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视节目影评分析

电视节目影评分析






写影评要从那几个方面去分析?如何提炼出小论点?这个问题普遍感 到头痛,我们不妨由浅入深,从感性到理性,逐步学会提炼。 我们可以从观后评片中得到启发。可闻前后有什么阅读提示和思考题 ?老师对你们的作文有何批语?从这里往深处想,就能学会抓主题( 中心思想)、结构(段落)、手法(写作特点)等。 建议大家学一点文艺理论常识。这样才能找到理论武器,提高鉴赏品 位。如:文艺与生活,文艺与政治,文艺的典型性,文艺批评,创作 方法,流派,体裁,风格等。特别是“典型”这个概念应用很多。 还建议学一点电视常识。电视有自己的特点,如:形声兼备,视听合 一,不受空间时间限制,用镜头语言说话,用蒙太奇手法等。如果能 了解一些电视创作的手法,熟悉它的工作程序,就能从电视的角度来 分析。


2、突出新闻的时效性 新闻贵在新鲜、新颖、新近发生,时效性就是新闻的 生命所在。但电视画面在表达时间概念方面是苍白无力的 ,字幕、解说词就肩负着交待时间要素的使命,字幕和解 说词可以准确无误地表明时间和时间的变化。比如:用字 幕打出"×月×日×时×分",用解说词表述"今天下午5点" 、"今天上午"、"到发稿时间为止"、"刚刚收到的消息", 这些都是有效地突出新闻的时效性的实例。我们要一改原 先那种不讲究新闻时效的做法。比如:"最近"、"不久前"、" 近一个时期"等把数日前发生的事叫做 "最近",把半年或 一年前的事还称作"不久前",要力争把这些过时的时间概 念从新闻中清除出去,使新闻真正成为瞬息万变的客观现 实的及时记录和反映。

3、突出新闻人物和事件的特点 抓特点,就是抓事物的个性,抓住了个性来 做新闻,才能做出事物之间的区别,才能做出新 闻的新鲜感。千篇一律、千人一面,只抓共性而 忽视个性的做法,使许多新闻相互雷同或似曾相 识。电视画面在拍摄时倡导抓拍有意义的细节, 以细节表现区别,以细节表现特点。那么,解说 词就要在画面细节的基础上补充画面未能表现清 楚的方面,深化和升华画面细节,讲述与典型细 节有关的方方面面的内容。阐述细节背后的现实 意义和思想意义。



1、导语 导语是新闻的开头,是新闻的第一句话或第一段。对于写导语的 方法,有些教材把它概括为叙述式、描写式、提要式、提问式、结论 式、评论式等等。其实,写导语最重要的原则是把观众最感兴趣的东 西和记者最需要告诉观众的东西写在导语中,这样的导语就象"吸铁 石"一样吸引着观众不得不看下去。具有吸引力的导语,就是一个好 的导语。为了把观众吸引住,许多记者在导语的写作中各显神通。有 的用简练的文字准确概括全片的中心思想和基本内容;有的把最重要 、最新鲜的事实搬出来;有的提出观众普通关注的问题等等。其实导 语的写法不拘一格,只要能有效地抓住观众,吸引观众关注后面的画 面,就是一个好的开头。 许多电视新闻片喜欢把最重要、最新鲜、最富吸引力的材料放在 开篇,把新闻五要素写在导语中,随后的材料,在重要性、新鲜度、 吸引力诸方面的强度和力度依次递减,从而形成"倒金字塔"式的结构 ,这是新闻类题材独特的结构形式。



【注意的问题】 在看完一部电视片之后,考生应该立即感受到,这部电视片重点表现 的是什么?这对于任何题型都是重要的。一部专题片或纪录片,它所 主要表现的无非是人,或者是事,或者是物,或者是感受。当然这其 中并没有一个严格的界限。有时当考生沉浸在一个兴趣点当中不能自 拔时,千万不要忘记拔出思维来,审视一下,这精彩的兴趣点背后蕴 藏的真正目的事表现人物的某种品格特征。或者是事物的某种特色。 也许有时会有大量的篇幅集中在某个人物的身上,然而,他其实需要 展示的还是是事件本身。有的电视片把笔墨集中在物上,比如一些风 光片等。但是,电视片的表现对象其实常常是一个一目了然的问题, 是一个思考层面,紧接着需要花费大量功夫的还是对于这部电视片的 特征和表现手法的思考。 。



3、结尾 精彩的结尾可以深化主题、升华思想、给人以启迪、 引导观众思考。结尾的方式多种多样,许多记者用颇具独 创性的方式结尾,或启发观众思考,或提醒观众注意,或 提出事物的发展趋势,或表明将要出现的不良后果,或号 召观众行动起来积极响应,或交待一个结局。好的结尾要 突破模式,开阔思路,出新意、有创造性,使观众的思绪 久久地沉浸在影片中。 有些新闻使用结尾,有些不用。现在,在新闻中存在 的普遍问题是穿衣戴帽模式化,特别是一些栏目化的节目 ,简单地把栏目化和模式化混为一谈。本来结尾已经没有 什么可说的了,但硬要拼凑几句,以符合栏目的模式,结 尾便成了画蛇添足,影响了全片的整体效果。

二、电视新闻的结构 电视新闻的结构一般由导语、主体、结尾和 背景组成。电视新闻的解说词要紧紧围绕主题, 与画面形成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随着电视手段 的变化和报道方式的改变,有些新闻可能没有结 尾和背景,也有些新闻全片没有解说词。但就一 般的电视新闻而言,结构的基本要素仍然是导语 、主体、结尾和背景。




电视片分析提纲 1, 电视片内容概括 占总分10% 2, 本片的思想教育意义 占总分 10% 3, 艺术特色总说 (总体手法、总体艺术特征等 ) 占总分 20% 4, 艺术特色举例 (选择一到两个艺术独到之处 ) 占总分 25% 5, 艺术特色细节 (两、三点精彩细节) 占总分 20% 6, 缺点与不足 占总分 10% 7, 结束语 占总分 5%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主题方面。主体是作品的主要立意、中心思想。可以与相近题材的作品比,看哪个 更深刻;也可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它有什么现实针对性;还可分析标题是否精彩。 2.人物方面。作品的主角是个什么样的人,形象是否鲜明突出,性格特点如何,作品 用什么实事来刻画它,次要人物有什么特点,与主要人物有什么关系。 3.选材方面。作品运用了什么材料来表达主题,这些材料是否真实、具体、集中、详 略分明,那些材料特别典型,那些细节特别精彩等。 4.结构方面。作品分为几大部分,它以什么为线索,它怎样开头,怎样结尾,怎样过 渡,怎样照应,结构是否严谨等。 5.手法方面。作品采用了哪些创作手法(如:对比、托物言志、借景抒情、象征、因 小见大等)。这些是否成功、新颖、有特色等。 6.新闻方面。如果是新闻类作品,还涉及到许多新闻性问题。如:真实性,时效性, 是否坚持了新闻的党性、群众性、战斗性等原则,蔡方是否深入,支持是否成功等。 7.镜头方面。电视是用镜头说话的,它的镜头语言运用如何(构图、色彩、光线、速 度、字幕、特技、声音等),那些镜头特别精彩,运用了什么蒙太奇手法等。 8.其他方面。除此之外,属于创作的各个方面,只要你觉得很有特色的,也都可以选 。如:音乐、美术、表演、播音、主持等。 必须强调,以上这些绝不需要、也不可能全部讲到,只要选其中三四点特别突出、十 分明显的讲。甚至可以知将其中一个方面,但必须讲深、讲细、讲透,而且它们也必 须提炼出小论点。
电视节目分析
主讲人:李毅
怎样写影评怎样分析电视节目



电视片的时间为20分钟,或者更长一些,写作的时间为一个小时左右 。一般来说,写个读后感对于高中毕业的学生来说不是困难的事情。 从小学开始,学生就已经写读后感了,所以不要将这项考试看得见南 和神秘。 重要的是,写作要有材料,而材料只能是当时看片获得的。应该在看 过电视片之后,立即有协作的纲要。如果要等到看完片之后再靠回忆 写作,就可能丢掉某些有价值的内容。所以,要在看片的同时用笔记 录一些心得要点。 当电视片播放结束时,已经有了写作的材料。可以根据记录的材料进 行分析提炼,确立写作的主旨和文章的标题。然后对记录的材料进行 筛选,选择最有说服力、最能靠拢主体的材料进行写作。这里是一个 写作范围提纲,即结构方式表,可以参照。你在观看电视片的时候, 一边看一边围绕这个提纲找材料,这样写起来不会跑题,而且方便快 捷:

4、突出新闻解说词短小精悍的特点 新闻要用最简练的文字,讲清楚最重要的事 实。现在,电视新闻的解说词普遍又长又累赘, 不管画面表现了什么,解说词统统要重说一遍。 这就出现了一些"看图说话"和重复画面的多余解 说。其实,电视新闻解说词有别于单纯的文字新 闻,画面已经生动形象地表现清楚的内容,解说 词就不必赘述了。解说词要起到"画龙点睛"的作 用,完成画面做不到或做不好的工作。这样,解 说词的篇幅就可以大大压缩,真正做到短小精悍 。

2、主体 主体是新闻的主要部分。电视新闻主体的表现,有几种常用的方法。第 一,按照逻辑顺序展开。即按照事实本身的逻辑和进程进行。围绕着主题思 想,根据事物间的内在联系,自然妥善地安排材料。材料安排可以是因果关 系、并列关系,也可以是主次关系、点面关系、递进关系。有的是先展现结 果,再分几条线去探究原因;有的是把与此事有关的方方面面的情形-一展现 出来;有的是先摆出主要的,再按不同程度分层表述;有的是先表现带有普 遍性的"面"上的情况,再集中具体地描述"点";有的则象剥笋一样一层一层地 展开,深入地挖掘。第二,按照时间顺序展开。许多纪实性电视新闻是按时 间顺序依次拍摄的,整部片子便按事情发生、发展的先后次序安排材料。纪 实性电视新闻的材料应经过精心地筛选,要紧扣主题,有助于表现和说明主 题,不能在纪实中不分主次,遇到什么拍什么,解说如同配着画面记流水帐 。第三,按照记者的思路跳跃式的展开。一些政论色彩较浓的说理性新闻或 评论性节目往往是围绕着一个中心议题,从多个"点""面"铺开,该放的时候放 得开,天南地北纵横谈。该收的时候收得住,所有材料紧扣中心议题。思路 是跳跃的,材料的选用是精心的,主题思路始终是明确的。
电视新闻的基本

一、对电视新闻的基本要求 1、突出主要的新闻事实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用事实说话是电视新闻最重要的标准之 一。怎样用事实说话呢?第一,突出新闻的五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 事件、为什么。因为这五个词的英文的第一个字母都是W,所以也称五个W ,有时还需要加一个H,即怎么样。第二,选择和运用典型事实。所谓典型事 实就是既有鲜明的特色,又能在整体上反映事物的本质,既有典型意义又有 普遍意义。第三,善于选择典型的现场环境。用画面尽可能地展示现场的环 境、气氛,用解说词画龙点睛地提示环境中的关键场所和地点,补充说明画 面看不清的内容。第四,用解说词交待必要的概括材料,有助于观众从整体 上把握事物的轮廓和来龙去脉,了解新闻事实在大的时代背景下的意义。第 五,通过事实表达观点。记者要学会用事实说话,把议论建立在事实的基础 之上。事实和观点的关系,是事实决定观点,而不是观点决定事实。在新闻 报道中要善于借助事实表达观点,把观点巧妙地寓于对事实的客观报道之中 。现在的许多电视新闻普遍存在着画面细节少,空泛的全远景多,具体事实 少,抽象概念多的问题。记者用解说词空洞地大发议论,观众既看不到有根 据的事实,也看不到有说服力的现场、人物和事件。解说词与画面"两张皮" 的现象十分严重。我们绝不是排斥议论,议论要和事实有机结合,相互印证 才有表现力和说服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