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04月第2期第23卷(总第111期)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Journa l of Hunan T ax Co lleg eV o.l23N o.2A pr.2010论我国司法考试背景下的法学教育改革*李时琼1 李湘勇2(1、长沙理工大学文法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4 2、湖南省司法厅,湖南 长沙 410011)[摘 要] 实行统一的国家司法考试,是我国司法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
我国的法学教育应以司法考试为契机,推动法学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学内容与方法等方面的变革与创新,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法律人才。
[关键词] 国家司法考试;法学教育;改革[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4614-(2010)02-0059-03改革开放近30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依法治国!方略的确立,我国的法学教育蓬勃发展,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大规模的法学教育体系。
法学教育的快速发展为我国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法律人才,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但我国法学教育的发展现状与我国经济社会的转型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迫切需要探求一条法学教育发展的新路径。
一 我国法学教育的现状(一)法学教育发展速度失控,法科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据教育部资料统计:1978年,我国仅有北京大学法律系、人民大学法律系、吉林大学法律系、西南政法大学及湖北财经学院法学系5机构招收法律专业人才。
1988年,我国招收法律专业人才的机构增至72所,1998年为170所,2003年为354所,截止到2006年底则已达420所。
[1]法学教育出现了研究生、本科、大专、中专、成教自考、函大、民办教育等多种办学形式,构成了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司法教育三个基本法学教育层次。
伴随近年高校扩招步伐的扩大,一些高校不顾自身师资力量、硬件设施等办学条件的限制,盲目扩大招生规模,造成教师与学生比例严重失调,进一步削弱法学教育的师资力量,偏离高等教育客观规律。
法律职业热也催生了扩张式法学教育的产生,人们把进入法律院校当作法律职业的门槛或者有效专业证明,一些学校、单位办学中也存在着明显的商业化倾向,招生过程中随意降低招生生源质量要求,损害了法学教育的声誉。
近年来我国法学教育的整体质量有逐年下降趋势。
在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和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又好又快地发展国民经济的国际国内形势下,我国社会人才需求与法学教育快速发展的矛盾以及现行的考试录用制度与法学教育模式的矛盾日益突显。
法学专业是本科招生最热门10个专业之一,但招生的热门却遭遇了就业的冷门。
据2008年上半年麦克思(M yCos)人力资源信息管理咨询公司发布的∀2007届大学毕业生求职与工作能力调查报告#显示:在应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失业人数最多的10个本科专业中,法学位列第二。
[2]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社会就业的压力也严重影响、制约法律院校毕业生的就业。
(二)法学教育的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法学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与法律职业、社会需求严重脱节:一方面,高校的法学教育发展形成了自我办学、自我完善、自成一体,强调法学教育的学科化、学院化的发展道路;另一方面,法律职业的大众化、地方化、行政化倾向严重,法律职业难以形成专门化分工,同时社会发展对法律人才的需求也逐渐摒弃过去对单一!人才的需求而转为大量需求能够适应复杂工作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一直以来,我国法学专业学生的课程学习都必须遵循各法律院校统一制定的专业培养计划。
各高校的法学专业培养计划一直将专业培养模式确立为法学人才的培养目标,强调专业对口,不少学生亦将自己毕业后的职业选择定位为到司法实践部门工作或从事法学教学科研。
但近年来,随着我国就业形势的巨大变化,就业压力逐年加大,以及我国现行的公59*[收稿日期]2010-01-22[作者简介]李时琼(1978-),女,湖南永州人,长沙理工大学文法学院讲师。
务员录入制度、国家司法考试制度等考录制度对法学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也产生很大影响,法学专业本科毕业生能进入专业领域从事相关专业工作的比例大大减少。
(三)教育理念落后,培养目标不明确有学者指出,法学教育的不足与弊端归根结底在于教育理念的落后,过分迷信过去的经验和传统,没有能够敏锐地洞察法律职业近年来日新月异的变革,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来培养合格的法律人才。
[3]我国的法学教育还存在仿效西方模式解决自身需要解决而又未能解决问题的倾向。
该倾向典型的表现是对西方法治的盲从。
一些法学教师忽视我国本土的司法实际,热衷于引进和传播一些西方的法治理念,导致许多法律专业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难以适应我国的司法环境,在纷繁复杂的法律纠纷面前往往一筹莫展。
引入西方法治理念本身并无不当,关键是在吸收借鉴的同时应注意避免顾此失彼,还要兼顾我国的司法国情、文化传统和人文特点。
在培养目标方面,一些高校的培养目标不明确甚至不正确。
在当前我国实行司法考试制度的背景下,许多法律院校的功利性更加明显,让学生拿个文凭及顺利通过司法考试成为其教学的首要目标,这种培养模式已成为一种令人担忧的倾向。
二 国家司法考试对高校法学教育的影响(一)国家司法考试制度对法学教育的招生造成较大冲击从全球范围来看,法学教育主要是一种精英教育。
与法律专业对口的职业如法官、检察官、律师等职业因其较高的社会地位和令人羡慕的经济收入,而对众多的学生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使得法学专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在高教招生中都始终是最热门的专业之一,在高等教育体系亦始终处于优势地位。
但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制度的实施,大大增加了法科学生从事法律职业的难度。
司法考试每年极低的通过率,导致相当比例的法学专业学生毕业后不能从事法律职业,甚至很多法学专业学生毕业即面临失业,前期学业成本得不到相应回报,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学生报考法律专业的热情,导致选择法律专业的人数逐渐减少,这显然不利于法学教育的发展。
(二)国家司法考试对法学教育的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产生深刻的影响统一司法考试的目的是选拔有较高能力水平的法律职业的从业人员,在有限的考试内容之中,司法考试必然侧重于考查应试人员实践方面的技能,比如法律问题的分析、识别与判断能力等。
一方面,司法考试可促使大学法学教育与实践操作之间沟堑的弥合,成为连接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的桥梁,对法学教育有着正向的指导作用,但另一方面,司法考试对法学教育负面的冲击也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司法考试制度实施以前,许多高校注重法学理论研究,重视学生学术素养、法学思想的培养。
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提升我国法学教育的层次,但却不利于参加司法考试,不少法学专业的学生经过四年系统的专业学习仍通不过司法考试。
这种状况促使相当一部分高校法学院系把主要精力放在如何使学生通过考试上,教学模式、教学方法都以司法考试要求为取舍标准,基本上放弃了法学理论的培养。
这种教学方式严重影响到我国将来法学学术水准的提高。
(三)国家司法考试影响法学教育的教学内容司法考试制度强化了学习是工具、法律是工具!的思维,法学教育可能会因此逐渐演变成法条解释式教育,落入应试教育的模式。
目前,一些高校加强司法考试重点涉及学科如实体法和诉讼法的教学,排斥法学中的基础教学,甚至将法哲学、法律逻辑学、法制史、法社会学这些看似与法学实务工作相距甚远的法学理论课程删除,使法学教育变得狭隘化、工具化。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改变或是放弃了以培养和塑造学生的法律精神与法律理念为核心的授课模式。
有的教师单纯强调法律条文的记忆与运用,有的教师在案例教学法中局限法条的运用分析,忽视法理的分析与讲解。
最终导致学生知道了法律法规的规定,却未能理解为何这样规定,更缺乏对该规定是否符合法律精神以及未来如何发展的思考。
同时,学生中出现了双学校现象!,即学生奔走于学校和为考试专门设立的补习班之间,在学生中流行着辛辛苦苦学四年,不如培训三个月!的说法。
凡此种种,司法考试可能使法律教育急功近利,严重损坏法律教育的完整性,使法学教育陷入应试教育的畸形发展状态。
三 国家司法考试背景下我国法学教育改革的路径选择(一)实行统一的通识教育和职业教育并行的法学教育模式法学教育究竟是一种通识教育还是职业教育,在法学教育界一直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
我国法学教育办学混乱的主要原因即在于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式,而法律的复杂性及重要性又要求法学教育必须走专业化和精英化的道路,必须统一培养模式。
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笔者认为我国应当借鉴大陆法系国家的法学教育模式,实行统一的通识教育和职业教育并行的法学教育模式。
通识教育和职业教育由法律院校和司法部门分别负责。
不准备从事法律职业(下转P63)60通过以上例题我们看出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核算比较复杂,关键是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的计算,平时经过老师的讲解后,应该还是思路比较清晰的。
会计老师在上课时都会加入书本上没有的理解方法和解题思路,而这正是会计的关键所在。
这样的教学内容用情景化教学的模式就不太适合。
像这样的分录新准则中还有很多,金融资产的处理、所得税的处理等等,都是比较复杂的业务。
所以会计真正的难点还是在于课堂上老师讲解的枯燥的内容。
三 情景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情景教学法虽然有很多优点,但也不是万能的。
采用情景教学法需要注意的问题:1、情景教学法对教师在专业知识、形象思维、动手能力等方面有较高要求。
情景设置既要符合学生特点,又能全面、准确反映财务管理知识。
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更新知识,完善知识结构,精心设计情景,提高教学水平。
2、情景教学法应掌握好情景设置的原则。
情景的设置要适度,不可过多过滥。
应把情景与教学内容、与启发性的问题结合起来,让学生切实地置身于情景中去观察、分析、发现问题,由情入思、由思入理,达到解决问题、培养能力的目的。
3、情景教学法的工作量大。
情景教学法的准备工作比较多,时间较长,教学中财力、物力、精力的投入要比传统教学模式多,必要时还要有一定的实践部门的专家指导才能得到较好的效果,因此,会计的情景化教学模式要根据教学内容而适度引入。
参考文献[1]陈旭东.财务会计情景教学研究[J],会计之友,2007,(3).[2]王伶.学习新会计准则应对2007年CPA考试[J].会计之友.2007,(8).[3]李慧峰.强化高职院校财会专业课程实务教学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J].商场现代化.2009,(5).[4]情景教学法在会计教学中的应用[J],柳州师专学报,2008,(4).[5]财务管理情景教学法初探[J].会计之友,2006,(12).[6]黄晓萍.高职高专财会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4).(上接P60)的法科学生,在接受通识教育后可进入其他学科学习,使自己成为复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