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开题报告中提出了四个方面

开题报告中提出了四个方面

浅析中美教育的本质区别-从近30年的中美教育发展说起Analyses the essential difference between education of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 from the nearly 30 years of education development6000字。

还是需要再梳理梳理,中文写出来,再翻译中英文就不难了。

中国和美国崛起的关键因素:教育通过中美教育制度的对比来1.摘要中英文1002.introduction 2000字3.介绍中美教育制度的原因504.中美教育制度是教育实施的基本载体,通过教育制度可以看出中美教育的差别。

从中美教育制度出发来探寻,中美教育的本质差异。

1,中国的教育制度2002,美国的教育制度2003,本文的内容介绍。

5.内容分三大部分6. 1.资源2000 2 历史1300 3 文化13007.总结,本质的区别就在于这三大部分。

500内容中,资源差异两部分:基本上都是数据上的有木有!1,中国的教育资源:从无到有1000字教育基础-人们素质:识字率,人们的阶层发展等等社会背景教育基础-资源学生与师资学生,老师,基础学科设置教育目的-发展,课程设置和大纲标准以及来院2.美国的教育资源:大国发展1000字教育基础-人们素质:识字率,人们的阶层发展等等社会背景教育基础-资源学生与师资学生,老师,基础学科设置教育目的-发展,课程设置和大纲标准以及来院还是再分成经济政治和文化,军事?历史原因1600字中国—渴望发展:工业为主的发展,经济为主的发展;国家对人才的渴望美国---教育的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美国—冷战,二战等等原因要求美国必须高速发展高精尖工业,同时也吸收了得多许多高端人才,对于本身的教育发展要有了极大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反而对本身文化原因:1000字中国—统一制度和文化,尊师重道,知识为重的传统;造成了权威和集体主义盛行的教育制度美国---自由和个人主义盛行,极大地鼓励个性发展与创造,造成了现在能力和思维发展的大迸发,却也有难以管理和利己主义的大行其道。

总结:从联系的角度看,中美教育最本质的区别就是对于发展的区别;人们的需求与发展不同,对于教育的追求不同,那么教育制度所浮现的便是但是人么的终极价值观和发展观还是很奇怪,我还是想探讨中国教育的本质区别,因为我发现了最终的答案了!从历史的原因看:1.资源的区别(要数据啊数据!)中国的现代教育发展非常短,短短30多年创造了许多奇迹。

美国则是200多年的发展,各个学科和资源可以达到相对平衡的状态2发展目的的区别中美教育的本质区别便是中美发展的本质区别中国底子太薄太薄,必须强有力地打下基础,所以重基础学科而忽视其他“高级”学科,如美术,音乐,体育,等等,以识字,数学能力为重中之重,和中国发展需要基础性人才发展离不开美国则是超级强国,该过的工农业发展水品可以说是到了顶端,必须发展第三产业来分开人流,所以,美术,音乐,体育等等高级学科十分盛行,而基础学科也在同步发展3开题报告中提出了四个方面:教育制度,教学目的,课程设置,教学管理。

就四个方面的对比1,introduction2,Comparison on education system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教育行政管理是指政府对教育的管理和学校内部的管理。

2.1 education system in China我国的教育行政管理,基础教育实行的是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区)为主的管理体制。

多年来,这一体制的运行基本上是正常的,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尚未完全理顺,中央集权的现象比较突出。

尽管提出权力下放,加强地方管理职能,而实际并未完全落实。

按规定,中央政府的职能是实行宏观领导、教育立法、教育督导、教育拨款和制定教育规划等。

我国政府拥有的教育管理权和权威性是美国政府所不能相比的。

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职能是分级管理本地区学校的教育事业发展。

学校内部领导体制,主要实行的是校长负责制,其构成要素的职能是校长全面负责,党组织保证监督,教代会民主管理。

这种体制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我国比美国多一层党组织的作用,而美国没有政党组织参与。

我国校长有决策权和执行权,而美国校长主要有执行权。

9年义务教育制度,12年制,633制,高中不算入义务制度,高中-以公立学校为主和中专制度-专门的艺术类和体育类,技术类学校,基本上以私人办学为主,入高等学校的路径:高中可以参加统一考试,进入大学;中专只能参加成人高考进入,但是承办的单位和承认的文凭不一样。

这种制度特点确定了高考的难度和公平性。

市场化程度低,但是培训机构,课外机构多;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公大于私2.2 education system in America美国教育行政管理是比较典型的以地方分权为主的自由化管理体制。

美国法律规定,联邦政府没有直接管理教育的权力,它的主要职能是指导性和服务性的。

如向地方划拨教育经费,收集教育信息,进行调查研究等。

对教育拥有直接管理权的是州政府及教育委员会,其次是地方政府和学区教育委员会。

近年,由于兴起校本管理,各地方的教育决策权正在转向学校。

中小学在地方学区教育委员会的领导下,普遍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是学校行政的主要负责人。

学区教委的职能,是决策和审议学校中的重大问题,编制预算,向学校推荐应聘干部和教师等。

校长的主要责任是执行学区教委的决定。

美国实行的地方分权管理体制,有利有弊。

利是调动了地方办学的积极性,弊是各地自行其是,无统一政策要求、规划和目标,使教育发展出现极大的不平衡。

实施学区制度;没有地区都不一样,为幼儿园、小学(1~6年级,一般附设Kindergarte.n)、中学(7~12年级)、其中中学教育更有细分为Middle High School (6~8年级)、Junior High School (7~9年级)、Senior High School (9~12年级,或10~12年级)。

市场化程度高,基本上实行的是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公小于私3,教学目标的差异我国传统教学基本上是属于“填鸭式”,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大多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参与教学过程的主动性受到压抑。

由于我国传统的人才选拔机制是通过中考或高考来实现,因此,教学大纲作为“质量基准”在中小学的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考试”在衡量教学质量方面占有核心地位,成为教师、学生、家长以及社会最为看重的尺度。

我国由此形成了应试教育模式。

长久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存在着“三多”现象,课程门类多、课外作业多、测验考试多,根本原因在于片面追求升学的思想。

应试教育给人才培养带来很大的弊端,严重束缚了学生和教师的创造性和自主性。

中国的基础教育传统上过于注重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和求同思维,而没有充分重视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所以我国的教育应该是在基础的基础上加大创新。

3.1中国的教学目的:中国:知识导向为主,强调“学会”的中国基础教育体系,学生离开学校时带走的是沉甸甸的“基础知识”中国基础教育强调知识体系,其教学目标更多地表现为“知识导向型目标”,追求让学生掌握更多更难的知识,3.2中国教学目的造成的优势与劣势:在小学阶段,这些知识的学习打下了基本的记住,但是在中学的课程和知识提携目标不变,没有遵循儿童的思维发展区进行改变,小学的基础性知识对于初中内容的理解和能力教学只能靠家庭教育和学生本身的思维能力去学,在这个时期出现了大幅度的成绩升降;如小学里成绩好的,没有办法上去,而小学成绩并不是非常好的,反而成绩上去了;更多的是同时维持着好成绩,不可否认,有许多的学生的成绩在这段时期拉了下来过多过重的知识学习,常常会压抑和挫伤学生进一步发展的动力和后劲。

中国中小学的课堂教学则充斥着太多的“陈述性知识”,这些知识从上大学的角度来看,大学学习不需要,从生活的角度来看,生活也不需要,最多是应付考试时有用,考试后学生很快就忘记了,成了所谓的“垃圾知识”。

而且由于知识量太多太难,教师不得不拼命赶时间,赶进度去完成教学任务,哪里还有时间去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和进行探究性的学习呢?3.3美国的教学目的:而“能力体系”强调的是“会学”。

而强调“会学”的美国基础教育体系,学生离校时带走的是充足、轻松的思维空间和浓厚、持续的学习探究的兴趣。

美国中小学强调能力体系,其教学目标则是“能力导向型目标”,追求培养学生进一步自主学习所需要的兴趣、好奇心和探究能力等。

3.4所造成的优势与劣势,还体现出“基本”的原则,即着眼于传授那些最基本的、最有助于学生搭建未来知识体系的基础知识。

若从“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分类来看,美国中小学课堂教学更重视“程序性知识”教学,而对“陈述性知识”,则只选取其中最基本、最核心、最具有建构和迁移价值的部分,借此让学生从浩瀚如海的知识漩涡中跳出来,节省出大量的时间去进行思维的训练与发展;4,课程设置4.1中国中小学的课程设置:标准;能力,思想道德教育:“过多关注形式,却忽视了对心灵和精神的影响,这是当前教育亟待重视的问题。

4.2特点和造成的问题4.3美国中小学的课程设置:标准;能力,在课程的设置上,雪松高中首先保证英语、数学、科学、社会、体育、艺术、外语等基础性课程在课程标准中的地位,要求必修并保证课时;其次,精选对学生终身学习有益的课程内容,体现学科的逻辑结构和学生的心理特征,注重学科综合化渗透,高中将物理、化学、生物、地理视为有机整体,统称为“科学”,鼓励学科间的综合,重视科学与数学的联系;再次,增加对美国历史和国际理解等方面课程的份量,强化课程的德育功能,突出爱国主义教育;第四,广泛开发选修课,使学生各得其所,各展其长,学校专设学生选课和生涯指导咨询员,随时为学生提供选课指导,雪松高中注重通过课内外、校内外的学生活动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学校要求每位学生每天都要上一节体育课,半节音乐课。

美国高中选修课的开设门类远多于必修课,学生有极高的选课自由,学什么,怎么学基本自己决定。

课堂自由度也极高,没有教师权威,课堂教学多采用讨论式,学生可以自由发言,课堂气氛很宽松,在教学的组织和方式上也很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不搞一刀切,提倡个性化教育,比如按程度编班,实行个别化教学和分层次教学,力图让每个学生都能学有所得。

与世界上许多国家的中学生相比,美国学生的课业负担轻得多,不仅上课日程短,而且每天在校时间短,因此可以有充分的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

思想道德教育:,美国学校更加强调通过“社会学习”和“公民养成”等实践性科目,对学生进行品德养成教育。

像美国中小学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他们不只是在课堂里告诉学生要爱国,而且从很多细节、实践入手,去影响学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