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年级授课时间段课时:教学课题第四单元运算律教学目标1、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乘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的意义。
3、能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4、解决与运算律有关系的应用问题。
课后备注学生的课堂表现:很积极□比较积极□一般□不积极□需要配合学管:家长:教学内容知识点:一、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只有加减运算或者只有乘除运算时,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既有加减又有乘除运算时,要先算乘除,再算加减;如果有括号,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
二、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在加法算式中,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用字母表示为:a+b=b+a.在乘法算式中,交换两个乘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用字母表示为:a×b=b×a.课堂练习:1. 根据加法交换律填数()+270=270+80 400+500=()+()()+56=()+44 a+()=b+()2.根据乘法交换律,在()里填上适当的数34×71=()×()25×976=976×()45×()=55×()303×786=()×303 ()×▲=()×■()×54=54×37()×()=C×D a×( )=c×a3. 竖式计算6 4 验算: 2 7× 2 7 × 6 4三、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时,可以先把前面的两个数相加,再与第三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面的两个相加,再与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相等。
字母表示:(a + b)+ c = a +(b + c)。
在连加计算中,当某些加数相加可以凑成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时,运用加法运算律可使计算简便。
口诀:连加计算仔细看,考虑加数是关键。
整十、整百与整千,结合起来更简单。
交换定律记心间,交换位置和不变。
结合定律应用广,加数凑整更简便。
课堂练习:1: 69+75+25 78+(47+22) 387+98(多加要减)387+102(少加要加) 387﹣98(多减要加) 387﹣102(少减要减)2:99+124+201 380+345+120 9321+4523+972+679+5477+283、选出正确答案,将序号填在相应的括号里。
①41+37+13=41+(37+13)②x+y=y+x ③35+(b+65)=(35+65)+b④a+b+c=a+c+b ⑤32+45+55=32+(45+55) ⑥m+n+t=n+(m+t)只应用加法交换律的是()。
只应用加法结合律的是()。
既应用加法交换律,又应用加法结合律的是()。
四、减法性质:减法的运算性质1: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这两个减数的和。
用字母表示:a-b-c=a-(b+c)减法的运算性质2: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和等于这个数连续减去和里每个加数。
课堂练习:324-58-42 670-25-75 159﹣(59+37) 268﹣(35+68)加减的规律:(1)先加后减等于先减后加。
(2)先减后加等于先加后减。
例:325+41﹣25 268+45﹣68 268﹣45+32 325﹣41+75五、乘法结合律和分配律:三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把所得的积与第三个数相乘;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用所得的积与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乘法结合律字母表示:(a×b)× c = a ×(b × c)。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这两个数分别和这个数相乘,再相加,结果不变。
乘法分配律用字母表示为:(a + b)× c =a×c+b×c。
拓展:类型一:(注意:一定要括号外的数分别乘括号里的两个数,再把积相加。
乘法对于减法的分配律是括号外的数分别乘括号里的两个数,再把积相减。
)(40+8)×25 125×(8+80)86×(1000-2)15×(40-8)类型二:(注意:两个积中相同的因数只能写一次)36×34+36×66 63×43+57×63 325×113-325×13 28×18-8×28类型三:(提示:把102看作100+2;81看作80+1,再用乘法分配律)78×102 56×101 125×81 25×41类型四:(提示:把99看作100-1;39看作40-1,再用乘法分配律)31×99 42×98 125×79 25×39类型五:(提示:把83看作83×1,再用乘法分配律)83+83×99 99×99+99125×81-125 91×31-91六、应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1)在连乘计算中,当某两个乘数的积正好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时,运用乘法运算律可使计算简便。
例:24×15×2 25×78×4 35×7×2 5×49×2(2)运用分解的方法,将某个乘数拆分成几个数相乘的形式,使其中的乘数与其他乘数的乘积“凑整”。
练习:简算 56×125 125×32 125×5×32×5七、除法的运算性质:(1)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每次都能除尽)等于这个数除以这两个除数的积。
例:280÷5÷2 2800÷25÷4(2)一个数除以两个数的积等于这个数连续除以积里每个乘数。
练习:540 ÷ 45 1800÷(3×8) 160÷(4×8)八、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1、修路队修一条公路,第一天修了854米,第二天修了242米,还剩下146米。
这条公路全长多少米?2、超市有款彩电先降价355元,节日时又降299元,现价是1645元,这台彩电原价多少元?3、天使小学有6个年级,每年级有四个班,平均每个班给灾区小朋友捐图书25本,一共捐赠图书多少本?4、四年级同学分三批去参观公园,每批租了5辆汽车,每辆汽车都正好坐42人。
四年级一共有多少人?5、粮店运进一批大米,大、小袋各16袋,大袋每袋50千克,小袋每袋25千克。
一共运进大米多少千克?6.一只熊猫体重75千克,一只小象的体重比熊猫的12倍少20千克,小象的体重多少千克?运算律测试一、认真读题,谨慎填写。
1、如果用a、b表示两个乘数,那么乘法交换律可以表示成()。
如果用a、b、c表示三个加数,那么加法结合律可以表示成()。
2、根据运算率填空。
① 85×a = a×□② 49+□ = 73+49 ③ 56+b+44 = b+(□+□)④□×52 = □×17 ⑤ (45+37)+63 = 45+(□○□)⑥ 25×18×4 = (□○□)○18 ⑦ 351+102 = 351+100+□ = □3、在计算32+45+55时,可以用加法结合律,先算()4.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6厘米,宽是10厘米,求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可以列式为(),还可以列式为(),面积都等于()平方厘米。
5.根据运算律在下面的上填上合适的数。
25+=38+×35 =×96118+159+182=(+)+ 46×25×4 =×(×)6.450比105多(),比680少()。
7、把边长是6厘米的正方形铁丝框沿着一条边剪开,拉成一条线段,那么这条线段长是()。
要把这根铁丝围成一个长是8厘米的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宽应该是(),它的面积是()。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每题2分)1、102×98=(100+2)×98这里运用了乘法的分配律。
……()2、36×25=(9×4)×25=9+4×25……………………………()3、125×17×8=125×8×17这里只运用了乘法结合律。
……()4、179+204=179+200+4…………………………………………()三、选择题。
1、400+250 250+400 ①>②<③=2、37+295+63=(37+63)+295这是运用了加法的()①交换律②结合律③交换律和结合律3、用字母表示乘法结合律是()①a×b=b×a ②(a+b)+c=a+(b+c) ③(a×b)×c=a×(b×c)4、计算125×24时比较简便的方法是()①125×8×3 ②125×6×4 ③125×20×45、小红在计算52×38后,又用38×52来验算,小红在这里运用了()①乘法交换律②乘法结合律③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6.125×7×8 =7×(125×8)这是运用了()。
A、乘法交换律B、乘法结合律C、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7.与451-51-49相等的算式是()。
A、451-(51+49)B、(451+49)-51C、451-49+518.在公园停车场停车,前两小时共需付款3元,以后每小时2元。
王叔叔停了4小时,他应该付款()。
A、9元B、8元C、7元9、125+67+75=67+(125+75)应用了()。
①加法交换律②加法结合律③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10、56+56×4与()相等。
① 56×(4+1)② 56×4+1 ③ 4×(56+1)11、347-98用简便方法计算是()。
① 347-100-2 ② 347-(100+2)③ 347-100+212、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是()。
① ab=ba ② (ab)c=a(bc) ③ (a+b)c=ac+bc四、计算1、直接写出得数560÷7= 550÷5= 12×30= 720÷80= 53+62+47=770-70= 24×5= 70÷5= 14+86= 13+8-13+8=2、竖式计算,并用运算律进行验算357+218 = 65×39=3、用简便方法计算25×32 475+57+43 25×(6×4) 63×73-63×63125×16 175+201 451-51-49 36×25165+299 47×9+47 125×25×64 421-175-25五、解决问题1、海洋馆第一天卖出456张门票,第二天上午卖出187张,下午卖出313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