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严管理年,安全零容忍,一票就否决,要想当先进,绝不能出错儿!从严管理年,效益要争先,一招若不慎,评优就没戏。
”这是茂名石化炼油分部联合二车间主任梁上飞编的一首顺口溜。
这首顺口溜很快在车间流传开来。
你追我赶的劲头喷发出来,从严管理的事儿连接不断,上半年的成绩单也很出彩。
车间没有发生一起安全事故,渣油加氢装置连续6个月获得集团公司达标竞赛第一名。
细致入微抓安全
“马上停止作业,马上!”
在装置现场,一声厉声吆喝从前方传来,正奋力割除渣油加氢提浓释放气脱硫塔T403改造管线的施工人员小吴抬起头,正好看见车间安全员王龙大步流星地走来。
“哎哟,这么大热天,老王你咋不在办公室多吹吹空调啊?”看着王龙脸色不好,小吴谄媚地笑道。
小吴私下称王龙为老王,因车间所辖装置的施工大多都是小吴的施工队伍接手做,久而久之,两人也就熟悉了起来。
小吴摸准了老王的脾气,并想通过假装示弱请求王龙放过他。
“闲话少说,马上停止作业,打磨管线不带护目镜不能作业,你不知道吗?”王龙再一次厉声阻止,似乎根本没有看见小吴那一张皮笑肉不笑的脸。
“知道知道,这不是你们领导对工期催得急,没来得及准备嘛,看在我的面子上,今天就算了,明天我一定按照要求戴上。
”小吴打起了情义牌。
“不行,安全大于天,谁说都没用。
要么重新落实,要么今天就别干。
”王龙像吃了秤砣一般就是不为所动。
小吴眼看没办法,只能找人重新了领了一批护目镜,重新落实安全措施后再开始施工。
“安全工作必须慎之又慎,严之又严。
现在安全实行一票否决制度,要想保住安全,那就得像钉子一样钉在岗位上。
”事后,王龙向小吴解释道。
听了老王的一番话,小吴连连说是,并承诺,以后安全措施没落实就绝不施工。
吃干榨净液化气
“3号制氢装置开启膜分离系统之后,每天会排放一定的尾气,这些尾气中含有碳三碳四组分,大家想想办法,怎么样回收这些组分?”
有一次,联合二车间的节能优化例会上,车间主任梁上飞扔给了大家一个难题。
原来,煤制氢装置建成投产后,茂名石化3号制氢装置退出了历史舞台。
为了最大限度地回收富氢干气中的氢气组分,联合二车间再次开起3号制氢装置膜分离系统,可运行一段时间后发现,这个膜分离系统提纯氢气后产生的尾气中,碳三、碳四的组分高达20%,而这部分尾气一直作为瓦斯使用,这样,浪费了液化气资源,造成了效益的损失。
为了把这部分液化气“吃干榨净”,5月份,联合二车间成立了攻关小组,车间主任梁上飞向车间技术人员下达了死命令,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将渣油加氢、2号柴油加氢、3号制氢装置等三套装置的氢气流程全部梳理一遍,并通过查找国内外资料、找临氢专家请教等措施寻求解决方案。
经研究和分析,车间决定,实施“3号制氢装置膜分离回收富氢和液化气”改造项目回收液化气。
6月12日,“3号制氢装置膜分离回收富氢和液化气”项目成功投用。
梁上飞惊喜地发现,该项目节能效果明显,3号制氢装置膜分离尾气中的碳三、碳四组分由20%下降到0.52%,几乎将尾气中的液化气组分“吃干榨净”。
梁上飞算了一下,这样一来,每年将回收液化气4100吨,增效1600万元。
精心烹饪柴油大餐
茂名石化历来对产品质量“吹毛求疵”,柴油哪怕“味、香”皆有,但“色”不好看,还要重新优化,精心烹饪。
作为柴油主要生产车间,联合二车间组织技术管理人员召开“诸葛会”,针对个别批次柴油的颜色不怎么好看的问题,决定在渣油加氢装置界区新增一条管线,将该装置产出的柴油引到2号柴油加氢装置电脱水罐进行脱水后再出装置。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没有时间,没有备料,擅于“淘宝”的梁上飞立即向全厂展开拉网式搜索。
一会儿功夫,联合三车间的阀门、法兰,加氢精制车间的弯头,重整的三通等“宝贝”全部收入囊中。
4月12日下午5时,施工人员开始动火。
因为时间紧迫,梁上飞带领技术人员采取24小时工作制连夜施工。
12日凌晨1时,该项目成功投用。
仅用8小时就完成了原本3天的施工量。
可投用后,梁上飞发现,该电脱水罐每小时仅能脱水0.1吨,仍有极少量的水份潜藏于油品中无法脱除。
凌晨四时,一直蹲点在装置现场的设备主任李刚突然灵机一动,“能不能利用刚到的聚结器将多余的水份脱除呢?”聚结器原本是2号柴油加氢装置改炼航煤而订购的设备,李刚想,航煤的含水量远比柴油的含水量低,用聚结器脱除剩余的水份自然可行。
12日上午8时,增上聚结器项目开始施工。
13日,项目完工,经过吹扫、气密等工作后,聚结器投用正常。
经采样分析,柴油的含水量降低到了100ppm左右,远高于国家标准。
“作为负责任的企业,我们的目标就是要把优于国家标准的产品送给客户。
”看着“色香味”俱全的柴油大餐烹饪成功,梁上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