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
食
动
物
繁
育
技
术
班级:xxxxxxxx
姓名:xxxxxxx
学号:xxxxxxxxxxx
草食动物繁育技术
牛的育种
牛的育种工作是养牛生产中的基本任务和重要环节,它关系到养牛业的兴旺与发展。
牛的品种选育就是使优良基因在群体内得到巩固和提高,从而创造出生产性能优越的个体,并使优秀个体数量扩大的过程,是围绕品种而进行的各种育种活动,它包括本品种选育、杂交育种、引种、品种资源的保存及利用。
本品种选育
本品种选育指某一个牛品种基本上能满足生产及市场需求,不必进行品种改造,保持该品种的基本特征,使优良基因巩固,增加品种内优秀个体的数量,克服该品种的某些不足而进行改良所实施的育种方法,从而使品种的生产性能和纯度不断提高。
本品种选育的基础是品种内个体差异,通过选择阻止突变、自然选择和漂变作用所引起的品种的品质下降,以提高品种性能。
本品种选育必须遵守3个原则:
第一,巩固和提高本品种的优良性状和原有的独特性能。
例如,晋南牛的选育中,要保持体格高大,适应性广,耐粗饲的优点,克服尻部短的缺陷。
第二,严格选种选配。
选种选配是本品种选育的主要手段,选配上依据选育目标和计划,采用不同的选配方式。
核心群的繁育可采用适当程度的近交。
第三,加强饲养管理工作,只有在适宜的饲养水平和管理条件下,良种才有可能发挥其高产性能。
在选育的同时,加强饲草、饲料基地建设,改善管理条件,发挥选育的作用。
本品种选育的方法主要有近亲育种、品系育种和远亲育种。
近亲育种,选择具有亲缘关系的个体进行选配,以固定优良性状,增加后代继承相同性状概率的选育方法。
品系育种,品系是指一群具有生产性能优秀突出,表现整齐一致,并能稳定遗传的种用类群。
牛的品系育种中建系方法有系祖建系法和群体继代选育法。
杂交育种就是应用杂交方式改良牛品种和通过杂交育成新品种。
杂交改变基因型,产生杂种优势并将不同亲本的优良特性结合在一起,杂种后代体型得到改善,产乳、产肉性能获得提高。
杂交育种方法在我国养牛生产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我国培育的新品种如中国荷斯坦牛、三河牛、新疆褐牛、中国草原红牛都是杂交育成的新品种。
在做好育种工作同时好要做到保种,保种就是保存种群,保存了有一定特性、特征的种群,也就是保存了品种、性状、基因和资源,也就是说保种就是保存种质资源。
不同的品种具有不同的适应范围,而
世界上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千差万别。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社会对牛产品的消费会提出新的要求。
因此,凭少数几个牛品种维系的养牛业不可能持续发展,只有保持牛种的多样性,为培育新品种提供材料,才能满足人类社会经济和自然发展的需要。
保种的措施1,牛品种调查摸清各品种的数量、分布及生产性能,尤其是特殊性能和潜在价值的性能,并对品种资源进行评估。
2,建立牛遗传资源的地理信息系统包括品种资源的数据库、品种资源管理的地理信息和品种资源预警3大部分。
3,制定保种计划保种只保护生产性能优良、具有特殊性能和潜在价值的品种,保种计划中包括保种的目的、保种地点、保种群大小、保种的年限及繁育方法等。
4选择保种基地保种基地一般选择在主产区。
该基地有明确的地理界限,基地内不饲养其他牛种,便于生殖和地理隔离,饲草资料丰富,有足够的面积支撑载畜量。
5建立适度规模的保种核心群选择符合品种条件的优秀纯种组成核心群,个体无亲缘关系。
6保种具体的技术措施实行随机交配,各家系等量留种,延长世代间隔,降低每代近交增量。
开展本品种选育工作,建立品系,提高其生产性能;严格选择,淘汰不良个体;加强饲养管理和防疫工作;通过表型性状观察和杂交利用定期分析保种效果。
7现代生物技术应用于保种工作采用冷冻生物技术保存该品种的胚胎、精子和体细胞,这种保种方法简单、经济。
利用位点特异性分子标记对目标基因进行跟踪保护,利用DNA分子标记监测和控制保种群的近交速率。
8建立保种的行政管理措施
牛的生殖生理
•牛的发情与排卵发情是母牛性活动的表现,是由卵巢上的卵泡发育引起、受下丘脑—垂体—卵巢性腺轴调控的生理现象。
•发情的征状:卵巢、生殖道、行为变化。
•发情周期:发情前期、发情期、发情后期、间情期
妊娠诊断
母牛配种后,如能尽早进行妊娠诊断,经过妊娠检查,可确定已经怀孕的母牛,按孕牛对待,加强饲养管理;而未怀孕的牛只,可以及时找出原因,尽早采取措施复配。
目前,应用普遍的母牛妊娠诊断方法是外部观察法和直肠检查法,另外还有孕酮水平测定和超声波诊断、PCR诊断等多种方法。
母牛分娩
母牛在妊娠期满后,在各种因素(激素、神经、胎儿、免疫学等)的共同作用下,将胎儿、胎膜和胎水经产道排出,这个生理过程称为分娩。
提高母牛繁殖性能的措施
影响母牛繁殖力的主要因素有遗传,环境因素,营养,配种时间及人为因素等,通过应用下列措施,都可提高母牛繁殖力。
(1)确保全面、均衡的营养
(2)提高管理水平
(3)保持卵巢功能正常,杜绝异常发情
(4)提高繁殖技术
(5)防治疾病引起的不孕
(6)淘汰先天性和生理性不孕的母牛
(7)充分利用有利的气候与环境条件,提高母牛的繁殖效率
奶牛场的繁殖管理
在奶牛场内,一个重要的生产内容是使成年母牛妊娠,这是繁殖管理的主要工作,配种、妊娠、分娩、泌乳、再配种。
奶牛繁育管理水平不仅直接影响本胎次泌乳母牛产奶量的高低,而且对母牛生产性能的发挥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也将起着决定作用。
(1)奶牛场繁殖记录
奶牛繁殖管理的一个主要工作是做好牛群的繁殖育种记录,繁殖记录主要内容包括:公母牛号,发情情况(日期、状况、发情鉴定),配种情况(日期、配种人员、输精次数),妊娠鉴定情况,预产期,产犊情况,疾病治疗等,做到每一头牛有一卡片。
(4)奶牛繁殖计划——配种计划
制定配种产犊计划,可以明确一年内各月参加配种的母牛数和分娩数,便于组织和计划生产,它是完成繁殖任务、调节生产需要、制定育种计划以及提高养牛业经济效益的必要管理措施。
配种产犊计划的内容包括牛号、胎次、年龄、生产性能、产犊日期、计划配种日期和试剂配种日期、与配公牛、预产期、干奶期等。
(5)繁殖管理工作
建立繁殖记录制度;建立繁殖月报、季报和年报制度;并要求配种技术员或兽医工作者按期对母牛生殖道进行检查。
奶牛场的育种管理
奶牛场育种管理的一个主要工作是做好牛群的育种记录。
牛场育种记录包括犊牛、育成牛、青年牛的体尺及增重记录,成年母牛的外貌、体况评分记录,产奶性能记录,另外还应包括牛的品种、牛号、良种登记号、出生日期、特征、系谱等,做到每牛一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