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电源板培训资料:2in1中联电源板(LD7575)参照电源板:11274481电源板方框图1.1电源电路方框图介绍:开关电源就是通过电路控制开关管进行高速的开通与截止.将直流电转化为高频率的交流电提供给变压器进行变压,从而产生所需要的一组或多组电压。
上图中输入回路的作用是将交流输入电压整流滤波变为平滑的高压直流电压;功率变换器的作用是将高压直流电压转换为频率大于20K 赫兹的高频脉冲电压;整流滤波电路的作用是将高频的脉冲电压转换为稳定的直流输出电压;电源控制器的作用是将输出直流电压取样,来控制功率开关器件的驱动脉冲的宽度,从而调整开通时间以使输出电压可调且稳定。
1.2升压电路方框图过电流保护电源输入滤波ON/OFFPWM 控制IC MOS 管切换变压器灯管电压反馈电流反馈介绍:CCFL inverter是通过MOS管切换和变压器升压的过程,将输入的低压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的高压输出的一种逆变器。
图中输入的直流电源经过保险丝和滤波电容,其中一路到MOS管和变压器,另外一路通过ON/OFF开关向IC供电。
PWM控制IC输出两路脉宽可调的方波信号(频率50K 左右),分别驱动两个MOS管,切换流经变压器初级两个相反方向的电流,再通过较大匝比的变压器升压即输出一个正弦的高压点亮灯管。
电压反馈部分的作用是当输出电压异常(如灯管开路或打火)时,IC能及时保护中止输出;电流反馈的作用是通过电流取样信号到IC,实时检测及控制输出电流,保持灯管亮度的稳定。
2电源板技术规格输入电压:AC 90~260V 50Hz/60Hz输出电压:DC +12V 、DC +5V空载(输入AC230V):<1W使用环境:0至50摄氏度工作湿度:10%~90%灯管工作频率FL 45.0 50.0 55.0 KHz Vin=12V,Von/Voff=5V ,Vadj=0V,RL=PANEL,T =25度开路电压VS 1600.0 Vrms Vin=12V,Von/Voff=5V ,Vadj=0V,RL=无穷大开路保护VL LATCH Vin=12V,Von/Voff=5V ,Vadj=0V,RL=无穷大短路保护VL LATCH Vin=12V,Von/Voff=5V ,Vadj=0V,RL=25K (Hihgt voltage to GND)3电源板接口序号接口名称描述序号接口名称描述1 CN101 AC90~260V 50/60Hz市电输入 3 CN1、CN2 CCFL接口1、22 CN202 M.B power, Inverter控制 4 CN3、CN4 CCFL接口3、4CN202 6PIN/2.0mm脚序号定义描述脚序号定义描述1 12V 电源输出(M.B NC) 5 GND 地2 5V 电源输出 6 ON/OFF 背光开关控制3 5V 电源输出7 ADJ 背光亮度调整4 GND 地4主要芯片PIN定义4.1 PWM IC U101 LD7575LD7575 PWM IC101脚序号定义描述脚序号定义描述1 RT 开关频率设置 5 OUT 栅极驱动输出(MOSFET)2 COMP 电压反馈 6 VCC 电源电压输入3 CS 电流检测(MOSFET)7 NC 空脚4 GND 地8 HV 启动电流4.2 PWM IC U1 BIT3713BIT3713 PWM U1脚序号定义描述脚序号定义描述1 INN 误差放大器的反相输入9 OUT2 输出22 CMP 误差放大器输出10 VDD 电源输入3 LOAD 连接高频三角波发生器开关,低于1.3V为OFF,等于1.3V为ON11 PWMOUT 第2个低频PWM发生器输出4 CTOSC 连接外部电容,决定PWM控制频率12 CTPWM设置第二个低频PWM发生器工作频率。
1.0V时〜2.5V三角波输出5 TIMER 内部参考电流和连接外部电容,决定了启动和初始化的时间。
13 PWMDC 第二个低频率的PWM控制输入6 ONOFF 打开或关闭IC转向控制脚。
14 OUTADJ 输出调整7 GND 接地。
15 ISEN 负载检测8 OUT1 输出1 16 MODSEL 设置第二个低频PWM发生器输出极性5电路解析5.1电源电路(上图与实物有小小差别,不影响电路分析)a)EMI电路F101(保险丝):过流保护作用,输入电流要求小于保险丝电流规格。
L101、L102、CY1、CY2(Y-Cap)、CX101(X-Cap)、R1、R2:L101、L102、CY1、CY2(Y-Cap)、X-Cap为防止干扰EMI零件,R1、R2为断电后CX101的泄放电阻。
b)整流I/O滤波电路D101-D104(整流二极管)、C101(滤波电容):将AC电源以全波整流的方式转换为DC,AC Input 范围在90V~264V,因Vc1电压最高约380V,所以必须使用耐压400-450V的电容。
NT1(热敏电阻):电源启动的瞬间,由于C1(一次侧滤波电容)短路,导致Iin电流很大,虽然时间很短暂,但亦可能对Power产生伤害,所以必须在滤波电容之前加装一个热敏电阻,以限制开机瞬间Iin 在Spec之内(115V/30A,230V/60A)。
D201、D203(整流二极管):输出整流二极管C201、C202:吸收整流二极管的尖峰电压。
C211、C214、L201、L202、C215、C216:此部分组件为输出滤波作用,使输出电压稳定且纹波较小。
C)开关电源控制电路D106(辅助电源二极管)、R142(辅助电源电阻)、C102(滤波电容):D106为整流二极管,R142用于调整PWM IC的VCC电压,C102辅助电源的滤波电容,提供PWM IC较稳定的直流电压。
R135、R143(启动电阻):提供IC第一次启动的路径,第一次启动时透过电阻对IC供电。
R136、R137 (Line Compensation):高、低压补偿用,使过载功率在90V/47Hz及264V/63Hz接近一致。
R131、R132、R151、R152、C103、D105 (Snubber缓冲):此部分器件组成吸收电路,当Q101 off瞬间会有Spike产生,可以吸收Spike不会超过Q1的耐压值.Q101(N-MOS):作为开通和关断变压器初级电流的作用。
R139:R139的作用在保护Q101,避免Q101呈现浮接状态。
R115、R144、R145(Rs电阻)、R138,C105:R115、R144、R145为变压器初级电流取样电阻,取样信号经R138到IC 3脚起保护限流作用,R138和C105组成RC filter。
R140(Q101 Gate电阻 )、D108:R140电阻的大小,会影响到EMI及温升特性,一般而言阻值大,Q1 turn on的速度较慢,EMI特性较好,但Q1的温升较高、效率较低;若阻值较小, Q1 turn on的速度较快,Q1温升较低、效率较高,但EMI较差。
D108加快Q101的关断速度。
R141(控制振荡频率):决定IC的工作频率,R141为100KΩ电阻,振荡频率约为65 KHz。
IC101(PWM IC):LD7575是PWM IC的一种,由Photo Coupler (PC101)回授信号控制Duty Cycle的大小,Pin3脚具有限流的作用。
PC101(Photo coupler):光耦合器(Photo coupler)主要将二次侧的信号转换到一次侧(以电流的方式),当二次侧的TL431导通后,U2即会将二次侧的电流依比例转换到一次侧,使用Photo coupler 的原因,是为了符合安规需求(primacy to secondary的距离至少需5.6mm)。
R209:控制流过Photo coupler的电流。
U201(TL431)、R211、R210、R207:调整输出电压的大小, TL431的Vref为2.5V,R211及R210并联的目的使输出电压能微调。
R208,C208,C209(二次侧回路增益控制):控制二次侧的回路增益,一般而言将电容放大会使增益变慢;电容放小会使增益变快,电阻的特性则刚好与电容相反,电阻放大增益变快;电阻放小增益变慢。
5.2升压电路a)过载保护及滤波C1:主要滤除MOS管开关时产生的纹波,保证逆变器可靠工作。
b)ON/OFF开关R87、R33、Q5、Q6、ZD1、Q7、CP1:R87和R33设置了逆变器的开关机电压,Q5为开关,Q6、Q7为电流放大,ZD1设置IC工作电压,CP1为IC供电滤波。
c)MOSFET(MOS管)Q2,Q3,R74,C66:Q2和Q3都为双N-MOS,以50KHZ的频率切换流经变压器的电流到地,R74和C66为吸收MOS开关时产生的尖峰电压。
d)变压器T1、T2:T1和T2是初次级匝比为15:1900的变压器,起升压作用。
e)电压反馈C01、C02、C55、D5、R63、R61、D6、Q7:C01和C02为输出电压反馈的取样电容,C55为分压电容,当正常工作时两电容中间的电压值接近为零,当一路电压异常升高或降低时,中间点的电压会升高,经过D5整流,R63和R61分压,通过D6使Q7导通,使IC 15脚电压降为零,IC 即进入保护状态。
f)电流反馈R81、D3、R22、D2,R30,R5,R7:R81和R22是串在灯管低压端的电流取样电阻,通过D3和D2整流,经过R5到IC 1脚形成电流反馈。
6电源板故障检修6.1无电故障检修(电源电路)6.2无高压故障检修(升压电路)6.2高压保护故障检修(升压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