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提高商务谈判的水平

如何提高商务谈判的水平

论如何有效提高商务谈判的水平【摘要】:商务谈判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

在科技迅猛飞跃的今天,让步技巧与策略在商务谈判的运用中显得尤为重要,它影响着谈判发展的方向,关系到谈判的最终结果。

笔者就现代人普遍存在的心理特征着手,选择了最适合现代人谈判的战术—“让步”,重点分析了“推推拉战术”,并简要概括了六种常见的让步方式,就其适用场合稍作提及后,结合巧妙的语言运用艺术,详细的分析谈判双方在最终的结果上怎样达到“双赢”的效果。

【关键词】:商务谈判;让步;推-推-拉战术;语言运用艺术人类为什么要谈判呢?从本质上来说,谈判的直接原因是多种多样,不断发展的“需要”。

马斯洛曾在需求层次理论中把人的需求分为五格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与被爱需求,尊严与自尊需求,自我实现需求。

而谈判,正是人们为了协调彼此之间的关系和满足各自的需求,通过协商而争取达到意见一致的行为和过程。

大多数情况下,达成协议的时候是双方心里都达到平衡点的时候,也就是认为,自己在谈判中取得了满意或基本满意的结果。

这一系列的动作中,谈判者必须了解谈判者的心理特征,根据对方的心理采取相应的技巧与对策,并结合巧妙的语言运用艺术使谈判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解剖现代人的心理:我是老大!我们现在的社会就像一个拼命奔跑的青年人,要向前冲!红灯要闯,排队必插;有了车,还想要宝马,宾利...于是,我们成了时髦的现代人,为了物质丰富,慌不择路,顽固不化。

我是老大,我就是真理!深入的分析,这类人的心理具有以下特征:非常固执,你说东,他谈西,越想说服他,他却越是顽固的抵抗,这种人很难后退一步,合作起来很不愉快;自信满满,自以为无所不能,认识事物带有片面性,只按自己的标准行事,往往听不进别人的意见;控制别人,对某事拘泥于形式,深信自己的所作所为是绝对正确的,怕自己深信的一切被别人修正,相反,想让别人按照他的意愿行事;不愿有所拘束,个性外向者居多,精力充沛,多半在外与众人接触,做起事来很有魄力。

俗话说得好,“谈判是妥协的艺术,没有让步就不会成功。

”这看起来更值得我们这些“越来越聪明,顽固不化”的现代人借鉴,或许这正是当今谈判成功的不二法宝!让步技巧在商务谈判中的运用中显得尤为重要,它影响着谈判发展的方向,关系到谈判的最终结果。

二、从“推—推—拉战术中”看到曙光面对市场的多元化和扩大化,无论是企业、供应商还是消费者无不站立在新的高度和平台维护自身的利益。

他们暂时放下了“我是老子我怕谁”的精神,在展开唇枪舌战的谈判的同时不免学会“放长线,钓大鱼”的让步式策略,以保证在己方利益达到的同时让对方有“获胜”的感觉。

这场“战争”无论谁胜谁负,总会有妥协和让步的一方。

让步式策略的合理运用可以让谈判的双方在最终的结果上达到“双赢”的效果。

那么,如何让步?做出哪些让步?让步的程度又是多少呢?“推—推—拉”理论形象的诠释了谈判中的让步:老练的渔夫懂得如何钓鱼,先抛钓杆,鱼儿上钩之后,让鱼儿随钩先逃一下,有点缓冲时间,再加点压力,把鱼钓上来。

谈判者也一样,必须学会成功谈判的步调永远是“推—推—拉”,绝不是硬邦邦气势汹汹的,硬上、硬来,毫不通融,以气势压人的谈判方式不会有效,因为它忽略了对手的立场,在独裁国家及战俘集中营里无谈判可言,只有权威和必须屈服于权威的人。

但是在谈判的舞台上,永远有两方,如果谈判双方都坚持自己的阵线不后退半步,谈判永远也打不成协议,谈判追求的目标也就无法实现。

我们都知道,在实际业务谈判中,让步往往是双方的,一般由双方共同努力才能达到较理想的效果,也就是说,谈判双方在谈判中的贡献都是不可小看的,这便间接说明了“推—推—拉”理论的重要性。

因为经由此程序,你才能获得自己想要的利益,同时与你的对手保持互相敬重,和谐的关系。

然而,“推—推—拉”理论实际是怎么样运作的呢?笔者通过一典型案例来具体分析。

案例回顾:在最近的谈判会议中,两位律师为商业租约中的一些条款争议,争议的焦点是条款中证明房客必须缴纳税款和水电费。

房客的律师支持房东必须装置一架更具效力的新锅炉,并在建筑物重要部分加设绝缘物,以便房客能控制开支。

其中,房客的律师很清楚地指出,现在是买方市场。

如果房东几项要点不做让步的话,他的工人宁可退出交易。

于是与委托人商计之后,提出此建议:房客仍然坚持要新的锅炉和绝缘物,然而房客愿意先支付改善项目的款项,可是必须按月按期由房租中予以扣除,直到所有改善项目所在的款项全部收回。

交易随即达成。

显然,成功的原因是房东律师为其委托人所运用的“推—推—拉”策略。

他先坚持他的要求,采取强硬的策略,然后在如何履行要求上缓和一下口气。

他推,再推,可是在推得太过份之前,缓和一下压缩的空气和强硬的口气,然后以令他满意的交易条件把他一举拉上来。

当然,此“推—推—拉”的策略也可转变成“拉—拉—推”的策略。

有时情势使然,必须运用相反的策略,以收异曲同工之妙。

“推—推—拉”理论赋予谈判生气、力量,因为它避免了会议时一面倒的情形发生。

在谈判中,你予对手有所取,便必须有所舍,纵使是形式上、礼貌上的。

总之,谈判时必须把“推—推—拉”技巧与谈判的特质合而为一。

它必须是你的一部分,就如同头、微笑是你的一部分一样。

它就像网球选手的正击一样,是比赛的核心部分。

练习“推—推—拉”技巧与谈判的特质合而为一。

它必须是你的一部分。

练习推—推—拉技巧,最后你便能感觉到成功的韵律传遍整个谈判过程,这便是有取有舍、相互合作、让步的韵律,显示你已经逐渐成为商场重要的谈判专家。

三、“六马”并驾骑驱,共创双赢在谈判的过程中,赢者总是比输者能控制自己的让步程度,特别是在谈判快形成僵局时更为显著。

谈判里的输者,往往是无法控制让步的程度;赢者则是不停地改变自己的让步方式,令人难以揣测。

那么,特殊时候我们就该选择特殊的让步方式。

(一)一次到位;这是一种较坚定的让步方式。

它的特点是在谈判中,无论对方作何表示,己方始终坚持初始报价,不作出丝毫的退让。

即使到了迫不得已的时候,己方仍然拒不让步。

这种让步方式往往让对方觉得己方缺乏诚意,容易使谈判形成僵局,甚至可能因此导致谈判的失败。

因此可见这种让步方式是“冒险型”的。

(二)刚柔相济;在谈判中,谈判者的态度既不能过分强硬,也不可过于软弱,前者容易刺伤对方,导致双方关系破裂,后者则容易受制于人,而采取“刚柔相济”的策略比较奏效。

谈判中强硬态度可直捅对方敏感部位,不留情面,争得面红耳赤也不让步;温和态度则语言温和,处处留有余地,一旦出现僵局,也可便于从中回旋挽回,而二者的结合形成“刚柔相济”则可有较大把握获取谈判的成功。

(三)拖延回旋;在商务谈判中,对态度强硬、咄咄逼人的对手,可采取拖延交战、虚与周旋的策略,通过多回合的拉锯战,使趾高气扬的谈判者感到疲劳生厌,逐渐丧失锐气,达到“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效果,等对手精疲力竭的时候再反守为攻,这样便顺利的使自己的谈判地位从被动中扭转过来。

(四)留有余地;在谈判中,如果对方向你提出某项要求,即使你能全部满足,也不要马上做出答复,而要慢慢的稳住对手先答应其大部分要求,留有余地,以备讨价还价之用。

(五)相互体谅;谈判中最忌索取无度,漫天要价或胡乱杀价,以致于使整个谈判中充满火药味和敌对态势,谈判双方应将心比心,互相体谅,可使谈判顺利进行并取得皆大欢喜的结果。

(六)埋下契机;双方若不能达成的圆满结果,谈判面临破裂之际,也无需逞一时口舌之快,伤了双方和气,以便为下回双方再次谈判的圆满成功埋下契机。

四、把握好让步的时机让步不仅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策略与技巧,又需要把握好时机,也许一个小小的让步会涉及到整个战略布局,草率让步和寸土不让都是不可取的。

在适当的时机和场合做出适当适时的让步,可以使谈判让步的作用发挥到最大、所起到的作用最佳。

[]虽然让步的时机说起来容易,但在谈判的实际过程中,时机是非常难以把握的,很多人都会出现对让步的时机把握不准确的问题。

因此在商务谈判中,谈判者应掌握时机谨慎让步,要让对方意识到你的每一次都是艰难的。

相反,轻而易举地获得你的让步不但不会使对方在心理上获得满足感,反而会怀疑你的让步有诈。

“一伸手就摘到的苹果不甜”,而慢慢的让步不但使对手心理上满足,而且会更加珍惜它。

五、贯穿商务谈判始终的不二法宝——“语言运用艺术”谈判是表达的一种艺术,成功的谈判都是谈判各方出色运用语言沟通的结果,无论是有声语言还是无声语言,在商务谈判中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针对性强。

在商务谈判中,双方各自的语言,都是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要求的,因此谈判语言的针对性要强,做到有的放矢。

模糊,罗嗦的语言,会使对方疑惑、反感,降低己方威信,成为谈判的障碍。

针对不同的商品,谈判内容,谈判场合,谈判对手,要有针对性地使用语言,才能保证谈判的成功。

例如:对脾气急躁,性格直爽的谈判对手,运用简短明快的语言可能受欢迎;对慢条斯理的对手,则采用春风化雨般的倾心长谈可能效果更好。

在谈判中,要充分考虑谈判对手的性格、情绪、习惯、文化以及需求状况的差异,恰当地使用针对性的语言。

(二)表达方式婉转。

谈判中应当尽量使用委婉语言,这样易于被对方接受。

比如,在否决对方要求时,可以这样说:“您说的有一定道理,但实际情况稍微有些出入”然后再不露痕迹地提出自己的观点。

这样做既不会有损了对方的面子,又可以让对方心平气和地认真倾听自己的意见。

其间,谈判高手往往努力把自己的意见用委婉的方式伪装成对方的见解,提高说服力。

在自己的意见提出之前,先问对手如何解决问题。

当对方提出以后,若和自己的意见一致,要让对方相信这是他自己的观点。

在这种情况下,谈判对手有被尊重的感觉,他就会认为反对这个方案就是反对他自己,因而容易达成一致,获得谈判成功。

(三)灵活应变。

谈判形势的变化是难以预料的,往往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尴尬事情,要求谈判者具有灵活的语言应变能力,与应急手段相联系,巧妙地摆脱困境。

当遇到对手逼你立即作出选择时,你若是说:"让我想一想","暂时很难决定"之类的语言,便会被对方认为缺乏主见,从而在心理上处于劣势。

此时你可以看看表,然后有礼貌地告诉对方:"真对不起,9点钟了,我得出去一下,与一个约定的朋友通电话,请稍等五分钟。

"于是,你便很得体地赢得了五分钟的思考时间。

(四)恰当地使用无声语言。

谈判者通过姿势、手势、眼神、表情等非发音器官来表达的无声语言,往往在谈判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如注意“椭圆形的笑容”“斜立的眉毛”等,在有些特殊环境里,有时需要沉默,恰到好处的沉默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结论:在对外贸易的不断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日趋明显的今天,商务谈判已经成为国际商务活动中提高竞争力、扩大成交额和维护国家利益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