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礼仪教案【篇一:小学生社会交际礼仪教学设计】铜仁市第十八小学小学生社会交际礼仪——教学设计(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师:刘远成一、教学目标1、知识:懂得讲文明、有礼貌是做人的基本品德,是社会交往的需要,是尊重他人的表现。
2、能力:在实际生活中,逐步学会以礼待人,与人交往时做到语言文明、态度和气、举止优雅,并能够在不同的情境中表达自己的礼貌。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验文明礼貌带给自己的乐趣以及对人生发展的价值,树立不讲礼貌为耻、有礼貌为荣的交往态度,并乐于以礼待人。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如何将礼貌落到实处,即在实际生活中,与人交往时做到讲文明有礼貌。
三、教学过程:导入,播种一种习惯,将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将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将收获一种人生!一)、课堂礼仪:遵守课堂纪律是学生最基本的礼貌。
(1)上课:上课的铃声一响,学生应端坐在教室里,恭候老师上课,当教师宣布上课时,全班应迅速肃立,向老师问好,待老师答礼后,方可坐下。
学生应当准时到校上课,若因特殊情况,不得已在教师上课后进入教室,应先得到教师允许后,方可进入教室。
(2)听讲:在课堂上,要认真听老师讲解,注意力集中,独立思考,重要的内容应做好笔记。
当老师提问时,应该先举手,待老师点到你的名字时才可站起来回答,发言时,身体要立正,态度要落落大方,声音要清晰响亮,并且应当使用普通话。
(3)下课:听到下课铃响时,若老师还未宣布下课,学生仍应安心听讲,不要忙着收拾书本,或把桌子弄得乒乓作响,这是对老师的不尊重。
下课时,全体同学仍需起立,与老师互道:“再见”。
带老师离开教室后,学生方可离开。
二)、服饰仪表:基本要求是:合体;适时;大方;讲究场合。
三)、尊师礼仪:学生在校园内进出或上下楼梯与老师相遇时,应主动向老师行礼问好。
学生进老师的办公室或宿舍时,应先敲门,经老师允许后方可进入。
在老师的工作、生活场所,不能随便翻动老师的物品。
学生对老师的相貌和衣着不应指指点点,评头论足,要尊重老师的习惯和人格。
四)、同学之间礼仪:同学之间的深厚友谊是生活中的一种团结友爱的力量。
注意同学之间的礼仪礼貌,是获得良好同学关系的基本要求。
(1)同学之间可彼此直呼其名,但不能用“喂”、“哎”等不礼貌用语称呼同学。
(2)在有求于同学时,须用“请”、“谢谢”、“麻烦你”等礼貌用语。
借用学习和生活用品时,应先征得同意后再拿,用后应及时归还,并要致谢。
(3)对于同学遭遇的不幸,偶尔的失败,学习上暂时的落后等,不应嘲笑、冷笑、歧视,而应该给予热情的帮助。
(4)对同学的相貌、体态、衣着不能评头论足,也不能给同学起带侮辱性的绰号,绝对不能嘲笑同学的生理缺陷。
在这些事关自尊的问题上一定要细心加尊重,同学忌讳的话题不要去谈,不要随便议论同学的不是。
五)、集会礼仪:集会在学校是经常举行的活动。
一般在操场或礼堂举行,由于参加者人数较多,又是正规场合,因此要格外注意集会中的礼仪。
(1)集合时,提前到达,准时进入会场,列队快、静、齐,并在指定位置坐好。
(2)听报告聚精会神,保持肃静,不乱议论,不乱走动。
(3)不在会场吃零食,不乱扔果皮纸屑。
(4)报告或演出结束,要鼓掌致谢;精彩之处适度鼓掌,不喝倒彩,不吹口哨,不大声喧哗。
(5)学生上台发言要向主席台领导和场内同学鞠躬行礼,少先队员行队礼。
发言结束后道谢。
(6)会议、演出进行中不擅自离场;演出结束后,等演员上台谢幕后再有秩序地退场。
(7)确实有特殊情况需要提前离开会场的,先取得老师的同意才能离开。
六)、升国旗礼仪: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升降国旗是对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一种方式。
无论中小学还是大学,都要定期举行升国旗的仪式。
升旗时,全体学生应列队整齐排列,面向国旗,肃立致敬。
当升国旗,奏国歌时,要立正,脱帽;行注目礼,直至升旗完毕。
升旗是一种严肃、庄重的活动,一定要保持安静,切忌自由活动,嘻嘻哈哈或东张西望。
神态要庄严,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所有在场的人都应抬头注视。
七)、校内公共场所礼仪:应该自觉保持校园整洁,不在教室、楼道、操场乱扔果皮纸屑,不随地吐痰,不乱倒垃圾。
不在黑板、墙壁和课桌椅上乱涂、乱画、乱抹、乱刻,爱护学校公共财物、花草树木,节约用水用电。
自觉将自行车存放在指定的车棚或地点,不乱停放。
畅谈收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收获了————【篇二: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教案(三年级)】第周班级星期第节年月日12第周班级星期第节年月日34第周班级星期第节年月日5【篇三:小学文明礼貌教育教案】小学低年级“文明礼貌教育”教案目的要求:1、教育学生从小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好习惯。
2、教育学生从小遵守学校常规,举止文明。
3、教育学生从小会使用“文明礼貌”用语教学重难点:使学生从小遵守学校常规,举止文明,会使用文明礼貌用语。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走进文本,导入课题:中国是礼仪之邦,有几千年的文明史。
作为一名学生——祖国的花朵——未来祖国建设的接班人,应从小就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习惯。
板书题题:文明礼貌二、走进课堂,传授内容:1、教师提问:请同学们说说,我们知道哪些文明礼貌用语?2、学生交流:①遇见老师要主动打招呼,问好。
②无意损坏了别人的东西说声:“对不起”、“请原谅”。
3、教师小结,对学生发言给予肯定。
4、教师向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
⑴在校内外遇见本校老师应该怎样做?(主动打招呼,喊声“老师早”或“老师们好”。
)⑵上课时,当老师走进教室或下课后,我们应该怎样?(上课时,老师走进教室,全班同学随班长“立正”口令,同时起立,齐喊“老师好”,老师行礼后随班长喊“坐下”而坐下。
下课时,教师喊“下课”随班长“起立”后齐喊:“老师再见。
”“立正”要严肃而恭敬。
)⑶下课后,我们应该什么时候离开座位?(待老师先离开教室,学生方离位,不要抢在老师前面走。
)⑷当你上课迟到时应该怎样做?(站在教室门口行队礼喊“报告”,待老师允许后进入教室。
)⑸假如在比较狭窄的地方与老师相遇应该怎样做?(让老师先通行)⑹当你有事到办公室去找老师应该怎样做?(在办公室门口喊“报告”待老师同意后进入办公室。
)⑺在升旗集合等场合,我们应该怎样做?(升旗时,面对国旗“立正”“唱国歌”行队礼展品注目礼,行为举止庄重严肃,集合时按要求站好或坐好,不大声说话,保持安静。
)三、实践演练,巩固提高。
(教师选取一两项内容进行演练)四、课堂小结,提出要求:文明礼貌是我们小学生应具有的行为习惯,也是应有的品质。
让我们在日常生活、学习中自觉养成这一良好的习惯。
目的要求:1、懂得国旗、国徽的意义;懂得升国旗、降国旗的规范行为。
2、尊敬长辈,团结同学,学用礼貌用语。
3、讲卫生,养成勤洗澡,剪指甲,洗头,刷牙,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
4、守纪律,按时上学,有事请假,诚实守信,不说谎话。
教学重难点:学习行为规范,形成规范行为。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每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有不同的行为。
那些行为是好的,那些行为是不好的,规范的行为是什么?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二、授新课:1、板书课题: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2、分小组讨论:①升国旗时的行为。
②见到老师,同学时的行为。
③在生活上,学习上。
3、相互交流。
4、肯定学生的回答。
5、讲解总结规范行为。
①升国旗、降国旗,奏唱国歌时肃立、脱帽、行注目礼,少先队员行队礼。
②尊敬父母,关心父母身体健康,主动为家庭做力所能及的事,听从父母和长辈的教导,外出或回到家要主动打招呼。
③尊敬老师,见面行礼,主动问好,接受老师的教导。
④尊老爱幼,平等待人。
同学之间友好相处,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不欺负弱小,不讥笑戏弄他人,尊敬残疾人。
⑤待人有礼貌,说文明话,讲普通话,会用礼貌用语,不骂人,不打架,到他人房间先敲门,经允许再进入,不随意翻动别人的物品,不打扰别人的工作、学习和休息。
⑥诚实守信,不说谎话,不随意拿别人的东西,考试不作弊。
⑦爱惜粮食和学习、生活用品,不比吃穿,不乱花钱⑧按时上学,不迟到,不早退,不逃学,有病有事要请假,放学后,按时回家等等。
6、对照这些规范行为讨论:我们做到了那些,还有那些还没做到,今后应当怎样做?7、表扬做得好的同学。
三、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日常行为规范,希望同学们对照《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规范我们的行为。
目的要求:1、初步掌握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内容,懂得现在怎样做才是一个好学生。
2、能按照《规范》严格要求自己,使自己成为有理想,讲道德、守纪律、爱学习的人。
3、能讲礼貌,注意安全,学会怎样做人,性格上有修养。
教学重难点:对照《规范》,形成良好的规范行为。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都要与人交往,与人接触,要面对现实,面向未来,在相处的过程中,要形成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这种习惯就必须从小养成,从小做起,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具体内容,好吗?二、授新课:1、板书课题: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2、让学生自己通读一遍《规范》的内容。
3、提问讨论:①《规范》里共有几条?②你认为哪几条是最值得记住的?对你最有价值的又是哪几条?③你打算今后如何对照《规范》来要求自己的?4、学生间相互交流,分三组进行。
5、每组抽查一名同学发言,回答上述三个问题。
6、让大家评定谁说得好。
7、老师强调我们的日常行为规范主要注意的几点:①尊敬老师,见面行礼,主动问好,接受老师的教导,与老师交谈。
②诚实守信,不说谎话,知错就改,不随意拿别人的东西,借东西要及时归还,答应别人的事努力做到,做不到时表示歉意。
考试不作弊。
③爱惜粮食和学习、生活用品。
节约水电,不比吃穿,不乱花钱。
④遵守交通法规,过马路要走人行横道,不乱穿马路,不在公路、铁路、码头玩耍和追逐打闹。
⑤珍爱生命,注意安全。
防火,防溺水,防触电,防盗,防中毒,不做有危险的游戏。
⑥阅读内容健康有益的图书、报刊,音像和网上信息,收听、收看内容健康的广播电视节目??敢于斗争,遇到坏人坏事主动报告。
8、让一名同学说一说今后在哪些地方最需要改进的?三、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日常行为规范,在今后的学习中必须要时时刻刻,事事处处对照规范来严格要求自己,使自己真正成长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有用人才。
小学高年级“文明礼貌教育”教案目的要求:1、教育学生要讲文明,有礼貌,说话文明,举止文雅。
2、知道常用的文明礼貌用语和日常行为规范。
3、教育学生尊敬长辈,尊敬他人。
教学重点:教育学生讲文明,懂礼貌,敬爱他人。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揭题引言,板书主题:传说有一年轻人来到一个陌生地方,不知到某地方怎样走。
这时他遇见一老翁,急忙上前问:喂,到某地方怎样走?那位老翁瞟了他一眼,没理睬。
那年轻人只好悻悻离去。
你知道那位老翁为什么不理睬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