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九章游艇安全设备与应急操作.docx

第九章游艇安全设备与应急操作.docx

v1.0可编辑可修改第九章游艇安全设备与应急操作游艇在海上航行, 作为游艇操作人员有责任保护乘客和游艇的安全,避免事故的发生。

一旦出现紧急情况,应全力救助,消除危险。

第一节救生设备救生设备的性能应能符合中国海事局的《国内航行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的有关规定。

在一切有助于探测的表面应具有鲜明易见的颜色,并装贴认可的逆向反光材料。

救生衣如图9-1 所示。

图 9-1 救生衣一.救生衣1.一般规定(1)应为每位额定乘员配备易见救生衣;(2)救生衣应置于每个乘员的座椅底下或方便取用处;(3)每件救生衣应备有用细绳系牢的哨笛。

艇上的救生衣两面都可同样穿着使用, 穿着救生衣的人可转动身体至安全漂浮姿势,使身体后倾仰浮,脸露出水面,嘴离水面至少12cm。

2.救生衣的使用游艇上的乘客都必须正确穿着救生衣,以确保安全。

救生衣的使用方法为:穿着塑料 ( 普通 ) 救生衣前,应先检查浮力袋、领口带、腰带等,它们不能有损坏。

把救生衣从头套下穿在身上,浮力袋大的一面置于身体前面,把腰带分别从左右两边绕到身后,再绕到前面一周,在胸前用力收紧打一平结系牢。

其佩戴步骤见图9-2 。

穿着充气式救生衣前,应检查气嘴和通气管、胸带等, 它们应完整无损,并有两个独立的气室,互不连贯,互不漏气,穿着后,系好胸带,并调整好跨带, 拉 CO2 充气瓶拉绳 , 使救生衣充气成型;或用牙齿将气嘴向前顶紧吹气(松开即自动关闭并交替进行,使前后平衡,以增大浮力。

图 9-2 救生衣的穿戴步骤3. 救生衣的检查与保养救生衣不得存放在潮湿、有油垢或温度过髙的地方。

每3个月检查一次有无霉烂、发脆和损坏 ; 如有,应及时修补、淸洗和更新。

保持救生衣的淸洁干燥,每个月应晾晒一次。

经常检查救生衣是否存放在正确的位置,保管是否妥善。

不要随意把救生衣做枕头或坐垫使用,以免受压后浮力减少,影响其安全使用。

二.救生圈1.一般规定(1)艇长小于12 III的游艇至少应配备 1 只带救生绳的救生圈(见图9-3 )。

图 9-3 救生衣(2)艇长 12m及以上的游艇应至少配备 2 只救生圈,并分别置于驾驶室或艇操纵位置两侧,其中 1 只应带救生绳。

(3)所佩载救生绳的长度一般不小于18m。

2.救生圈的使用如果有人不慎落入水中,落水者应大声呼叫以引起其他人员的注意。

发现者应就近拿取救生圈并迅速抛向落水者附近的海面,具体的做法是:落水者先抓住把手索,然后双手同时向下压住救生圈的一侧,使救生圈竖起,手和头顺势钻入圈内,再将救生圈夹在两腋下面,保持头部髙于水面,身体浮于水中,等待救助( 见图 9-4) 。

也有采用一手抓住救生圈,另一手做划水动作(见图9-5) 。

图 9-4利用救生圈水中待救图9-5借助救生圈游泳如果在游艇停泊时,有人落水,此时抛投者应一手握住救生索,另一只手将救生圈抛在落水者的下流方向。

无流而有风时,应抛在上风,以便于落水者攀拿。

落水者攀拿后,艇上人员回收浮索,将落水者拉至艇边。

也可以把救生索系在栏杆上,两手同时抛投救生圈。

当艇与落水者有较大距离时,应将救生圈连绳索一起用力抛出,这样抛投距离比较远( 见图 9-6) 。

图 9-6救生圈的抛投3.救生圈的存放与检查应合理布置在游艇两舷侧和容易看见、到达的地方。

外表标记应清晰可见,把手绳和救生圈本身应完好无损。

三、救生信号1.游艇救生信号应配备:(1) A 类游艇应配备 4 支降落伞火箭信号;(2)其他游艇应配备 2 支降落伞火箭信号。

2. 遇险信号应储存在可携带的水密容器中并于艇操纵位置。

图9-7所示为红光降落伞火箭信号。

图 9-7红光降落伞3.降落伞火箭信号的使用方法火箭降落伞火焰信号有很多种,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发射装置不同。

比较常见的有拉发式和压发式两种。

使用时应注意使用说明,按其要求操作。

下面介绍压发式和拉发式火箭降落伞火焰信号的使用方法(见图9-8 )。

见图 9-8红光降落伞使用步骤(1)压发式火箭降落伞火焰信号①撕掉塑料袋,拆下顶盖及底盖,并注意保持外壳上的箭头方向朝上;②放下底部触发器的铰链式压杆,一手握住火箭筒,垂直高举过头,另一手手掌托在压杆上;v1.0可编辑可修改③把压杆上推,双手迅速紧握火箭,有风时可略偏向上风,火箭很快会发射出去。

(2)拉发式火箭降落伞火焰信号①撕掉塑料袋,拆下顶盖及底盖,并注意保持外壳上的箭头方向朝上;②将降落伞火箭信号下端的拉索取出挂在脚下,拔除安全销;③两只手用力抓住信号筒向上方拉动;④火箭信号发射出去。

发射火箭信号时应特别注意:有些火箭信号在发射时往往会有一段时间延迟,应尽量用双手握住火箭筒体。

但如果击发 10s 后火箭还没有发射出去 , 则应尽快将火箭信号抛入水中 ,以防发生危险。

第二节消防设备一、一般规定(1)游艇上所配备的消防用品均应是认可的产品。

(2)灭火设备应保持良好状态,并能随时使用。

(3)容易引起失火以及燃烧时会散发出大量烟雾或有毒气体的材料不能用于机舱、乘员、舱室及厨房内。

二、灭火设备1.手提式灭火器( 1)根据艇长,每一类型手提式灭火器的容量要求见表9-1 。

(2)用于电动机、配电板、控制箱、蓄电池等电气设备的处所的灭火器应适合于扑灭电气火灾,例如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器。

( 3)手提灭火器应适当地分布于各被保护舱室内,通常应在舱室内的出口附近放置最少1个手提灭火器。

(4)二氧化碳灭火器不应用于密闭的舱室。

2.消防泵及消防管件(1)艇长大于等于 15m的游艇应设置消防泵,消防泵及其通海控制阀应设于机舱之外。

如消防泵位于机舱之内,则应能在机舱外启动。

(2)消防泵及消防总管的布置应确保有一股水柱喷射到艇在航行时乘员通常可到达的艇上的任何部分。

如机舱只设一个消火栓,则其应设于机舱外近入口处。

(3)消防总管和消防水管的直径尺寸应能保证有效地分配消防泵最大出水量的需要。

但喷嘴的直径应不小于 10mm。

( 4)每个消火栓应至少配备一根消防带或消防软管和一支水枪,水枪应是水柱7 水雾两用形式。

v1.0可编辑可修改( 5)消防的容量能从嘴射出一股射程不少于6m的水柱。

3.火的配置消防的配置足表9-2 的定。

4、固定式火系封的机器所和燃料油柜所在所按下列要求置固定式火系:(1)固定火系的部件可靠地固于艇构上,以承受正常运行的运、冲和振。

气瓶所在位置的境温度适于气瓶的工况。

(2)放装置可或其部位有可的,并明起保的所。

放装置在受其保的所失火易于到达并行放。

在放装置附近明易有系的操作明。

(3)如果火介是窒息性的,在火放前首先确受保所的人已全部撤离,并关所有受保所的开口。

可以空气人或允气体排出的被保所的开口能从所外部予以关。

(4)火系的容量符合下列要求:①二氧化碳系,成能至少放出相当于被保所容 40%的自有气体;②干粉系 , 能力至少 0 干粉;③ 力水系,供水能力;④ 可的其他等效火系。

(5)可以接受用手提式二氧化碳代替固定式火系,火系能至少放出相当于所保所容 40%的自由气体。

在受保所上有放孔,无入受保所就可以用火器向内放。

所要求的手提式火器存放在放孔附近。

5.机火器的配置机按表9-3 的定配置火器。

表 9-3 机舱灭火器配置机功率火器配置肖⋯)1 个干粉火器,其个容量不小于2 ^0^^名150 2 个干粉火器,其个容量不小于 2 匕150〈卩彡 300 2 个干粉火器,其个容量不小于 3 ^300^/1^450 2 个干粉火器,其个容量不小于4气罐所至少配置 2 个干粉火器,其个容量不小于2kg 。

6.告示牌如果火窒息性的,在施放装置附近和在被保所的任何入口告示牌。

CO2 手提式火器附近告示牌。

告示牌是中文或中英照,句、形、符号应简捷易懂,可参照公认的国际或国家标准。

三、灭火设备的使用游艇一旦发生火情,应立即报警并使用灭火设备进行控制和消灭。

1.手提式灭火器( 1)干粉灭火器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干粉灭火器适用于一般固体、可燃液体、可燃气体、金属(注意: 金属火应采用特殊干粉)、电气和化学物品等火灾的扑救。

干粉灭火器见图9-9 。

图 9-9干粉灭火器及其结构图站在火源的上风方向,拔下灭火器上的安全插销,使灭火器喷嘴对准火源, 保持合适的距离,压下压把即可喷射。

喷射时,根据情况进行点射或摆动喷嘴推进扫射,直至火被消灭。

干粉灭火操作见图9-10 。

图 9-10 干粉灭火搡作灭火中,灭火器应始终保持直立状态,不能横卧或颠倒使用,否则,不能喷射干粉。

扑救流散液体火灾时,应从火焰侧面,对准火焰根部,水平喷射,并由近及远,左右扫射,快速推进,直至把火焰全部扑灭。

在扑救容器内火灾时,应注意不要把喷嘴直接对准液面喷射,以防干粉气流的冲击使油液飞派,引起火势扩大。

应从侧面对准火焰根部左右扫射,当火焰被赶出容器时,应快速向前,将余火全部消灭。

扑救一般固体火灾时,灭火后, 要注意防止复燃。

干粉灭火器应放在便于取用、通风、阴凉和干燥的地方,防止筒体受潮腐蚀。

避免日光暴晒和强辐射热,以防驱动气体气瓶因气体受热膨胀,压力升髙而漏气。

灭火器每半年检查一次,防止干粉受潮结块,并对驱动器瓶称重,若发现干粉结块或气瓶内气量不足时,应更换干粉或充气。

(2) CO2灭火器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主要用于扑救贵重物品、档案资料、仪器仪表、 600V 以下的电器及油脂等火灾。

C02灭火器见图 9-11 。

尽可能站在火源的上风方向,顺时针转动手轮阀或拔下灭火器上的安全插销,压下压把,将喷筒对准火源根部喷射。

使用时,注意灭火器在喷射过程中保持直立状态,切不可平放或颠倒使用。

当不带防护手套时,不要用手直接握喷筒或金属管非隔热部分,以免发生冻伤。

在狭小的室内空间使用时,灭火后操作者应迅速撤离,以防CO2窒息而发生意外。

用CO2扑灭室内火灾后,进入舱室前应先打开门窗通风,然后再进入。

CO2不能用来扑救金属火。

CO2灭火步骤见图9-12 。

图 9-11 CO2 灭火器及其结构图v1.0可编辑可修改图 9-12 CO2 灭火步骤(3)泡沫灭火器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适合于扑救一般固体物质和油脂类、石油产品类火灾。

泡沫灭火器见图9-13 。

图 9-13泡沫灭火器及其结构图站在火源的上风方向,打开喷射开关,将灭火器倒置,适当晃动,使灭火器喷嘴对准火源 , 保持合适的距离,开始喷射。

喷射时,灭火器应保持颠倒的垂直状态,不能横直或直立过来,否则,可能中断喷射。

同时,筒盖、筒底不可对着人身,防止发生意外爆炸时筒盖、筒底飞出伤人。

如扑救容器内的油品火灾,应将泡沫喷射在容器的器壁上,使泡沫沿器壁流下,再平行地覆盖在油品表面上,不要直接冲击油面。

当油品液位较髙时,泡沫射流的冲击力可能将油品冲出容器而扩大火灾范围,增加灭火困难。

喷射时,尽量减少泡沫射流与地面的夹角,使泡沫由近而远形成有效连续的覆盖层,迅速灭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