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测试卷一、积累与运用(13分)1.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漫游嘶哑激怒红装素裹B.坟墓海峡呢喃原弛蜡象C.坦汤寂静翅翼惟余莽莽D.咏赞邮票黎明略输文彩2.选出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词语恰当的一项(3分)( )(1)在俄国田园诗人叶赛宁的笔下,夜是那么静谧、美好,让人产生无限的。
(2)人格的高洁,灵魂的纯净,思想的深邃,都可以在淡泊中。
(3)岸边的柳树在春风的吹拂下, 轻舞,惹得湖水也荡起了层层涟漪。
(4)清晨,在林间小路漫步,一阵阵的鸟鸣声,使我的心情更加轻松愉快。
A.幻想培育妖艳清脆B.遐想培育妖娆清冽C.幻想孕育妖艳清冽D.遐想孕育妖娆清脆3.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 )A.稍逊.(xùn) 分.外(fèn) 风骚.(sāo) 汹.涌(xiōng)B.丰润.(rùn) 红晕.(yùn) 忧戚.(qī) 勃.发(bó)C.腐.烂(fǔ) 娉.婷(pīn) 冠冕.(miǎn) 鲜妍.(yàn)D.飘逸.(yì) 凝.望(níng) 摇曳.(yè) 枉.然(wǎng)4.名著阅读。
(4分)(1)请你写出《艾青诗选》中的两首诗歌(除《我爱这土地》之外): 。
(2分) [来源:学+科+网Z+X+X+K] (2)“活着就要斗争,在斗争中前进,当死亡没有来临,把能量发挥干净。
”出自《鱼化石》一诗。
这里诗人借助鱼化石表达了自己怎样的感情?(2分) —————————————————————————————[来—————————————————————————————:学5.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毛泽东的《沁园春·雪》犹如一曲雄浑的赞歌,让人们对祖国美好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在“让”之前加上“它”)B.不管朦胧派的诗歌难理解,可是从诗歌的写作背景入手,就能找到正确理解诗歌的突破口。
(把“不管”改成“尽管”)C.一个人能取得卓越的成绩,并不在于他就读的学校是重点还是普通,而在于他是否具备成功的特质。
(在“一个人能”后面加“否”)D.中国古典白话小说都有着引人入胜的人物。
(将“人物”改为“形象”)二、阅读理解(37分)(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9分)秋的济南付秀莹①到济南的时候,是十月底,秋已经深了。
②朋友说,到南部山里看月亮,数星星。
心想好雅致的念头,便兴头头去了。
当时节,山间层林尽染,斑斓绚烂,是秋的极致了。
有各色奇石,在山里随意散落着,不言不语。
柿子树上还有柿子,一盏盏小灯笼似的,在秋阳里晶莹耀眼。
有朋友忍不住淘气起来,爬上去摘柿子。
不一会儿,果然捧了柿子过来,给我们吃。
一阵风吹过,叶子纷纷落下来,阳光里仿佛下了一场金色的急雨。
群山寂静,天上有几块闲云,悠悠飞过来,不知什么时候,又飞走了。
③晚饭后,月亮升起来了。
山里的夜晚,已经有了十分的凉意。
夜空深邃,月亮圆圆的,好像是女子皎洁的脸。
星星稠密,却不太耀眼,许是被月亮的光芒比下去了。
月光汹涌,仿佛能听见汩汩流淌的声音。
夜风拂过林木,萧萧飒飒,有无限的秋意。
群山越发幽静了。
月光满山,月色满怀。
整个人好像都变得澄澈清明起来。
我们都不说话,生怕惊动了这清清的月色。
不知道是一只什么鸟,叫了一声,半晌,又叫了一声。
④这么多年了,在生活的泥淖里深陷,有多久不曾看过这么好的月亮了?⑤小时候乡下的月亮,好像是金黄的。
熏染了炊烟和鸡鸣狗吠,有人间烟火气,是可以亲近的。
这山里的月亮,或许是因了泰山余脉嵯峨,另有一种高洁清越,教人不免有悲怀,直想把凡心俗念都覆手抛了,在这山林间隐居,或者随了嫦娥,到广寒宫里去。
⑥次日回到市里,泛舟大明湖上。
湖水清澈,更见深沉了。
秋水长天,岸边的芦苇飞白,同满池残荷呼应着,别有一种寥落之美。
岸上的杨柳倒是依然碧绿,依依垂下来,参差披拂,在风里蹁跹不已。
隐隐有丝竹之声,穿林渡水而来,同啁啾的鸟鸣交织着,教人不免恍惚,这尘世间竟然有如此闲雅所在,济南人实在是有福了。
⑦弃舟登岸,来到芙蓉街,则是另一种味道了。
据说,芙蓉街以街中芙蓉泉得名。
早年间,这里曾是济南府的繁华之地,商贾云集,多深宅大院。
岁月变迁,而今,这里已经是颇有名气的小吃街了。
然而,芙蓉泉,她还在吗?一路询问,到底是找到了。
芙蓉泉藏身在民宅里,一个小院的墙根下。
泉里倒还有鱼,活泼泼游动着,好像是芙蓉泉旧年的信物,又好像是生活的某种隐喻。
时光如逝水。
岁月更迭,新与旧,变与不变,都是这泉水里的倒影吧。
6.选文围绕“秋的济南”重点描绘了哪些内容?请用简洁的语言分条概括。
(3分)[来源:学科网————————————————————————————[来—————————————————————————————:学7.选文描写秋天济南山里的月亮的同时,在第⑤段又写到小时候乡下的月亮,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来—————————————————————————————:学8.请从第⑥段中找出一句能体现“秋”特征的语句,并做分析。
(4分)—————————————————————————————[来—————————————————————————————:学9.下面语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4分)一阵风吹过,叶子纷纷落下来,阳光里仿佛下了一场金色的急雨。
—————————————————————————————[来—————————————————————————————:学10.谈谈你对选文结尾“岁月更迭,新与旧,变与不变,都是这泉水里的倒影吧”一句含义的理解。
(4分) —————————————————————————————[来—————————————————————————————:学(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8分)悠悠故乡情晓风①又是一个月圆之夜。
月光如水,匀匀的,缓缓的,在我心底潺潺流淌;月光如纱,轻轻的,柔柔的,萦绕了我多少乡梦?②那句“月是故乡明”,该是我们这些漂泊他乡的游子才有的感怀吧?是我们对故乡带有那么一点儿私心的偏爱吧?这句话也将自己说不完道不尽的乡愁全部包含其中了!③故乡,是我们在那里出生,在那里长大,离别之后又最让人牵肠挂肚的地方!④儿时的我们,从不去留意时光飞转,任其在童戏间、在喧闹中轻轻滑过,悄悄地溜走。
可是当有一天,我们忽然感觉自己已强壮得如一匹马儿,便开始不再甘于驯服,不甘于寂寞,于是跃跃欲试,踏蹄出征。
于是,我们把浓浓的乡情珍藏心底,告别父母,告别乡亲,告别故土,不管千里万里,也要奔赴他乡。
⑤又在不知不觉中,步履已把光阴远远地甩在身后,多少喜悦,多少忧愁,编织了沧桑岁月;多少欢聚,多少离别,汇聚在人生旅途。
可是,不管我们奔波了多远的行程,辗转了多少个地方,也不管我们与他乡结下了怎样的情感,只要身在他乡,就有一种漂泊的感觉,仿佛自己是一朵流云,飘浮在途中,却又不知归期,不知归处;不管我们或闲暇或忙碌或贫穷或富有,也不管我们那一脉传承的乡音已经改变了多少,只要身在他乡,那个生你养你的地方总能让你魂牵梦绕,思绪总能牵起故乡的山,故乡的水,故乡的人,故乡的事。
⑥一次又一次,我将思念叠成一只小小的纸船,企图满载着我的乡愁,穿越茫茫烟雾,绕过绵绵群山,驶入我故乡的河湾,驶入我远去的童年……⑦我仿佛又看见了:绚丽的夕阳,烘托着矮房上升起的袅袅炊烟;夏日的和风,梳理着那一望无际的碧绿麦苗;秋夜的深处,传来收割归来的串串牛铃;还有那冬日的火炉,母亲的一把干柴,将本来的穷日子烘烤得热热乎乎。
我还能回想起:那一句句耳熟的乡音依旧让你感到亲切和温暖;那一张张纯朴的面孔仍然让你感到慈祥和信任;那一件件乡间故事至今还让你痴迷和神往。
⑧门前的老槐树下啊,那是乡人劳累一天后傍晚喘歇的地方。
月光透过枝叶,如撒碎银,斑斑驳驳地洒在脸上,印在脊背上。
男人们卷起旱烟,夹在嘴角一边有滋有味地深吸着,一边饶有兴致地说“三国”道“西游”,间或也敞开喉咙唱一段“二人转”,也有的会满怀着期望估摸年景,盘算收成;女人们或做着针线,或哄着孩子,聊起因白天忙碌而没有说完的家长里短。
而我们一帮淘气鬼则穿梭在大人中间,渲染着热闹,有的竟然猴跃枝丫间,揪一把青叶,伴随着嬉笑故意散落进大人的脖颈里,引一句笑骂责怨,换来恶作剧后的满足。
⑨屋后的小菜园啊,那是父母闲暇的园地,从春到秋,总是把它侍弄得郁郁葱葱,鲜鲜润润,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几个玩伴聚在一起,趁人没留神的空当,偷偷溜进去,潜藏在葱翠茂密之中,专心致志地玩弄欲滴的露珠儿,玩累了,顺手摘一根比自己手指还细嫩的黄瓜,可是刚刚塞进嘴里,又被父母一声严厉的呼唤声吓跑,顷刻间,松软的田垄上便留下一串慌乱的小脚印,交错掩映的绿叶间荡漾起一串稚嫩的笑声。
⑩还有那东山坡上扑蝴蝶、逮蝈蝈,兴致勃勃,淋漓酣畅;西场院里摔跤、捉迷藏,各显神通,互不相让。
又总是优而得意,劣而黯然,尽现在一张张童稚的脸上。
还有村边的那条小河,清澈的河水“哗哗、哗哗”,如拨动的琴弦,沿着两岸绿草黄花,留下一路悦耳的欢歌,那是故乡永不停息的脉搏;村口那座破旧的磨坊,沉重的碾砣“吱吱、吱吱”,似车轮的呼唤,碾进一年一年的收获,碾出一天一天的温饱,碾进岁月的心酸,碾出生活的欢乐。
身在他乡,心却在故乡。
不知漂泊的路还有多长,而乡愁却早已填满行囊。
此时,故乡是雨,又一次在我的眼眶里湿润了;故乡是风,又一次载走了我的思绪,故乡就如眼前的这轮明月,是我心中永不衰败的风景。
11.本文的线索是什么?(2分) —————————————————————————————[来—————————————————————————————:学12.说说第⑥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3分) —————————————————————————————[来—————————————————————————————:学13.故乡的哪些记忆让作者魂牵梦绕,难以忘怀?(4分) —————————————————————————————[来—————————————————————————————:学14.萧乾写的《枣核》一文中友人对“我”说“年纪越大,思乡越切”,选文中哪句话与这句话的意思相近?(4分) —————————————————————————————[来—————————————————————————————:学15.下列句子富有表现力,请任选一句赏析。
(5分)①又是一个月圆之夜。
月光如水,匀匀的,缓缓的,在我心底潺潺流淌;月光如纱,轻轻的,柔柔的,萦绕了我多少乡梦?②那一句句耳熟的乡音依旧让你感到亲切和温暖;那一张张纯朴的面孔仍然让你感到慈祥和信任;那一件件乡间故事至今还让你痴迷和神往。