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表现方法之虚实结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表现方法之虚实结合


2.虚景与实景融合,互相映衬,渲染出一种浓浓的 某种情感,或者是烘托出某种气氛。
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 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 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那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虚写) 我沉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 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宗璞《紫藤萝瀑布》 作者由眼前蓬勃盛开的紫藤萝花,联想到“生死谜、手足 情”,睹物释怀,虚实结合,进而感悟到生命的顽强与美好, 从而使心中的悲痛焦虑化为精神的宁静。
方法归纳答题格ຫໍສະໝຸດ :答题格式:采用了虚实结合的写作手法,实 写 ......,虚写......,激发了读者的联想和 想像,表达了作者......之情。
课堂小结
概念理解
表现手法之 虚实结合
课例讲解
美文品析
答题格式
课例讲解
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 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 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 的山的肌肤。 ——《济南的冬天》
赏析:本段是作者写山坡上雪色和草色相间的 美景以及由此产生的联想。运用拟人、比喻的修辞 手法,虚实结合,表现了薄雪覆盖下的山坡上的美 景,表现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无限喜爱。
初中语文知识精讲课程
表现手法之虚实结合
情境导入
概念理解
所谓虚实结合,就是指现实中的 景、事与想象中的景、事相互映衬, 以实衬虚,以虚衬实,交织在一起 表达同一样的情感的写作手法。
虚实结合的作用
鲜明地刻画人物的性格,凸现事物、景物的特 点,突出文章的主旨,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
知识讲解
所谓“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景、实 事、实境,是可以通过视觉、听觉等感觉捕捉 到的部分。 所谓“虚”是指主观意识中存在的,是通过 作者主观想象得到的部分。
1.虚景和实景的关系,有时是相反相成形成 强烈的对比,从而突出中心的。
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 (实写) 我可记不真切了, 磬口的蜡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 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蜜蜂们忙碌地飞 着,也听得他们嗡嗡地闹着。 ——鲁迅《雪》 (虚写)
赏析:作者虚写蜜蜂在花丛中纷飞与喧腾,用“记不真切”说 明“仿佛看见”,以记忆模糊反衬眼前景物的鲜明,非常真切、 自然,有冬花枝头春意闹的诗意之美,虚实结合,突出了江南 美丽雪景中的春意。
美文品析
安塞腰肢 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 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 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使人想起: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 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尔后最终永远明晰 了的大彻大悟!
结合课文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选文内容。
答案示例:安塞腰鼓是一个虚 实相生的范例。它在实的描写 给人以最强悍、最直观的视听 冲击,又把读者带入到一个虚 的境界:实写形体,虚写感受 突出腰鼓的强大震撼力。这种 虚实结合,使安塞腰鼓蒙上了 一层迷人的光晕,充满了艺术 的张力。
找出朱自清的《春》中 “春花图”虚实结合的句子, 并说说其作用。
明确:“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 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 (实写,前面是颜色,后一句是味道,色味结合)闭了眼,树上仿 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虚写,和前文构成虚实结合)
作者运用联想,由春花想到秋实,虚实结合,表达作者对春 天的喜爱之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