 6.67% 10.0% 允许的偏倚 10.0% 10.0% 15.0% 10.0% 15.0% 允许总误差 20% 20% 30% 20% 30%
―精密度(precision)
―特异性(specificity) ―检测限和定量限(LOD and LOQ, "灵敏度")
―线性(linearity)
―耐变性(robustness) ... ...
---陈文祥
关于验证 (Verification)
对主要方法性能的证实
在引入新方法时进行
对配套系统,一般验证下列指标:
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 (CLSI). Interference Testing in Clinical Chemistry; Approved Guideline—Second Edition. CLSI document EP7-A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