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珍贵的舌诊图谱

珍贵的舌诊图谱

珍贵的舌诊图谱珍贵的舌诊图谱(1)身体表现:面部(眼皮)浮肿.油光.易生痤疮.腹泻.身重困倦.大便燥结.急躁易怒。

(2)原因:气虚.运动少.饮冷饮,造成水湿留在体内。

(3)解决方法:红豆.薏仁各10克,煮水30分钟,代茶饮,祛署湿,适合夏天。

冬天寒湿则适应用绿色的花椒,煮水泡脚。

(1)身体表现:善忘.喉咙发干.性情急躁.皮肤干躁.身体疼痛.面色晦暗.口唇发黑.眼圈暗黑.痛经。

(2)原因:血液流动不畅.外伤造成.生气(肝郁气滞就容易造成血瘀).气虚.寒冷造成。

(3)解决方法:三七与西洋参各0.5克,打粉用温水冲服。

(1)身体表现:记忆力差.思考力差.睡眠不好.容易失眠.容易疲惫.怕风怕冷.天热手脚温.天冷手脚冰凉。

(2)原因:失血.脾胃功能差不能吸收营养.思虑过多消耗心脾之血。

(3)解决方法:西洋参30克打粉,龙眼肉300克,搅拌均匀隔水蒸4小时,每天一勺用开水冲服。

(1)身体表现:眼干.口躁咽干.手足心发热.大便干躁.眩晕耳鸣.睡眠差.脉搏快.喜冷饮.心烦爱发火.腰膝酸软(2)原因:津液不足.熬夜.吃辛辣及吃过多热性的食物.生大病。

(3)解决方法:生地.沙参.麦冬.枸杞各9克,石斛6克.当归3克.猪龙骨一节,煲汤服用,一周即可。

(1)身体表现:怕冷.喜饮热饮.精神不振.睡眠偏多.口唇色淡.毛发易落.易出汗.大便稀薄.小便清长。

(2)原因:过多吃寒凉的药.喝冷饮.体质弱.过份暴露在寒冷的环境里。

(3)解决方法:当归20克.生姜30克,羊肉500克,煲汤服用。

(1)身体表现:神情抑郁.口苦口干.眩晕.胃口不佳.忽冷忽热.心烦火大.呕逆.胸闷肋疼.失眠多梦(2)原因:思虑重.压力大(七情内伤:喜则气散.怒则气上.优则气聚.思则气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3)解决方法:灯芯草.竹叶各3克,泡水喝,3-5天即可,主要用于突然上火需要疏肝理气。

长期肝气不疏主要需要调整“喜怒优思悲恐惊”七情。

慈悲心是克制七情最有力的法宝,即仁者寿舌诊脏腑部位分属图舌诊脏腑部位分属图 (1)舌色①淡舌:舌色较正常浅淡,主虚证.寒证,多见于血虚,为阳气衰弱.气血不足象。

色淡而胖嫩为虚寒;胖嫩而边有齿痕为气虚.阳虚。

②红舌:舌色较正常深,呈鲜红色,主热证,多为里热实证。

舌尖红是心火上炎;舌边红为肝胆有热;红而干为热伤津液或阴虚火旺。

③绛舌:舌色深红,为热盛,多为邪热深入营分.血分或阴虚火旺。

红.绛舌颜色越深,表明热邪越重。

④瘀斑舌:舌上有青紫色之瘀点或斑点,多为内有瘀血蓄积。

⑤青紫舌:全舌舌质呈现青紫,或为热极,或为寒证。

舌质绛紫色深而干燥为热极,温热病者为病邪传入营分.血分;舌质淡黄紫或青紫而滑润者为阴寒证。

(2)舌形:观察舌质的老嫩.胖瘦.芒刺.裂纹等。

①老嫩:“老“即指舌质纹理粗糙,形色坚敛,多属实证.热证:“嫩“指舌质纹理细腻,形色浮嫩,多属虚证或虚寒证。

②胖瘦:“胖“指舌体胖大.肿胀,多与水湿停留有关。

舌质淡而胖,舌边有齿痕者,多属脾虚或肾阳虚.水湿停留;舌质红而肿胀,多属湿热内蕴或热毒亢盛。

“瘦“指舌体瘦小而薄,多属虚证。

舌质淡而舌形瘦者,多为气血不足;舌质红绛而舌形瘦者,多属阴虚内热。

③芒刺:舌乳头增生.肥大,突起如刺,多属热邪亢盛。

热邪越重,芒刺越大.越多。

临床上芒刺多见于舌尖与舌边,舌尖芒刺多属肝胆热盛。

④裂纹:舌体上有多种纵行或横行的裂沟或皱纹,多由于粘膜萎缩而形成。

裂纹舌可见于少数正常人。

舌质红绛而有裂纹者多属热盛;舌质淡而有裂纹者多属气阴不足。

(3)舌态:观察舌体有无震颤.歪斜.痿软.强硬等。

①震颤:舌体不自主地颤抖,多属气血两虚或肝风内动。

②歪斜:舌体偏歪于一侧,多为中风偏瘫或中风先兆。

③痿软:舌体伸卷无力,多因气血俱虚筋脉失养所致。

④强硬:舌体不柔和,屈伸不利,甚或不能转动,多属高热伤津,邪热炽盛,或为中风的征兆。

2.舌苔:舌苔是胃之生气所现。

章虚谷曰:“舌苔由胃中生气以现,而胃气由心脾发生,故无病之人,常有薄苔,是胃中之生气,如地上之微草也,若不毛之地,则土无生气矣“。

吴坤安说:“舌之有苔,犹地之有苔。

地之苔,湿气上泛而生;舌之苔,胃蒸脾湿上潮而生,故曰苔。

“现代医家认为舌苔的形成,主要为丝状乳头之分化。

丝状乳头之末梢分化成角化树,在角化树分枝的空隙中,常填有脱落的角化上皮.唾液.细菌.食物碎屑及渗出的白细胞等,组成正常的舌苔。

正常的舌苔为薄白一层,白苔嫩而不厚,干湿适中,不滑不燥。

观察舌苔内容为苔的颜色.厚薄及润燥。

(1)苔色:有白苔.黄苔.灰苔.黑苔等。

①白苔白苔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其它颜色的苔可以认为是白苔基础上转化而形成的。

白苔一般属肺,主表证.寒证,但临床上也有里证.热证而见白苔者。

如薄白而润为风寒;薄白而燥为风热;寒湿之里证可见白而厚腻之苔。

②黄苔有淡黄.嫩黄.深黄.焦黄等不同。

一般说,黄苔的颜色越深,则热邪越重。

淡黄为微热;嫩黄热较重;深黄热更重;焦黄则为热结;黄而干为热伤津;黄而腻则为湿热。

③灰黑苔多主热证,亦有寒湿或虚寒证。

舌苔灰黑而干,为热盛伤津;舌苔灰黑而湿润,多属阳虚寒盛。

灰黑苔多见于疾病比较严重的阶段。

(2)厚薄:有薄苔.厚苔.少苔.无苔。

薄苔多为疾病初起,病邪在表,病情较轻;厚苔多示病邪较盛,并已传里;或有胃肠积滞;或有痰湿。

苔愈厚表示邪越盛,病情愈重。

但舌苔的形成,反映了胃气的有无,舌苔虽厚,说明胃气尚存的一面,而少苔常表示机体正气不足,无苔则是胃气大虚,缺乏生发之机。

舌面上有不规则的舌苔剥脱,剥脱处光滑无苔,称为花剥苔,多属胃的气阴不足,若兼有腻苔则表示痰湿未化而正气已伤。

(3)润燥:反映体内津液的情况。

正常舌苔不干不湿,无苔干燥为体内津液已耗,外感病多为燥热伤津,内伤病多为阴虚津液不足;舌苔湿润表明津液未伤,而苔面水份过多伸舌欲下滴,称为滑苔,则示体内有湿停留。

腻苔:苔质致密.细腻如一层混浊光滑的粘液覆盖于舌面,不易擦去,多属痰湿内盛。

腐苔:苔质疏松如豆腐渣,堆于舌面,易于擦去,多为实热蒸化胃中食浊,为胃中宿食化腐的表现。

(常见舌象见附图)舌象图谱说明1.正常舌舌象:舌质淡红,胖瘦适中,舌苔薄白而干润适度。

2.淡白舌舌象:舌质淡白,舌体胖嫩,舌苔白色稀薄。

意义:多为胃气虚弱或气血不足。

3.苍老舌糙苔舌象:舌质淡红.苍老.白苔满布.微黄.粗糙如砂石。

意义:湿阻脉络.津不上承.或暴热伤津。

4.淡白舌白苔舌象:舌质淡白.白苔满布,中部厚如积粉。

意义:阳虚热浮,可见于阳虚而外感湿热。

5.淡白舌黑燥苔舌象:舌质淡白,舌体胖,舌苔灰黑燥裂。

意义:脾失健运.湿浊不化.痰湿上蒙清窍。

6.淡红镜面舌舌象:舌质淡红而嫩,边有裂纹,舌面光莹无苔.平滑如镜。

意义:胃阴不足或气阴两虚。

7.瘀斑舌舌象:舌质淡红偏暗,边有瘀点.瘀斑,舌苔薄白。

意义:瘀血阻络,气血壅滞。

8.淡红花剥舌(地图舌)舌象:舌质淡红,舌体歪,舌苔白腻有剥脱,呈地图状。

意义:胃之气阴两虚,痰湿阻络。

9.红舌花剥苔舌象:舌质红而嫩,舌苔白腻花剥,剥脱处光莹无苔,或罩白色透明苔。

意义:湿热伤阴,湿浊未化,已伤阴液。

10.红肿胀舌舌象:舌质红,舌体肿胀.胖大.不能缩入口内,舌尖与中部黄苔,舌边与根部白苔。

意义:湿热熏蒸,血热上壅。

11.淡红紫斑舌舌象:舌质淡红,舌尖舌边多处青紫成片,舌苔白腻不均匀,中间苔少。

意义:气滞血瘀或久病气血不续。

12.淡红舌白厚腻苔舌象:舌质淡红,舌苔白厚腻。

意义:气虚血瘀,痰饮停聚。

13.淡红舌厚腐腻苔舌象:舌质淡红,舌体略胖,白厚腐腻苔满布舌面如积粉,表面微有淡黄色。

意义:湿热阻滞三焦14.淡红舌黄糙苔舌象:舌质淡红,舌苔黄燥,粗糙如砂石。

意义:胃肠热结夹湿,湿热化燥。

15.红舌黑腻苔舌象:舌质红,苔厚腻,边白黄中间黑色。

意义:虚阳上浮,湿热内蕴。

16.红舌无苔舌象:舌质红而嫩.中有裂纹,除舌边有少许残存之苔外,余光莹无苔。

意义:胃肾气阴两伤。

17.齿痕舌舌象:舌质略红,舌体胖大而齿痕,舌中间有纵裂,苔薄白而颗粒粗松。

意义:脾虚湿滞,兼有内热。

18.裂纹舌舌象:舌质略细,多数纵裂如刀割,舌苔薄白。

意义:素有阴虚,真阴不足,虚火上炎。

19.裂纹舌舌象:舌质淡白透青紫,舌体胖大,中有深裂纹,舌边裂纹如刀割,舌苔白腻而不匀。

意义:气血俱衰,肾阴不足。

20.红舌白腐苔舌象:舌质红,舌苔白厚,颗粒粗松,如豆腐渣堆于舌面。

意义:痰食内聚,湿热蒸腾。

21.红舌黄腐苔舌象:舌质红,有红点,舌体苍老,舌苔由白转灰黄,厚腐堆起,上有横直裂纹。

意义:湿热秽浊蕴结于里。

22.暗红舌焦黄苔舌象:舌质红而偏暗,苔焦黄如锅粑,厚而有裂。

意义:胃肠热结,腑气不通。

23.红舌黄白苔舌象:舌质红,有红点,苔黄白色,厚积满布,如米粉状。

意义:邪热湿毒蕴结于里。

24.暗红舌黄燥苔舌象:舌质绛红晦暗,舌体薄瘦,舌苔厚而焦黄燥裂。

意义:实热燥结于胃肠。

25.红绛舌黄黑苔舌象:舌质绛红.苍老.尖有红点,苔薄白转灰黄,根部灰黑垢腻。

意义:风痰上扰,痰热腑实。

26.红绛舌黑糙苔舌象:舌质红绛,有红点,黑色糙裂苔满布,厚积成块。

意义:热毒内实,痰热腑实。

27.红色点刺舌舌象:舌质红,有红色点刺状突起,舌苔白腻,表面微黄。

意义:营分郁热。

28.青紫瘦小舌舌象:舌瘦小面青紫晦暗,舌苔白厚腐。

意义:寒湿凝滞,气血壅滞。

29.绛紫舌光剥苔舌象:舌质绛紫而暗,舌面光剥无苔。

意义:热及营血,伤阴阻络。

30.淡白舌水滑苔舌象:舌淡而胖,边尖满布白滑苔,中根部黄苔,厚腻粘滑。

意义:肾阳不足;湿浊化热。

31.红绛瘦舌舌象:舌质红绛,舌体瘦长,两条黄色垢苔厚积,燥裂成块,余处光剥无苔。

意义:胃肠热结伤阴而兼阴虚火旺。

32.红胖瘀斑舌舌象;舌质红绛有瘀斑,舌体肿胀,舌面有破损,苔白滑兼有酱色。

意义:湿毒内盛。

3.舌诊的注意事项 (1)病人将舌自然伸出口外,充分暴露,要呈扁平形,使舌体放松,不要卷缩,也不要过分用力,以免引起颜色的改变。

望舌时尽量迅速敏捷地看清舌质.舌体.舌苔.避免病人伸舌过久,必要时可稍休息后再重复观察。

(2)病人面对光线,使光线直射入口,光线要充足,否则舌质及舌苔的颜色不易分辨。

(3)注意饮食对舌诊的影响:如食后因食物的摩擦使舌苔变薄;饮后使舌苔变润;食温热或刺激性食物后,舌质变红或绛。

所以一般不宜在病人进饮食或漱口后立即进行舌诊。

(4)注意染苔:如饮用牛奶后苔呈白色;吃乌梅.杨梅.咖啡.陈皮梅.橄榄等可将舌苔染为黑色或褐色;吃蚕豆.橘子.柿子及黄连.核黄素等,使舌苔染成黄色。

这些暂时的外物沾染,不可误认为病理的舌苔。

附:舌诊现代研究简介舌为口腔中主要器官之一,是由很多横纹肌组成的肌性器官,外表被有特殊的粘膜,尤其舌背粘膜是组成舌苔的主要部分。

舌的血管和神经分布极其丰富,其粘膜上皮薄而透明,故能分灵敏地反映机体的变化.消化系统和体液的变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