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图的运用》 一等奖精品教案(最全教学设计)(1)

《地图的运用》 一等奖精品教案(最全教学设计)(1)

精品“正版”资料系列,由本公司独创。

旨在将“人教版”、”苏教版“、”北师
大版“、”华师大版“等涵盖几乎所有版本的教材教案、课件、导学案及同步练习和
检测题分享给需要的朋友。

本资源创作于2020年8月,是当前最新版本的教材资源。

包含本课对应
内容,是您备课、上课、课后练习以及寒暑假预习的最佳选择。

地图的运用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地图的运用(地图上的方向)。

课前准备:野外辨别方向的方法有几种?如何判别?(收集资料)
教学过程:
师:在地球仪上,是如何辨别方向的?那么在地图上应该怎样辨别呢?地图上各种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关系又是如何确定呢?
出示投影片:“中国行政区划图”,指导学生分组读图讨论回答了列问题:
(1)经线指示什么方向,纬线指示什么方向?
生: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2)图中的广州在北京的什么方向?新疆自治区在的广东省什么方向?
生:广州在北京的南方,新疆自治区在的广东省的西北方向。

生:有经纬网的地图,要根据经纬网来定方向。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板书1 经纬网定向法
师: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方向的判断注意:指向标指向北方。

板书2 指向标定向法
请看下图,分组读图讨论回答:
(1)图中的A点在B点的什么方向? C点在A点的什么方向?
学生回答:A点在B点的西北方向,C点在A点的正南方向。

师:有的地图,既没有经纬网,也没有指向标,怎么判断方向呢?(教师要启发学生联系以前学过的地理知识。


生:通常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板书3 一般定向法
师:出示学校平面图的投影片,学生分组讨论回答下列问题。

师:当一个人站在南极点上,他的前后左右各是什么方向呢?站在北极点上,他的前后左右各是什么方向呢?
生:学生观察地球仪,当一个人站在南极上,他的前后左右都指向北;当一个人站在北极点上时,他的前后左右都是指向南方。

师:野外旅行或考察,有时会迷路,需要确定方向,假若你没带指南针,在北半球如何确定方向呢?各小组同学合作交流,看哪个小组想的点子多?
学生讨论回答:
(1)在晴天的夜晚,可以用北极星确定方向;(2)在白天利用太阳确定方向;(3)白天观察树木确定方向;(4)利用房屋确定方向。

师:同学们,想的点子还真不少。

[实践与拓展]
①分别呈现几幅地图,让学生练习判别方向。

②呈现南、北极图,引导学生说出各点的相对方向。

[总结]用提问的形式总结、巩固地图上三种定向法。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地图的运用(地图的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课前准备:①比较比例尺大小的练习题。

②越秀公园图片。

师:请你动手量算,同桌同学合作,用准备好的米尺量出使用课桌的长度和宽度?
生:长1.2米,宽0.4米。

师:假若绘制你的课桌平面图,用长1厘米的线段表示课桌的长度,那么比实际课桌长度缩小了多少倍?
生:120倍。

教师小结:我们把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之比叫做比例尺。

(教师说明在比例尺的公式里,图上的单位一般是厘米,实地距离的单位也要换算成厘米,才能计算出图上距离相对于实地距离缩小的倍数。


板书一、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师:在黑板上画出长1厘米的线段,用它表示1.2米。

比例尺的这种表示方式是线段式。

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个比例尺吗?
生讨论回答: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2米。

师:这种方式就是文字式。

除此以外还会有什么方式?比例尺能不能用数字表示呢?
生:1∶120或1/120。

师:出示中国政区图、中国交通图、中国地形图,学生分组观察说出这些地图比例尺的表示形式。

学生回答:有线段式、数字式等。

师:请你把下列比例尺的其他两种形式。

(提醒学生注意单位换算,由千米换算成厘米时,要在千米数字后加五个零;由厘米换算成千米时,要在厘米数字中去掉五个零。

)数字式线段式文字式
1∶6000000
0 10千米
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千米
师:读“中国行政区划图”,广州到北京的实地距离大约是多少千米。

生:先在“中国行政区划图”量算出这两座城市的图上直线距离,再利用图上的比例尺计算出这两座城市的实地距离。

师:请你比较下列比例尺中,哪一个最大?(师启发诱导学生,在比较时要换算成哪一种方式,然后再比较。


A.1∶1000 B. 1/10000
生:A最大。

板书比较比例尺的大小:比例尺是个分数,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

师:请同学们观察课本中的“越秀公园地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比较这三幅图,哪幅地图表示的范围大?
②说明哪幅地图表示的内容详细一些?
③再比较这三幅地图的比例尺的大小?
④由此,你能得出什么样的结论?
生:学生分组讨论,各小组选一个代表发言,得出以下结论:在图幅相同的情况下,地图比例尺愈大,要表示的范围愈小、表示的内容愈详细;反之,地图比例尺愈小,表示的范围愈大,表示的内容愈简略。

师:大家知道,地图上的地面景物是用不同符号表示的,除了符号还有一些文字和数字注记,这些都是地图的语言,是一种特殊的语言。

因此,要利用好地图,必须熟悉地图的语言——图例。

师:请同学们看图2.17一些常用的图例,请你自己想办法,如何尽快记住一些重要的图例?(分组讨论,相互交流记忆的方法。


生:动手画一画一些常用图例。

生:分类观察比较,它们有什么区别?(如地区界线、交通线路、首都与一般城市等)生:将常用的图例画在硬纸板上,一名学生出示,小组其他同学抢答,由学生评价
[总结]读懂地图的方法和步骤。

课堂小结
(本节所学内容,由各小组同学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选一名代表总结本节学习内容。

)地图是日常生活、生产,以及学习地理中所必需的重要工具。

地图有三个基本要素就是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假若你学会了在地图上辨别方向、量算距离、识图例和注记,也就初步学会使用地图了。

本课教学反思
英语教案注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四方面技能以及这四种技能综合运用的能力。

写作是综合性较强的语言运用形式, 它与其它技能在语言学习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因此, 写作教案具有重要地位。

然而, 当前的写作教案存在“ 重结果轻过程”的问题, 教师和学生都把写作的重点放在习作的评价和语法错误的订正上,忽视了语言的输入。

这个话题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比较贴近生活,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教授知识的同时,应注意将本单元情感目标融入其中,即保持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同时要珍惜生活的点点滴滴。

在教授语法时,应注重通过例句的讲解让语法概念深入人心,因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的概念相当于一个简单的定语从句,一个清晰的脉络能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此教案设计为一个课时,主要将安妮的处境以及她的精神做一个简要概括,下一个课时则对语法知识进行讲解。

在此教案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通过辅导学生掌握一套科学的学习方法,才能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一步提高。

再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案效果,才能避免在以后的学习中产生两极分化。

在教案中任然存在的问题是,学生在“说”英语这个环节还有待提高,大部分学生都不愿意开口朗读课文,所以复述课文便尚有难度,对于这一部分学生的学习成绩的提高还有待研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