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试题库(350题)一、A型题(最佳选择题):A型题指最佳选择题。
由一个题干和A、B、C、D、E 五个备选答案组成。
题干在前,选项在后。
每道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多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1、《神农本草经》各论载药数目为(c)。
A.565种B.265种C.365种D.335种E.635种2、能够耗伤津液、并属于阴的药味是(e )。
A.酸B.甘C.辛D.咸E.苦3、有人将小柴胡汤按原方原量制成颗粒剂,依据西医药理论为指导、以药理研究结果为基础,用于临床治疗肝炎和肺炎,导致严重的不良反应,此体现的是( c)。
A.个体差异B.辨证不准C.离经悖法D.配伍不当E.用量过大4、指出下列错误的说法( e)。
A.归经,指药物作用的归属B.脏象学说是归经的理论基础C.药物疗效是归经的确定依据D.药物特性是归经的确定依据E.经络学说不是归经的理论基础5、石膏配知母属于的配伍关系是(d)。
A.相杀B.单行C.相畏D.相须E.相反6、桂枝的主治病证不包括(c)。
A.风湿热痹B.风寒表虚有汗,风寒表实无汗C.虚寒腹痛D.胸痹作痛,阳虚心悸E.阳虚水肿,痰饮证7、细辛的常用剂量是(b)。
A.3~10克B.1~3克C.1.5~4.5克D.2~5克E.3~6克8、治疗鼻渊头痛的要药是( d)。
A.薄荷B.牛蒡子C.蒿本D.苍耳子E.香薷9、上通脑顶,下行足膝,外达肌肤,内走筋脉的药物是( c)。
A.细辛B.蔓荆子C.苍耳子D.荆芥E.香薷10、治疗风寒表实无汗,肺气不宣咳喘证宜选(b)。
A.桂枝B.麻黄C.杏仁D.石膏E.荆芥11、荆芥除祛风解表外,又能(c)。
A.行气宽中B.温肺化饮C.透疹止痒D.凉血止血E.利水消肿12、生姜的功效是(a)。
A.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B.祛风解表、透疹止痒、止血C.发汗解表、平喘、利水D.发汗解表、和中化湿、利水消肿E.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13、功能息风止痉,用治破伤风的药物为( e)。
A.桑叶B.菊花C.升麻D.葛根E.蝉蜕14、感冒高热,又有胁肋疼痛宜选( b)。
A.蔓荆子B.柴胡C.菊花D.郁姜E.延胡索15、治疗风热或肝热目赤,宜选(a)。
A.蝉蜕B.牛蒡子C.葛根D.升麻E.柴胡16、菊花的主治病证不包括(a)。
A.燥咳痰黏B.温病初起C.热毒疮肿D.眼目昏花E.肝阳头痛17、既可治疗肺热咳嗽,又可治疗阴虚燥咳的药物是(a)。
A.知母B.石膏C.芦根D.寒水石E.夏枯草18、既清肝明目,又润肠通便的药是( a)。
A.决明子B.火麻仁C.蔓荆子D.青葙子E.冬葵子19、竹叶除了清热除烦,利尿外,还能(a)。
A.生津B.明目C.疏肝D.滋阴E.退虚热20、既治肝热目赤,又治热结肠燥便秘的药物是( d)。
A.钩藤B.郁李仁C.秦皮D.决明子E.蔓荆子21、善治阴虚劳嗽,肺燥咳嗽的药对为(b)。
A.石膏、知母B.知母、川贝母C.知母、黄柏D.桑叶、菊花E.天花粉、栀子22、不属于清热药分类的是(d)。
A.清热泻火药B.清热燥湿药C.清热解毒药D.清热止血药E.清虚热药23、关于龙胆的说法正确的是(e)。
A.既能清热凉血、养阴护营,又能滋阴降火、润燥滑肠,还善解毒散结而疗肿毒结核B.既清热泻火燥湿,又疏肝和胃制酸,治疗肝火犯胃、湿热中阻之呕吐泛酸C.既善退虚热、凉血热,又兼透散。
既治阴虚发热、小儿疳热;又治营血分有热及阴分伏热等证D.治疗热病高热烦躁神昏,内热心烦不寐,胃火牙痛,口舌生疮E.治疗肝火上炎之头痛目赤、耳聋胁痛等24、治疗阴虚盗汗,遗精,骨蒸潮热宜选(a)。
A.黄柏B.黄芩C.牡丹皮D.牛黄E.苦参25、具有清热燥湿,杀虫止痒,利尿功效的药物是(d)。
A.龙胆草B.黄连C.黄芩D.苦参E.黄柏26、既能散瘀止痛,又能清肝火的药物是(d)。
A.赤芍B.白芷C.三七D.玄参E.连翘27、既治温病热入营血,又治阴虚肠燥便秘的药物是(d)。
A.大青叶B.石膏C.牡丹皮D.玄参E.紫草28、熊胆入丸散的用量是( )。
0.25-0.5gA.1~3gB.0.1~0.3gC.5~10gD.0.5~1gE.1.5~2.5g29、野菊花除了能清热解毒,还能(a)。
A.疏风平肝B.消肿利咽C.利水消肿D.祛风通络E.明目止痉30、大青叶、板蓝根、青黛的共同功效是( b)。
A.清热解毒,燥湿B.清热解毒,凉血C.清热解毒,利湿D.清热解毒,利水消肿E.清热解毒,活血止痛31、具清热解毒,凉血消斑,定惊功效的药是(c)。
A.山豆根B.穿心莲C.青黛D.龙胆草E.败酱草32、治疗肠痈,当首选的药组是(b)。
A.紫花地丁、野菊花B.败酱草、大血藤C.金银花、连翘D.鱼腥草、重楼E.蒲公英、鱼腥草33、治痰盛咳喘和热结痰盛咽喉肿痛宜选(d)。
A.板蓝根B.金银花C.蒲公英D.射干E.牛黄34、青黛入丸散剂的用量是( )。
1-3g A.0.25~0.5gB.1.5~3gC.5~10gD.0.5~1gE.1~5g35、射干不具有的功效是( d )。
A.清热B.散结C.祛痰D.利尿E.利咽36、善治肠痈,肝痈,肺痈的药物是( b )。
A.土茯苓B.败酱草C.青黛D.牛黄E.白薇37、能退虚热,清肺降火的药物是( d)。
A.石膏B.黄芩C.鱼腥草D.地骨皮E.穿心莲38、某男,40岁,患热结便秘,兼肝经实火,宜选用的药是(b )。
A.龙胆B.芦荟C.芒硝D.番泻叶E.青葙子39、具有苦寒降泄,咸能软坚特点的是( d )。
A.京大戟B.大黄C.芦荟D.巴豆E.芒硝40、下列哪项不属芒硝的适应证(e)。
A.乳痈B.痔肿C.舌疮D.咽肿E.乳少41、既可润肠通便,又能利水消肿的药物是(a)。
A.郁李仁B.芦荟C.决明子D.生地黄E.火麻仁42、巴豆的内服剂量是( d)。
A.0.01~0.03gB.1~3gC.0.3~0.5gD.0.1~0.3gE.0.001~0.003g43、豨莶草治风湿痹痛兼高血压病的患者常配伍(a)。
A.臭梧桐B.独活C.威灵仙D.羌活E.松节44、威灵仙的主治病证不包括(d )。
A.风寒湿痹B.瘫痪麻木C.痰饮积聚D.湿热痹痛E.诸骨鲠喉45、患者风湿痹痛发作、骨节疼痛,近日又出现双下肢湿疹瘙痒,最宜用(c)。
A.防己B.羌活C.豨莶草D.秦艽E.络石藤46、凡以祛除风湿,解除痹痛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 a )。
A.祛风湿药B.补益药C.安神药D.泻下药E.收涩药47、阴虚腰膝酸痛及胃酸过多者忌服的中药是( d )。
A.五加皮B.桑寄生C.独活D.木瓜E.蕲蛇48、作用偏里偏下,善治少阴伏风头痛及下半身风寒湿痹的药物是(d)。
A.桑枝B.木瓜C.鹿衔草D.独活E.防风49、雷公藤的功效是(b)。
A.祛风湿,通络止痛,治骨鲠B.祛风湿,活血通络,杀虫解毒,消肿止痛C.祛风湿,止痛,解表D.祛风湿,止痛,利水E.祛风湿,利关节,解毒50、威灵仙的功效是(a)。
A.祛风湿,通经络,治骨鲠B.祛风湿,活血通络,消肿止痛C.祛风湿,止痛,解表D.祛风湿,止痛,利水E.祛风湿,利关节,解毒51、白豆蔻具有止呕的作用,善于治疗(a)。
A.胃寒呕吐B.胃虚呕吐C.妊娠呕吐D.寒饮呕吐E.胃热呕吐52、为治疗妊娠气滞恶阻及胎动不安之佳品的是( e)。
A.白豆蔻B.草豆蔻C.藿香D.厚朴E.砂仁53、可用于夜盲,眼目昏涩的中药是( b)。
A.独活B.苍术C.厚朴D.佩兰E.藿香54、白豆蔻的功效是(a)。
A.化湿行气,温中止呕B.燥湿行气,消积平喘C.化湿行气,发表解暑D.燥湿行气,温中止呕E.发表解暑,消积平喘55、既能化湿行气,又能温中止泻的药是(b)。
A.厚朴B.砂仁C.藿香D.肉豆蔻E.陈皮56、以下能通经下乳的药是(c)。
A.泽泻B.薏苡仁C.木通D.茵陈E.海金沙57、广金钱草除了能清热除湿外,还能(e)。
A.祛风止痒B.通气下乳C.清心除烦D.散瘀消肿E.利尿通淋,退黄58、茯苓和薏苡仁共同的功效是( d )。
A.利水渗湿,解毒B.利水渗湿,除痹C.利水渗湿,安神D.利水渗湿,健脾E.利水渗湿,通乳59、具利水通淋、解暑作用的药物是(b)。
A.木通B.滑石C.通草D.茵陈E.猪苓60、灯心草入煎汤,内服的用量是( d )。
A.10~30gB.3~6gC.3~10gD.1~3gE.1~1.5g ( )。
61、茵陈的功效是(d)A.清热利湿,止痛B.清热利湿,杀虫C.清热利湿,化痰D.清热利湿,退黄E.清热利湿,解暑62、吴茱萸的主治病证不包括(e)。
A.中寒肝逆之头痛B.寒湿脚气肿痛C.呕吐吞酸D.虚寒腹痛泄泻E.肠燥便秘63、温里药主要适用于( c )。
A.里热证B.阳虚证C.里寒证D.外感表证E.里实积滞证64、既能疏肝理气,又能调经止痛的药物是( b )。
A.沉香B.香附C.枳壳D.乌药E.木香65、柿蒂的功效(a)。
A.降气止呃B.解毒消肿C.疏肝理气D.行气解郁E.和中化痰66、治脾胃气滞,湿浊中阻,痰湿壅肺宜选(e)。
A.香附B.木香C.枳壳D.沉香E.陈皮67、集理气、降逆、纳气为一身的药物是(c)。
A.佛手B.枳实C.沉香D.陈皮E.乌药68、授乳期妇女不宜使用的药物是( c)。
A.谷芽B.神曲C.麦芽D.鸡内金E.莱菔子69、治疗食积不化,消化不良,小儿疳积宜选用(e )。
A.麦芽B.稻芽C.山楂D.神曲E.鸡内金70、莱菔子不具有的药理作用是( e )。
A.助消化B.降血脂C.镇咳D.祛痰E.抗菌71、消食药在治疗食积兼气滞时经常配伍哪类中药( c)。
A.温里药B.补益药C.行气药D.活血祛瘀药E.健脾益气药72、贯众的主治病证不包括(e)。
A.痄腮B.风热感冒C.寄生虫病D.血热出血E.水火烫伤73、不能大量服用,又忌热茶的药物是(d)。
A.苦楝皮B.槟榔C.南瓜子D.使君子服药时忌饮浓茶。
E.鹤草芽74、绦虫、姜片虫患者最宜选用的中药是(b )。
A.贯众B.槟榔C.鹤草芽D.南瓜子E.苦楝皮75、大蓟与小蓟的共同功效是(b )。
A.凉血止血,利尿通淋B.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C.凉血止血,解毒敛疮D.凉血止血,祛瘀通经E.凉血止血,清肝泻火76、既凉血止血,有清肝泻火的是( a)。
A.槐花B.大蓟C.地榆D.白茅根E.侧柏叶77、性温能活血,而血热及阴虚有火者不宜单用的是(b)。
A.艾叶B.三七C.白及D.棕榈炭E.炮姜78、主治脾不统血、冲脉失固之虚寒性出血的是( a )。
A.温经止血药B.活血祛瘀药C.凉血止血药D.化瘀止血药E.收敛止血药79、内用治肺热咳喘痰多,外用治烫伤的是( e )。
A.艾叶B.白茅根C.三七D.大蓟E.侧柏叶80、在使用凉血止血和收敛止血药时( b )。
A.单纯止血B.若有瘀血未尽,应酌加活血化瘀药C.酌加活血化瘀药,以免留瘀D.必须加活血化瘀药E.以上说法均不正确81、既活血祛瘀,又止咳平喘的药是(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