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公文什么是公文:公文,即公务文书,是国家机关及其他社会组织在行使职权和实施管理的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用与规范格式的文件材料,是办理公务的重要工具。
怎样理解公文的基本含义:1. 公文形成的主体是国家机关及其他社会组织。
2. 公文形成的条件是行使职权和实施管理。
3. 公文是具有法定效用与规范格式的文件材料。
4. 公文是办理公务的重要工具之一。
公文产生的必要条件是什么:具有法定地位的机关或组织在行使职权和实施管理的公务活动中,必然会产生体现自身意志的文件材料,这是公文形成的必要条件。
简述我国古代公文产生与发展的主要线索:1. 上古时期,就创造了“结绳记事”的办法。
2. 商代时期,出现了一种体式较为完整的甲骨文书。
3. 西周时期,为加强国家的行政管理,已设有专门管理文书的机构与起草文书的官吏。
4. 秦汉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文书工作的确立时期。
秦代出现的“书”、“奏”,是我国最早的上行公文。
到了汉代又出现了“章”、“表”、“疏”等上行文;官府之间,平级官员之间的平行文种“移书”的使用也多了起来;下行文则有“令”、“谕”、“教”5. 秦汉以后,以至明清,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下行、上行、平行的公文种类不断演变增多。
6. 辛亥革命以后,南京临时政府对封建王朝的文书工作进行了全面改革,简化文书种类,划一公文程式。
比较文书、文件、公文三个概念的异同:1. “文书”可以作为所有文件材料的总称,既可以指公务文书,也可以指私人文书。
还可以指一种职业、一种职务名称。
2. “文件”从广义上说同文书一样,但从狭义上说,主要是指机关、组织制成和发布的具有固定格式和文件版头的正式行文。
3. “公文”特指各机关单位为办理公务而形成的文件材料。
公文的主要特点是什么:1. 公文有法定的作者。
2. 公文有法定的权威。
3. 公文有特定的效用。
4. 公文有规范的格式。
5. 公文有规定的处理程序。
机关公文的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1. 领导与指导作用。
2. 行为规范作用。
3. 传递信息作用。
4. 公务联系作用。
5. 凭据记载使用。
为什么要给公文分类:由于公文所反映的社会现象是极其纷繁复杂的,为了保证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有秩序、高效率的进行,就必须从分析和研究机关公文的性质、特点和作用入手,对机关在日常工作活动中所使用的公文进行科学的分类常见的公文分类方法有哪些:1. 从公文的来源来划分:对外文件、收来文件、内部文件。
2. 从公文的行文关系上来划分:上行范。
公文写作有哪些特点:1. 被动写作,遵命性强。
2. 对象明确,针对性强。
3. 集思广益,群体性强。
4. 决策之作,政策性强。
5. 急迫之作,时限性强。
6. 讲究格式,规范性强。
简述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1. 要保证公文内容在政治上的正确性。
2. 要实事求是,在业务上符合客观规律。
3. 在文字表述上准确、鲜明、生动,符合语法与逻辑。
4. 公文起草要符合统一规定的体式与程序。
5. 要注意选用书写的载体材料与字迹材料。
公文写作的步骤是什么:1. 明确发文主旨。
2. 收集有关材料。
3. 拟出写作提纲。
4. 认真起草正文。
5. 反复检查修改。
公文的修改要抓住哪些主要问题:1. 关于主题的修改。
2. 关于观点的修改。
3. 关于材料的修改。
4. 关于结构的修改。
第二章公文写作什么是公文写作:5. 关于语言的修改。
简述公文写作人员加强素养修养的重要性:公文写作是各级机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政治性和政策性都很强的工作。
公文写作的好坏,不仅直接关系到公文效用的发挥,也是领导机关领导思想和领导艺术的直接反映。
简述公文写作人员加强素养修养的内容:1. 政治素质好。
2. 有一定的政策理论水平。
3. 熟悉业务和机文、平行文、下行文。
3.从公文的秘密程度和阅读范围来划分:秘密文件、普通文件、公布文件。
4.从公文制发机关的性质和公文作用来划分:法规文件(法律文件、法令文件、行政法规与规章文件)、行政文件、党的文件。
5.从公文内容的性质和特点来划分:指挥性公文、规范性公文、报请性公文、知照性公文、记录性公文。
公文的名称是怎样确定的:一份公文的名称并不是随意确定的,它是根据发文机关的权限、发文机关和收文机关之间的关系以及发文的具体目的和要求而确定的。
我国现行的党政机关公文常用种类有哪些:1.<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 规定公文文种为12 类13 种:(1)命令(令)、(2)议案、(3)决定、(4)指示、(5)公告、通告、(6)通知、(7)通报、(8)报告、(9)请示、(10)批复、(11)函、(12)会议纪要。
(1993 年11 月21 日)2.< 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规定党的机关公文种类主要有14 种:(1)决议、(2)决定、(3)指示、(4)意见、(5)通知、(6)通报、(7)公报、(8)报告、(9)请示、(10)批复、(11)条例、(12)规定、(13)函、(14)会议纪要。
(1996 年5 月3 日)是指公文的起草与修改,是撰写者代机关立言,体现机关领导意图和愿望的写作活动。
公文写作的组织可分哪几种形式:1. 由一人准备、选取材料并构思布局直至拟写成文。
2. 由多人共同讨论、构思和准备材料,最后由一人执笔起草。
3. 由起草小组共同酝酿,多人分工执笔,一人统稿贯穿成文。
公文的质量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主要体现在公文的思想内容与文字表达两个方面:1. 在思想内容方面,应该政策性强、针对性强、科学性强。
2. 在文字表达方面,应该结构严谨、语言精当、行文规关工作情况。
4. 有较宽的知识面。
5. 有较好的文字功底。
简述公文写作人员加强素养修养的途径:1. 完善自我,勇于创新。
2. 博览群书,增长知识。
3. 深入实践,勤学苦练什么是公文体式:是指公文的文体、构成要素及其在格式上的安排。
为什么公文要有一定的体式:主要是为了保证公文的完整性、正确性与有效性,提高办事效率并为公文处理工作提供方便。
什么是公文文体:是指在公文写作中运用语言陈述事情、说明问题所采取的具体方法和特点,即公文的表达方式和语体特征。
公文文体在表达方式有哪些特点:表达方式是指在写作中运用语言的方法和手段,它是辨别文章体裁的重要标志。
在公文写作中,兼用叙述、说明和议论三种表达方式,这是公文文体的主要特点。
公文文体在语言运用上有哪些特点:由于公文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政策性和现实效用性,所以公文运用语言应当做到:1. 准确。
准确是公文语言的主要特征和基本要求。
2. 简明。
简明就是用最少的文字表达尽可能多的内容,做到“文约而事丰”。
3. 庄重。
庄重就是指公文用语必须讲究庄严、郑重。
4. 得体。
得体就是指公文语言的运用要与公文的行文目的、内容、对象、条件的特定需要相适应,在准确表达的基础上,进一步促进使受文对象产生与行文目的一致的心理效应。
什么是公文的构成要素:一份完整的公文是由一些规定的数据项目构成的,如发文机关版头、发文字号、公文标题、主送机关、正文、印章、成文时间、主题词等。
这些数据项目就是公文的构成要素,或称公文的组成部分。
公文构成要素的指定项目和选择项目各有哪些:1. 指定项目。
是用于在每一份公文的文面上规定必须填写的数据项目。
它由公文管理标记(包括公文格式代码、印制顺序号、秘密等级、缓急时限和收文处理标记)、发文机关版头、发文字号、公文标题、正文、生效标识和页码等项目组成。
2. 选择项目。
是用于供选择填写的数据项目,可根据公文文种的需要选择填写。
它由签发人、题注、主送机关、无正文说明、附件说明、注释及特殊要求说明、主题检索、抄送机关和印发说明等项组成什么是公文的书面格式:是指公文构成的数据项目在公文文面上所处的位置和书写的样式。
公文的书面格式在文面上分成哪几个部分:在文面上一般可分为文头、行文和文尾三个部分。
公文的文头、行文和文尾三个部分各有哪些数据项目:1. 文头部分包括公文格式代码、印制顺序号、秘密等级、紧急程度、收文处理标记、发文机关版头、发文字号、签发人姓2. 行文部分包括公文标题、题注、主送机关、正文、无正文说明、附件说明、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机关印章与领导人签署、注释及特殊要求说明等项。
3. 文尾部分包括主题词、抄送机关、印发说明、页码等项。
发文字号的作用是什么:1. 统计发文的数量,便于公文的管理。
2. 在查找和引用公文时可作为该份公文的代号使用。
公文标题是怎样构成的:由发文机关名称、公文主题(事由)和文种组成,是对公文主要内容准确,简要的概括和提示。
这三个组成部分,一般都要求写完全,但也有省略的。
例如:1. 省略发文机关名称的。
2. 省略事由的。
3. 机关名称和事由同时省略的。
为什么要正确选定公文的主送机关:公文的主送机关一定要选准,这是公文发出去以后能否得到及时处理的一个关键问题。
公文的主送机关一般有哪几种情况:3. 一份文件如有两个以上的主题内容,先集中对一个主题内容进行标引,再对第二个主题内容进行标引。
1.上级领导机关对下级发出的公文,其所属的下级机关单位都负有贯彻执行公文的责任。
2.下级机关向上级领导机关发出的请示或报告等上行公文,一般都只有一个具体的主送机关,不要多头主送。
3.直接向社会公众发布的公文,公文的主送机关就不必填写。
简述公文正文的结构:1.导语:依据式、目的式、原因式。
2.正文主体。
3.结束语。
简述公文正文的写作要求:1.内容要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有关规定,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提出新的政策规定要注意保持连续性,提法要同已公布的文件相衔接;2.所反的情况、问题、数据等必须真实可靠,提出的措施和办法,要切合工作实际,切实可行。
3.内容涉及的有关部门要经过协调会商,取得一致意见。
4.在文字表达上概念准确,观点鲜明,条理清楚,层次分明,篇幅简短,实事求是,合乎语法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公文标注主题词的作用是什么:1.可以准确简要地概括文件的主要内容。
2.可以帮助我们大大提高文件检索、查询的速度,有利于提高整个机关的办事效率,尤其是大型数据库使用主题词效果更为明显。
3.有利于文书档案管理的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
主题词的标注应当注意哪些问题:1.必须在公文主题词表中选用主题词。
2.公文主题词表中的类别标题不作主题词用。
4. 在公文上标注主题词,要直接反映出该份公文所说明的问题或论述的事物。
5. 主题词标引的顺序是先标类别词,再标类属词。
简述公文的排版形式:公文的排版形式,是指公文数据项目在文件版面上的标印格式,是指公文的外观形式。
主要包括:公文版头设计、版面安排、字体字号、字行字距、天地页边、用纸规格等。
简述公文的装订要求:公文一律左侧装订。
一般采用线装、钉装或胶粘的办法。
装订时,文件页码要折叠整齐,认真编排,注意不可错页漏页,以保持公文的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