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七章 电动势式传感器

第七章 电动势式传感器

逆压电效应:沿极化方向施加电场 • 电场方向与极化方向相同: 极化强度增强→正负束缚电荷间距 变大→极化方向伸长 • 电场方向与极化方向相反: 极化强度减弱→正负束缚电荷间距 变小→极化方向缩短
剩余极 化强度
剩余伸长
压电陶瓷的正压电效应
压电陶瓷片上加上一个与极化反向平行的外力, 陶瓷片将产生压缩变形,原来吸附在极板上的 自由电荷,一部分被释放而出现放电现象。
逆压电效应:外加电场→机械形变
指对晶体施加电场引起晶体机械变形的现象,在撤掉 外加电场时,这些物质的机械变形随之消失。
7.2.1 压电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电势型传感器 以压电效应为基础
压电效应可逆 “双向传感器”
正压电效应
加力 变形 产生电荷
逆压电效应
施加电场 电介质产生变形
应力
常见的压电材料有石英、钛酸钡、锆钛酸铅等。
前置放大器的形式: 1、电压放大器: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传感器输出 电压)成正比;要求高输入阻抗,以提高低频段测 量范围。电缆长度应设为常数(灵敏度易受电缆电 容的影响)。 2、电荷放大器:输出电压与传感器的输出电荷成正 比。输出电压与传输电缆长度无关(电缆电容影响 小),适合长距离传输工作。 经前置放大后,可采用一般放大、检波、记录 等电路,或经功率放大至记录器。
θ—线圈面的法线方向与磁场方向夹角 N—工作气隙中线圈绕组的匝数
ω—角频率。ω为常数时,θ=ωt
A—线圈所包围的面积
7.1 磁电式传感器
7.1.1 磁电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7.1.2 动圈式磁电传感器 7.1.3 磁阻式磁电传感器
7.1.3 磁阻式磁电传感器
线圈和磁铁部分都是静止的,与被测物连接而运 动的部分是用导磁材料制成的,在运动中,它们改 变磁路的磁阻,因而改变贯穿线圈的磁能量,在线 圈中产生感应电动势。 用来测量转速,线圈中产生感应电动势的频率作为 输出,而电势的频率取决于磁通变化的频率。 结构:开磁路、闭磁路
2. 压电式传感器的信号调节电路
压电式传感器要求负载电阻 RL必须有很大的数 值,才能使测量误差小到一定数值以内。 因此常先接入一个高输入阻抗的前置放大器, 然后再接一般的放大电路及其它电路。 测量电路关键在高阻抗的前置放大器。
前置放大器两个作用:
把压电式传感器的微弱信号放大; 把传感器的高阻抗输出变换为低阻抗输出。
出的要求、工作环境温度等各种因素。
晶片数目:通常是使用机械串联而电气并联的两片。
晶片电气并联两片,可以使传感器的电荷
输出灵敏度增大一倍。
单向压电式测力传感器
用于机床动态切削力的测量。
压电式压力传感器
直流电场E 剩余极化强度P
(a)极化处理前
电场作用下的伸长 (b) 极化处理(取极 化方向为Z轴方向)
剩余伸长 (c)极化处理后
极化处理后,大多数电畴仍大致沿原外电场方向排列,因而陶 瓷内部极化强度不为0,即存在剩余极化强度, 压电陶瓷两端出现 束缚电荷,但整体上仍表现为电中性
(3)压电陶瓷的压电效应: 压电效应: 沿极化方向施加外力 • 外力→压缩变形→电畴偏转→极化强 度减小→释放部分自由电荷。(放电) • 外力撤消→恢复原形→电畴回转→极 化强度增大→吸附部分自由电荷。(充 电)
7.2 压电式传感器
7.2.1 压电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7.2.2 等效电路及信号变换电路 7.2.3 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 7.2.4 压电式测力传感器
7.2.2 等效电路及信号变换电路
1. 压电元件的等效电路
2. 压电式传感器的信号调节电路
1. 压电元件的等效电路
Ca
s
h

r 0 s
当压力撤消后,陶瓷片恢复原状,片内的正、 负电荷之间的距离变大,极化强度也变大,因 此电极上又吸附部分自由电荷而出现充电现象。
放电电荷的多少与外力的大小成比例关系
Q d 33 F
常见压电陶瓷 :
(1)钛酸钡(BaTiO3)压电陶瓷 具有较高的压电系数和介电常数,机械强度不如石英。 (2)锆钛酸铅Pb(Zr· Ti)O3系压电陶瓷(PZT) 压电系数较高,各项机电参数随温度、时间等外界条件的 变化小,在锆钛酸铅的基方中添加一两种微量元素,可以 获得不同性能的PZT材料。 (3)铌镁酸铅Pb(MgNb)O3-PbTiO3-PbZrO3压电陶瓷(PMN) 具有较高的压电系数,在压力大至700kg/cm2仍能继续工 作,可作为高温下的力传感器。
石英晶体的压电效应
(a)正负电荷是互相平衡的,所以外部没有带电现象。 (b)在X轴方向压缩,表面A上呈现负电荷、B表面呈现正电荷。 (c)沿Y轴方向压缩,在A和B表面上分别呈现正电荷和负电荷
石英晶体
一种天然晶体,压电系数d11=2.31×10-12C/N; 莫氏硬度为 7 、熔点为 1750℃、膨胀系数仅为钢的 1/30。 优点: 转换精度高、线性范围宽、重复性好、固有频率 高、动态特性好、工作温度高达550℃(压电系数 不随温度变化而改变)、工作湿度高达100%、稳 定性好。
产生电荷
Qx d11 Fx
d11——压电系数(C/N) 作用力是沿着机械轴方向 电荷仍在与X轴垂直的平面
Q x d12 a a Fy d11 Fy b b
切片上电荷的符号与受力方向的关系
图(a)是在X轴方向受压力, 图(b)是在X轴方向受拉力, 图(c)是在Y轴方向受压力, 图(d)是在Y轴方向受拉力。
闭磁路磁阻式转速传感器
闭 磁 5-永久磁铁 路 4-感应线圈 磁 3-外齿轮 组 式 2-内齿轮 转 1-转轴 速 传 感 器 当转轴连接到被测轴上转动时,内外齿轮的相对运动使磁路气隙发 生变化,因而磁阻发生变化并使贯穿于线圈中的磁通量变化,在线 圈中感应出电动势。 采用在振动强的场合,有下限工作频率(50Hz ) 传感器的输出电势取决于线圈中磁场变化速度,
h
U
Q Ca
• 静电荷发生器 : 当压电元件受到外力作用时,会在压电元件一定 方向的两个表面(电极面)上产生电量相等、极性相反的电荷。 •电容器:在压电元件的两个电极面上有电荷聚集,并且电极面间的 物质可以等效为电介质。
压电式传感器的等效电路
(a)等效为一个电荷源Q与一个电容Ca并联的电路 (b) 等效成一个电源U = Q/Ca 和一个电容Ca的串联电路
7.2 压电式传感器
7.2.1 压电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7.2.2 等效电路及信号变换电路 7.2.3 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 7.2.4 压电式测力传感器
7.2.3 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
压 缩 式 压 电 加 速 度 传 感 器 结 构
测量原理
当传感器感受振动时,质量块感受与传感器基座相同的
振动,并受到与加速度方向相反的惯性力的作用。这样, 质量块就有一正比于加速度的交变力作用在压电片上。 由于压电片压电效应,两个表面上就产生交变电荷,当 振动频率远低于传感器的固有频率时,传感器的输出电 荷(电压)与作用力成正比,亦即与试件的加速度成正 比。 输出电量由传感器输出端引出,输入到前置放大器后就 可以用普通的测量仪器测出试件的加速度,如在放大器 中加进适当的积分电路,就可以测出试件的振动速度或 位移。
优点:
不需要供电电源,电路简单, 性能稳定,输出阻抗小
7.1 磁电式传感器
7.1.1 磁电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7.1.2 动圈式磁电传感器 7.1.3 磁阻式磁电传感器
7.1.1 磁电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d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E N dt
不同类型的磁电式传感器
磁通量Ф的变化实现办法:
磁铁与线圈之间作相对运动; 恒定磁场中线圈面积的变化; 磁路中磁阻的变化.
直接应用:测定速度
在信号调节电路中接积分电路,或微分电路,磁电式传 感器就可以用来测量位移或加速度。
7.1 磁电式传感器
7.1.1 磁电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7.1.2 动圈式磁电传感器 7.1.3 磁阻式磁电传感器
动圈式磁电传感器结构
7.2 压电式传感器
7.2.1 压电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7.2.2 等效电路及信号变换电路 7.2.3 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 7.2.4 压电式测力传感器
7.2.4 压电式测力传感器
压电元件是直接把力转换为电荷的传感器。
变形方式:利用纵向压电效应的TE方式最简便。 材料选择:决定于所测力的量值大小,对测量误差提
(2)线圈做旋转运动的传感器: (类似于发电机)
d e N dt
d ( BA cos ) d e(t ) N NBA sin NBA sin t dt dt
if 90 k 360 ,
0 0
e Em NBA
结构一定时,感应电势与线圈 对磁场的相对角速度成正比。
2、压电陶瓷的压电效应:
(1) 压电陶瓷介绍: • 压电陶瓷是一种具有压电效应的功能陶瓷。 • 人工制造、各向同性、多晶体。 • 原始的压电陶瓷材料内部具有无数自发极化的电畴,各电 畴的极化方向无规则,不具备压电性。 • 压电陶瓷要经极化处理之后才具有压电性。
(2)极化处理:Z轴方向外加强直流电场1000~3000V/mm
开磁路磁阻式转速传感器
1-永久磁铁 3-感应线圈 2-软铁 4-齿轮 当齿轮旋转时,由齿轮的凹凸引起磁阻的周期性变化 ,磁通也周期 性变化,从而在线圈中感应出交变电势,其 频率f与转速n及齿轮齿数z的关系为: f z n / 60
结构比较简单,但输出信号较小, 当被测轴振动较大时,传感器输出波形失真较大。
7.2 压电式传感器
7.2.1 压电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7.2.2 等效电路及信号变换电路 7.2.3 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 7.2.4 压电式测力传感器
压电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应:
由法国物理学家居里兄弟皮埃尔、雅克于1880年发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