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格桑拉》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歌曲《妈妈格桑拉》是一首藏族风格特点的创作儿童歌曲,歌曲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唱出了对妈妈的爱。
歌曲前半部分节奏宽松承载着质朴而抒情的旋律,叙述着浓浓的母子深情。
歌曲的第二部分是从赞颂妈妈的爱转为歌唱性的
二、参与实践,体验歌曲
1、学生感受歌曲的强弱规律。
(学生拍节拍为这首歌曲伴奏)
【设计意图:学生拍节拍为这首歌曲伴奏,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感受歌曲两拍子
的特点。
】
2、学生用脚有节拍且强弱分明的为歌曲伴奏。
【设计意图:学生踏节拍为这首歌曲伴奏,为下一步学习简单藏舞动作做准备。
】
三、演唱歌曲,体会情感
1、轻声演唱。
(随钢琴伴奏轻声演唱歌曲)
2、重点难点解决。
【设计意图:切分节奏和低音3学生容易唱不准,教师有效的引导学生克服演唱不
准确处。
】
3、学生随钢琴伴奏完整演唱,教师指导学生自然演唱歌曲,不大声喊唱。
【设计意图:了解力度在表达歌曲情绪上的重要作用,培养了学生表现音乐的能
力。
】
4、巩固提高练习。
学生随伴奏演唱歌曲,体会情感。
【设计意图:在保持学生兴趣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对比法,让学生正确认识歌曲的速度是怎样的?为唱好歌曲打下良好的基础。
】
四、舞蹈表演,激起兴趣
1、介绍哈达,简单藏族舞蹈动作学习。
【设计意图:单靠步、摆臂动作的学习,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
整体配合能力,让学生感受到了藏族舞蹈的魅力,再次加深对歌曲旋律与情感的体验。
】
2、学生随着音乐的节拍把爱的哈达从同学们的手中一一传递下去。
【设计意图:学生亲自传递哈达,既加深学生对妈妈的热爱之情,不知不觉加深了歌曲旋律的体验与感受。
】
五、教育拓展,提升能力
1、教师指导学生采用领唱、齐唱、轮唱等方式体验歌曲的情感。
【设计意图:采用多种方式载歌载舞的演唱歌曲,提高学生演唱的兴趣,锻炼了学生团体间的合作能力。
】
六、课堂小结,余音缭绕
【设计意图:教育学生永远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孝敬母亲,爱戴母亲,报答母亲】
济宁市任城区李营街道中心小学
白兴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