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决策习题辅导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决策习题辅导

一、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决策习题辅导(财务管理本科)成本(现金流出)现值法----适用于无营业收入,两方案计算期相同。

年均成本法---适用于无营业收入,但两方案计算期不同。

年均成本= 成本现值/ 年金现值系数现金流入与现金流出分析:建设期NCF = −该年原始投资额经营期营业NCF =营业收入(1-所得税率)-付现成本(1-所得税率)+折旧*所得税率经营期终结点NCF=营业NCF +残值-(预计残值-法定残值)×所得税率现金流入:营业收入(1-T)、折旧*T、残值收益残值收益=预计残值-(预计残值-法定残值)T现金流出:原始投资额、付现成本(1-T)无营业收入时,折旧*T、残值收益作为现金流出的扣减处理。

即:现金流出=原始投资额+付现成本(1-T)-折旧*T-残值收益1、不考虑所得税、预计残值与法定残值无差异时:成本现值—现金流出之和的现值=投资现值+ 付现成本(P/A,i,n)或(P/F,i,n)- 残值(P/F,i,n)举例:某企业有甲、乙两个投资方案可供选择,两个方案的设备生产能力相同,设备的寿命期均为4年,无建设期。

甲方案的投资额为64 000元,每年的经营成本分别为4 000元、4 400元,4 600元,4 800元,寿命终期有6 400元的净残值;乙方案投资额为60 000元,每年的经营成本均为6 000元,寿命终期有6 000元净残值。

要求:如果企业的贴现率为8%,试比较两个方案的优劣。

解:因为甲、乙两方案的收入不知道,无法计算NPV,且项目计算期相同,均为4年,所以应采用成本现值比较法。

现金流出=原始投资额+付现成本(1-T)-折旧*T-残值收益甲方案的投资成本现值= 64 000+4 000×(P/F,8%,1)+4 400×(P/F,8%,2)+4 600×(P/F,8%,3) +4 800×(P/F,8%,4) - 6 400×(P/F,8%,4)= 64 000+4 000×0.9259+4 400×0.8573+4 600×0.7938 +4 800×0.7350 – 6 400×0.7350 = 73 951.20(元)乙方案的投资成本现值= 60 000+6 000×(P/A,8%,4) - 6 000×(P/F,8%,4)= 60 000+6 000×3.3121 - 6 000×0.7350= 75 462.6(元)根据以上计算结果表明,甲方案的投资成本现值较低,所以甲方案优于乙方案。

2、售旧购新(考虑所得税预计残值与法定残值无差异)总成本现值=旧设备变现收益(新设备投资现值)+付现成本(1-T)现值-折旧抵税现值-残值收益现值总成本现值=旧设备变现收益(新:投资现值)+年付现成本(1-T)(P/A,i,n)或+付现成本(1-T)(P/F,i,n)- 年折旧*T(P/A,i,n)- 残值收益*(P/F,i,n)旧设备变现收益=-旧设备变现收入+出售旧设备损失抵税-----是使用旧设备的机会成本残值收益=预计残值-(预计残值-法定残值)T举例:某企业有一台设备,购于4年前,现在考虑是否需要更新。

假定新、旧设备生产能力相同,其它有关资料如表6—5所示:要求:若企业所得税率为40%,贴现率为10%,设备是否更新。

表6—5 单位:元解:旧设备年折旧=800 000(1-10%)/10=72 000旧设备成本现值=旧设备变现收益+付现成本(1-T )现值-折旧抵税现值-残值收益现值= 150 000+〔(800 000-4*72 000)-150 000 〕*40% + 90 000(1-40%)(P/A ,10%,6) + 100 000(1-40%)(P/F ,10%,3)- 72 000*40%(P/A ,10%,6) - 〔70 000-(70 000-80 000)40% 〕(P/F ,10%,6)⏹ 407 858.56新设备年折旧=800000(1-10%)/8=90 000新设备成本现值=投资现值+付现成本现值-折旧抵税收益-残值收益 = 800 000+70 000(1-40%)(P/A ,10%,8)- 90 000*40%(P/A ,10%,8) -〔90 000-(90 000-80 000)40% 〕(P/F ,10%,8)⏹ 791 890.4设备年均成本,新设备年均成本高于旧),,(新设备的年均成本),,(旧设备年均成本85.1484358%10P/A 791890.449.936466%10P/A 407858.56====P130.3某公司拟用新设备取代已使用3年的旧设备。

旧设备原价14 950元,当前估计尚可使用5年,每年运行成本(付现)2 150元,预计最终残值1750元,目前变现价值为8 500元;购置新设备需花费13 750元,预计可使用6年,每年操作成本850元,预计最终残值2 500元。

该公司预期报酬率12%,所得税率30%。

税法规定该类设备应采用直线法折旧,折旧年限6年,残值为原价的10%。

要求:进行是否应该更换设备的分析决策,并列出计算分析过程。

解:因新、旧设备使用年限不同,采用平均年成本比较二者的优劣。

(1)继续使用旧设备的平均年成本。

每年运行成本的现值=2150×(1-30%)×(P/A,12%,5)=2150×(1-30%)×3.6048 =5425.22(元)年折旧额=(14950-1495)÷6=2242.50(元)每年折旧抵税的现值=2242.50×30%×(P/A,12%,3)=2242.50×30%×2.4018=1615.81(元)残值收益的现值=[1750―(1750―14950×10%)×30%]×(P/F,12%,5)=[1750―(1750―1495)×30%]×0.5674=949.54(元)旧设备变现收益=8500―[8500―(14950―2242.50×3)]×30%=8416.75(元)继续使用旧设备的现金流出总现值=5425.22+8416.75―1615.81―949.54=11276.62(元)继续使用旧设备的平均年成本=11276.62÷(P/A,12%,5)=11276.62÷3.6048=3128.22(元)(2)更换新设备的平均年成本。

购置成本=13750(元)每年运行成本现值=850×(1-30%)×(P/A,12%,6)=850×(1-30%)×4.1114=2446.28(元)年折旧额=(13750-1375)÷6=2062.50(元)每年折旧抵税的现值=2062.50×30%×(P/A,12%,6)=2062.50×30%×4.1114=2543.93(元)残值收益的现值=[2500―(2500―13750×10%)×30%]×(P/F,12%,6)=[2500―(2500―13750×10%)×30%]×0.5066 =1095.52(元)更换新设备的现金流出总现值=13750+2446.28―2543.93―1095.52 =12556.83(元)更换新设备的平均年成本=12556.83÷(P/A,12%,6)=12556.83÷4.1114 =3054.15(元)因为更换新设备的平均年成本(3054.15元)低于继续使用旧设备的平均年成本(3128.22元),故应更换新设备。

案例:生产线购置决策(一)资料你是ABC公司的财务顾问。

该公司正在考虑购买一套新的生产线,估计初始投资为3000万元,预期每年可产生500万元的税前利润(按税法规定生产5年期直线法折旧,净残值率为10%,会计政策与此相同),并已用净现值法评价方案可行。

然而,董事会对该生产线能否使用5年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董事长认为该生产线中能使用4年,总经理认为能使用5年,还有人说类似生产线使用6年也是常见。

假设所得税率25%,资本成本10%,无论如何报废净残值收入均为300万元。

他们请你就下列问题发表意见:(1)该项目可行的最短使用寿命是多少年(假设使用年限与净现值成线性关系,用插补法求解,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2位)?(2)他们的争论是否有意义(是否影响该生产线的购置决策)?为什么?(二)案例分析税法规定的年折旧额=3000(1-10%)/5=540(万元)每年营业现金净流量=净利润+折旧=500(1-25%)+540=915(万元)(1)NPV(4)= 每年经营现金净流量现值 + 残值现值 + 清理净损失减税现值-原始投资 = 915(P/A ,10%,4)+ 300 (P/F ,10%,4)+ 540×25%(P/F ,10%,4)-3000 = 915×3.170 + 300×0.683 + 135×0.683-3000= 197.66(万元) NPV (3)= 915(P/A ,10%,3) + 300 (P/F ,10%,3) + 540 × 2 × 25%(P/F ,10%,3)-3000= 915×2.487 + 300×0.751 + 270×0.751-3000= -296.32(万元) n = 3 + 296.32/(296.32+197.66)=3.60(年)(2)他们的争论是没有意义的。

因为现金流入持续时间达到3.60年方案即为可行。

4、D 公司正面临印刷设备的选择决策。

它可以购买10台甲型印刷机,每台价格8000元,且预计每台设备每年末支付的修理费为2000元。

甲型设备将于第4年末更换,预计无残值收入。

另一个选择是购买11台乙型设备来完成同样的工作,每台价格5000元,每台每年末支付的修理费用分别为2000元、2500元、3000元。

乙型设备需于3年后更换,在第3年末预计有500元/台的残值变现收入。

该公司此项投资的机会成本为10%;所得税率为30%(假设该公司将一直盈利),税法规定的该类设备折旧年限为3年,残值率为10%;预计选定设备型号后,公司将长期使用该种设备,更新时不会随意改变设备型号,以便与其他作业环节协调。

要求:分别计算采用甲、乙设备的平均年成本,并据此判断应当购买哪一种设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