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果胶行业分析黄山三生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012年8月目录一、果胶概况 (3)1.1果胶的分类及来源 (3)1.2果胶的用途价值 (5)二、国内外市场竞争状况与发展趋势 (7)2.1国内外市场需求 (7)2.2果胶行业发展状况 (8)2.3果胶行业发展前景 (10)三、行业的产业链分析 (11)3.1产业链上游行业分析 (11)3.2产业链下游需求分析 (12)四、行业政策法规分析 (13)4.1国内: (13)4.2国际: (13)五、行业领先企业信息 (14)5.1烟台安德利果胶有限公司 (14)5.2安徽金枫果胶有限公司 (16)5.3上饶富达果胶有限公司 (16)5.4衢州果胶有限公司 (17)六、果胶的生产流程及技术方向 (17)一、果胶概况果胶是一种极其复杂且结构上多样的高分子多糖,其分子主干是以α-1,4糖苷键连接半乳糖醛酸组成的线性链,通常以部分甲酯化状态存在,分子量高达130000g/mol。
除半乳糖醛酸外,果胶分子中还含有10%-15%的中性糖残基,如鼠李糖、阿拉伯糖等,但各种中性糖在果胶分子链上的数量和分布取决于植物的种类,所以由不同原料提取的果胶其性质有一定的差异。
酯基是半乳糖醛酸主链上最主要的成分,此外还有乙酰基、酰胺基。
1.1果胶的分类及来源酯化度是果胶分类的最基本指标,也是与果胶的各种应用性质密切相关的指标,比如胶凝性、增稠性、蛋白稳定性等。
果胶的酯化度的定义是果胶分子中酯化的半乳糖醛酸单体占全体半乳糖醛酸单体的百分比称之为果胶的酯化度,即DE值。
酰胺化果胶的酰化度(DA)则表示酰化的半乳糖醛酸单体占全部半乳糖醛酸的百分比。
一般果胶的最大酰化度不超过25%。
果胶的分类分类酯化度(DE值)甲氧基含量高甲氧基果胶(HM)〉50% 7%~16.3% 低甲氧基果胶(LMC)〈50% 〈7%酰胺化果胶(LMA)分子链中部分半乳糖醛酸被酰胺化-果胶一般可分为高甲氧基果胶(HM)、低甲氧基果胶(LMC)和酰胺化果胶(LMA)三大类型。
高甲氧基果胶是指酯化度(DE值)大于50%的果胶。
低甲氧基果胶是指酯化度(DE值)小于50%的果胶,酰胺化果胶是指分子链中部分半乳糖醛酸被酰胺化的果胶。
商品LMC果胶一般是从高甲氧基果胶采用温和的酸或碱处理而得到的(一般是在碱脱酯过程使用氨水或液氨处理)。
按溶解度的不同,果胶可分为水溶性果胶与水不溶性果胶两类,而水不溶性果胶中可分为六偏磷酸可溶性果胶和盐酸可溶性果胶。
天然果胶类物质以原果胶、果胶、果胶酸的形态广泛存在于植物的果实、根、茎、叶中,是细胞壁的一种组成成分,它们伴随纤维素而存在,构成相邻细胞中间层粘结物,使植物组织细胞紧紧粘结在一起。
原果胶是不溶于水的物质,但可在酸、碱、盐等化学试剂及酶的作用下,加水分解转变成水溶性果胶。
果胶的提取即是一个不溶性果胶转化为可溶性果胶和可溶性果胶向液相转移的过程。
果胶水溶液在一定条件下能形成凝胶,故广泛应用于食品行业。
果胶的分子量、颜色、甲氧基含量都因提取原料及提取工艺条件的不同而异(见表1)。
各种果蔬植物组织中的果胶含量相异(见表2)。
表1 不同原料来源果胶的特性来源分子量(万)颜色甲氧基含量高低柑桔 2.3-7.1 灰白高苹果20-36 淡褐色高向日葵12 淡褐色低国内从五十年代开始相继开展了研究,可以从苹果(皮、渣)、柑桔和橙类(皮、渣)、柚皮、向日葵托盘及梗、甜菜渣、西瓜皮、木瓜、南瓜和沙棘等提取果胶。
表2 不同植物组织中的果胶含量品名含量% 品名含量% 品名含量%向日葵 25 山楂 6.4 香蕉 0.7-1.2胡萝卜 8.1 苹果 0.5-1.8 葡萄柚 1.6-2.5柑桔皮 20 柠檬 3-4 桃 0.3-1.2桔汁液 16 南瓜 7-17 梨 0.5-0.8桔囊衣 29 杏 0.7-1.3 西红柿 0.2-0.5当前国内真正富有工业提取价值的是柑桔类(包括葡萄柚、橙、温州蜜柑、柠檬等)果皮、苹果渣和糖用甜菜渣这几种,其中最富提取价值的首推柑桔类果皮。
1.2果胶的用途价值果胶在人体系统内吸收水膨胀后,变成黏稠的液体,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可以有效维持餐后血糖平衡。
经联合国粮农组织与世界卫生组织共同确认,没有任何毒副作用,无每日添加量限制。
果胶作为一种新型、天然、功能型食品添加剂,广泛用于果酱、果冻、食品包装膜以及生物培养基等领域。
①在食品方面可用作胶凝剂、增稠剂、稳定剂、悬浮剂、乳化剂、增香增效剂;②也可用于化妆品行业,其对保护皮肤、防止紫外线辐射、治疗创口、美容美颜都存在一定的作用;③果胶还是人体七大营养素中一种优良的水溶性膳食纤维的主要成分,是维持身体健康的重要物质,具有增强胃肠蠕动,促进营养吸收的功能,对防治高血压、腹泻、肠癌、糖尿病、肥胖症等病症有较好的疗效,是一种优良的药物制剂基质;④果胶具有成膜的特性,因此可用于造纸和纺织的施胶剂,如用于尿不湿,可保护婴幼儿皮肤。
随着近年来研究工作的深入,果胶的用途不断被开发出来,其发展潜力巨大,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商品化果胶有液体果胶和果胶粉,其中尤以果胶粉的应用最为普遍。
技术指标用途、用量参考二、国内外市场竞争状况与发展趋势2.1国内外市场需求有资料表明,全世界果胶的年需求量约4万吨,其中美国6500吨,俄罗斯2700吨,日本2300吨,有关专家预测果胶的需求量仍将以每年5%-10%的速度增长。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约消耗3000吨,,预计三年后达5000吨,其中从外国进口约占80%,同世界平均水平相比仍呈高速增长趋势。
果胶主要生产国有丹麦、英国、美国、以色列、法国等,亚洲国家产量极少,特别是消费量约占世界产量10%的日本因无生产厂家,完全依靠进口。
在我国由于进口果胶的价格高于国产果胶,国产果胶成了国内众多企业的期盼,因此大力开发果胶生产新工艺,利用我国丰富的果胶资源,生产出优质果胶,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已显得极为迫切。
部分国内果胶需求状况列表数据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
我国果胶出口市场状况列表数据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
2.2果胶行业发展状况当今果胶的总产量仍以高酯果胶为主,大约占总量的75%,但因为低含糖果酱越来越受消费者欢迎,低酯果胶的产量将会有很大的增加。
由于低酯果胶不像高酯果胶那样,必须要有60%的糖才能凝结,而只需要二价金属离子,因此在低糖、低热量食品需要量大幅度增加的趋势下,近年来的年增长率高达7%-8%,而高酯果胶则变动不大。
长期以来,果胶生产技术一直被少数发达国家所掌握,果胶产业被欧美企业把持多年,亚洲没有一家专业的果胶生产企业,而且国外企业一直对中国企业实行技术封锁。
2001年之前,世界上仅有五家能生产果胶的企业,垄断着世界100%的果胶市场,年产量仅在35000吨左右,价格达到每吨13000美元。
目前世界上果胶的主要生产商有总部在英国的Citrus Colloids(原H.PBulmer)、丹麦的Danisco(原Grindsted)及Copenhagen Pectin(属Hercules)、法国的Sanofi、德国的Herbstreith&Fox及瑞士的Obipekin公司。
国内规模较大的果胶生产厂家有以苹果废渣为原料的烟台安德利果胶有限公司(Andre Pectin),以柑橘为原料的衢州果胶有限公司和上饶富达果胶有限公司等。
国内外主要果胶生产商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果胶价格不断下降,最近几年,果胶价格波动不大,全球果胶的供求状况基本平衡。
目前,果胶在国内外市场上销路很好,20世纪末每年果胶的世界贸易量约为30000吨,占总食品胶贸易量30万吨的10%左右,年增长率约为4%-5%。
国内目前每年所生产的果胶约2000-3000吨,质量比丹麦哥本哈根的差一些,数量也较少,因此仍有部分需要进口。
总体来说,果胶作为一种食品添加剂在我国还处在起步阶段,我国有些单位虽开始进行果胶的研制生产,但质量和数量方面都不理想,仍需进口。
所以利用我国大量的食品工业再生资源(如柑橘皮、苹果渣)规模生产高质量的果胶,对于发展我国食品和食品添加剂工业具有重要意义。
进口果胶价格人民币12-16万元/吨,国产10-12万元/吨。
2.3果胶行业发展前景经联合国粮农组织与世界卫生组织共同确认,没有任何毒副作用,无每日添加量限制的绿色、天然、营养健康的食品配料。
目前果胶应用前景看好,可归结为几方面:1、果胶作为生产果酱、果冻之类产品的胶凝剂,有其无可取代的优良口感。
各种低酯果胶和酰胺化果胶等系列化果胶,在满足人们对低糖、低热量、低甜度食品的要求方面相当出色。
2、果胶因其耐酸性等特性,使其主要用途发生了变化,改为主要供作巧克力饮料和酸性乳饮料的稳定剂,如日本1984年用作酸性饮料的果胶量约占总量的30%,至1994年增至约60%,到20世纪90年代末,所占比例更高。
随着钙反应果胶(CSP)的开发,果胶在酸性蛋白类饮料中的耗用量必将大幅度增加。
3、脂肪替代品在西方社会是一个巨大的潜在市场,正以年递增率25%的速度增长。
可以用作代脂的产品虽然不少,由果胶所制得的脂肪仿制品也因其独特口感而受到重视,如美国tenlcules公司生产的“sLENDI”脂肪仿制品果胶,可100%代替脂肪,如用于冷饮中具有稀奶油的口感、质地和高脂乳化体的稠度,成品表面呈脂肪状釉质感。
4、用于化妆品行业,其对保护皮肤、防止紫外线辐射、治疗创口、美容美颜都存在一定的作用。
5、果胶还是人体七大营养素中膳食纤维的主要成分,是维持身体健康的重要物质,具有增强胃肠蠕动,促进营养吸收的功能,对防治高血压、腹泻、肠癌、糖尿病、肥胖症等病症有较好的疗效,是一种优良的药物制剂基质。
三、行业的产业链分析果胶行业是果品加工之废料处理的下游环节。
例如,果汁公司加工浓缩果汁产生的苹果皮渣每年约有十几万吨,过去是直接废弃,既造成环境污染,也使大量的可利用资源白白浪费。
果胶生产可谓变废为宝。
3.1产业链上游行业分析许多植物都含有足够量的果胶物质,如作为果胶的资源是有吸引力的。
然而, 到目前为止,主要是以苹果渣和柑桔类果皮作为提取果胶原料。
另外也有向日葵托盘、杆等为原料的,其中苹果渣和柑桔类果皮以干重计,它们的果胶含量分别为10-15%和20-30%。
它们之所以被选作原料,就是因为它们的果胶含量高,又容易转化为具有所希望的胶凝特性的果胶。
另外,苹果渣和柑桔皮在产地作为一种副产品是容易获得的,再有就是苹果渣和柑桔皮的果胶在加工过程中容易与原料中的色素和纤维素、淀粉分离。
目前生产果胶以柑桔皮为主要原料,同时也有以柠檬皮渣、苹果皮渣等果实皮渣为原料生产果胶。
我国果胶资源丰富,柑桔皮、甜菜压粕、苹果皮渣、柠檬皮渣、向日葵盘等均含有大量果胶,已成为具有工业化生产价值的主要原料。
2000年我国出口水果汁16.4989万吨(其中绝大多数为苹果汁),仅以这部分按榨汁后皮渣占果实的45%计算,果渣约有12-13万吨,如果能利用其中1万吨,以得率12%计,产果胶1200吨,足以满足国内市场,按现市场最低价格10万元/吨计,可为国家节省外汇至少1.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