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四节 现代汉语声调

第四节 现代汉语声调


本次课我们学习了:
1.声调的定义、作用、来源 2.调值 3.调类 4.普通话的四声 5.古今调类的关系
拓展思考 P70
第五题:声调例字调查(以方言小组为单位) 根据教材P69-70的《汉语方言声调对照表》,分别 用普通话和你的方言给表中的字注上声调,然后整 理成一个对应比较表。
3.上声
上声通称第三声,上声调又叫降升调或214调。 特点:由半低音先降到低音再升到半高音,即2度降到l 度再升到4度,是先降后升的调子,调值214。
勇(yǒng)敢(gǎn)友(yǒu)好(hǎo) 水手(shǔishǒu) 理想(lǐxiǎng) 古典(gǔdiǎn) 小组(xiǎozǔ) 语法(yǔfǎ ) 引导(yǐndǎo)
1.调值 指音节高低升降曲直长短的变化形式,
也就是声调的实际读法。 为了把调值描写得具体、好懂,一般采
用著名语言学家赵元任创制的“五度标记 法”标记。
一个音如果又高又平,就是由5度到5度,简称为55, 是个高平调;如果从最低升到最高,就是由1度到5度,简 称为15,是个低升调;如果由最高降到最低,就是由5度 降到1度,简称为51,是个全降调……
它们的高低升降变化情况可以简单归结为: 一平、二升、三曲、四降。
思考3:
轻声是不是第五种调类?
1.阴平
阴平通称第一声,阴平调也叫高平调或55调。 特点:高而平,即由5度到5度,表示声音比较高,
而且基本上没有升降的变化,调值55。 天空(tiānkōng)飞机(fēijī)交通(jiāotōng) 出发(chūfā) 司机(sījī) 青春(qīngchūn) 江山多娇 珍惜光阴 中央机关
因此,普通话归纳的结果共有四个调类:
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55] [35] [214] [51]
写出下列音节的调值与调类: “山”的调值是 ( ),调类是( ) “明”的调值是( ),调类是( ) “水”的调值是( ),调类是( ) “秀”的调值是( ),调类是( )
普通话的全部字音分属四种基本调值,可分 为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四种调类,统称“四 声”。
【汉语】
shū(书) shú(熟),用升调,变另
外一个意思。 shù(树),用降调,变成
另外一个意思。
升调不同, 意义不同。
chāng(昌) cháng(长) chǎng(厂) chàng(畅) 大肥鸡≠大飞机 拜托≠摆脱≠白托 施礼≠失利≠十里≠实力≠事理≠视力
声母相同、韵母相同,但意义不同, 因此,声调对于汉语有特殊作用:区别意义。
思考2:
除汉语外,你知道还有哪些语言是有声 调的语言?
语言里头声调的不同,不光是中国语言所独有的,也不
是亚洲东南亚语言里所独有的,非洲也有,美洲有一部分 的红印度语言也有,中美洲、南美洲有的红印度语言,也 用声调的分别。(赵元任《语言问题》) 具体地说:(1)汉藏语系绝大部分语言;(2)南亚语系的 越南语;(3)非洲中部和南部的班图语;(4)美洲印第安语 的大部分;(5)印欧语系的瑞典语、挪威语等。
阴平 阳平 阴上 阳上 阴去 阳去 阴入 阳入
古代
古调类演变为 今调类的规律:
平分阴阳 浊上归去 入派四声
(2)如何给方言确定调类
调值与调类的关系 在同一个语音系统中,调值相同的归为一个 调类,也就是有几种基本的调值,就有几个调 类;调类相同,调值也就相同。
声母的清浊影响到调值: 由清声母形成的调类传统称为“阴调” 由浊声母形成的调类传统称为“阳调”
这样,“平、上、去、入”四个调类就可以根 据声母的清浊进一步分为八类:
阴平、阳平 阴上、阳上 阴去、阳去 阴入、阳入
清声母平声字(天) 平声
浊声母平声字(田) 清声母上声字(懂) 上声 浊声母上声字(动) 清声母去声字(戴) 去声 浊声母去声字(袋) 清声母入声字(瞎) 入声 浊声母入声字(狭)
如普通话有4个基本调值,分别代表4个调 类;长沙话有6种基本调值,就有6个调类;广
州话有9种调值,因而就有9个调类。P69-70
在不同的语音系统之间进行比较,调值相 同的不一定属于同一个调类,如[35]调,普 通话是阳平(“同、时”),汉口话为去声(到、 放)。
另外,调类相同的,调值也往往不同,如 阴平调,普通话为[55],长沙话为[33]:猪、 天、多。
2.阳平
阳平通称第二声,阳平调又叫高升调或35调。 特点:由中音升到高音,即由3度升到5度,是个 高升的调子,调值35。
来(lá i)回(hú i)繁(fá n)忙(má ng) 人民(rénmín) 流行(líuxíng) 园林(yuánlín)
神奇(shénqí) 文明(wénmíng) 怀疑(huáiyí) 牛羊成群 严格执行 团团圆圆
绍 兴 41 15 55 22 44 31 5 32
参看教材 P69-70
阴平 阳平 阴上 阳上 阴去
阳去 阴入 阳入
下列说法有问题吗,为什么? “我们的方言没有第三声,即没有上声” “我们的方言和普通话相比,没有去声”
(1)混淆了调值和调类的概念 (2)混淆了调值和调类之间的关系 (3)错误地把方言的调类与普通话的调类简单地 对应起来。
P71 六、发音操练
1. 读同调词语 2. 按四声顺序读词语 3. 不按四声顺序读词语
思考4:
1.普通话四声怎么来的? 2.怎样给汉语的一种方言定调类?
1. 普通话四声的来历
早在公元五世纪末,南北朝时的沈约等人就发 现了汉语有声调,并且把当时的声调分为“平、 上、去、入”四类,从此奠定了汉浯声调分类的 基础,为历代所沿用。 古代平仄:平为平声,上、去、入为仄声 现代平仄:阴、阳为平声,去、入为仄声
现代汉语调类是沿用古代汉语调类名称而来, 各地的方言调类也是沿袭了古代的调类名称。
在现代汉语里沿用“平、上、去、入”等古代 调类名称,目的是使人了解古今调类演变的来龙 去脉,便于类推。这样就可以帮助我们掌握普通 话或方言同古汉语声调的演变规律,还能帮助了 解方言与方言之间声调的关系,弄清普通话和方 言声调的对应规律。
广外大中文学院 郑庆君
本次课程内容: 1. 声调的性质与作用 2. 调值与调类 3. 普通话的四声 4. 古今调类与四声平仄
声调是一个音节高低升降的音高变化。
思考1: 汉语有了声母和韵母,为什么还需要有声调?
【英语】
book[buk]
升调,表示 疑问语气
降调,表示 陈述语气
升调不同,意义相 同,只是语气不同。
永远友好 岂有此理 海水洗澡
4.去声 去声通称第四声,去声调又叫全降调或51调。 特点:由高音降到低音,即由5度降到l度,是 个全降的调子,调值为51。 建(jiàn)设(shè)世(shì)界(jiè) 毕业(bìyè)电视(diànshì)会议(huìyì) 上帝(shàngdì)大概(dàgài)闹事(nà0shì) 正在上课 制定计划 电报挂号
第一声,阴平 调值55
第二声,阳平 调值35
第三声,上声 调值214
第四声,去声 调值51
mā(妈) má(麻)
5度 4度
mǎ(马)
3度
2度
mà(骂)
1度
2.调类 调类是声调的类别。把一种语言里出现的调值加
以归类,得到的类别就是调类。根据调值是否相同来 归类,调值相同的归为一类。
高、他、归、苏、追→ [55] 台、同、河、南、笛→ [35] 主、古、起、底、好→ [214] 帝、万、去、最、报→ [51]
山明水近秀病急白
普通话 55 35 214 51 51 51 35 35
阴平 阳平 上声 去声 归去 归去 归阳平 归阳平
南 京 31 13 22 44 44 44 5 5
阴平 阳平 上声 去声 归去 归去 入声 入声
长 沙 33 13 41 21 45 21 24 24
阴平 阳平 上声 阳去 阴去 归阳去 入声 入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