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1、更新怎样的学习理念自主学习、全面学习、合作学习、终身学习、创新学习2、德智体美在大学生成才目标中的作用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智是人才素质的基本内容体是人才素质的基础美是人才素质的综合体现3、思想道德与法律的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提供价值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提供制度保障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要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要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层面的价值要求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着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
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四个方面☆7、(论述题)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为什么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个人的德,也是国家、社会的大德对于国家,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对于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根本途径,对于推动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和自身的成长成才,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价值支撑。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对于振奋人们的精气神、凝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正能量,具有重要意义。
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精神动力。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党治国理政经验的科学总结和丰富发展,集中体现了时代和实践发展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续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的行动纲领。
为了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需要在全社会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引导大学生进德修业,成长成才的根本指针。
大学生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时期,要从现在做起,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的基本遵循,形成自觉奉行的信念理念。
第一章1、理想的含义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目标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2、理想是多方面和多类型的,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分为长远理想和近期理想,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政治理想、道德理想、职业理想和生活理想。
3、信念的含义信念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现象。
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4、理想与信念的关系理想的含义+信念的含义+在人的生命历程中,理想和信念总是如影随形、相互依存。
理想是信念的根据和前提,信念则是实现理想的重要保障。
在很多情况下,理想亦是信念,信念亦是理想。
当理想作为信念的时候,它是指人们确信的一种观点和主张;当信念作为理想时,它是与奋斗目标相联系的一种向往和追求。
4、理想与信念的作用(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理想信念指引奋斗目标理想信念提供前进动力理想信念提高精神境界5、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承担的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使命6、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7、为什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真理马克思主义具有持久生命力马克思主义以改造世界为己任马克思主义科学预见人类社会最终必然实现共产主义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9、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构成的。
11、理想与现实的关系理想与现实是对立统一的,要辩证的看待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属于“应然”和“实然”的矛盾,不能把两者割裂开来。
一方面,现实中包含着理想的因素,孕育着理想。
在一定的条件下,现实必定要转化为理想。
另一方面,理想中也包含着现实,既包含着现实中必然发展的因素,又包含着由理想转化为现实的条件。
在一定条件下,理想可以转化成未来的现实。
☆12、(论述题)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首先我们要坚持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一。
个人理想是指处于一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中的个体对于自己未来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所产生的种种向往和追求。
社会理想是指社会集体乃至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理想,即在全社会占主导地位的共同奋斗目标。
两者不是彼此孤立的,它们之间既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有相互区别、相互制约。
社会理想规定指引着个人理想。
人是社会的人,追求个人理想的实践活动都是在社会中进行的,是由正确的社会理想规定的。
个人理想的实现必须以社会理想的实现为前提和基础,个人理想从属于社会理想。
个人理想只有同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相结合,个人的向往和追求只有同社会的需要和人民的利益相一致,才可能变成现实。
社会理想是对社会成员个人理想的凝练与升华。
社会理想不是凭空产生的,也不是由外在力量强加的,而是建立在众人理想基础之上的,社会理想的实现归根到底要靠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并体现在个人理想的具体实践中。
☆13、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历史使命中大学生所肩负的责任。
第二章1、中华民族崇尚精神的优秀传统的表现表现在对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相互关系的独到理解上。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一箪食,一瓢饮,回也不改其乐”表现在中国古人对理想的不懈追求上。
“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兼爱”“为天地立命”表现在对道德修养和道德教化的重视上。
将立德置于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之首“自天子至庶民,一是皆以修身为本”表现为重视人生境界和理想人格。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2、中国精神是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3、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在当代中国兴国强国就是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走兴国强国之路,首先要兴国魂、强国魄,以强大的精神支柱为支撑,以高扬的精神旗帜为指引,团结凝集全体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4、弘扬中国梦的意义是实现民族复兴的精神引领是凝聚中国力量的精神纽带是提升综合国力的重要保证5、中国精神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统一,两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有机结合构成了中国精神的基本内容。
6、民族精神(1)民族精神的基本内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2)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爱国主义体现了人们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以及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
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
(3)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爱自己的骨肉同胞爱祖国的灿烂文化爱自己的国家(4)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5)只有把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地位,始终做到爱国的深厚感情、理性认识和实际行动相一致,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才是真正的爱国者。
7、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8如何弘扬中国精神没找到☆9、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为什么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以发达国家为主导的经济全球化是当今时代发展的重要趋势,发展中国家在获益的同时,也要面对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多方面的挑战。
西方发达国家利用经济、科技和军事等方面的优势,力图主导经济全球化进程,把发展中国家纳入西方的发展模式和发展轨道。
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只有勇于和善于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竞争,才能加快我国经济的发展,不断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
在这种情况下,更需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以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以积极而理性的姿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促进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10、新时期的爱国主义有哪些内容?经济全球化下的爱国主义要正确处理热爱祖国与关爱世界,为祖国服务与尽国际义务的关系,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不等于全球政治、文化一体化。
坚持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统一,爱国主义首先体现在对社会主义中国的热爱上,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个公民必须坚持的立场和态度,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爱中国共产党、爱人民政府具有深刻的内在一致性。
爱国主义与拥护祖国统一亦是一致的,在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发展史上,维护祖国统一、反对祖国分裂是中华儿女爱国情怀的重要体现,也是对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及民族感情的认同。
☆11、如何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只有把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地位,始终做到爱国的深厚感情、理性认识和实际行动相一致,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才是真正的爱国者。
要推进祖国统一。
把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与尊重两制差异有机结合,求同存异,增进团结。
推进两岸交流合作,采取更多积极举措,提供更多政策支持,创造更加便利条件,以拓宽合作领域,产生更多利益。
促进两岸同胞团结奋斗,应秉持“两岸一家亲”的理念,顺势而为,齐心协力,巩固和扩大两岸关系发展的成果。
反对“台独”分裂图谋,不能有任何妥协。
促进民族团结。
这是关系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大事,是关系国家长久治安和中华民族繁荣昌盛的大事。
要深化对党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认识,认真学习国家关于民族事务的法律法规,深入了解中华民族的发展历史,牢固树立民族团结意识。
努力增进各个民族之间的互相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
要坚决与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作斗争。
增强国家安全意识。
确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增强国防意识,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
第三章1、人生观的定义人生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
它决定着人们实践活动的目标和人生道路的方向,也决定着人们行为选择的价值取向和对待生活的态度。
2、人生观是世界观在对待人生问题上的具体体现,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3、人生观的主要内容包括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三个方面。
4、人生目的的意义人生目的决定人生道路人生目的决定人生态度人生目的决定人生价值标准5、人生态度是指人们通过生活实践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基本意愿6、人生态度的内容人生需认真人生当务实人生应乐观人生要进取7、任何一个社会在一定的历史社会发展阶段上,都会形成与其根本制度和要求相适应的,主导全社会思想和行为的价值体系,即社会核心价值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