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气候学(复习)

气候学(复习)

第七部分气候学(杨琨)气候带的分布和分类;海洋对气候的影响;中国气候;季风第一章气候带的分布和分类一、了解气温的地理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子影响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有纬度、海陆和高度。

冬季和夏季地球表面平均温度分布有如下特征:1、纬度的影响:在全球平均气温分布图上,可明显地看出,随着纬度的升高,气温逐渐降低,这是一个基本特征。

2、海陆和地形的影响:冬季北半球的等温线在大陆上大致凸向赤道,在海洋上大致凸向极地,而夏季相反。

这是因为在同一纬度上,冬季大陆温度比海洋低,夏季大陆温度比海洋高的缘故。

此处,高大山脉能阻止冷空气的流动,也能影响气温的分布。

3、热赤道:最高温度带并不位于赤道上,而是冬季在5~10°N处,夏季移到20°N左右。

这一带1月和7月平均温度均高于24℃,故称为热赤道。

4、极值温度分布:南半球不论冬夏,最低温度都出现在南极。

北半球仅夏季最低温度出现在极地附近,而冬季最冷地区出现在东部西伯利亚和格陵兰地区。

二、了解全球四个降水带名称及其地理分布,降水特征及降水分布的影响因子1、赤道多雨带:赤道及其两侧是全球降水量最多的地带,这是由于大量湿热空气剧烈上升所致,该带以对流雨为主。

年降水量为1000~2000mm,个别地区(如太平洋岛屿与大陆的高耸海岸)年降水量可超过3000~4000mm。

2、南北纬15°~35°少雨带:南北纬15°~35°处于副热带高压的控制下,以下沉气流为主,是全球降水量很少的地带,尤其是在大西洋西岸及大陆内部降水更少。

年降水量一般不超过500mm。

撒哈拉沙漠某些地方的年降水量仅5mm。

应该指出,少雨带并非到处少雨,因地理位置、季风环流、地形等因素影响,本带某些地区降水很丰富,全球年降水量最高记录即出现在本带内。

如喜马拉雅山南坡印度的乞拉朋齐(25°N)年均降水量高达12,665mm,绝对最高年降水量竟达26,561mm;太平洋夏威夷群岛中的威阿里阿(22°N)年降水量12,090mm。

我国华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也位于这一纬度带,因受季风的影响,东南沿海一带的年降水量在1500mm左右。

3、中纬多发雨带(温带多雨带):温带的年降水量比副热带多,一般在500~1000mm。

其多雨的原因,主要是该地区锋面、气旋活动频繁,因此多锋面、气旋雨。

大陆还受到季风影响,夏季风来自海洋,带来较多降水。

本带也有局部地区降水特别丰富,例如,智利西海岸(42°~54°S)降水量为3000~4000mm。

4、高纬少雨带:高纬因纬度很高,全年气温低,蒸发微弱,故降水量少,一般全年降水量不超过300mm.三、了解气候分类的概念和世界气候分类法(分别说出一种代表性气候分类法)将世界各地的气候依照一定的原则和标准分门别类的归并成若干类型,称为气候分类。

在众多的气候分类方法中,归结起来大体上可分成三大类:实验分类法(柯本分类)、理论分类法(斯查勒分类)和成因分类法(阿里索夫分类)。

四、了解气候地带性规律广义的气候地带性规律包括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规律。

其中纬度地带性规律是指气候现象和过程随纬度的变化而呈水平带状分布规律,其原因是热量条件的东西趋同和南北分异。

五、了解各种气候分类法的基本气候类型柯本分类法首先划分气候带,然后划分气候型,最后划分气候副型。

表7.1.1柯本气候分类的基本类型气候带气候型代号与名称特征值代号与名称特征值典型景观林木气候A热带多雨气候最冷月均温≥18℃Af热带雨林气候最干月降水量≥6cm 热带雨林Aw热带疏林草原气候最干月降水量<6cm,也小于10-r/25cm稀树草原C温暖带多雨气候0℃≤最冷月均温<18℃Cf常湿温暖气候年雨型,干月与湿月降水量之比大于C s和C w常绿阔叶林和夏绿阔叶林Cw冬干温暖气候夏雨型,夏季最湿月降水量≥10×冬季最干月降水量Cs夏干温暖气候(地中海气候)冬雨型,冬季最湿月降水量≥3×夏季最干月降水量常绿灌木林D冷温带(雪林)气候最冷月均温<0℃最暖月均温≥10℃Dw冬干冷温气候夏雨型,夏季最湿月降水量≥10×冬季最干月降水量针叶林Df常湿冷温气候年雨型,冬季最湿月降水量≥10×夏季最干月降水量B干带(干燥)气候最热月均温≥10℃Bs草原气候冬雨型:t≤r<2t年雨型:(t+7)≤r<2(t+7)夏雨型:(t+14)≤r<2(t+14)草原Bw沙漠气候冬雨型:r<t年雨型:r<(t+7)夏雨型:r<(t+14)沙漠E极地带气候最热月均温<10℃ET苔原气候0℃≤最暖月均湿<10℃苔藓、地衣EF冰原气候最暖月均温<0℃冰雪覆盖层阿里索夫分类法:根据对流层中主要类型气团的季节分布和主要气候锋带的位置,将每个半球划分为四个基本气候带和三个过渡气候带。

基本气候带有:赤道带、热带、温带、北极和南极带。

过渡气候带有:赤道季风带(副赤道带)、副热带、副极地带(副北极带和副南极带)。

每一个气候带中,根据下垫面性质的不同可分为大陆型和海洋型;根据大气环流的季节变化可分为大陆东岸型和大陆西岸型。

因此阿里索夫气候分类共有7个气候带和22个气候型。

表7.1.2 阿里索夫的气候分类序号气候带气团气候型自然景观基本带过渡带夏冬1赤道带赤道气团赤道气团1、赤道大陆性气候(两者差别不大)2、赤道海洋性气候热带雨林2赤道季风带(副赤道带)赤道气团热带气团1、大陆性季风气候2、海洋性季风气候3、西岸性季风气候4、东岸性季风气候热带草原热带雨林热带草原热带雨林3热带热带气团热带气团1、热带大陆性气候2、热带海洋性气候3、海洋性高气压的东缘气候4、海洋性高气压的西缘气候热带沙漠热带森林湿润沙漠热带森林4副热带热带气团极地气团1、副热带大陆性气候2、副热带海洋性气候3、副热带西岸气候4、副热带东岸气候副热带沙漠和草原地中海景观副热带森林5温带极地气团极地气团1、中纬度大陆性气候2、中纬度海洋性气候3、中纬度西岸海洋性气候4、中纬度东岸季风气候半沙漠、草原、温带森林温带森林草地、阔叶林温带森林和草原6副极地带极地气团北(南)极气团1、副极地大陆性气候2、副极地海洋性气候森林、森林苔原海岸苔原7 北极带和南极带北(南)极气团北(南)极气团1、北极气候2、南极气候极地苔原、冰封极地苔原、冰封斯查勒气候分类基本型见表7.1.3表7.1.3 斯查勒气候分类系统气候型特征值环流系统气候特征柯本气候型气候副型一、低纬度气候带(赤道气团和热带气团的源地,并受其控制,年或能蒸散量大于130cm)1、赤道潮湿气候10°N~10°S(亚洲0~20°N)各月E p≥10cm;s≥20cm的月数≥10受赤道辐合带影响,Tm和E气团控制全年炎热多雨,各月平均气温25~28℃,气温年较差小于3℃,日较差6~12℃,年降水量≥2000mmAfAm2热带季风和信风5~25°N(S)各月E p≥4cm;连续6~9个月s≥20cm,或如果s≥20cm的月数≥10,则连续E p≤10cm的月数≥5受海洋副高西缘信风影响,盛行Tm炎热多雨,降水量和气温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有短暂干季,多雨季节R很大,D不大,且出现于干季AfAm气候型3、热带干湿季气候5~20°N(S)(亚洲:10~30°N)D≥20cm,R≥10cm,各月E p≥4cm,s≥20cm的月数≤5,或s极小月的值<3cm夏季受赤道辐合带影响,盛行E和Tm;冬季受信风带影响,盛行Tc降水量季节变化非常明显,气候季节更替表现为干季-热季-湿季的形式,一年中至少有1~2个月为干季;湿季的R很大,干季的D很大。

最冷月均温16~18℃AwCw4、热带干旱气候15~25°N(S)D≥15cm,R=0,各月E p≥4cm受副高和大陆内部与西岸信风影响,盛行Tc和下沉的Tm气温很高,季节变化较大,仅在大陆西岸较凉爽,降水量极少,半干旱气候降水量r在250~750mm.r<<E p,D很大。

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很大BwBs半干旱气候4s;半沙漠气候4sd;沙漠气候4d二、中纬度气候带(热带气团和极地扭转交替控制,极锋出现在此带,年可能蒸散量在130~52.5cm之间)5、副热带干旱气候25~35°N(S)大陆西岸和内陆D≥15cm,R=0,各月E p≥0.8cm,有一个月E p≤4cm受副高控制,盛行Tc和下沉的Tm,Pc冬季入侵与热带干旱气候类似,只是气温较低,Ep较小,最冷月Ep<4cmBwBs半干旱气候5s;半沙漠气候5sd;沙漠气候5d6、副热带湿润气候25~35°N(S)大陆东岸D<15cm,至少一个月E p<4cm,每个月E p≥0.8cm受副高和西风带影响,极锋活动较频繁,盛行Tm和Pc夏季炎热多雨,有大量水分盈余;冬季凉爽,降水量也较多,有少量水分亏缺,Ep较小Cf 半湿润气候6sh;湿润气候6h;过湿润气候6p7、地中海气候(或副热带夏干气候)30~40°N(S)大陆西岸D>15 cm,R≥0,各月Ep≥0.8 cm,水分储存指数(土壤储水量在一年内的相对较差)>75%,或最热月降水量与实际蒸散量之比<40%夏季受副高控制,盛行Tc和下沉Tm;冬季西风带控制,盛行Pm夏季炎热干旱,冬季温和多雨,年降水量300~1000mm,最冷月均温4~10℃,降水量和s的年变幅很大,D常达15cm以上Cs8、温带海洋性气候35~60°N(S)大陆西岸D>15cm,全年Ep≥80 cm,各月Ep≥0.8 cm西风带控制,气旋、锋面活动频繁,盛行Pm降水量丰沛,季节分配均匀,冬雨偏多,年降水量750~1000mm,最冷月均温在0℃以上,气温年较差小,R、D因地而异,一般R较大,D较小Cf 半湿润气候8sh;湿润气候8h;过湿润气候8p9、温带干旱气候35~55°N大陆中心D≥15cm,R=0,至少有一个月E p<0.7cm西风带控制,盛行Pc,夏季受Tc的影响夏季炎热,冬季寒冷,气温年、日较差大,降水量极少,干旱气候在250mm以下,半干旱气候250~400mmBwBs半干旱气候9s;半沙漠气候9sd;沙漠气候9d10、温带湿润大陆性气候30~55°N(欧洲45~60°)温带海洋性的东侧D<15cm,至少有一个月E p≤0.7cm受西风带控制,是极锋活动频繁的地带,盛行Pc,夏季受Tm影响全年降水量较丰富,夏季温暖多雨,冬季寒冷少雨,有少量气旋性降水(雪),气温年较差大DfDw湿润气候10sh;湿润气候10h;过湿润气候10p气候型三、高纬度气候带(极地气团和冰洋气团控制,年可能蒸散量小于52.5cm)11、副极地大陆性气候(雪林气候)50~70°N 全年35cm<Ep<52.5cm,连续Ep=0的月数<8盛行Pc,夏季受Pm影响,冬季受Ac或Am影响夏季短暂凉爽,冬季漫长严寒,有“寒极”之称,一年中至少有9个月是冬季,月均温10℃以上不足3个月;年降水量少,不超过500mm,有少量夏雨,气温年较差最大,可达60~70℃.土壤冻结现象严重DfDw半干旱气候11s;半湿润气候11sh;湿润气候11h;过湿润气候11p12、苔原气候65~90°N(S)全年Ep<35cm,连续Ep=0的月数≥8受Pc、Pm和A控制,气旋、锋面活动频繁长冬无夏,一年中有1~4个月的月平均气温在0~10℃;降水量少,一般为200~300mm,内陆地区不足200mm;冻土层接近地表,全年大部分月份Ep=0EY 半干旱气候12s;半波澜气候12sh;湿润气候12h13、冰原气候65~90°N(S)各月Ep=0 受冰洋气团控制年均温很低,各月气温均低于0℃,全年Ep=0,降水量极少,小于250mm,均为干雪,不融化,形成冰原;长年大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