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业设计史的考题

工业设计史的考题

1、高技术风格:源于20世纪20-30年代的机器美学,不仅在设计中采用高新技术,而且在美学上鼓吹表现新技术,这种美学直接反映了当时以机械为代表的技术特征。

在室内设计,家居设计上直接利用那些为工厂,实验室生产的产品或材料来象征高度发达的工业技术,在家用电器,特别是电子类电器的设计中,主要特点是强调技术信息的密集,在家用电器造型上采用方块和直线,色彩仅用黑色和白色。

高情趣:强调色彩和外观上的趣味性,以满足人们的个性需要,显示出了青春的活力。

但是“高技术”风格由于过度重视技术和时代的体现,把装饰压到了最低限度,因而显得冷漠而缺乏人情味…所以最后“高科技”和“高情趣”走到了一起。

最为轰动的作品是1976年在巴黎建成的蓬皮杜国家艺术与文化中心,设计师是意大利设计师皮阿诺和英国建筑师罗杰斯。

2、“形式追随激情”:青蛙设计公司的创始人艾斯林格于1969年在德国黑森州创立了自己的设计事务所,这便是青蛙设计公司的前身。

青蛙公司的设计既保持了乌尔姆设计学院和布劳恩的严谨和简练,又带有后现代主义的新奇、怪诞、艳丽,甚至嬉戏般的特色,在设计界独树一帜,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20世纪末的设计潮流。

青蛙的设计哲学是"形式追随激情",因此许多青蛙的设计都有一种欢快、幽默的情调,令人忍俊不已。

3、流线型:原是空气动力学名次,用来描述表面圆滑,线条流畅的物体形状,这种形状能减少物体在高速运动时的风阻,在工业设计中,成了一种象征速度和时代精神的造型语言广为流传,形成为20世纪30-40年代最流行的风格,实质是“形式主义”与艺术装饰风格不同,它的起源不是新艺术运动,而是空气动力学试验…流线型作为一种风格是独特的,它主要源于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的条件而不是美学理论。

新时代需要新形式、新的象征,与现代主义刻板的几何形式语言相比,流线型的有机形态毕竟易于理解和接受,这也是它得以广为流行的重要原因之一。

流线型是一种不折不扣的现代风格。

它的流行也有技术和材料上的原因。

它反映了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美国人对设计的态度,即把产品的外观造型作为促进销售的重要手段。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就必须寻找一种迎合大众趣味的风格,流线型由此应运而生。

20世纪30年代,塑料和金属模压成型方法得到广泛应用,并由于较大的曲率半径有利于脱模或成型,这就确定了设计特征,无论是冰箱,还是汽车的设计都受其影响。

4、后现代主义: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是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的产物。

它发端于建筑设计并影响到其他设计领域,是反抗现代主义纯而又纯的方法论的一场运动。

所谓后现代并不是指时间上处于“现代”之后,而是针对艺术风格的发展演变而言的。

斯特恩将后现代主义的特征归结为三点:即文脉主义引喻主义和装饰主义。

其设计风格的总体特征是重视形式,强调装饰,企图把良好的功能,科学的结构和古希腊罗马样式,哥特式样式以及巴洛克,洛可可等各种经典样式的装饰细节相结合,追求独特艺术韵味和设计个性,并面向不同的文化群体与层面,因此,后现代主义设计风格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常常显得生动,活泼,同时又呈现出繁琐,杂乱无章甚至拼凑和大杂烩的面貌。

德莱赛的作品常常具有“杂而不纯的”因素,以致有人将他视为后现代主义的先躯…后现代主义在设计界最有影响的组织是意大利一个名为“孟菲斯”的设计集团。

1981年,索特萨斯设计的一件博古架。

5、美国商业性设计:是20世纪40-50年代,一个颇具影响力的设计流派,本质是形式主义,强调形式第一,功能第二。

所谓商业性设计就是把设计完全看做一种商业竞争手段,设计改型不考虑产品的功能因素或内部结构,只追求视觉上的新奇和刺激。

为了促进商品销售,增加经济效益,不断花样翻新,以流行的时尚来博得消费者的青睐。

所以在商品经济规律的支配下,现代主义的信条“形式追随功能被设计追随销售”所取代。

核心是“有计划的商品废止制”,即通过人为的方式使产品在较短时间失效,从而迫使消费者不断地购买新产品。

商品的废止有如下三种形式:功能型废止,也就是使新产品具有更多、更完善的功能,从而让先前的产品“老化”;合意型废止,由于经常性地推出新的流行款式,使原来的产品过时,即因为不合消费者的意趣而废弃;质量型废止预先限定产品的使用寿命,使其在一段时间后便不能使用。

最能体现商业性设计的是当时的汽车设计,尽管其设计宗旨与现代主义的信条相背离,但它在设计史中却占有不容忽略的地位。

6、雅各布森:20世纪50年代,丹麦具有国际性影响的建筑师兼设计师雅各布森,将刻板的功能主义转变成精炼而雅致的形式这正是丹麦设计的一个特色。

三种经典性的椅子,即1952年设计的“蚁”椅,1958年设计的“天鹅”椅和“蛋”椅,这三种椅子均是热压胶合板整体成型的,具有雕塑般的美感。

1967年设计的“筒系列”不锈钢器皿就是硬边主义的典型。

在产品设计中强调简洁、有力的形式,并使用工业化的材料。

他还在六十年代设计了沃拉系列卫生用具。

维纳:战后丹麦,自身就是手艺高超的细木工,因而对家居的材料,质感,结构和工艺有深入的了解,这正是他成功的基础。

他最有名的设计是1949年设计的一把名为“椅”的扶手椅,他的设计极少有生硬的棱角,转角处一般都处理成圆滑的曲线,给人以亲切之感;1945年设计的系列“中国椅”吸取了中国明代椅的一些设计特征。

1947年,孔雀椅被放置在联合国大厦。

7、折中主义:任意模仿历史上的各种风格或自由组合各种式样而不拘泥于某种特定风格,也称为“集仿主义”这在风格上是一个很直接和严峻的问题。

8、有机现代主义:二战后到20世纪60年代的一种现代设计风格,它是对现代主义的继承和发展,这种风格在造型上体现出“有机”的自由形态,而不是刻板,冰冷的几何体,这标志着现代主义的发展已突破了正统的包豪斯风格而走向“软化”,这种“软化”趋势是与斯堪的纳维亚设计联系在一起的,被称为“有机现代主义”。

在北欧,有机现代主义的著名的代表人物是阿尔瓦-阿尔托,在美国以沙里宁为代表,在意大利则以尼佐里著称。

以“有机”设计的代表作--20世纪50-60年代由沙里宁设计的“胎”椅及“郁金香”椅为例:“胎”椅是1946年设计的,采用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模压成型,覆以软性织物。

“郁金香”椅设计于1957年,采用了塑料和铝两种材料。

由于圆足的特点,不会压坏地面。

这些形式是仔细考虑了生产技术和人体姿势才获得的,并不是故作离奇,它们的自由形式是其功能的产物,并与某种新材料、新技术联系在一起。

9、(PH灯具的基本原理及设计特色)基本原理:它来自于照明的科学原理,而不是由于附加的装饰,效果非常好。

特色:(1)所有光线必须经过一次反射才能达到工作面,以获得柔和,均匀的照明效果,并避免清晰的阴影。

(2)无论从不同角度均不能看到光源,以免眩光刺激眼睛。

(3)对白炽灯光谱进行补偿,以获得适宜的光色。

(4)减弱灯罩边缘的亮度,并允许部分光线溢出,以防止灯具与黑暗背景形成过大反差造成眼睛不适。

10、散帕尔关于产品基本形式的原则:德国建筑师散帕尔出版了一本名为{科学,工业与艺术}的小册子,建立了一种新的美学理论,既接受工业化不可避免的事实,又正视了艺术与工业的关系这种新艺术应建立在接受和采用机械化的基础上。

散帕尔关于产品基本形式的原则:他的理论是以广泛的历史研究特别是以实用艺术及其技术的历史为基础的,他认为风格不是时代各种特有形式的融合,而是在设计一种产品时基本构思的艺术升华。

产品的基本形式主要受到材料及其加工工艺的限制,后来也受到“许多在产品本身之外,而又对其设计起重要作用的因素的影响”,(包括地域、气候、时间、习俗以及设计作品服务对象的地位等),装饰作为这些影响的表现,是一种综合的因素。

他的关于产品基本形式的原则,对工业设计的发展是很有意义的,这些原则是接受并使用机器,以生产超越时尚的、几何上简洁的功能产品。

散帕尔历史观中最基本的思想,设计是特定需求的反映。

11、2006年国际工业设计联合会关于设计目的性的观点:设计目的:设计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其目的是为物品、过程、服务以及它们在整个生命周期中构成的系统建立起多方面的品质。

因此,设计既是创新技术人性化的重要因素,也是经济文化交流的关键因素。

任务:设计致力与发现和评估与下列项目在结构、组织、功能、表现和经济上的关系:- 增强全球可持续性发展和环境保护(全球道德规范)- 给全人类社会、个人和集体带来利益和自由- 最终用户、制造者和市场经营者(社会道德规范)- 在世界全球化的背景下支持文化的多样性(文化道德规范)- 赋予产品、服务和系统以表现性的形式(语义学)并与它们的内涵相协调(美学)。

设计是一种包含了广泛专业的活动,产品、服务、平面、室内和建筑都在其中,这些活动都应该和其他相关专业协调配合,进一步提高生命的价值哦。

综上所述:设计师所从事的是一种充满智慧的事业,而不仅仅是一门技艺或为企业提供的服务。

12、工艺美术运动的得与失:1880-1910年间形成了一个设计革命的高潮,成为工艺美术运动(Arts and Crafts)。

它产生于所谓的“良心危机”,不是一种特定的风格,而是多种风格并存,从本质上来说,是通过艺术和设计来改造社会,并建立起手工艺为主导的生产模式的试验。

得:首先提出了美与技术结合的原则,主张美术家从事设计,反对“纯”艺术;强调师承自然,忠实于材料和适应使用目的,从而创造一些朴素而适用的作品,它的产生给后来的设计家提供了设计风格参考,提供了不同以往的尝试典范,影响遍及美国和欧洲等地区,对后来的“新艺术”运动具有深远的意义。

失:工艺美术运动的缺点或先天局限是显而易见的,它否定机械,将手工艺推向了工业化的对立面,违背了历史的发展潮流,由此使美国设计走了弯路。

英国是最早工业化和最早意识到设计重要性的国家,但却未能最先建立起现代工业设计体系,原因正在于此。

13、新艺术运动与工艺美术运动的异同:新艺术运动,19世纪末20世纪初起源于比利时,法国并对欧洲和美国产生影响巨大的一种建筑,美术及实用艺术的风格运动,在设计发展史上标志着由古典传统走向现代运动的一个必不可少的转折与过渡,其影响十分深远。

彻底与19世纪下半叶的西方艺术界流行的两种趋势决裂:历史风格(折中主义)与自然主义。

他们在形式设计上的口号是“回归自然”,以植物,花卉和昆虫等自然事物作为装饰图案的素材,但又不完全写实,多以象征有机形态的抽象曲线作为装饰纹样,呈现出曲线错综复杂,富于动感韵律,细腻而优雅的审美情趣,新艺术在本质上仍是一场装饰运动,但它用抽象的自然花纹与曲线,脱掉了守旧,折中的外衣,是现代设计简化和净化过程中的重要步骤之一…与工艺美术运动的相同点:他们有许多相似处,都是对维多利亚和其他过分装饰风格的反动,都旨在恢复手工艺的充实和热衷;他们也都放弃了传统装饰风格的参照而转向自然的装饰动机,又同时受日本装饰的影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