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研设计
阳性
回顾
1
阴性
2
暴露 未暴露 暴露 未暴露
例:Doll和Hill在1950年报告吸烟与肺癌 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如表29-3。
吸烟与肺癌关系
吸烟史 肺癌病人 对照 合计
有 无 合计
688 21 709
650 1338
59
80
709 1418
χ2检验:自由度=1,P<0.001
(三)横断面研究 以一个时间断面对人群疾病与暴露情况的“快照”。 包括:普查、随机抽样调查和非随机抽样调查。 以现场调查、观察的方法作为搜集资料的主要手段, 这类研究的特点是对研究对象并未进行干预。
1、归纳法 (1)求同法: 该法是根据事物发生的一致性提出假说。 如库鲁病病因的发现 。
(2)求异法: 该法是根据事物间的差异提出假说。
甲地
乙地
卒中的死亡率↑ 地质与病人条件均相似 卒中的死亡率↓
食盐摄取量↑
食盐摄取量↓
假说:食盐摄入量与卒中死亡率有关
(3)同异共用法 :
该法是将求同法与求异法结合使用而提 出假说。
(二)现场研究 特点:在自然环境中进行; 优点:与现实的符合程度较高; 缺点:操作有较大的难度。
如新药物的临床观察: 病例选择→ 干预→ 观察结果。
四、按调查时事件是否发生分为:
(一)前瞻性研究,随访研究或队列研究
按照科研目的,事先做好设计,然后按照 设计要求进行研究实践。
由于被试因素、受试对象与反应指标事先 均有周密安排,实验条件控制较好,能够较为 有效地排除干扰因素。
二、实验和观察 (一)实验 1、实验:人为造成 条件控制 2、意义:精确性高; (二)观察 1、观察:自然状况 2、意义:精确性低、线索;
三、资料的解释与科研结论 (一)资料的解释
解释的前提及其正确性 1、统计学:统计学设计、统计学方法; 2、科学性: 3、因果关系: 4、注意引用文献的争论。
(二)科研结论 1、绝对性; 2、相对性; 3、有争论性。
1.样本数量 2.如何分组
统计设计
3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实施方式
有效率P1
4.数据整理 有效率P2
5.数据计算
6.显著性检验 显著性检验(卡方检验) 7.结论
统计描述 统计推断
结论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科学和科学研究
一、科学和科学研究 (一)科学的定义 人们正确或比较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规 律的知识体系,即真理,经得起实践的检验。
因此这类研究的结果可靠性较高,结论的 可信性较好。
前瞻
实 验
组
同 质 自然或人为
群 体
对 照
组
阳性
1
阴性
阳性
2
阴性
(二)病例对照研究(或称回顾性研究)
由于已经发生的事件的条件无法控制, 影响因素可能较多,因此这类研究的结果可 靠性与结论的可信性不如前瞻性研究。
然而回顾性研究在医学发展中也有一定 的地位,它是病因学与发病学的重要研究方 法之一。
有效率P1
有效率P2
此时需要靠显著 性检验来解决。
选择脱发患者N例
对照组 有效率P1
实验组 有效率P2
涉及总体、样本 (研究对象)、实验效 应、研究类型、设计类 型、对照、组间均衡性、 显著性检验等理论知识。
显著性检验(卡方检验) 结论 (概率性)
选择脱发患者N例
所涉及统计学的问题:
对照组
实验组
的事物本质及其规律而进行的一种认识活动。 2、依赖于实践观察获得感性认识,感性认
识通过理论思维上升到理性认识。 3、强调系统性、创新性及正确性。
三、医学科学研究的任务和目的 1、探索人类生命科学的未知; 2、培养人才。
第二节 科学研究的类型
一、按应用情况分为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 (一)基础研究
1、研究目标的理论性; 2、研究性质的普遍性; 3、研究时间的长期性。
(二)应用研究 1、研究目标的实用性; 2、研究性质的具体性; 3、研究时间的短期性。
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划分是相对的、辩证的。
三、按研究环境和对象分为实验研究和现场研究。 (一)实验研究 特点:在预先设计制作好的环境(模型)中进行。 优点:易操作; 缺点:与现实的符合程度较低,甚至相矛盾。
如药物的研制:制模型→干预→观察结果。
王国维先生
古今中外成就大事业和大学问之三重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蝶恋花》 “众里寻他千,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第二章 医学科研题目的选定
第一节 医学科研的特点
一、复杂性:多因素、黑箱 二、社会性:心理、伦理、法律 三、精确性:数学 四、协作性:多学科协作
“举一反三 “-发散性思维
如:一个人由于平时多食而不爱活动,发 胖了,因而推论自己在相同的情况下也会发 胖;
SARS 抗病毒治疗利巴韦林。
变异的假设检验
: 血清酶谱多样性验证 酶活性逆向变化验证 酶活性抑制验证 推论铅有肝毒性验证
实例
铅对血清ALT活性的影响
x s
组别
ALT(IU/L)
n
对照组 49.35±6.60
例如宫颈癌的病因问题,据国内报道:性 生活越是混乱的妇女发病率越高,早婚妇女 发病率又高于晚婚者,这是求同。
与此相反,修女、尼姑与独身主义妇女 很少患宫颈癌,这是求异。
因此,有人提出性生活中的某因素可能 与宫颈癌发病有联系。随后研究表明:颈癌 可能与性交引起的第II型疱疹病毒感染有关。
(4)共变法 :
抽样研究
总体 Population
随机抽样 Random Sampling
样本 Sample
选择脱发患者N例
设
计
与
对照组
实验组
实
(常规治疗及护理)
(局部热敷+常规治疗及护理)
施
有效率P1
有效率P2
有效率 P
有效例数 总例数
100 %
一般来说,P1≠P2 1.P2>P1 2.P2<P1
选择脱发患者N例
第二节 处理因素
(二)假说的运用 1、明确科研的目的; 2、帮助人们一个事件的重要意义; 3、作为工具来揭示事实;
(三)假说运用的注意事项 1、正确对待假说的验证; 2、设想须服从事实; 3、摒弃错误和坚持真理; 4、谨慎对待不同假说间的争论。
第三章 医学科研设计的原则
第一节 实验的类型及要素
一、预实验 二、正式实验
铅对兔血清ALT活力的影响的体外研究
50
Mea n ALT活力
40
* *
30
20 .00
铅
*
.03
.30
3.00
*:与对照比较P<0.05
*
30.00
血清酶活力逆向变化 SGPT
经典理论: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顺向变化 SGPT
假说: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逆向变化
血清酶活力逆向变化:
在肝损害的发生时肝酶的活力并非均升高, 有时甚至会发生降低的现象,或无肝损害时, 出现血清酶持续升高的现象。
第三节 查阅文献 (不讲)
第四节 科学假设的建立
一、假说在科研中的作用 (一)假说的特点 1、科学性 2、假设性 3、可验证性 4、动态性
(二)假说的作用 1、激发创造性思维活动 2、是建立和发展生物医学理论的桥梁 3、是科学发展的必经途径和认知真理的方式 4、假说是科学研究的主线
二、假说形成的基础 1、建立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 2、是科学的想象和推理; 3、假说应能解释已有的现象; 4、假说须突破传统观念和思维的束缚。
血清酶活力顺向变化: 在肝损害的发生时,由于肝细胞通透性增 加,使细胞内一些酶释放到血液中,出现血清 酶升高。
Pb
1.铅中毒大鼠几种血清酶活性逆向变化的初步探讨
2.变异的假设检验及其应用
Pb
因果判断原则
1、时间顺序 2、联系(关联)的强度 3、暴露与疾病的分布一致 4、联系的重复性 5、剂量反应关系 6、干预的结果 7、合理性
(一)广义:课题的名称、立项依据、研究 内容、方法、目标、特色、意义及其可行性、预 期成果及其效益、研究进度、人员及费用等。
1、做什么?
课题的名称
2、为什么要做? 立项依据、特色、意义
3、如何做?
研究内容、方法、研究进度
4、能否做?
可行性、人员及费用
5、做到什么程度?预期成果及其效益
(二)狭义:专业设计和统计学设计 1、专业学设计: 处理因素、研究对象与反应指标选择正确; 2、统计学设计: 研究类型、设计类型、技术线路与数据分析 方法等严谨。
它是根据事物的某一因素总是与该事物某 种现象伴随发生,从而提出该因素与某现象可 能存在因果关系。
例如,大量食用黑木耳可引起紫癜,而紫 癜的常见原因是血小板功能障碍。
因此提出黑木耳可能含有抑制血小板功能 物质的假说,现已逐步得到证实。
2、演绎法
又称类推法,是指由一类事物所具有的某 种属性,可以推测与其类似的事物也应具有 这种属性的推理方法。
横断面研究
事 件 频 率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月)
时间
结果用现患率表示
第三节 科学研究的基本程序
科学研究分为: 1、假说驱动的研究:
发现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如血清 ALT活性逆向变化。 2、发现驱动的研究:
采用高通量技术,如天然抗癌药物的筛选。
一、科研课题的设计
总之,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实践经验、 想象力和严密的逻辑思维。
三、假说的形成及其研究中的应用 (一)形成假说的思维方法:
常用:归纳法和演绎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