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环境污染的危害教学目的1.环境污染对生物的不利影响(C:理解)。
2.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的关系(C:理解)。
教学重点环境污染对生物和人体健康的不利影响。
教学过程【板书】大气污染的危害水污染的危害环境污染的危害土壤污染的危害固体废弃物污染的危害噪声污染的危害【注解】一、大气污染(一)类型:煤炭型污染(我国)(二)主要污染物:烟尘及SO2温室效应(三)主要污染问题酸雨臭氧层破坏二、水污染(一)生物富集作用:环境中的污染物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大量积累的过程(二)富营养化1.原因:水体中N、P等植物必需元素含量过多,导致藻类等植物大量繁殖,并引起水质恶化和鱼群死亡现象2.具体现象:水华(淡水)、赤潮(海湾)三、土壤污染(一)概念: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产生的污染物进入土壤,污染物的数量超过了土壤的容纳和承受能力,使土壤重量下降(二)实例:“镉米”事件四、固体废弃物污染的危害(一)概念:人类生产生活中丢弃的的固体物质往往含有多种对人和其他生物有害的物质,如不及时加以利用,长期堆放越积越多,污染环境(二)固体废弃物的再利用:固体废弃物只是在某一过程或某一方面没有使用价值,实际上往往可以作为另一生产的原料损伤听力干扰睡眠五、噪声污染诱发多种疾病影响心理健康【例析】.在下列实例中,通过食物链而引起的生态危机是(C)A.酸雨 B.温室效应C.汞镉等有毒物质的积累和浓缩 D.臭氧减少,臭氧层出现空洞【同类题库】环境污染对生物的不利影响(C:理解)大气污染.科学家认为:人类活动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逐年增加,造成温室效应,对气候和人类活动产生一定的影响。
请问: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D)A.动物数量增加 B.很多物种的灭绝 C.水源被污染 D.森林被大量砍伐.在一个以燃煤供暖和取得动力的大城市,附近没有地衣生长,原因是大气中何种物质含量过多(B)A.CO2B.SO2 C.NO D.CO.下列哪项不是近几十年来大气中CO2浓度增加的原因(C)A.砍伐热带雨林 B.燃烧大量的石油产品C.世界范围内初级生产量的增加 D.非洲撒哈拉沙漠的扩展.当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多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一定会形成“温室效应” B.生物吸收会显著增多C.沉积的碳酸钙会显著增多 D.海洋吸收的二氧化碳会显著增多.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和缓解全球温室效应危机的重要措施分别是(A)A.煤、石油、天然气大量燃烧;营造森林绿地B.SO2等有毒气体的大量产生;种植夹竹桃等能大量吸收SO2的植物C.人造含氟制冷剂的泄漏;采用无氟制冷剂D.汽车和工厂排放的废气和烟尘;收取排污费,限令整改水污染.海洋污染对海洋生物造成严重威胁,日本水湾鱼体内甲基汞含量高达50ppm,比周围水内含量大3000倍,甲基汞进入鱼体的主要途径是(D)A.通过饮水 B.通过鳃交换气体 C.通过皮肤的主动运输 D.通过食物链.今年我国东海多次发生赤潮,给海水养殖业带来重大损失.从生态学角度分析,产生赤潮的原因是(B)A.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多 B.工业和生活废水大量排入海洋C.树木的大量砍伐 D.海洋石油的开采.近年来赤潮在我国时有发生,当赤潮发生时,海水中某些微小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使水体呈红紫等颜色,并对海洋生物造成灾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A.赤潮是水体富营养化的结果B.含磷洗涤剂广泛使用与排放是发生赤潮的主要原因之一C.在封闭的海湾更容易发生赤潮D.赤潮的发生与人类活动无关.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可能引起海洋表层的浮游植物大量死亡,其后果将是(A)A.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加,从而进一步加剧温室效应B.导致海洋表层二氧化碳增加,与温室效应无关C.导致大气中臭氧增加,紫外线大量进入大气圈D.留出大量生活空间,导致浮游动物大量增加.“富集”是指(D)A.某些生物在人体内大量积累B.某些物质在生物体内大量积累C.生物从食物链中大量积累某些物质D.某些物质沿食物链方向在动物体内积累、营养级越高,浓度越高.“水体富营养化”是指(B)A.水中含有大量的水生动物需要的有机物 B.水中含有大量的藻类需要的无机物C.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和无机物 D.水中含有大量的植物和动物其他污染.酸雨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环境问题,酸雨的危害不包括(C)A.伤害陆地植物的叶和芽 B.延缓森林中有机物质的分解C.硫酸沿食物链富集并危害人体 D.杀死水生生物,破坏营养结构.在下列实例中,通过食物链而引起的生态危机的是(B)A.酸雨 B.汞、镉等有毒物质的积累和浓缩C.温室效应 D.臭氧减少,臭氧层出现空洞.生态环境中某些重金属对生物体产生危害是通过(C)A.氧化作用 B.还原作用 C.富营养化 D.富集作用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的关系(C:理解).20世纪40年代中期至60年代,DDT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使用。
图中的曲线表示1920年-1970年期间两种肉食性鸟类蛋壳厚度变化,蛋壳薄的蛋容易在孵化前被打破而影响出生率。
(1)据图说明DDT能影响蛋壳的厚度。
(2)为会么DDT对大型肉食鸟类蛋壳厚度的影响比小型鸟类大?(3)如何用实验证明DDT确实能够影响蛋壳厚度?[(1)DDT自20世纪40年代中期被广泛使用,自那时候开始,两种鸟的蛋壳厚度明显降低。
(2)DDT具有食物链富集效应,高营养级的大型肉食动物体内含量高,故对蛋壳厚度影响大(3)取同种、等重的鸟分成两组,一级饲以正常食物(不含DDT),另一组饲以含DDT 的食物(食物中DDT含量与自然界食物中含量相当),比较两组鸟的蛋壳厚度。
]【学科内综合】.用放置太久的洗碗水做水质污染实验时,不能使0.01%的亚甲基蓝褪色,其合理的解释是(A)A.溶解氧太低,好氧细菌已死亡 B.亚甲基蓝溶液浓度太低C.好氧细菌大量繁殖 D.溶解氧太多.对下列现象选出最佳答案:(1)下列情况可能引起大气污染的是(D)①煤的燃烧②工业废气的任意排放③燃放鞭炮④飞机、汽车尾气的排放A.只有①② B.只有② C.只有①②③ D.①②③④(2)下列所述情况可能引起水污染的是(D)①城市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②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使用不当③还上油轮石油泄露④工业生产中废液、废渣、废气的排放A.只有①② B.只有①④ C.只有②④ D.①②③④(3)我国人多耕地少,劳动力过剩,根据这一国情,为了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下列措施正确的是(D)A.围湖造田,增加粮食产量 B.将山地平原化建立更多的工厂C.填海造田,增加耕地面积 D.保护林地和水源,合理开发利用(4)据报道,我国市场上现销售的冰箱,一半以上是“绿色冰箱”。
到2010年以前,将彻底淘汰以氯氟化碳为制冷剂,代之以“绿色冰箱”。
造成这一事实的主要原因是A.“绿色冰箱”就是绿颜色的冰箱,颜色美观大方(D)B.“绿色冰箱”省电、节能,降低使用成本C.氯氟化碳资源有限,造价成本太高D.遵守《蒙特利尔议定书》,保护臭氧层.一个稳定的池塘生态系统中,一种突然而来的污染使所有植物死亡。
请回答:(1)在此情况下,池塘内氧浓度将首先,其原因是:①;②。
(2)据此,你估计在什么时候(白天或晚上)和什么样的(污染或末被污染)水中,湖中的氧气浓度最高?。
(3)如果污染物浓度较小,则对池塘生态系统不产生明显影响,这是因为正因为如此,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生态系统,它的和能够较长时间地保持一种动态平衡。
(4)若该污染是脂溶性农药污染,你估计在以下几种生物体内(浮游藻类→浮游动物→小型鱼类→大型鱼类)含污染物浓度最高的是,此类生物所处的营养级是,它在食物链中所能获得的能量值是。
[(1)下降;植物死亡,光合作用停止,氧气不再产生;池塘内需氧型生物通过呼吸作用消耗大量氧气(2)在白天,未污染的水中(3)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物质循环;能量流动(4)大型鱼类;第四营养级;最少].某池塘中生长着浮游植物、浮游动物、水草、虾、鲫鱼、草鱼、乌鱼等水生动植物,由于池塘附近有一些工厂和居民经常向池塘中排放工业废水和生活废水,经检测池塘中的Hg、Ge 等重金属严重超标,N、P等大量富集导致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大量繁殖,造成水中溶解氧含量变化,使水体处于严重缺氧状态,致使鱼类等生物大量死亡,其尸体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发酵产生难闻的气味(H2S、NH3等),根据上述材料回答问题:(1)请写出该池塘中一条含四个营养级的食物链:。
(2)在该池塘中,体内汞、镉等重金属含量最高的生物是。
(3)氮和磷是生物体内必需的大量元素,为什么池塘中氮、磷含量过高反而会污染水质?(4)池塘中难闻气味的物质硫化氢、氨等物质是尸体中何种有机物分解产生的:。
(5)该池塘生态系统稳定性遭到破坏的因素是。
[(1)浮游植物→浮游动物→鲫鱼→乌鱼(2)乌鱼(3)池塘中含氮、磷等无机盐含量过高时;浮游植物大量繁殖,浮游植物大量繁殖,浮游动物和微生物因呼吸作用而消耗大量氧气,使水体严重缺氧,鱼类因氧不足而死亡、腐败、变质。
(4)蛋白质(5)人为因素].某中学的学生为了调查该地区某湖泊的水质污染情况,在注入湖泊的四个主要水源的入口处采集水样并镜检水样中的动植物种类和数量,结果如下:①号水源的水样中有单一种类的纤毛虫,如草履虫,且数量极多;②号水源的水样中单细胞藻类的种类较多,且数目也极大;③号水源的水样中末见任何植物,且发出刺鼻的气味;④号水源的水样中浮游动植物均有发现,但数量不多。
根据以上结果回答:(1)该湖泊的污染源中污染的严重性由重到轻的排列顺序是。
(2)①号水源的污染物主要是;②号水源的污染物主要是;③号水源的污染属于。
(3)假若①号和③号水源的污染属于同一性质,程度相同,则①号水源排污点离湖泊入水口的距离比③号水源。
(4)为了改变湖泊的污染状况,首先必须治理的是号水源,这一水源是由排放的废水。
治理的方法有等几种。
(5)面对湖泊被严重污染的现状,有人建议:A.建立拦污闸,对入湖污水预先进行治理B.将长江水引入冲洗,使死水变活C.利用植物的净水作用,恢复湖中荷藕、菱、水葫芦的种植,并将茎叶回收,经沼气发酵产生沼气从长远的观点看,你同意方案(填序号)。
不同意有关方案的理由是:。
[(1)③①②④(2)有机物;无机物如氮、磷等的污染;有毒化学物质的污染(3)远(4)③;化工厂;物理沉降、化学分解、生物净化(5)AC;污水冲入长江后会造成二次污染] .目前一般把PH小于5.6的雨水称为酸雨。
在正常情况下,天然水都呈酸性(PH约为5.5-5.8)。
酸雨的危害:首先是对人体健康的直接危害,硫酸雾和硫酸盐雾的毒性比SO2大的多,可以侵入肺组织,引起肺水肿等疾病,甚至使人死亡;其次,酸雨使河流、湖泊的水体酸化,严重影响水生支植物的生长;第三,酸雨破坏土壤、植物、森林。
请思考回答:(1)在正常情况下,天然降水为什么会偏酸性?(2)酸雨中含有一定量的硫酸,它是怎样形成的?(3)酸雨能破坏土壤,使土壤中矿质元素离子大量流失,还会影响微生物活动,请列举土壤中与氮循环有关的两种微生物,并说出它们的同化作用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